秋雨裏的復興公園,,桂花開得沒有往年那樣蔥蘢,不經意間也會輕輕吻上臉頰,,清甜裏微帶果酸,,有一絲絲酒釀的味道,。四下尋她卻不現(xiàn),聞其聲,,不見其人,,像久違的朋友,尋香再看,,或就在身旁的梧桐樹後,,有一簇丹桂,如飴的花香,,瞬間彌漫開來,,滿心滿懷都是她。 或許這就是最契合的共情,,人與花與樹沐浴在溫馨裏,。梧桐樹幹的顏色在秋雨裏顯得更鮮亮些,天青和斑綠映襯著,,像披著一張迷彩,。 大得像孩兒臉似的葉子,飄下來,,濕答答地印在人行路上,,那霓虹下的路便成了一條星光閃爍的路:大小錯落,黃綠相間,,猩紅醬紫,,深淺有致,地上的雨水倒映著樹上的葉子和斑瀾的霓虹,,像一幅巨大的油畫,。 傘下,心猿和意馬詩意地馳騁,,不自禁有淚悄悄滑落,,內心深處忽就很感動,秋雨讓樹蔭下的低窪的土地,,此時也能擁有一片平日裏遙不可及的天空,,還有那麼多好看的葉子,嵌在畫框裏,,裝滿了整個秋天,。 尼采有一句話:“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視角,?!碧栔赜稚穑鼓谎Y難分難舍、濕答答的鏡像,,竟然也像晨霧一樣消失不見了,,葉子重又開始乾涸,捲曲,,在風中淩亂,。 忽一枚秋葉入眼,色彩奪目,,拾起,,見葉子的紋脈清晰雋永,圖一幅畫作,,細看,,原是蟲跡銹蝕所至,也或許是一個生命借助葉子寫給大自然的一份密碼,。記得曾看過一本很奇葩的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蟲子書》,作者朱贏椿,,正文無一漢字,,或許是留給未來生命的唯一一部非人類訊息圖書。有人說,,這世界本就是一種意識的存在,,當感知的時候才存在,你所感知的是你願意感知的,,每個人對同一存在的感知都各不相同,。梧桐區(qū)裏的小馬路,每次走都是一條不可複製的景致,,就連桂花的香氣也是這樣,,手裏捧回了三兩枝桂花,插在花瓶裏,,花香馥鬱,,第二天,咖啡上只需撒上三五朵,,一杯名符其實的桂花拿鐵盡在手中,,可是再一天,那橙黃透亮的蠟質花瓣兒便失了光澤,,如同生銹的鐵屑,,香氣也黯淡了,就像如煙的往事,。人們留戀桂花的香氛,,便用蜂蜜或楓糖漿來封住花香,就像松脂形成的琥珀,,晶瑩剔透,,被包裹的小蟲和花朵也栩栩如生,清香的桂花拿鐵便可以隨心所願,,不分季節(jié)地捧在手裏,。賞花茗香還需當時,喜歡就去桂花樹下走走,,深吸一口,,身心盡在其中。每日清晨,,無論陰晴風雨,,都喜歡去近在咫尺的上生新所園區(qū)裏走走,樹蔭裏的藍天,,花香裏的鳥啼,,伸展腰身,跑跑步,,頓覺神清氣爽,。“人生只是一次漫無目的隨心所欲的徜徉而已,最重要的是享受行走中的感覺,,能興致勃勃最好,,不能做到至少也要平靜愉悅?!?/span> 喜歡梧桐裏的老房子,,也喜歡教堂,除卻信仰,,喜歡它的肅穆和寧靜,,更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包容。每次到上海,,都會去沐恩教堂轉一轉,,若能趕上禮拜,就靜靜地走進去,,遠遠地坐在後幾排的座位裏,,放空心思。秋雨後的傍晚,,恰逢沐恩堂的晚禱,,便從西藏中路的邊門進入,這是一天裏最適合祈禱的時刻吧,,忙碌了一整天,,也許,,很長時間都來不及停下來,問問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此刻便可以安居沐恩堂的一隅,把疲憊,,懊悔,,悲傷和憤懣,交付給寧靜,,仰望高高的穹頂,,好好地愛自己,愛家人,,追思懷遠,,淚水會不自禁地滑落。也或許,,這裏是離人心和本我最近的地方,。思南路和皋蘭路口,也有一處教堂,,叫聖尼古拉斯東正教堂,,現(xiàn)在是思南書局詩歌店,據說,,主建築是20世紀30年代由俄僑修建,,洋蔥狀的球型屋頂充滿了的東歐風情,典雅而獨特,,白色穹頂,,映襯在藍天裏,與梧桐和暖陽交織在一起,,像一道明亮的光,,人稱“Church in Church”(教堂裏的教堂)。教堂大廳挑空數(shù)十米,,金屬架構的書廚,,直達屋頂,白色雕花的石柱,,靈動的文字裝飾,,詩集與書店內空靈的音樂,咖啡的味道,,渾然一體,。金宇澄《繁花》裏描寫的“阿寶小時候和蓓蒂一起爬到東正教教堂上,看天上的雲,,看地上的樹,,看黃浦江船塢”就是這裏,。詩歌與教堂是靈魂的契合,,建築與城市,甚至,,秋雨,,梧桐,桂花的香氣都如此契合,,亦如一首詩,。倘若祈禱,就讓秋雨刷新那些靈魂不曾起舞的日子,。
喜歡就點在看 喜歡就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