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自學中醫(yī)的荷詠。今天來總結(jié)倪師在感冒治療的方劑及使用時機 我分享的倪師其他文集請點擊這里 發(fā)燒 有汗且口渴欲飲冷,、怕熱,用白虎湯(陽明熱證),。 女子經(jīng)期感冒,,用小柴胡湯加減,,咳嗽加厚樸,、杏仁,,喉嚨痛加葛根。 腸胃型感冒: 發(fā)燒、頭痛、口渴欲飲水但一喝就吐或拉肚子水瀉,,用五苓散,。 發(fā)燒 + 瀉肚子(肛門有灼熱感 + 惡臭),,用葛根芩連湯(陽明濕熱證),。 腸病毒/手足口病,用葛根芩連湯加五苓散。 發(fā)燒/咳嗽/喉嚨痛/鼻塞/頭身痛 + 無汗 + 口不渴 + 怕冷 + 四肢冰冷 + 疲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證),。 喉嚨痛(可兼有發(fā)燒) 有汗,怕冷,,咳嗽黃痰黃鼻涕,用小青龍湯或大青龍湯(大青龍湯還適用于口渴情況),;不咳嗽,用桂枝湯 + 葛根。 無汗,怕冷,咳嗽黃痰黃鼻涕,用大青龍湯,;不咳嗽,,用麻黃湯,。 咳嗽(可兼有發(fā)燒) 有汗,黃痰口渴,,用麻杏甘石湯,;白痰口不渴怕冷,用桂枝湯 + 厚樸 + 杏仁,。 無汗,,黃痰口渴,用麻杏甘石湯,;白痰口不渴怕冷,,用小青龍湯。 頭,、身痛(可兼有發(fā)燒) 有汗,,口渴,用桂枝湯 + 葛根,;口不渴,,用桂枝湯。 無汗,,口渴,,用葛根湯或麻黃湯;口不渴,,用小青龍湯或大青龍湯,。 感冒后遺癥 咳嗽不愈,鼻塞,,聲音沙啞或流鼻涕,,干咳 + 無痰,白鼻涕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湯,,黃鼻涕黃痰(熱性)用麻杏甘石湯 + 辛夷 + 石昌蒲 + 蒼術(shù) + 黃芩,,白痰(寒性)用桂枝湯,黃痰(熱性)用千金葦莖湯,,聲音沙啞或干咳無痰可能因平時晚睡,、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傷津液,。 方劑介紹(倪師1錢約3.3克,1碗約200毫升) 注意:有心臟手術(shù)史者麻黃用荊芥五錢,、防風三錢,、浮萍三錢取代 1. 桂枝湯 組成:桂枝9克(3錢)、白芍9克(3錢),、炙甘草6克(2錢),、生姜切片9克(3錢)、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 使用時機:有汗,、怕冷、怕風吹,、頭痛,、有點發(fā)燒、肌肉有些酸痛,、沒胃口,、舌苔薄白(如有咳嗽氣喘可加杏仁及厚樸,喉嚨痛可加葛根),。 煮法及注意事項:用七碗水煮成三碗,,每次溫服一碗,服完藥后再喝一碗熱稀飯,,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須擦干,,避免吹風受涼,。若微出汗后病狀消失可停藥,否則按規(guī)定時間繼續(xù)服用,,病情嚴重可早晚各服一帖藥,。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2. 葛根湯 組成:葛根12克(4錢),、麻黃9克(3錢),、生姜切片9克(3錢)、桂枝6克(2錢),、芍藥6克(2錢),、炙甘草6克(2錢),、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有心臟手術(shù)史者麻黃用荊芥五錢、防風三錢,、浮萍三錢取代)。 使用時機:項強(脖子緊),、頭痛,、發(fā)熱、怕冷,、無汗,、喉嚨痛、怕風吹,。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十碗,,先煮麻黃、葛根,,等水量減少三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須擦干,,避免吹風受涼,,不需要喝稀飯助藥力。若微出汗后病狀消失可停藥,,否則按規(guī)定時間繼續(xù)服用,,病情嚴重可早晚各服一帖藥。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3. 麻黃湯 組成:麻黃9克(3錢),、桂枝6克(2錢)、炙甘草3克(1錢),、杏仁12克(4錢)(有心臟手術(shù)史者麻黃用荊芥五錢,、防風三錢,、浮萍三錢取代)。 使用時機:頭痛,、全身關(guān)節(jié)痛,、身體疼痛、發(fā)高燒,、無汗,、極度怕冷、舌苔薄白,。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九碗,,先煮麻黃,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汗出后停服,。不需要喝稀飯助藥力,,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須擦干,,避免吹風受涼。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4. 小柴胡湯 組成:柴胡24克(8錢),、黃芩9克(3錢)、人參9克(3錢),、半夏9克(3錢),、炙甘草9克(3錢)、生姜切片9克(3錢),、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 使用時機:女人生理期感冒、忽冷忽熱,、惡心,、胸脅脹滿感,、無食欲、口苦目眩,、心煩,、舌紅苔薄白。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十二碗,,煮成六碗,,去滓,再煎成三碗,,每次溫服一碗,,一天三次,。 5. 五苓散 組成:豬苓9克(3錢),、澤瀉15克(5錢)、白術(shù)9克(3錢),、茯苓9克(3錢),、桂枝6克(2錢)。 使用時機:發(fā)燒,、頭痛,、口渴欲飲水,但一喝就吐,,或有(拉肚子)水瀉,。 使用法及注意事項:將藥材打成粉末,一次吃一平湯匙,,原方用很稀的米湯配著服下,,不習慣者可用溫水送服,一天吃三次,,吃完后多喝溫熱開水,,汗出則愈,小便也會增加,。 6. 麻杏甘石湯 組成:麻黃12克(4錢),、杏仁9克(3錢)、炙甘草6克(2錢),、石膏,,打碎用棉袋裝,24克(8錢)(有心臟手術(shù)史者麻黃用荊芥五錢,、防風三錢,、浮萍三錢取代)。 使用時機:有汗,、咳嗽不止,、喘咳,、氣粗、痰出黃粘,、發(fā)熱口渴,、苔黃薄、胃口尚可(兼治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七碗,,先煮麻黃,,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汗出后須擦干,避免吹風受涼,。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7. 小青龍湯 組成:麻黃9克(3錢)、桂枝9克(3錢),、白芍9克(3錢),、炙甘草9克(3錢)、干姜9克(3錢),、細辛6克(2錢),、半夏9克(3錢)、五味子9克(3錢)(有心臟手術(shù)史者麻黃用荊芥五錢,、防風三錢,、浮萍三錢取代)。 使用時機:怕冷(病人自覺身體里面非常冷),、無汗,、發(fā)燒、喉嚨癢咳嗽重(喘咳)、痰白清稀,、口不渴,、身體痛、舌淡苔白且滑,、浮腫身重,、沒有胃口、有時感覺背后兩肩胛骨之間有一塊如拳大的冷塊區(qū),。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十碗,,先煮麻黃,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須擦干,,避免吹風受涼,。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8. 大青龍湯 組成:麻黃18克(6錢),、杏仁6克(2錢),、石膏,打碎用袋裝,,12克(4錢),、炙甘草6克(2錢)、桂枝6克(2錢),、生姜切片2片,、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有心臟手術(shù)史者麻黃用荊芥五錢、把關(guān)防風三錢,、浮萍三錢取代),。 使用時機:怕冷(病人自覺體外怕冷體內(nèi)很熱)、無汗、發(fā)燒,、咳嗽重,、咳出黃痰、頭痛身疼,、口干煩躁,、喜喝冷水、苔薄微黃白,、沒有胃口(這也是SARS,、禽流感、H1N1等流感的主要證型之一),。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九碗,,先煮麻黃,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如果一小時內(nèi)汗出燒退咳止,,就不需要喝第二碗,,如果三小時內(nèi)無出汗,就再喝第二碗,,汗出時就不用再喝了,,當身體出汗時須待靜室中,等到出汗自然停止后,,再出房間,,切不可以出汗時吹到風,如此病毒將無法排盡,,還會再發(fā)的,,成人每次一碗,小孩每次半碗,,嬰兒每次四分之一碗,,記住:一旦汗出,,就不用再喝第二碗了,,因為已經(jīng)好了,再喝恐怕傷到津液,,一般病人在服藥后第二天中午時會很餓,,胃口大開,,這表示痊愈了,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9. 白虎湯 組成:知母18克(6錢),、石膏打碎用棉袋裝,45克(1兩半),、炙甘草6克(2錢),、粳米18克(6錢)。 使用時機:發(fā)燒,、怕熱,、大汗、口渴重,、喜飲冷水,、面紅舌燥、沒胃口,。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十碗,,煮米熟湯成,去滓,,每次溫服一碗,,一日三次,,燒退停后服,,服過量易傷胃氣。 10. 射干麻黃湯 組成:射干9克(3錢),、麻黃12克(4錢),、生姜切片12克(4錢)、細辛6克(2錢),、紫菀9克(3錢),、款冬花9克(3錢)、大棗擘(用手掰開)7枚,、半夏9克(3錢),、五味子9克(3錢)(有心臟手術(shù)史者麻黃用荊芥五錢、防風三錢,、浮萍三錢取代),。 使用時機:怕冷、咳嗽、痰多而清稀,、口不渴,、喉嚨癢而不舒服、胸悶,、胸部做水鳴之聲,、肺氣得順暢。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十二碗,,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11. 苓甘姜味辛夏仁湯 組成:茯苓12克(4錢)、炙甘草9克(3錢),、干姜9克(3錢),、細辛6克(2錢)、半夏9克(3錢),、五味子9克(3錢),、杏仁9克(3錢)。 使用時機:咳嗽,、白痰,、無表證(惡寒、發(fā)熱,、身痛)時使用,。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十碗,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半碗,一日三次,,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節(jié)(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12. 千金葦莖湯 組成:葦莖45克(1兩半),、薏苡仁30克(1兩)、冬瓜子18克(6錢),、桃仁9克(3錢),。 使用時機:咳嗽、黃痰,、不易咳出,、無表證(惡寒、發(fā)熱,、身痛)時使用(常配合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使用)。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上四味藥搗碎,,以水六碗,,煮取三碗,每次服一碗,,分三次服用,,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現(xiàn)今藥房買不到葦莖,,多以蘆根代替,。 13. 麥門冬湯 組成:麥門冬18克(6錢)、人參6克(2錢),、炙甘草6克(2錢)、粳米9克(3錢),、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半夏9克(3錢)。 使用時機:干咳無痰,、聲啞,、無表證(惡寒,、發(fā)熱、身痛)時使用,。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十二碗,,煮取六碗,溫服一碗,,早中晚及睡前各一碗,,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14. 麻黃附子細辛湯 組成:麻黃6克(2錢),、炮附子9克(3錢),、細辛6克(2錢)(有心臟手術(shù)史者麻黃用荊芥五錢、防風三錢,、浮萍三錢取代),。 使用時機:發(fā)燒、咳嗽,、喉嚨痛,、鼻病、無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十碗,先煮麻黃,,待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一天三次,,請務必使用不含膽巴的炮附子,辨別有無含膽巴之方法:以舌尖舔一下炮附子,,若有咸味即是有膽巴,,服用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15. 葛根芩連湯 組成:葛根15克(5錢)、炙甘草6克(2錢),、黃芩9克(3錢),、黃連9克(3錢)。 使用時機:發(fā)燒,、瀉肚子(肛門有灼熱感,、惡臭)。 煮法及注意事項:以水四碗,,先煮葛根,,煮成三碗,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一碗,,去滓,分二次溫服,。 其他注意事項 1. 感冒患者應飲食清淡,,少食肉最佳,復原速度將更迅速,,感冒愈后應在家多休息一天,,可避免外出再次感冒。 2. 要慎選中藥材,,避免使用“浸泡膽巴”或“硫磺薰製”(二氧化硫)的中藥,,因其會嚴重損傷肝腎功能。 (完) 今年是我自學倪師的人紀課程的第八年,,已經(jīng)可以解決家人的大部分問題。也想自學倪師課程的同學,,我推薦的自學順序是:針灸,、本草、傷寒論,、金匱要略,、黃帝內(nèi)經(jīng)。 想買我自學筆記的同學,,目前我已經(jīng)整理出了針灸(藍色),,點擊查看介紹。本草(紅色)點擊查看介紹,,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筆記放在公眾號免費看點擊查看黃帝內(nèi)經(jīng),,另外對于針灸大成的課程,我當時是做了收費的課后輔導的,,需求量不大,,我也就沒再繼續(xù)錄需要的同學可以點擊查看(第15集是免費的,為了大家試看內(nèi)容),。 購買方法是某寶搜索:荷詠踏歌,。現(xiàn)在有很多店鋪盜版我的內(nèi)容,還請認準店鋪名字,。 |
|
來自: 高山白玉 > 《醫(yī)療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