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淡如攝 世上的事分兩種,,一種是有益的,,一種是有趣的。有益有趣當(dāng)然好,,有益而無趣,,總讓人堅持不下去。 早上吃一碗沒什么味道的面,,頗覺吃不下去,,加了自己做的糟鹵蝦和雞胗,不知不覺,,都吃完了,。這倒好比那些有益而無趣的事情,本來是無法堅持的,,但若有了好的調(diào)料和協(xié)作,,就能持續(xù)下去。如果一味寡淡,,再有益,,也無法堅持。 無益而有趣的事……雖然近似于浪費(fèi)生命,,但我實(shí)在做得不少,。 桂花未開,紫薇已凋,。近來一無所看,。門口的旋花倒是開了一陣了,,還沒有歇的意思,。
旋花也是《詩經(jīng)》里的植物,即是“葍”,只是,,《詩經(jīng)》視它作惡花,,現(xiàn)代種植學(xué)也視它是惡草,大概因為它生長得實(shí)在容易,,到處攻城掠地,,漫野開花,很難根鋤,。 我從前以為它是野生的牽?;ǎ髞碇懒撕蜖颗,;ú煌?,叫它旋覆花,又以為它是打碗碗花,,其實(shí)都不是(花卉種類實(shí)在復(fù)雜,,我已經(jīng)放棄了)。 旋花不算好看,,雖然名列《救荒本草》中,,也不宜多吃,古書上認(rèn)為只有荒年或者流浪無依者才會采食,,將它打入“惡花”和“惡菜”——無益于人,,又竭力生存,象是某個社會現(xiàn)象:“貧窮即是原罪”,。 初秋的花當(dāng)然不止旋花,。 看到“植物星球”上說:如果你有童年,你就一定用它染過指甲,。 “植物星球”是一個寫過許多植物的公號,,這一期說的是鳳仙花。 我今年沒有種鳳仙花,,有一年撒了上千粒種子,,鳳仙花在露臺上開得鋪天蓋地,后來就不種了,。 但是我小時候是常種的,。小時候也沒什么可選的,種來種去也就是牽?;?、月季花、鳳仙花,、晚飯花,、小西瓜,、蔥花。鄰居家倒有一盆蝴蝶蘭,,開白色的花,,現(xiàn)在想起來,仿佛還能聞到那種濕潤和清香的氣息,;他家還有一盆精心培育的大紅月季,,花瓣有絲絨一樣厚厚的質(zhì)地。我種不出這么美好的花,,只能種鳳仙花,,為的是等鳳仙花結(jié)了果,可以玩它的種子,。 鳳仙花的種子小小的,,象顆小地雷,一碰就炸開,。炸開了自己鉆進(jìn)磚縫里,,第二年開得更多了。 它的花,,確實(shí)可以用來染指甲,,我也染過?;ㄓ械t,、深紅,揉碎,,鋪在指甲上,,就好了。維持不了多久,,我也沒覺得多好看,。 撒上千粒種子種鳳仙忘了是哪年了。今年酷熱,,又有臺風(fēng)過境,,露臺尤其荒敗。 工作室樓上收拾出一個小小的讀書間,。 陸陸續(xù)續(xù)搗鼓了兩三個月,。原來是個雜物間,,外面就是露臺,去露臺總要穿過種種雜物,,現(xiàn)在好了,讀書間直接連著露臺,,等天氣涼了,,種些花草,配一壺梅子露,,陽光灑進(jìn)來,,安安靜靜的,三五人看書是舒服的,。 給讀書間配了老榆木的桌子和茶水柜,,把家里書柜這些年沒有讀過的民國散文集等等都搬了過去,又找茶具,。二喵給找出一套蓋碗,,一個公道杯,一個茶洗,。她說,,夠了。 喝茶喝到最后,,就是這么簡單,。以前喜歡買各種好玩的、好看的,、有趣的,、別致的茶具,但是到最后,,就只是喝茶,,只是喝茶本身的味道。好象拂去一層浮塵,,原來什么樣,,就還是什么樣。
做秋茄子,。說是四川的做法,,切成薄片,薄鹽揉了,,裝在簸籮里在太陽下曬到半蔫,,青椒切碎了炒。我記住了,。隔天在菜市場外面看見有人賣小茄子,,短短小小的,,淡紫色,是小時候經(jīng)??匆姷哪欠N,,不是現(xiàn)在流行的、紫得油光發(fā)亮,、飽滿結(jié)實(shí)的那種長茄子,,更不是圓茄子。
這種短短小小的茄子,,無端地讓我有一種親近感,。 切了薄片,用鹽揉了,,用幾張練書法的元素紙墊好,,曬了兩天,后來臺風(fēng)來了,,連忙收進(jìn)來,,已經(jīng)曬得卷起來了,有些地方蔫蔫地有汁液,,也不知道是什么,。因為沒做過,惴惴不安地和著碎青椒炒了,,還好,,能吃。茄子曬干以后炒,,肉緊實(shí),,要比新鮮的時候有味道、有嚼勁,,就是沒經(jīng)驗,,鹽揉得多了,咸了點(diǎn),。 曬茄子的時候想起小時候我母親在院子里曬番薯干,、曬咸菜筍干的情景。莫非,,以后我也要經(jīng)常曬茄子干,、蘿卜干等等各種干了?這好象是又一種“昔年曾見”啊,。 金農(nóng)的“昔年曾見”下面,,曾有人留了一個言,說這女子可能是黃慧姑,。黃慧姑是金農(nóng)妻,,從金農(nóng)25歲伴他到67歲,,生有一女喚海珊,可惜黃慧姑和海珊都先于金農(nóng)卒,,妻女都過世后,,晚年的金農(nóng)長住僧舍。
這“昔年曾見”,,說是黃慧姑,,也未嘗不可能。 幾天后,,偶然聽到刀郎《手心里的溫柔》,萬人合唱,,動人心魄,。 歌詞里道: 你在我身邊,把我的手牽,。 刀郎這首歌是寫給他的妻子朱梅的,。 聽了一會,忽然便想到,,若“昔年曾見”是黃慧姑,,金農(nóng)對黃慧姑,當(dāng)也是這般情感,。 近來越發(fā)對金農(nóng)有興趣,。 他的“大珠小珠落玉盤”也有趣——一行漆書,三串墨葡萄,,簡簡單單,,便有雅人深致。
他落的款是“昔邪居士”,,昔邪,,是金農(nóng)六十多歲時在揚(yáng)州簡明庵住過的長滿了昔邪(就是瓦花、烏韭)的潮濕老房子,。 徐渭也畫過葡萄,。那氣勢真是觸目驚心、凌厲逼人,,可見他心中有多少的怨憤——“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畫墨葡萄,,并非自徐渭和金農(nóng)始,。 元明人隨筆《農(nóng)田余話》中寫道,“古人無畫葡萄者,,吳僧溫日觀夜于月下視葡萄影,,有悟,出新意,,似飛白書體為之”,。溫日觀是南宋遺民,宋亡后于杭州葛嶺瑪瑙寺出家為僧,,法號子溫,,號日觀。 畫葡萄的,,都是有故事的人啊,。 有時候會想,想我年紀(jì)很大了會是什么樣,。 還會寫字,,還會畫畫,還會彈琴,。可能沒有力氣做秋茄子了,,也沒有力氣去澆花、翻土,。 哎,,人總是要老的。 我以前遇到一些事,,總在想,,如果不這樣多好,如果不那樣多好,當(dāng)然也抗拒老去,。但現(xiàn)在會想,,一個人一生不可能順?biāo)欤倳泻芏嗖蝗缫獾氖?,遇到什么事不可怕,,需要持有、加?qiáng)的,,是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宋人方岳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我以前總以為這是一句看透厭世的話,如今咀嚼再三,,方覺得這句子意味深長,。 這世上沒有誰會一生如意,也沒有誰是容易的,。 作者:任淡如 本文為菊齋原創(chuàng)首發(fā),。公號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我們開白授權(qu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