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碰到能力比自己強的人,,往往會不服氣、不甘心,,總想著跟別人比一比,,以此來證明自己也是不錯的,但悲劇的是,,大多數(shù)都是以卵擊石,,撞得頭破血流。 只有承認強弱之分,、強弱之別,,才能平心靜氣地面對現(xiàn)實,從而跟著強者不斷學習,,使自己慢慢變得強大,。 01 春秋時期,晉楚兩國爭霸,,雙方實力都很強大,,處在晉楚中間地帶的鄭國雖然弱小,但鄭國的國君鄭襄公,,卻始終不甘示弱,。 一次在朝堂上,鄭襄公對大臣們表明了心志,,他說:"從前莊公在位的時候,,我們鄭國也是地位尊崇,敢于向王室挑戰(zhàn)的,,所以我想重振鄭國聲威,,再創(chuàng)霸業(yè),你們一定要用心來輔助我才行,。" 眾臣子雖然同聲附和,,可臉上卻都沒有一絲歡喜之狀,因為眼下鄭國實在太弱小了,根本就打不過晉楚兩國,。 誰知,,看不清形勢的鄭襄公,卻繼續(xù)侃侃而談,,他說:"晉楚兩國看起來很強大,,但在我眼里卻不足為慮,只要我們君臣一心,,鄭國一定能打敗晉楚兩國,,恢復祖宗的榮光。" 然而,,鄭襄公得意洋洋的唱著高調,,卻提不出一項具體的主張來。 02 鄭襄公的弟弟公子良,,聽了鄭襄公的夸夸其談,,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猶豫了好半天,,終于站出來對鄭襄公說:"主公雄心圖治,,可喜可賀,但爭霸之事臣以為不可,。" 洋洋自得的鄭襄公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弟弟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心里十分惱火,,他陰沉著臉說:“就連尋常百姓都有光宗耀祖的想法,,更何況我這個一國之主呢?我這樣做全都是為鄭國著想,,你居然還有理由反對我,?” 公子良不緊不慢地解釋說:"天道造就了強弱,這是事實,,我們必須要加以正視,。身為弱者,可以在心里藐視強者,,但絕不可在行動上輕視它,。 現(xiàn)如今晉楚兩國都很強大,這是與目共睹的,,鄭國回避都來不及,,為什么還要去和他們一爭高低呢?即便是我們心里一百個不愿意,,也要對晉楚兩國以禮相待,,去尊重對方,否則吃虧的只能是我們啊,!" 鄭襄公聽公子良這么說,,心里更加生氣了,他忍不住呵斥了弟弟一頓,,憤憤地拂袖而去。 03 朝廷中,,雖然大臣們都贊同公子良的說法,,但畏懼于鄭襄公的權威,實在不敢坦露真言,,無奈只好沉默不語,。 就這樣,獨斷專行的鄭襄公,,先是和楚國結盟,,然后又背叛楚國,跑去親近晉國,,公開向楚國挑戰(zhàn),。 公元前598年春,楚莊王親自領兵討伐鄭國,,結果楚軍大勝,,鄭軍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 直到這個時候,,鄭襄公才慌亂起來,,他急忙向群臣問計,說:"現(xiàn)在形勢太危急了,,你們有退敵的良策嗎,?只要能保全鄭國,大家盡管都講出來,。" 大臣們見鄭襄公態(tài)度誠懇,,這才放下了顧慮,紛紛建議說:“從前公子良曾勸諫過主公,,還請主公去詢問他的看法吧,。" 04 于是,公子良被請到殿上,,鄭襄公趕緊先檢討自己說:"賢弟有先見之明,,只怪我錯怪賢弟了。現(xiàn)在無論為國還是為家,,還請弟弟拯救危難之中,。" 公子良見鄭襄公能夠知錯就改,便說:“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讓楚國罷兵,,所以主公要放低姿態(tài),,對楚國尊敬有禮,這么做雖然會有損主公的顏面,,但主公必須要接受,。" 鄭襄公聽了心頭一沉,有些為難地說:"就算退敵,,也不能有傷國之尊嚴,,否則還不如冒死一戰(zhàn)!" 公子良連連搖頭勸阻:"楚國強大,,鄭國弱小,,怎么可以硬拼?只能設法周旋,,楚國現(xiàn)在以武力來犯,,我們鄭國根本無法去抗衡,這一點必須要認清楚,。 如果我們表示背棄晉國,,親近楚國,主動向楚王認錯,,相信楚國也就沒有了再攻打的理由,。這樣做雖然讓主公面上無光,但可以避免鄭國滅亡的大患,,對主公而言,,是有小失而獲大得,主公應當立即實行,。" 05 然而,,盡管鄭襄公非常贊成公子良的提議,可面子上仍感到難堪,,于是猶豫不決不肯實行,。 公子良耐心地開導他說:"對強者保持必要的禮敬,是弱者生存的謀略,,主公不要介意世俗的想法,。為了鄭國的基業(yè)和老百姓的生死,主公必須要這么做??!" 鄭襄公知道,眼下這是唯一能讓楚國罷兵的辦法,,便不再有顧慮了,,馬上派人去和楚莊王講和,,態(tài)度表現(xiàn)的十分恭敬有禮。 這一年夏天,,鄭襄公還親自參加了,,楚國與陳國在辰陵的盟會,極力擁戴楚國的盟主地位,。 但同時,,鄭襄公也沒有斷絕同晉國的交往。就這樣,,夾在兩強之間的鄭國雖然弱小,,但因左右逢源,終于化解了重重危機,。 06 在面對能力比自己強的人時,能夠勇敢承認自己的不足和弱小,,其實并不丟人,,反而讓別人感受到了你的真誠和坦率。 不肯面對現(xiàn)實,,整天怨天尤人,,或者自以為是,只會讓自己心浮氣躁,,無法安心做事,,變得更加弱小無能。 能夠適度的示弱,,接納自己的不足,,往往比咄咄逼人自以為是,更加能夠轉危為安,。 圖源網(wǎng)絡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