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新添加一個項目:病理取材規(guī)范,,因為想要看好病理,且做出正確的診斷,。取材是關鍵的一部分,,包括肉眼的診斷觀察和取材的標準,都是輔助診斷的重要步驟,。所以我打算每周六更新一篇取材文獻,。當然,也是結合實際和書本上的知識,,總結出來的,。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大家及時留言,、指正,! 因良性病變而進行的切除: one-觀察和固定 ④如為皮表病變,,記錄病變的大小、顏色,、形狀,、是否突出于皮面、有無破潰,、距離最近切緣的距離,。通過病變中心作十字切。 ⑤切開后觀察病變的深度,,如果是皮表的病變,,記錄病變的浸潤深度是位于表皮內還是浸潤至皮下、距離底切緣的距離,。 ⑥如果是皮下的病變記錄病變位于皮下的距離及與底切緣的距離,,實性或囊性顏色、質地,、有無包膜,。 ⑦病變如為囊性,記錄囊內容物的性狀,。描述腫物周圍皮下組織的顏色,、質地。 two-取材 ①表皮病變應作十字切取,,通過病變沿短軸取1塊,,如有數(shù)個病變,盡量每個病變都取到,,其中一塊必須包括離切緣最近的病變,。 ②通過病變取病變與兩側長軸切緣的關系,各1塊如果病變較小前面3塊放在一個取材盒內,。 ③如果病變很大一個取材盒放不下,,則病變與上下短軸切緣及底切緣的關系:可切一個面,各取1塊,,兩側長軸切緣各取1塊(如果長軸切緣距離病變較遠,,取材時不一定非要帶上病變)。 ④如果病變懷疑惡性,,則可加取1~2塊病變,。 ⑤如果病變?yōu)槠は拢绫砥幽夷[,,一般取材1塊標本已足夠診斷,。 ⑥如果皮下腫瘤較大,,則腫瘤取2~3塊,其中1塊帶上與皮膚的關系即可。 three-示例 皮膚及皮下組織一塊,,大小1.2cmx0.6cmx0.5cm,,皮膚面積1.2cmx0.6cm,皮表中央可見一灰褐區(qū),,面積0.3cmx0.2cm,,平于皮面,距最近切緣0.1cm,,切面肉眼見病變限于皮表,。 因惡性病變而進行的切除: 用墨汁涂抹所有切緣,腫瘤較大者沿短軸每隔1cm書頁狀切開固定,,第二天取材,。 ①表皮病變應記錄標本的形狀、大小,,所附的皮膚面積,,病變數(shù)目、位置,、大小,、形狀、顏色結構,。 ②有無隆起或凹陷,,有無潰瘍,邊緣的類型(界限是否清楚,,扁平或隆起),。 ③距最近切緣的距離;有無衛(wèi)星結節(jié)。 ④皮下的巨大惡性腫瘤,,如脂肪肉瘤,,一般所附皮膚較少,沿腫物最大面通過皮膚平行切開,,記錄腫瘤距表皮的距離,,有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的界限,、顏色,、質地、有無出血,、壞死等。 one-取材: 梭形皮膚的病變仍應按十字切取的方法進行,。較大的標本,,靠近中間的部位沿短軸平行切,,盡量使第1片由病變中心到大體上的手術邊緣最窄。 ①腫物取3塊,,其中2塊分別包含與短軸最近切緣的關系,,兩頂端的組織平行于長軸各取1塊距離底切緣最近的部位取1塊。 ②如遇懷疑外陰VIN的病變,,應將標本照相,,描述所有可能病變的部位、大小,、顏色及其與最近切緣的距離,。畫圖并標識取材部位,每處病變都沿短軸切取,,包含和切緣的關系,。 ③皮下的巨大惡性腫瘤不必按十字法取材,沿腫物最大面通過皮膚切開后,,腫瘤不同質地的部位各取1塊,,與腫物周圍組織的交界取1塊,如有包膜,,帶包膜取1塊,,腫物與皮膚的關系取1塊。 ④如果腫物與皮膚距離較遠,,則單獨取1塊皮膚組織即可,。 two-示例 皮膚及皮下組織1塊,大小8cmx5.4cmx0.3cm,,皮膚面積8cmx5.4cm,,皮表中央可見不規(guī)則灰色隆起區(qū),面積6cmx5cm,,高出皮面0.5cm,,表面結痂,易脫落,。距最近切緣0.6cm,,切面病變似侵及皮下淺層。 不要提前焦慮,,也不要預知煩惱,,生活就是見招拆招。日落歸山海,,山海藏深意,,回頭看看你已經(jīng)不知不覺挺過了很多磨難,練出了一遍崩潰,,一遍自愈的你,該經(jīng)歷不該經(jīng)歷的都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該忍受不該忍受的都已經(jīng)吞下了。焦慮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陷入泥潭,,不得前行,陷入陰云,,不見天日,,心理失衡,身體生病,讓自己雪上加霜,,人生有風有雨是常態(tài),風雨無阻是心態(tài),,風雨兼程是狀態(tài)。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但你一定要懂得自愈,,努力走過的路,,一定很精彩。 自律且上進 自由且獨立 清醒且透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