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去承德最方便與經濟的是從北京朝陽乘高鐵動車去承德站,,再坐公交到避暑山莊附近找個酒店住下,,一切都按照預定計劃順利實施。 自己選擇行程可以做到三不,不趕早,,不落夜,,不誤餐。 承德的城市形狀是長溜溜的一條,,從高鐵承徳南站下車后,,坐三塊錢的公交車到二牌樓,需要一個小時左右,,沿著水流湍急的武烈河,,一邊是大小不一的街樓。承德城市干凈,,景色不錯,。承德避暑山莊面積很大,占了承德市面積的三分之二,。初來乍到,,領個市面,有承德的旅游導覽,。先把鼎盛王朝與隆承國際大馬戲這二個項目去掉,,一是價格貴,二是這一類項目看多了有點膩,。其余的項目邊走邊看,,隨時修正計劃。承德市沒有特別突出的工業(yè)布局,,主要依靠旅游業(yè),,路邊城隍廟,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晚餐選個好地方,,朝鮮族餐,加個湯,,不到三十元,。經過一夜休整,第二天一早坐二元錢的公交車沒幾站,,就到承德避暑山莊,,一開門就進去參觀。我們享受半票的優(yōu)惠,,每位¥65元,。山莊分宮殿區(qū)與苑園區(qū)。我們從宮殿區(qū)入山莊。山莊修建歷經康熙、乾隆,、雍正三朝,,八十九年才建成。鑄造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約五噸,,門左側為雄獅,,左前爪握繡球,;門右側為雌獅,,左前爪撫幼獅。獅子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經常使用的裝飾物,,象征著權利與威嚴,。 博物館內陳列了各種價值連城的工藝品,讓人驚嘆不已,。據稱楠木殿一根柱子價值27億,一塊地磚九兩黃金,,是故宮地磚價的三倍,。亦稱“萬歲照房”共計19間,一字排開,,中三間設作佛堂,,乾隆帝御題“寶筏喻〞,是隨侍人員候差之所,。以照房為界,,正宮區(qū)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 搯絲琺瑯俗稱“景泰藍”,,其做法是以金屬制胎,用細而薄的金屬絲焊著于胎體表面形成花紋,,再填以各色琺瑯釉料,,經多次入爐焙燒、磨光,、鍍金而成,。博物館精品館藏千千萬萬,如上只不過我挑比較喜歡的攝選一二,,日后回味,。
建于康照四十九年 (1710)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一景,。因熱河“四圍秀嶺,、十里澄湖,、致有爽氣〞,故康熙帝御題 “煙波致爽”,。殿內設明廳,、暖閣、佛堂,,為清帝寢宮,,嘉慶、咸豐二帝均駕崩于此,。 1860年,,咸豐帝在此簽準 《北京條約》。避暑山莊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建成,,內有康乾二帝欽定景觀七十二處,。(康熙題名多四字,乾隆題名多三字,。)是清帝駐蹕消暑,、治政禮佛、懷柔外藩,、鞏固邊防的夏宮和皇家寺廟群,。避暑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是我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莊內西北為山岳區(qū)、東南為湖泊區(qū),、東北為平原區(qū),,整體形貌宛如中華版圖。山莊造園取法自然,,不假雕飾,,120余組建筑掩映于山水草木之間,構成融南秀北雄于一體,、集全國名勝于一園的壯美景觀,。 避暑山莊周圍呈半月形環(huán)列著12座氣勢磅礴的皇家寺廟,占地40余萬平方米,。這里有供奉世界最高木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普寧寺,;有乾隆帝為接待六世班禪敕建的行宮須彌福壽之廟;還有乾隆帝為母祝壽而建的普陀宗乘之廟,,這些寺廟金碧輝煌,,形制各異,,集漢、滿,、蒙,、藏等多民族建筑藝術、宗教藝術之大成,,是清朝多民族國家團結統一的歷史見證,。1994年,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經云山勝地,,出岫云門離開宮殿區(qū)進入苑園區(qū),這里分三塊,,山地,、平原、湖泊,。其中山地一塊最大,,如徒步行走,需要好幾個小時,,一般的游客都坐景交車,,每票60元不便宜。當然到了這里不知路上景色如何,,不去看也可惜,,電瓶車路上會停靠四個景點讓旅客作短暫的觀賞,。圖左山地部分的彎彎曲曲的白色道路是景交車行路線,,中途停靠三個觀景點,,整個車程連游玩時間約50分鐘左右,。從景交車停靠觀景臺,,俯瞰乾隆為慶母60大壽而修建的小布達拉宮。大約20公里左右長的虎皮城墻將承德避暑山莊圍起來,。乃是承德山莊皇家園林之最,。建于康熙四十八年 (1709),,因此處楓樹蓊郁而得名。門殿三間,,進門迎面墻辟月亮門,,將庭院分作兩處,,過月亮門自達正殿,是清帝游覽山區(qū)時休息的地方,。頂部平臺供清帝中秋登高賞月之用,。 60元的景交車返回原地。如果你體力不好,,里邊還有如圖紅色的40塊錢的景交車,,以及藍色的付費游船可供選擇用。我們選擇了徒步觀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 (1780),,坐落于避暑山莊青蓮島上,。乾隆南巡時,見浙江嘉興南湖鴛鴦島上的煙雨樓晨煙暮雨,,非常奇妙,,就命畫師臨摹,并在青蓮島上仿建,。此樓面闊五間,,上下兩層,四面皆辟窗,,正面檐下懸掛乾隆帝御題云龍金匾 “煙麗樓”,,聯為:“百尺起空濛,碧涵蓮島,;八窗臨渺沵,,澄印鴛湖”。二樓四周有欄桿,,可憑欄環(huán)覽四周景色,。月臺下兩處石雕須彌座上有根據吉代“河圖洛書”制造的銅質海馬一對。煙麗樓東側跨院有〝青楊書屋”,,其南北各有亭,。西側有“對山齋”,其南堆假山,,山上置亭,,形若鳥翼,名日“翼亭”,。 綠毯八韻碑是乾隆帝御制詩碑,。其正面鐫刻 《綠毯八韻》 詩,背面鐫刻 《平旦》詩。前者贊山莊士肥草豐,,以諷漢唐帝王之奢侈,,誡子孫應崇樸尚儉。后者述山莊清晨美景,,同時自譽雖年過古稀,,仍孜孜不倦,勤政愛民,。建于康熙四十二年 (1703)至康熙四十七年 (1708) ,,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九景。門殿三楹,,傍水依建,。院中有四角方亭,乾隆帝御題〝蘋香沜”,。每值炎夏三伏,,水中青蘋片片,涼風微度,,攜袖生香,,清幽風致。是清帝后游湖時常來休憩之處,。 承德避暑山莊唯一的活水入口處,,據稱熱河是有記載的最短的一條河,僅300米長,。香遠益清(一)建于康照熙十五年(1706)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十三景。前殿五間,,康熙帝題名“香遠益清”,,取意周敦歐《愛連說》。后殿三間,,名“紫浮”,。兩殿前后臨池,其問遍植重臺,、干葉等名貴荷花,,每逢夏李,紅連怒放,,翠盡凌波,,不勝清幽。
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104) ,,取目蘇軾 《赤壁賦》“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日路價江,,水光接天”,。“江流有聲,,斷岸于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門殿五間,,康熙帝御題“月色江聲〞。西南為 “冷香亭〞,,系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二景,。主殿〝靜寄山房〞,乃清帝書齋,。后殿“瑩心堂〞,,堂后“湖山罨畫”,為靜修及下榻之所,。
瑩心堂,,堂后“湖山罨畫”,,為清帝靜修及下榻之所。 江南園林的造園理念和技藝,,在康熙時期就已大量運用于皇家官苑之中,,這種營造方式到乾隆時期達到鼎盛。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對江南園林贊賞有加,,尤其鐘情于蘇州獅子林,命畫師描摹繪本,,于北京圓明園的長春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內分別仿建皇家的獅子林,。
乾隆年代建造,是建筑在水上高臺上的房屋,,榭下有水閘八孔,,四周有水,碧波蕩漾,。 路面為歷史遺址原貌,,從殘存的遺址上走出避暑山莊。德匯門東宮遺址 東宮位于德匯門內,,是避暑山莊四組宮殿區(qū)建筑之一,,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 ,是清帝至行大典、接見朝臣,、發(fā)布政令的地方,。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依次有門殿七間、正殿十一間,、清音閣,、福壽園、勤政殿,、卷阿勝境,,現僅存遺址。 我們一早從六點五十七分從麗正門入,,十二點從德匯門出,,除了西北角平原區(qū)的蒙古包和舍利塔附近的幾個遣址沒去,主要景點都瀏覽了,,整整走了五個小時,,意猶未盡。 作為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所建造的最壯觀,,集中華園林建造技術與美景的皇家園林,,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乃是情理之中。 承德避暑山莊是此行游覽景點規(guī)格最高的景區(qū),,非常值得,,不虛此行! 過避暑山莊 園林尊貴無其右,,盛世三朝金鑄就,。 今到山莊眼路開,淺嘗半日中華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