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經(jīng)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靈樞·營衛(wèi)生會》指出:“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wèi),,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心主血脈,,“脈者,血之府也”,,“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故李老師指出:心主血,脾統(tǒng)血,。心臟血脈中氣血之盈虧,,實由脾之盛衰來決定。在正常情況下,,胃納脾運,,心血充盈,在宗氣的推動下運行全身,。若脾胃功能失司,,化源不足,心失所養(yǎng),,從而出現(xiàn)心悸怔忡,。 腎為水火之宅,陰陽之根,,寓元陰元陽,。五臟六腑之陰陽均有賴腎陰、腎陽的資助和生發(fā),。心為火臟,居于上而屬陽,以降為順;腎為水臟,,居于下而屬陰,以升為和,。若心腎不交,,可造成心悸。另外,,腎精的盛衰又要依靠后天脾胃之氣的不斷補充。若脾胃已虧,,生化無源,,日久必可及腎。腎精虧虛,,則心血不充,,心脈失養(yǎng);腎陽不足,心陽亦弱,,鼓動無力,,均可發(fā)心悸。 基于以上分析,,李老師應用自擬方益氣養(yǎng)心湯加減治療心悸,,取得了非常顯著的臨床療效。益氣養(yǎng)心湯取生脈飲合桂枝甘草湯,,加甘松,、苦參,、黃連、煅龍齒,、煅龍骨,。全方具有益氣養(yǎng)血、養(yǎng)心安神,、健脾和中之功,。脾胃不足,加生炙黃芪,、黃精,、炒谷芽益氣健胃;脾腎陰虛,加枸杞子,、麥冬,、玉竹滋陰補腎;脾腎陽虛,加附子,、干姜,、細辛、巴戟天等溫陽益腎,。如出現(xiàn)心衰征象的則予紅人參回陽救逆,。 案例1:李XX,女,,68歲,。2013年12月23日初診,訴心悸2周,。既往房顫,、慢性結腸炎病史。2周前因外感后引起心慌心悸,,惡寒,,胃脘不舒,大便不暢,、偏稀,。夜寐不安。舌質(zhì)紅苔白,,脈沉緩,。李老師予益氣養(yǎng)心湯加枸杞子15g 麥冬10g 炒山藥20g 炒棗仁20g,七付,。復診時患者訴服藥后心慌心悸明顯好轉,,大便成形。睡眠改善,。效不更方,,繼服上方十付鞏固療效,。 體會:該患者為老年女性,,且有房顫及慢性結腸炎病史,。脾胃氣血已傷,中氣虧虛,,心氣亦因之不足,。故心脾氣血兩虛,心失所養(yǎng),。而益氣養(yǎng)心湯氣血雙補,加枸杞子,、麥冬使補而不滯,。且這兩味藥有滋補腎陰之用,,腎陰充足,則心之營陰得養(yǎng),,心悸得止。另外,,李老師治療心悸時,多選用炒棗仁,、柏子仁,、夜交藤、茯神等藥味,,取其安神定志之用,。而且心悸患者臨床多見失眠一癥,,亦可兼顧治之,。 案例2:趙XX,,女,,52歲,。2013年11月18日初診,,訴陣發(fā)心悸一年,?;颊咭荒陙黻嚢l(fā)心動過速,時發(fā)時止,。發(fā)作時心率160-180次/分,。每周發(fā)作3-4次,。在當?shù)蒯t(yī)院做心電圖示: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平素自覺乏力,,睡眠不實,。大便不成形,。舌苔薄白,,脈弦緩。李老師認為此為心腎氣陰兩虛,,法當滋陰補腎,,養(yǎng)心安神。處方:太子參15g酸棗仁12g遠志5g茯苓15g桂枝5g炙甘草6g熟地黃12g麥冬10g枸杞子10g五味子5g大棗4個百合15g炒山藥10g山萸肉6g丹皮6g,,十四付,。一個月后患者復診,訴服藥后室上速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每周發(fā)作1次,,發(fā)作時心率亦減少。繼服上方加竹茹葉各5g,,十付。遂回原籍調(diào)養(yǎng),。 體會:李老師認為心動過速引起的心悸,陰虛者多于陽虛。該患者為中年女性,,正處于絕經(jīng)期,天癸已絕,,陰液耗傷,。故心失所養(yǎng),,神不得安。方用麥味地黃湯,、生脈散、桂枝甘草湯合方,,滋補腎陰,,益氣養(yǎng)心。又加入酸棗仁,、遠志,、百合等養(yǎng)心安神,,療效顯著。 指導老師批閱意見: 本篇以“心悸”為主要病證,,從心脾,、心腎的相互關系闡述心悸發(fā)生的原因,,并引病案二例加以說明,。案1為心脾兩虛導致的氣血兩虛證,以益氣養(yǎng)心湯加減治療,。案2為心腎兩虛,,氣陰不足導致心動過速,,以麥味地黃合生脈散取效,說明心悸一證,,應區(qū)別所在臟腑及氣血陰陽的虛實關系,,方能證因相合,,方藥有效。 |
|
來自: 瞿david圖書館 > 《中醫(yī)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