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耀勻 | 圖:Google 富蘭克林曾說:「誰能掌控情緒,,誰就能掌控命運」。現(xiàn)實中,,我們常被情緒風(fēng)暴裹挾,,被動掙扎在情緒的漩渦和激流中。 著作《情緒方程》的作者,,風(fēng)光無限的企業(yè)家奇普 · 康利 Chip Conley,,也曾墮入情緒的泥沼無法自拔,甚至瀕臨死亡邊緣,。 在理順糾結(jié),,重啟生活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破解情緒困境的18個「情緒方程」:絕望=苦難-意義,,焦慮=不確定×無力感,,幸福=想要擁有的÷?lián)碛邢胍牡鹊取?/p> 這些情緒方程分四個板塊,以簡單而深刻的方式,,拆解無法言明的情緒困擾,幫助我們看清情緒的真相,。比如,,陷入焦慮之中,是否因為不確定性在增加,,且事情超出掌控,;猜忌是因為自尊太強,還是感覺到不被信任,。 真正的力量不是摧毀敵人,,而是控制自己。當(dāng)我們領(lǐng)悟情緒波動的底層邏輯,不僅能夠安撫內(nèi)心的焦慮,,也能為自己尋求更多掌控感,,真正讓情緒為自己所用。 ▼ NO.01絕望 = 苦難 - 意義Despair = Suffering - Meaning NO.02失望 = 期待 - 現(xiàn)實Disappointment = Expectations - Reality 失望是期待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如果所期待的事情,,并沒有按照我們預(yù)期的發(fā)生,,就會倍感失望。 避免失望并不意味著放棄期望,,只是需要意識到:我們無權(quán)掌控一切,。停止妄想「生活應(yīng)該如何」,而是接受生活的本來面目,,利用擁有的一切,,盡量追求最好的結(jié)果。 應(yīng)對失望最好的方式是對生活采取「防御性悲觀主義」:懷抱最美好的希望,,同時接受最惡劣的結(jié)果,。 NO.03遺憾 = 失望 + 責(zé)任Regret = Disappointment + Responsibility 遺憾是對錯誤的選擇,以及無力改變現(xiàn)實的不滿和失望,,并感覺自己對導(dǎo)致結(jié)果的選擇富有責(zé)任感,。 和「失望」相比,「遺憾」之中夾雜著自我期許和向往,,這種被「責(zé)任感」驅(qū)使的情緒更加成熟,。 記得知足常樂,不要太苛責(zé)自己,,試圖將一切都做到盡善盡美,。只要拼盡全力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獲,即使未必會如你期望的那般完美,。 NO.04猜忌 = 不信任 / 自尊Jealousy = Mistrust / Self-esteem 猜忌心理受兩個關(guān)鍵因素影響:自尊和不信任的程度,。猜忌讓你深切感受到價值缺失帶來的低自尊,。 猜忌和妒忌常涉及情愛關(guān)系。如果「妒忌」是見到別人擁有你渴望東西時,,感到的挫?。?strong>那么「猜忌」則是害怕失去屬于自己的東西,。 情感中的猜忌通常包含三者:你,、愛人和情敵。而「妒忌」則只涉及你自己,,和擁有你想要東西的人,。 猜忌之中隱藏著對失去的恐懼,而妒忌之中則隱藏著對得到的期許,。 NO.05嫉妒 =(驕傲 + 虛榮)/ 善良Envy =(Pride + Vanity) / Kindness 嫉妒和自我覺知關(guān)聯(lián)緊密,,嫉妒和自戀師承一脈。而可以直接反制嫉妒的美德,,是憐憫或慷慨的精神,。 當(dāng)感覺被嫉妒啃噬時,注入憐憫心,,能幫我們將不滿轉(zhuǎn)化為動力,,努力自我完善來實現(xiàn)類似成就。 或者轉(zhuǎn)變?yōu)檎J同,,走出自私和欲望裹挾的情緒泥沼,,擁有更加豁達的生命視角,和更高級的人生境界,。 NO.06焦慮 = 不確定性 x 無力感Anxiety = Uncertainty x Powerlessness 方程的兩個變量相互影響:未知(不確定)和無法控制(無力感),,越無法掌控就越感覺無力。 意味著:如果你想確定某事,,對此存有疑問卻又無法控制,,就會倍感焦慮。而如果能夠盡量減小其中的一個變量,,就能夠明顯降低焦慮,。 比如十分確定但無力改變,就會逆來順受而非焦慮,;同樣,,雖然并不確定卻充滿力量,意味著有信心和勇氣面對未知,,同樣能消除焦慮。 所以,,暫時放下那些無法掌控的事,,專注所能控制或至少可以施加影響的事,,就能最大限度淡化焦慮。 PART 2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Your Work Life NO.07使命 = 快樂 / 痛苦Calling = Pleasure / Pain 追隨使命(目標(biāo))時,,意味著內(nèi)心深處的兩件事:放大快樂和減少痛苦,。因為最終結(jié)果是渴望實現(xiàn)的目標(biāo),使命能讓痛苦變的可以忍受,。 正因為清晰使命感的驅(qū)使,,賦予痛苦更深層的意義,讓一切都變得值得,。所以,,你越是能夠生活在使命中,就越能感受快樂而忽略痛苦,。 NO.08工作狂 = 你在逃避什么,? / 又是為什么而活Workaholism = What are you running from?/ What are you living for 工作狂也是上癮的一種形式,。而我們之所以沉迷某些事物,,是因為迫切需要逃脫吞噬我們的情緒或恐懼,例如自卑,、羞恥或者失敗等,。 因此工作狂需要反思:是否在逃避無價值感,不被愛,、羞恥感,,或者對失敗和嘲笑、甚至成功的恐懼,。 試著從無止境工作的循環(huán)中抽離,,反思活著的目的(使命)是什么? 反思生命中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投入更多的關(guān)注,,幫助我們擺脫失衡狀態(tài),從慣性的束縛中解放,。 NO.09心流 = 技能 / 挑戰(zhàn)Flow = Skill / Challenge 從事某項活動時,,如果挑戰(zhàn)高于技能,我們會感到焦慮,;而如果挑戰(zhàn)低于技能,,我們又容易感覺無聊。 唯有當(dāng)挑戰(zhàn)比實際能力高5%-10%的時候,,即「技能」與「挑戰(zhàn)」平衡時,,會激發(fā)我們?nèi)硇牡耐度耄_到巔峰表現(xiàn)的「心流」?fàn)顟B(tài),。 我們可以通過刻意練習(xí)來提高技能,,應(yīng)對挑戰(zhàn),,抵達「心流」?fàn)顟B(tài)。這種感覺無比美妙,,完成任務(wù)如同游戲通關(guān),,充滿刺激和愉悅! NO.10好奇心 = 驚奇 + 敬畏Curiosity = Wonder + Awe 好奇是渴望了解更多的,,天真和驚喜的感覺,,如同「成長的引擎」。 當(dāng)我們因欣賞而感覺謙卑時,,會激發(fā)驚奇和敬畏,,兩種情緒的結(jié)合就是好奇心,它迫使我們想要學(xué)習(xí)和了解更多,,驅(qū)使我們成長和前進,。 好奇心是找到人生目標(biāo)和使命的窗口,蘊含著敬意和公平,,促使我們樂于去學(xué)習(xí),、去熱愛、去生活,。 PART 3 Defining Who You Are NO.11真實性 = 自我覺知 x 勇氣Authenticity = Self-Awareness x Courage 認識自我需要兩種極為重要的基本工具:「自我覺知」和「勇氣」,。 自我覺知,意味著你能清楚的感知和看待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而「勇氣」則代表你能在逆境中,,依然能堅持作正確的事,保持坦誠,。 沒有勇氣的自我覺知,,意味著只有你認識自己,而非外界,;而有勇氣卻缺乏自我覺知則容易裝腔作勢,。 這個乘法方程意味著:當(dāng)你有勇氣且對自身想法和行為有自我覺知時,就能坦然展示出真實的一面,。 NO.12自戀 = 自尊 x 特權(quán)Narcissism = Self-Esteem x Entitlement 正常的「自尊」會在關(guān)注自己的同時關(guān)心別人,;而「自戀」則過于關(guān)注自己,以至于忽略周圍的世界,,只在意外界能夠如何對待自己,。 過于強烈的自尊和價值感,容易催生「自戀」傾向,。認為自己是如此特別,,甚至有權(quán)利得到想要的一切,而整個世界都應(yīng)該圍著你轉(zhuǎn),。 擺脫自戀的有效途徑,,是保持謙遜和同情,,以謙卑之心面對周圍的世界,感受它的恢弘和偉大,。 NO.13正直 = 真實 x 無形 x 可靠Integrity = Authenticity x Invisibility x Reliability 如果說:「真實」意味著自我意識和勇氣;「無形」意味著即使無人監(jiān)督,,無論是否獲得贊譽,,都能夠始終正確行事。那么「可靠」則意味著始終如一,、忠誠且言行一致,。 以上三個情緒變量合而為一,組成某種「完整」的內(nèi)在感覺,。而這三者兼具的人,,就是正直之人。 無論什么境遇,,正直都與價值觀完美融合,。如果某人「正直」,他很可能在踐行你所欽佩的生活方式,。 PART 4 Finding Contentment NO.14幸福 = 想要擁有的 / 擁有想要的Happiness = Wanting what you have / Having what you want 幸福常與成功混淆,,幸福則傾向?qū)ΜF(xiàn)狀的知足與感恩。事實證明,,受成功激勵之人的幸福感,,遠不如「知足者」。 無數(shù)人向外尋找幸福,,卻不知真正的幸福源于內(nèi)在,。滿足自己擁有的,每天都心存感激,,全心全意相信:任何美好都需要時間來醞釀,。 你無需外在之物就能感知幸福,因為它深埋內(nèi)心,。你要做的就是平衡「擁有」和「想要」,,關(guān)注「舒適的生活」而不是「更好的生活」。 NO.15喜悅 = 愛 - 恐懼Joy = Love - Fear 喜悅通常被誤認為是幸福,,是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的情感,對身心都有獨特影響,。 尋求愛可能毫無所得,,但尋求喜悅,則可以獲得愛的一種方式,。愛就如同電流,,可以選擇關(guān)閉或者打開,,而這一切都基于我們是否愿意生活在黑暗的恐懼之中。 喜悅是由愛激發(fā)的,,轉(zhuǎn)瞬即逝的情感體驗,。只要有意識的選擇生活在愛中,喜悅的情緒就會緩緩流入,。 NO.16活力 = 積極的頻率 / 消極的頻率Thriving = Frequency of Positive / Frequency of Negative 活力是積極與消極頻率間的比率,。當(dāng)你更多地關(guān)注積極因素而不是消極因素時,就能夠感覺充滿活力,, 社會學(xué)家薩洛達 Marcial Losada 的情緒實驗表明:當(dāng)積極與消極情緒比例達到3:1,,就會感覺充滿希望,情緒高昂,,這就是「薩洛達線」,。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消極情緒都是負面的,。訣竅在于將負面經(jīng)歷視為經(jīng)驗教訓(xùn),,從而轉(zhuǎn)變?yōu)檎娼?jīng)驗! NO.17信仰 = 信念 / 智力Faith = Belief / Intellect 當(dāng)你對靈魂深處的某種事物懷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時,,就是「信仰」,。信仰存在于思想和宇宙的所有事物中,指引靈魂,、信念和行為方式,。 信仰的基礎(chǔ)不是智力,而是超越目之所及的,,內(nèi)心深處的堅定信念,。 信仰能讓我們超越現(xiàn)實,帶來無盡的信念和希望,,從而更加自由和篤定的感受生活,,平靜地承擔(dān)生命中的苦楚,治愈內(nèi)心的缺憾和脆弱,。 NO.18智慧 = 經(jīng)驗的平方根Wisdom = Square Root of Experience 智慧不僅是基于知識的積累,,更是源自經(jīng)驗的,能夠內(nèi)化成為某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的知識,。 研究證實:智慧的重要品質(zhì),,便是經(jīng)歷。因此閱歷豐富之人,,往往只需要看到,,就能夠在瞬間做出決定和判斷,因此更富有智慧和洞見。 Reference Chip Conley|《Emotional Equations: Simple formulas to help your life work better》 認識了真理,,便自然擁有了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