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永州(二),未知何處是瀟湘

 曉楓大哥 2023-11-20 發(fā)布于湖南

我們曾讀過多少“瀟湘”呢,,不用再翻開書本,,只需回想片刻: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數(shù)聲風(fēng)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琴怨》)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踏莎行 郴州旅舍》)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范仲淹《岳陽樓記》)

還有衡山派的掌門“瀟湘夜雨”莫大先生,,一把胡琴時時拉奏著辛酸凄涼的曲子;林黛玉在詩社中的別號為“瀟湘妃子”,,住在大觀園瀟湘館中,。

可是,何處是瀟湘,?

自柳子街而東,,沿青石路行至橋下,瀟水邊,,有霞浦渡,,依稀存留著古渡的意味。

圖片
?

渡口有浮橋可通東岸,。一向少見浮橋,,我趕緊上去走了幾圈。

圖片
?

鐵索連舟,,木板寬闊,,走在浮橋上并不覺得搖晃。兩岸往來于橋上的行人眾多,,橋頭上,,狗兒歡快地跳進瀟水中,悠游自如,。

圖片
?

渡口可乘船,,半小時一班,,沿瀟水而下,,一徑向北而去。

圖片
?

(遠處愚溪橋下,,就是溪水匯入瀟水之處)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附篇云:“湘水出舜葬東南陬,,西環(huán)之,入洞庭下,。一曰東南西澤,。”

所謂舜葬,,即為九嶷山,,相傳舜帝東巡崩逝,就葬于山中,。

其實,,發(fā)源于九嶷山的是瀟水,向北流入湘江(亦稱湘水),,而湘江正源,,則是自陽海山而出,。

《漢書·地理志》注云:陽海山,湘水所出,,北至酃入江,。過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

《說文解字》釋“湘”字云:湘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至漢初,,關(guān)于瀟水流域的地理知識比已被當作湘水正源的陽海山一帶深厚。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兩幅被今人分別命名為《地形圖》《駐軍圖》的地圖上,,九嶷山附近的水道已被繪制得相當精準,。按歷史習(xí)慣,湘水的不同支流可與“湘”合稱以指代湘水的不同河段,,下游因與沅水匯合于洞庭湖中而可稱“沅湘”,。瀟水在上游,可是“瀟湘”一詞,,歷史上卻時常指代整個湘水流域,。

瀟水兩岸多怪石,盤曲埋沒在野草之中,。

圖片
?
圖片
?
圖片
?

行舟水上,,也能遠遠望見岸邊的巨巖亂石,于莽莽樹叢中錯落重疊,。今日所見,,已是經(jīng)過現(xiàn)代平整的河道,古時所見,,想必更加驚心動魄,。

圖片
?
圖片
?
圖片
?

船向下游繼續(xù)行駛,經(jīng)過東岸迴龍塔,。迴龍塔為明朝萬歷十二年(1584年),,由右僉都御史呂藿為鎮(zhèn)水患所建。經(jīng)過修整粉刷的塔身燦然若新,。塔邊矗立著高樓,,輾轉(zhuǎn)才尋到一個背景干凈的角度。

圖片
?

雖然,,我們早在三國時期的詩中就能讀到“瀟湘”: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

俛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曹植《雜詩七首 其四》)

但是瀟水得名卻已晚至唐代。“瀟湘”如此盛名,,成為整片湘水流域的代稱,,有著復(fù)雜的原因。

《山海經(jīng) 中次十二經(jīng)》有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沅澧之風(fēng),,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以飄風(fēng)暴雨,?!?/span>

對于這其中的“瀟湘”,郭璞云“今所在未詳也”,。《水經(jīng)注》則云“瀟者,,水清深也。”“瀟湘”是上古神女所出現(xiàn)之處,,神秘飄逸,,難以捉摸。

屈原的《九歌》更深化了這種形象: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cè),。

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湘君》)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湘夫人》)

瀟湘所居之神,,美麗,多情,,心懷思戀,,充滿靈氣,。

過了迴龍塔,繼續(xù)向下游行駛,,青碧如玉的瀟水輕波起伏,,兩岸綠樹叢茂,遠望一些有些年紀的老建筑就隱在樹后,。

圖片
?
圖片
?
圖片
?

(零陵卷煙廠)

東晉耒陽人羅含,,時人稱之“湘中之琳瑯”、“江左之秀”,,曾寫過一部《湘中記》(亦名《湘中山水記》《湘川記》),,宋以后失傳,如今只能看到一些保存在其他書中的片段:

湘水至清,,雖深五六丈,,見底了了然,石子如摴蒲矣,,五色鮮明,,白沙如雪。赤岸如朝霞,,綠竹生焉,,上葉甚密,下疏遼,,常如有風(fēng)氣,。(《太平御覽》)

這段文字曾被酈道元改寫入《水經(jīng)·湘水注》。羅含筆下的湘水,,配合以湘水之神的傳說,,清澈、幽深,、明艷,,“瀟湘”的意象所指從此奠定了基礎(chǔ)。

船行至瀟水盡頭,,泊岸之處,,便是蘋洲。

圖片
?
圖片
?

“蘋洲”,,又是一個在詩中出現(xiàn)過太多次的詞語,,雖說天下名為“蘋洲”者眾多,不似“瀟湘”有明確的地理指向,,但自屈原《湘夫人》至南朝柳惲的《江南曲》,,“白蘋”總與“湘楚”相連,所以這一座瀟水湘水中的“蘋洲”,可以算作略微“正宗”的蘋洲吧,。

發(fā)郢流楚思,,涉淇興衛(wèi)情。
既逢青春獻,,復(fù)值白蘋生,。
廣望周千里,江郊藹微明,。
舉爵自惆悵,,歌管為誰清。
潁陰騰前藻,,淮陽流昔聲,。
樹道慕高華,屬路佇深馨

(鮑照《送別王宣城詩)》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fù)應(yīng)晚。

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柳惲《江南曲》)

圖片
?

至少歷史上的永州人也是這么想的。王元弼《零陵名勝記》云:“白蘋洲在城西瀟水之中,,洲長數(shù)十丈,,洲上植綠柳萬株,有春雨欲來,、煙凝天半景狀,。”  陳正誼《白蘋洲記》云:“白蘋一片洲耳,,漾于湘波杳靄中,,白花黃葉點綴其間,瀟之幽益其幽,,洲之野助其野矣,。” 

船在蘋洲只停留一個小時就要返回,,所以無法遍游,,只能在蘋洲書院走走。

圖片
?

 蘋洲書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由邑人江蘇桃源(今泗陽)縣令眭文煥父子創(chuàng)建。光緒十三年(1886年),,湘軍名將王德榜,、席寶田重建,,延聘周崇傅為山長。

今天的書院全為近年重建,,已經(jīng)全然看不出古時的規(guī)制了,。

圖片

(環(huán)形長廊中都是當代“名人”的留題碑刻)?
圖片
?(還有現(xiàn)今最“喜聞樂見”的大噴仙氣)
圖片
?

(這就純粹為了拍照才建的)

不過只要清靜少人,還是能找到不少可觀賞之處,。桂樹下養(yǎng)著幾缸白蘋,,總算切合了地名,此時此季,,永州的構(gòu)樹都結(jié)了紅果,,十分好看。

圖片
?

(如今白蘋的學(xué)名是“水鱉”,,真有點“銷金帳里,,佳人變個大胖和尚”的感覺)

圖片
?

書院雖新,卻還保留著幾株古樹,。大樟樹的枝干虬曲縱橫,,身上藤蔓交纏。

圖片
?
圖片
?
圖片
?

不過,,乘船而來倒不是為了蘋洲書院,,還是為了“瀟湘”。登岸后穿過書院一直向北,,站在洲頭的白玉石臺上,,就能望見東邊的瀟水,匯入眼前的湘水中,,浩浩茫茫向北而去,。這一刻看到的,可算是真正的“瀟湘”,。

圖片
?
圖片
?

在永州停留的幾天里,,從未遇見徹底晴朗的天氣,始終是半云半陰,。尤其在江上遠望時,,煙水繚繞,心中也充滿了纏綿幽怨的情緒,。

圖片
?唐時,,楚地是偏僻之地,多煙瘴蟲蛇,,是遠謫羈宦才會長久停留之處,。山丘林立,遠水如逝,種種飄零的寂寞與思戀故土的憂郁之情,,與《九歌》中“湘君”“湘夫人”的唱和相映照,,都寄托在“瀟湘”二字中。

安史之亂后,,杜甫輾轉(zhuǎn)至湖南,,寫下了: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

興來猶杖屨,,目斷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

(《祠南夕望》)

“瀟湘”成為詩歌中一個清澈,、明麗、幽深,,充滿靈氣,,卻指向遙遠、寂寞而心懷思戀的意象,。這樣的情愫不必直接表達,,只要出現(xiàn)“瀟湘”,便能領(lǐng)會,。

高閣對橫塘,,新燕年光。柳花殘夢隔瀟湘,。綠浦歸帆看不見,,還是斜陽。

一笑解愁腸,,人會蛾妝,。藕絲衫袖郁金香。曳雪牽云留客醉,,且伴春狂,。

(晏幾道《浪淘沙令》)

永州雖然云籠霧罩,但天氣炎熱,,芭蕉長得茂盛,,瀟水湘水合流處,洲渚上不見白蘋,,滿是芭蕉,。

圖片
?
圖片
?
圖片
?

重修蘋洲書院時,,望江臺上的石欄全是漢白玉,石質(zhì)極好,,晶瑩潔白,。

圖片
?

(出乎意料的豪華)

書院里的竹林也是青翠鮮綠,,身居南楚之地,,種植的又是四季常綠的草木,只要園藝稍加打理,,確實沒什么中秋的季節(jié)感,。

圖片
?
圖片
?
圖片
?

(人家這竹子還是種得挺不錯的,比某些號稱古風(fēng)還價格不菲的酒店要打理得漂亮多了)

登船的時間已近,,蘋洲是江心島嶼,,并無陸路交通,來往島上都要坐船,?因為有數(shù)個碼頭運營渡船,,難以分辨,所以要求游客游覽一小時后同船返回,。十點半之后游客數(shù)量暴增,,這才是游玩需趁早。

圖片
?
圖片
?
圖片
?

上午順瀟水而下,,至蘋洲看到了真正的瀟湘,。下午則去探訪瀟水的上游。

圖片
?下游尚有渡船和眾多游客,,上游則是徹底步行穿過鄉(xiāng)村,,路邊就是人家的菜地和果園,橘子樹才長到齊墻高,,也結(jié)了滿滿一樹果子,。
圖片
?
(第一次見到這樣長得底朝天的橘子)
柚子樹更是碩果滿枝,不愧是古人詠誦過“橘柚玲瓏透夕陽”的地區(qū),,種得真多,,難怪千年來都算是楚地標志性果實。
圖片
?
圖片
?
圖片
?柿子也紅了,,是小柿子,,一串一串掛在樹上,四周看起來也無人看守,,似乎絕少有外人到來,。
圖片
?
圖片

(沒摘,沒吃,,本高素質(zhì)游客最反對亂來)?
柿子林邊上是一片玫瑰茄,,摘下曬干泡水有清新的酸味,。可是這樣新鮮生長在枝頭的倒是好多年不見了,。
圖片
?
圖片
路邊堆著剝下的栗子殼,,路邊樹立著“嚴禁學(xué)生下河洗澡”的標牌,確實怎么看也不像游客會到的地方,。
圖片
?
圖片
路轉(zhuǎn)溪邊,,樹垂如蓋處,遲疑著走下去,。
圖片

自五代起,,云水飄渺的“瀟湘”?也成為繪畫的主題,北宋畫家米友仁便對“瀟湘”情有獨鐘,,以“瀟湘”為題的畫作有《瀟湘長卷》《瀟湘奇觀》《瀟湘八景》《瀟湘白云圖》,。然而,米友仁一生從未踏足荊楚,,畫中山水都是取材于其住地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一帶,。他在題跋中自稱:
余生平熟瀟湘奇觀,每于登臨佳勝處,,輒復(fù)寫其真趣,。
“瀟湘”甚至不再限于地理方位,而成為一種廣泛的繪畫主題,。畫中大片水域環(huán)繞山巒,,以濃淡筆墨表現(xiàn)云深霧濃的盛景,都可稱為瀟湘,。
北宋的著名畫家宋迪,,字復(fù)古,師法李成,,“善畫山水寒林,,情致閑雅”。他曾任瀟湘地區(qū)轉(zhuǎn)運副使和通判,、度支郎中和司封郎中等職務(wù),,做“瀟湘八景圖”,蘇軾稱為“冠絕一時”:
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遠浦帆歸》、《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落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
(沈括《夢溪筆談》)
宋徽宗對此畫大為欣賞,,以至于南宋出現(xiàn)大量以“瀟湘八景”為主題的畫作,,更催生了后世“西湖十景”“嘉禾八景”等勝景山水圖的主題,。(想起魯迅吐槽的“八景病”)

13世紀時隨著中國禪僧遠渡日本,《瀟湘八景圖》在日本的禪林文化中出現(xiàn)的,。牧溪,、玉澗的《瀟湘八景圖》進入日本收藏,不但影響了“富士十景”等主題的產(chǎn)生,,并與居室空間相結(jié)合,,形成了與庭園水景相映襯的室內(nèi)瀟湘八景襖繪。
《瀟湘八景圖》東傳高麗的時間則更早,,大約在12世紀初期,,距離宋迪始創(chuàng)不過半個世紀時,高麗已經(jīng)通過外交途徑接觸到這個題材,。12世紀末已有國王明宗所主導(dǎo)的摹寫高麗文臣應(yīng)命制詩的《瀟湘八景畫》。15世紀中期朝鮮畫家所作的《瀟湘八景圖》也出現(xiàn)獨特的風(fēng)格,,畫面中不再有大片的水面與云霧,,而代之以山巒樹木為主?!盀t湘”甚至不再是一種山水勝景的畫作模式,,而轉(zhuǎn)變?yōu)椤袄硐肷剿钡闹复?/section>

從濃蔭低覆的小路走到瀟水邊,眼前就是一幅真正的“瀟湘山水圖”,。
圖片

?東望瀟水,,水中間的石島就是香零山。
清光緒《零陵縣志》載 :(香零山)地產(chǎn)香草,,其葉如羅勒,,香聞數(shù)十步,唐世上供,,郡人苦之,,刺史韋宙奏罷之。
楚地多香草,,早在屈原的《離騷》與《九歌》中,,我們就讀過生長在洲渚和水澤的“芷”“蘭”“椒”“桂”。如今,,香零山上已無香草,,只有同治年間修建的觀音廟。
圖片
(正是《瀟湘圖》中景,,開闊水面,,小山洲渚)?
香零山是水中島嶼,四望并無舟船可渡,,到不遠處有浮橋(永州浮橋真多),,在對岸距離香零山更近,,能看得更清楚些。
圖片
此處浮橋是為兩岸村民往來而建,,用塑料浮桶連綴而成,,?又在浮橋上還有微微搖晃,兩邊伸出水面的浮桶用于穩(wěn)定橋身,,正好是絕佳的釣魚臺,。
圖片
來到東岸,走在水邊石灘上,,各種野花遍地生長,,土雞在樹下閑逛。雖然村子就在不遠處,,可是這里一片寧靜,,想必極少有人踏足。
圖片
?
圖片
?
圖片
瀟水極清澈,,?水邊蓼花盛開,,正是楚地秋天的景色。
圖片
?
圖片
?
紅蓼花繁,,黃蘆葉亂,,夜深玉露初零。霽天空闊,,云淡楚江清,。獨棹孤篷小艇,悠悠過,、煙渚沙汀,。金鉤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時時,橫短笛,,清風(fēng)皓月,,相與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飄萍,。飲罷不妨醉臥,塵勞事,、有耳誰聽,。江風(fēng)靜,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秦觀《滿庭芳》)
圖片
?此處香零山看得更真切些,,水中石磯壘成小島。草木掩映下,,能看到觀音閣層層疊疊的馬頭墻,。
圖片
島旁停泊著一葉小船,觀音閣中的人操舟?往來于兩岸,。站在岸邊,,能看到水中時不時有魚兒翻躍出水面,,。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柳宗元《漁翁》)
?
圖片
瀟水在此折傳向北,,繞過遠山近渚,蜿蜒而去,。因為遠近寂寥無人,隱隱總有孤寒之感,。柳宗元被貶永州時也曾到過香零山,,元和四年(809年)寫下長詩:
隱憂倦永夜,凌霧臨江津,。
猿鳴稍已疏,,登石娛清淪。
日出洲渚靜,,澄明皛無垠,。
浮暉翻高禽,沈景照文鱗,。
雙江匯西奔,,詭怪潛坤珍。
孤山乃北峙,,森爽棲靈神,。
洄潭或動容,島嶼疑搖振,。
陶埴茲擇土,,蒲魚相與鄰。
信美非所安,,羈心屢逡巡,。
糾結(jié)良可解,,紆郁亦已伸。
高歌返故室,,自誷非所欣,。
(《登蒲州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香零山》)
依然是“處連蹇困厄之境,發(fā)清夷淡泊之音”,。此刻真正站在香零山下讀,,只覺眼前雖景致清麗,詩句卻森森然峭厲逼人,。

岸邊水色清透明澈,,極少有塵沙,都是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石頭堆疊在一處,。
圖片
?
圖片
?
留心揀擇,,石頭中形狀顏色有趣的實在多得很,大大小小撿了一大兜,。
圖片
?
圖片
?
圖片
?
(花蕓豆,?大腰子?)

“瀟湘”有詩有畫,,又豈能沒有音樂,。古琴即有名曲《瀟湘水云》,南宋浙派琴家郭沔所作,。樂曲由“洞庭煙雨”“江漢舒晴”“天光云影”“水接天隅”“浪卷云飛”“風(fēng)起水涌”“水天一碧”“寒江月冷”“萬里澄波”“影涵萬象”十個部分組成:
臞仙曰: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興,,更有滿頭風(fēng)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神奇秘譜》)
民國著名的古琴演奏家查阜西先生極擅此曲,,于江南琴壇曾有別號“查瀟湘”。張充和作詩云:
天南最憶馬纓橋,,花色迎人楚楚嬌,。
涉水流春春悄悄,白云飛去月無聊。
(馬纓橋即小溪橋,,由我等命名者,。)

酒闌琴罷漫思家,小坐蒲團聽落花,。
一曲瀟湘云水過,,見龍新水寶紅茶。
(寶紅茶為云南名茶,。)
(《呈貢雜詠二首呈阜西先生》)

十一假期中,,各處的名勝古跡都人流擁擠,然而永州卻仍是南楚的偏遠之地,,游客遠遠少于熱門地區(qū),。“瀟湘”如此盛名,,化入詩歌繪畫和琴曲中已有千年,,而真正擁納瀟水湘水之所卻自然如此寂寥。追問何處是“瀟湘”,,詩中畫中琴曲中,,但總還是想真正到瀟水邊湘江上看一看,才覺得此生終于不虛行,。那些念過看過多少次的“瀟湘”詩畫不再是紙上的玄虛,,它們流淌在眼前的山水中,永遠刻在我的心上,。

初至永州是中夜時分,,一切尚且模糊未明,當再次經(jīng)過永州火車站時才發(fā)覺,,抬頭便是二字:
“瀟湘”
圖片
?

參考書目
《中古文學(xué)的地理意象》,張偉然著,,中華書局,,2014版
《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人文意蘊與傳承》,呂道建著,,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2019版
《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石守謙著,,三聯(lián)書店,,2015版
《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樓:查阜西與張充和》,,嚴曉星著,,中華書局,2020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