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召新 一匹脫韁的野馬,,從黃土高原疾馳而來,。穿過齊魯大地直奔大海而去。然而,,它卻有一個可愛的名字——母親河,。 知道黃河,還是上小學(xué)時的事,。老師告訴我們: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離我們不足一百公里,是去省城的必經(jīng)之處,。黃河到底是個什么樣子,?聽從黃河清淤工地回來的四叔說:“黃河可寬了,光二河灘就有三四里地那么遠(yuǎn),。黃河水可渾了,,河水裹著黃沙,打著滾兒地往東流,?!?/p> 1983年的夏天,我才第一次走進(jìn)黃河,,那是我要到山師讀書,。長途汽車從商河汽車站出發(fā),,經(jīng)過臨邑縣城,轉(zhuǎn)道104國道,。大概走了兩個多小時,,才看見前面有一個高坡,“快看,,黃河到了,。”隨著汽車爬上高坡,,我站起來往車外看去:進(jìn)入眼簾的還是一片玉米地,。我失望地坐下。身邊的一位長者低聲說:“不急,,不急,,這是二河灘,離黃河邊還有好幾里路呢,?!蔽疫@才想起了四叔的那句話。汽車在并不平整的路上東倒西歪地又走了十幾分鐘,,爬上了又一個高坡,,停了下來。前面排著長隊的有許多車:客車,,貨車,,拖拉機,還有馬車,,更多的是自行車和行人,。這時車上的乘務(wù)員說話了:“大家下車吧。我們要等待渡船,。大約需要等待二三十分鐘,。大家下去涼快涼快,跟著車往前走,,記住車號,。等上船時再回到這輛車上來,隨車過河,。千萬不要上錯了車呀,!”等了大概半個多小時,我們才上了渡船,。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渡船動了起來。我坐在汽車上,打開窗玻璃,,目不轉(zhuǎn)睛地觀望著黃河,。滾滾東流的黃河水,就在我們的腳下流過,,這水可真黃呀,。怪不得人家說,跳進(jìn)黃河洗不清呢,。再遙望遠(yuǎn)處,,一望無際的黃河水,河灘里的青草,,兩岸的綠樹,。我的心激動地跳著:“母親河,我來啦,!” 歷史上黃河泛濫成災(zāi),,幾經(jīng)改道。1855年黃河最后一次改道,,才形成今天這個樣子,。濟南成為離黃河最近的城市,洛口就成了濟南進(jìn)出黃河的渡口要地,,通往河南,、山西、河北的船只都要在這里裝船,、卸船,。南來北往的車輛、人員,,都要在這里擺渡過河,。幾只大木船,從南向北,,由北向南。幾十個人搖櫓,、劃槳,,幾十個人拉纖。由北向南順流而下,,還算省力,,從南向北是逆流而行,可就苦了那些船夫們了,。長長的纖繩,,光著膀子旳纖夫,悲壯的勞動號子,伴隨著渡船艱難地行進(jìn)著,。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1952年,,80馬力的機動船才開始在渡口上啟用,結(jié)束了搖櫓,、撐篙,、拉纖的歷史。 1984年春天,,我被調(diào)到縣委宣傳部報道組工作,。因為是兩個單位合用一輛舊吉普車,所以說僅有兩個破汽車輪子,,且司機的管理還不在宣傳部,。只有部長才有坐車的機會。記得第一次跟部長坐著擁有兩個輪子的吉普車去濟南時,,我興奮得不得了,。因為黃河大橋已經(jīng)通車兩年了,我還沒見過它長什么樣呢,?早晨,,我們起早走,生怕路上遇到特殊情況,,耽誤了行程,。還好,一路順暢,。汽車從濟陽穿過,,很快就到了黃河北的齊河縣大王鎮(zhèn),黃河大橋就在眼前了,。遠(yuǎn)遠(yuǎn)看到,,高聳入云的斜拉橋如同一個大大的人字。駛?cè)氪髽蚝?,我喊著開車的小宋師傅:“慢點,,慢點!”可是汽車還是很快就進(jìn)入到大橋的橋墩附近,。我側(cè)著身子向西望去,。在高高的大橋上看黃河,蜿蜒曲折的河道,,就像一只正在爬行的莽蛇,。不到十分鐘功夫,我們還是不情愿的離開了大橋,,往城市中心奔去,。這次去濟南,比起擺渡來快了一個多小時。搭這以后,,有趕時間的稿子,,我都是坐長途汽車來濟南。雖然是坐長途汽車,,可因為是走黃河大橋,,沒有特殊情況,兩個半小時準(zhǔn)到,。早晨六點半,,我做第一趟去濟南的車,九點鐘就能把稿子放到編輯的手上,。下午,,我坐去商河最晚的那趟車,還有時間到書店買本書,,給孩子買個新鮮的面包,。中午,我還可以坐在植物園的連椅上,,吃著包子,,欣賞著那些叫不上名來的植物。 1990年元旦,,商河,、濟陽,還有齊河的大王,、桑梓店兩個鄉(xiāng)鎮(zhèn)劃歸濟南了,!從此,我們來濟南的機會就更多了,。黃河大橋上通了公交車,,南來北往的車輛在大橋上穿行。我再去濟南就跟從南屋到北屋一樣方便,??墒牵谖覀兊男睦?,還是有一道坎:河南是市區(qū),,河北是郊區(qū),過個黃河大橋還得收費,。隨著濟南城市發(fā)展步伐的加快,這些,,隨著濟南改革開放的步伐,,都解決了。因為,濟南北跨已成為勢在必行的大趨勢,。我們清楚地看到:進(jìn)入二十一世紀(jì)這二十多年,,黃河濟南段,先后建起七座跨河大橋,,十幾座浮橋,,還開通了通往濟陽、商河的高速公路,。如今,,在濟南定居的我,走高速,,跨黃河,,不到一個半小時就能回到老家。家鄉(xiāng)與濟南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2021年國慶前夕,,被稱為“萬里黃河第一隧”的濟南濼口黃河隧道通車?yán)玻∥覒阎拥匦那?,開著車,,來這里打卡。本想著會發(fā)現(xiàn)這穿黃隧道與其他隧道有什么不同,??蓪挸ā⒚髁?、平整的隧道,,還有那風(fēng)馳電掣的車流,不允許,、也找不出什么不同之處,。九十邁的車速,感覺還沒過癮,,車已經(jīng)出了隧道,,進(jìn)入了先行區(qū)的地盤,進(jìn)入了生機盎然的新生代,。 黃河,,不再是濟南發(fā)展的瓶頸。北跨,,讓濟南有了更廣闊的舞臺,。每天,數(shù)以萬計的車輛,、幾十萬的濟南人穿梭在黃河濟南段,,他們在為濟南北跨奔忙,,他們在為濟南的跨越式發(fā)展而來去匆匆。聽說,,“濟南第二遂”正在皇崗路北段進(jìn)入黃河腹地,。這些,都為先行區(qū)的建設(shè)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條件,。早晨,,伴隨著太陽的冉冉升起,幾座黃河大橋和隧道上已經(jīng)是車水馬龍,。公交車,、大貨車、小轎車,,還有三輪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你來我往,。進(jìn)城上班的、上學(xué)的,、打工的,、送菜的,到先行區(qū)工作的,、送貨的,、務(wù)工的······他們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這大濟南大發(fā)展的隊伍中,,形成南北交匯的黃河大合唱,。 身為濟南人,守候在母親河的身邊,,濟南人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母親的力量,。今天的濟南人深深懂得:誰也阻擋不住那滾滾東去的波濤,而用好黃河,、借力前行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朋友,今天的黃河已經(jīng)是濟南的市內(nèi)河,,是濟南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穿梭在黃河隧道、公路大橋和高速公路上的濟南人,,正在告訴世界:濟南正在跨越黃河,、超越自我、啟航新時代,。一張嶄新的鵲華秋色圖正在展開,! 壹點號當(dāng)代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