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涼,,一秒入冬的感覺。假日到植物園游玩,,被一叢叢的菊花驚艷,,美的讓人陶醉,才體驗到那秋獨有的絢爛,。話不多說,,先上一組圖共賞之。各式菊花一團團,,一簇簇,,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明艷炫目,。忍不住想畫下來和拍照,留存住這秋天的絢爛美景,。 菊花美麗且不俗、不艷,、不媚,、不屈、高潔,、不畏嚴寒,, 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感,、抒情壯志的最佳對象,。詩人愛吟誦它的品格,畫家更愛描摹它的形態(tài)。 下面,,跟隨塵香一起欣賞歷代大師筆下的菊花,。 畫面叢菊盛開,黃,、白,、藍、紫四色燦若文錦,。雖是籬笆邊角野景,,卻一派富貴典雅氣象。蜜蜂蝴蝶上下翻飛,,為畫面增添了動感,。花瓣,、葉片的勾染極為精致,,花心用白粉點染,立體感很強,。畫史稱朱紹宗“描染精邃,,遠過流輩”,果真不虛,。 明 唐寅《采菊圖》76.6*29.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陳洪綬《玩菊圖》118.6*55.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對菊圖》99.5*40.2cm 故宮博物院 清 朱耷 《瓶菊圖》私人收藏 《瓶菊圖》運筆用墨以及整幅構(gòu)圖,,都在平正簡括中顯出奇突,一種剛勁兼渾樸的筆調(diào),,確是令人玩味不盡,。幾朵菊花,似乎隨意勾去,,饒有韻致,。點葉發(fā)枝,挺健穩(wěn)重,,生趣盎然,。充分刻劃出搏斗寒風,經(jīng)霜不凋的精神,。 清 奚剛 《竹菊圖》136.4*37.9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清 虛谷 《還來就菊花》145.1*80.9cm 上海博物館藏 此作描繪的是盛開的菊花,,筆墨出神入化,,側(cè)峰逆運,淡彩焦墨,,筆筆送到,。雖枝葉交雜,卻密而不亂,,層次分明,。干筆疾勁,矮叢使畫面穩(wěn)定平衡,。整幅畫冷雋峭秀、傲岸清高,,反映了畫家本人的性格,。 清 錢維城 《洋菊軸》112.7*57.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幅《洋菊圖》畫折枝菊花一叢,用筆極工穩(wěn)有力,設(shè)色濃艷鮮亮,。錢維城的花卉畫雖出自南樓老人(陳書)之門,,但受鄒一桂工筆花卉的影響很大,將二者做了很好的融合,。 清 郎世寧《畫洋菊》63*42.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郎世寧 《畫洋菊》花瓣描繪精微,,層次分明,葉片以不同色調(diào)暈染,。乾隆愛菊花,,當時品種極多,由海外傳入洋菊,,因花色,、花瓣形狀新奇,御花園多有栽植,。 清 吳昌碩《老菊疏籬圖》137*68.5cm 數(shù)千年來,我國關(guān)于菊花的詩句數(shù)不勝數(shù),,以下略摘幾首: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東晉 陶淵明《飲酒》 耐寒惟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一 唐 白居易《詠菊》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一唐 元稹 《菊花》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唐 黃巢 《不第后賦菊》 菊花清雅高潔,花形優(yōu)美,,色彩絢麗,。深秋季節(jié),百花凋零,,唯有菊花霜中爭艷,,被視為高風亮節(jié)、清雅潔身的象征,。 歷代文人看重的是菊的“傲骨,、凌霜之志”。自古至今,,文人在繪畫中所表現(xiàn)的就是菊花的這種意態(tài)與精神,。當然,各家對于菊花所賦予的精神意蘊也是不同的:儒家崇尚君子之德,,道家推崇隱逸之風,,普通人追求健康長壽,都是借菊花之態(tài)抒發(fā)自我追求,。 詩人對菊花的激情詠懷,,文人對菊花的靜默描述,,畫家對菊花的生動描繪,都呈現(xiàn)了中國人對美的不斷探索和追求,。 寫生一張 結(jié)語 心中無纖塵,,何處不菊花,金秋時節(jié),,是靜賞菊花的好時節(jié),。 讓我們放下手中雜事,走進自然,,去感受秋風吹來,,看菊花舒展,靜心度假,,享受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