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和“革命的先行者”,。 出生于廣東中山市南朗鎮(zhèn)翠亨村的一個貧苦的農(nóng)村家庭,1875年入村塾讀書,,接受傳統(tǒng)教育,。后在長兄資助下在檀香山等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年入香港西醫(yī)書院學醫(yī),,畢業(yè)后入澳門鏡湖醫(yī)院,,成為澳門的第一位華人西醫(yī)。 后來棄醫(yī)從戎,,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在日本東京創(chuàng)建了同盟會,,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為辛亥革命的爆發(fā)作了有力的思想準備。 武昌起義爆發(fā)后,,此時孫中山正在美國,,12月下旬回國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 孫中山 2、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北宋大文豪黃庭堅的后裔,,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時人以“孫黃”并稱。 出生于長沙市郊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父親是晚清秀才,。光緒二十二年他考中秀才,被保送到武昌兩湖書院深造,。光緒二十八年被湖廣總督張之洞選派赴日本東京宏文學院速成師范科留學,。留學期間投筆從戎,光緒二十九年創(chuàng)立華興會,,并結識了孫中山,,成為會中僅次于孫的領袖。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爆發(fā)后,,擔任革命軍戰(zhàn)時總司令,親自督戰(zhàn)武漢,,為保衛(wèi)革命勝利作了重大貢獻,。 章太炎挽聯(lián)評價其:“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黃興 3、李烈鈞(1882年2月23日 -1946年2月20日):作出了杰出貢獻的民主革命先驅,。 出生于江西武寧縣羅溪坪源村一富裕家庭,,其父參加過太平軍,后返鄉(xiāng)耕種兼營茶葉運輸,。光緒二十七年,,被選送到江西武備學堂,成為吳介璋得意門生,。光緒三十一年,,被北京練兵處選派赴日本學陸軍,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炮兵科,。在日期間,,聽完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演說后,于光緒三十三年加入了同盟會,。 1911年秋奉命北上,,途經(jīng)武漢時武昌起義已經(jīng)爆發(fā)三天,在辛亥革命中參與策動海軍起義,并率軍光復安慶,,支援武昌,。不辭勞苦南下江西、北上安徽,、西顧武昌,,三次擔當了“救火隊員”的角色,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汗馬功勞,。 孫中山稱贊李烈鈞說:“協(xié)和先生上馬能武,,下馬能文,誠不可多得之當代儒將,?!?/span> 李烈鈞 4、柏文蔚(1876年—1947年4月26日):辛亥革命四杰之一,,中國有史以來首位第一軍軍長,。 出生于安徽壽縣南鄉(xiāng)柏家寨的一個世代書香門第。,,其父為當?shù)氐囊晃慧訋?。光緒二十五年夏考入求是學堂(后改名安徽大學堂),因安慶知府迫害憤而退學,。光緒三十年春投入武備練軍學堂,,卒業(yè)后與陳獨秀等人密建立了反清革命團體“岳王會”,暗殺清廷軍政要員,。光緒三十一年冬率領南京岳王分會全體會員加入同盟會,。 已經(jīng)淪為日本半殖民地的朝鮮半島,叫囂著要將延吉徹底收割在其版圖中,。柏文蔚二話不說,扮成來往于朝鮮的商人,,1909年在朝鮮購得1861年朝鮮地理學家金正浩繪制的《大東輿地圖》,,證明延邊地區(qū)是中國的,還證明長白山天池在勘界中也在中國境內,,幫我國守住了2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受陳其美電邀南下任民軍第一軍軍長,,策動第九鎮(zhèn)統(tǒng)制徐紹楨率部起義,,參與江浙聯(lián)軍會攻南京。 柏文蔚 |
|
來自: 昵稱4266584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