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做人口普查,,全國絕大多數(shù)還是二代戶,。也就是說父母+孩子組成的三、四口之家是比較普遍的家庭模式,。這兩年一代戶的占比已經(jīng)逼近50%了,。我們身邊未婚未育的,、丁克的、空巢的……也眼見著越來越多,。提起這個,,是因為前兩天的一篇文章聊到獨生子女的養(yǎng)老難處。的確,,在誰也逃不掉的養(yǎng)老問題上,沒孩子的人難免比有孩子的人要焦慮,。他們不止有主動選擇丁克的,、獨身的,,也有因空巢、失獨而不得不成為一代戶的,。最近我看了一些老人的現(xiàn)狀和中年人的計劃,,覺得很有參考意義。有個博主街頭采訪過一位上海阿姨:73歲,沒有孩子,。她和丈夫都是大家庭出來的,,特別渴望人少清凈的生活。但老伴現(xiàn)在快80歲了,她自己也年過古稀,。采訪的小伙子都忍不住問,,上了年紀,這樣要怎么生活呢,。“,??我倆明明生活得很好啊,?!?/section>阿姨則愛玩,,就每天上公園跳舞,、打鼓,順便負責買菜回去,。這樣做到了各自盡興,同時配合默契,,能彼此照應生活,。別的阿姨總因為要帶孫子抽不開身,,她卻一身輕,隨時想走就走,。至于往后的問題,,她也不太糾結,,現(xiàn)在過得快樂最要緊。這是老伴尚在的情況,,但歲數(shù)大了,,總有一天要面臨著失去和孤獨。另一個上海的朱奶奶就是如此,,她86歲,,老伴多年前已過世。不孤單是不可能的,,所以朱奶奶盡力把日子過得認真充實。首先吃飯,。很多老年人沒有子女在家的時候都是糊弄,。但朱奶奶會用心為自己做每一餐,葷素搭配,,甚至擺個盤讓自己賞心悅目,。喜歡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中國隊的比賽一場不落地追,。打理的花花草草,每天拍下照片,,做成美圖,,發(fā)給老同學老朋友。一來問好,,二來也是報平安,,這是老人互相關照的方式。但選擇了不靠子女養(yǎng)老,她就努力讓自己維持狀態(tài),,不依賴別人,。“真不行了,,我就安安靜靜地走,,一切從簡,不麻煩別人,?!?/strong>有在養(yǎng)老院工作過的網(wǎng)友坦言,,她發(fā)現(xiàn)那些無子女的老人,,其實在人生的前數(shù)十年早就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某節(jié)目跟拍過一個70歲大叔,,退休后他選擇養(yǎng)老院做“終點站”。喂流浪貓,,上手工課,,養(yǎng)花烹茶,好像在度過一個悠長的人生假期,。最近刷到個博主的視頻,,給打算無子女養(yǎng)老的人提了個醒,。她很快就要踏入40歲,預計不會結婚了,,要么結了婚也很難有孩子了,。擺在面前的,,有很多不得不考慮的現(xiàn)實問題。比如上了年紀骨密度變低,,彎腰駝背不說,,還會影響行走,甚至摔倒,。腦力也會失能,,尤其一到退休,,忙碌了一輩子突然無所事事。年輕時沒什么感覺,,但到了一定歲數(shù),身邊的朋友都忙著顧各自的家庭,。你沒事干,,也沒人陪,真的可能對自己人生的價值產(chǎn)生懷疑,。有子女的老人可以通過年輕人了解到新鮮事物,沒孩子的呢,?就像現(xiàn)在,,老年人不會智能手機不懂掃碼支付都很難出門。住養(yǎng)老院,、請護工、看病治病的錢,,都需要提前準備吧,?只想著現(xiàn)在輕松其他兩眼一抹黑,?最后坑苦的是自己,。從決定丁克的那天起,他們就考慮進了以上所有問題,。并在20多年的日常生活中,,一直有所籌備,以應對風險,。為了延緩生理上的衰退,,他們早早開始健身,定期擼鐵,。不會像年輕時沒心沒肺攝入高熱量高脂肪,而是碳水蛋白質蔬菜合理搭配,。避免腦力上的衰退和落伍,,他們培養(yǎng)愛好,嘗試新事物,。比如喜歡旅行,,就每隔一兩年安排一次旅行,體驗各種有趣的東西,。比如40多歲,,學著拿起裝備拍時髦的vlog,還摸索運鏡和技巧,。比如侍弄花草、做公益,,給山區(qū)的孩子送衣服和玩具,。這類事,會給人以很強的價值感,,讓人不陷入焦慮,、自我懷疑。先是20多歲時拼命賺,在2006年攢夠錢買了房,。之后一個人的工資用于日常開銷和房貸,,另一個人的工資做其他分配。除了買養(yǎng)老保險,其他的意外險疾病險適當購買,,又根據(jù)自身情況做了適量定投理財,。力求到了歲數(shù)后,他們的養(yǎng)老金+理財收入足夠日常生活和偶爾旅游的開銷,。想清楚一切問題,,做好一切打算后,他們反而更輕松了,。畢竟人生在世,,能陪自己到最后的,可能不是子女,,而是老伴或者自己,。看了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有子女和沒子女的晚年,,不是A和A-的區(qū)別,。而只是A和B的區(qū)別,是否按自己的心意過這一生,。兒孫滿堂也好,,獨善其身也罷,人最終都要學會自己為自己打算,、為自己鋪路,。在任何一個年齡段正視問題,、正視需求,才是對自己負責,。聯(lián)想到前幾天湖南一個61歲千萬富翁,,被幾個孩子強制送到精神病院后自縊身亡的新聞,。突然意識到,決定我們晚年是輕松還是艱辛的,,或許不一定是有沒有子女,、有幾個子女。學會儲蓄,、理財,購買養(yǎng)老保險,,有足夠的養(yǎng)老資金,。一位從事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8年的專業(yè)人士表示:生病行動不便,每天需要有看護,、醫(yī)療,、康復方面的大量支出,各種顯性和隱性成本加起來,,一年大概需要10-20萬,。不知道需要為老病時“被照護”準備多大一筆錢的人,可以用這個數(shù)字做參考,。其實由于人口結構變化的趨勢,,我們國家的養(yǎng)老市場也會漸趨成熟。北京上海等地就曾提出過“9064”和“9073”養(yǎng)老服務模式,。6%或者7%享受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享有日間照料,;現(xiàn)在“助浴師”“陪診員”這些新職業(yè)也在興起,未來的養(yǎng)老生活質量說不定也會越來越高,。杭州有位一輩子獨身的83歲劉奶奶,兩年前就到“浙江遺囑庫”,,囑托護老,。有任何問題,,也會作為監(jiān)護人第一時間出面,。還會根據(jù)老人的實際需求,幫請護工,,定期上門探訪,,過年過節(jié)陪老人吃頓飯,,為老人買換季衣被,幫助老人購買墓地……看完這一切,,其實不論對有孩子還是沒孩子的人,,都是一種關于未來的提醒。任何階段,,我們的美滿從來都無法綁定在別人身上,。還是那句話,身體健康和經(jīng)濟獨立,,再加上心態(tài)陽光,,才是幸福的底氣。 作者 | 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jwymm666),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主播 | 聞悅,愛唱歌的主持者,,公眾號:聞悅來了,。 人生路長,只有身體無恙,,
才能把生活過成想要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