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有一大愛好,就是吟詩作畫,。不少珍貴的書畫真跡上,,都有他的題詩和印章,有人認(rèn)為他這一番操作,,使原作貶值了不少,。坦白來講,乾隆絕對稱得上是古往今來最頂級的收藏家了,,他欣賞過得書畫何止千萬,,要是每一件都親自寫下題跋,恨不得累個半死。所以,,他身邊聚集了一批代筆人,。 能成為乾隆的“貼身文秘”“專業(yè)代筆”,要求是很高的,。首先,,必須身居高位,能隨時進入上書房和內(nèi)府,;其次,,書法要名蓋當(dāng)世,且能入乾隆“法眼”,;第三,,要博學(xué)多才,否則書寫跋文時詞窮露怯,,說不定仕途難保,。符合這三個條件的,乾隆朝有三位,,他們是梁詩正,、張照和董誥。 巧合的是,,這三位都是科舉探花出身,,家學(xué)深厚。張照活躍于乾隆朝早期,,梁詩正活躍于乾隆朝中期,,晚期的代筆工作就由董誥負責(zé)了。董誥,,字雅倫,,號蔗林,乾隆五年(1740年)生于順天府(今北京),,祖籍浙江杭州,。 董誥家世顯赫,其父乃是工部尚書董邦達,,父子二人皆以文采,、書法出名,時人稱之為“大小董”,,并將他們與趙孟頫,、趙雍父子并列,足見二人在詩文書畫上的成就,。董誥25歲中探花,,此后平步青云,,一路做到軍機大臣、東閣大學(xué)士,、上書房總師傅,。但他為官清廉,不與和珅同流合污,。 “書法不遜趙吳興,,人品堪比顏魯公”,這是嘉慶對他的評價,。董誥在小楷方面,哪怕趙孟頫在世,,也不遑多讓,。他曾為乾隆在范仲淹《道服贊》、米芾《蜀素帖》上寫跋,,而《書劉勰文心雕龍》是他的經(jīng)典之作,,現(xiàn)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書劉勰文心雕龍》全卷48行,、840余字,,單字大小僅有1厘米。董誥楷書取法于董其昌,、文徵明,、趙孟頫、鐘紹京和王獻之,,以妍美雋秀聞名,。乾隆年間編纂的《三希堂法帖》,以及宮內(nèi)名家真跡,,都影響了董誥的小楷風(fēng)格,。這件作品中很能見他功底之深、法度之嚴(yán),。 《書劉勰文心雕龍》逆鋒頓筆入紙,,行筆中側(cè)并用,筆路清晰而不單調(diào),,有《靈飛經(jīng)》之筆畫瘦挺,、經(jīng)卷氣十足。以橫畫為例,,首尾提按分明,,中間下筆較輕并向右上欹側(cè),虛實對比明顯,。撇捺極為舒展,,轉(zhuǎn)折處筆勢取圓,,勾挑出鋒迅疾,鋒芒畢露,。 此作結(jié)字遒媚端莊,,深得“趙體”精髓,并受梁詩正影響,。全卷章法嚴(yán)謹(jǐn),,字形大小變化不大,用墨均勻,,一絲不茍,,文人書卷氣充盈紙面。董誥的小楷,,無一筆遲滯,、無一筆不嚴(yán)謹(jǐn),是學(xué)習(xí)楷書的上佳法帖,。 |
|
來自: 墨品書法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