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點靈心理 ID:yidianling0 大三的表妹終于迎來了暑假,。 好不容易有時間,我邀她去旅游。 沒想被到她拒絕,,理由是太忙了,。 她說: “越到了這個時候越不敢休息,我身邊的同學(xué)去年就開始支教,、實習(xí)了,。 我就是去年暑假放松了一下,回去就被人甩了一大截,,今年可不能擺爛了,,還是老老實實該干啥干啥吧?!?/span> 她這一番“積極向上”的話,,我聽了之后卻覺得有點詫異。 我很清楚去年暑假她并沒有“擺爛”,,而是花了大半的時間參加科研立項,,只是中途休息了幾天。 經(jīng)過一番觀察后,,我終于明白了,,她所害怕的并不是競爭者,而是那個“不夠努力”的自己,。 她放假時的畫風(fēng)是這樣的:刷著刷著手機,,突然冒出一句“啊又浪費了半天時間,好頹廢呀,?!?/span> 偶爾起晚了一個小時,就跟弄丟了一百萬那樣沮喪,。 然后接下來一整天都行色匆匆,,好像總有忙不完的事情,就連原本約好的早茶也不去了,。 她永遠都是這樣努力,,但努力的結(jié)果并沒有讓她變得放松,反而更加緊繃了,,那么什么時候是個頭呢,? 也許所有不敢“擺爛”的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個癥結(jié),就是他們不敢相信自己,。 那天之后,我專門找了機會和婷婷溝通,,終于讓她說出了一直以來的心結(jié):她總覺得自己沒別人認為的那么好,。 婷婷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逢年過節(jié),,她的父母總是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 “我這孩子就是省心,,都不用我們管,自己就很自覺做作業(yè)了,?!?/span> 其實她也經(jīng)常有想看電視不想做作業(yè)的時候。 但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只好默默忍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想法: 真實的自己并沒有那么好,必須要逼著自己上進才行,。 因為她在意的并不是努力后的結(jié)果,而是努力本身: 這是她維護自尊的一種方式,,只有努力了,,她才覺得自己是符合別人期待的。 心理學(xué)家亨利·泰吾根巴姆(Henry Tajfel)和約翰·特納(John Turner),,曾在自我概念維護理論(Self-Concept Maintenance Theory)中做過相關(guān)的論述: 自我概念,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 該理論認為人在形成穩(wěn)定的自我概念之后,,會采取不同的策略來維持自己的自我概念。 所以當他們遇到威脅到自我概念的情況時,,可能會采取自我防御的措施,以保護內(nèi)在的自尊,。 以婷婷為例,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形成了“我不夠好,,必須要努力才能變得更優(yōu)秀”的自我概念。 在這個自我概念中,,“努力”是必需品,,相應(yīng)地“休息”就成為了一個威脅因子,是不優(yōu)秀的象征,。 因此不管多累,,她都不敢休息,生怕自己一停下來就“墮落”了,,只能逼著自己像機器一樣不斷運作,。 婷婷跟我說: “其實我也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很多時候我都跟自己說'你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放寬心一點’。
在那一刻,我才完全理解她這種“被動型卷王”的痛苦,,畢竟自我概念形成的過程,,實在太復(fù)雜了。 哪怕我們努力想往好的方向改變,,也總有很多因素,,會阻止我們相信自己。 所以有哪些原因,,可能導(dǎo)致我們無法自我信任呢,? 1)原生家庭的教育缺陷: 一個典型的現(xiàn)象,就是很多父母并不信任孩子,,或者不想讓孩子“驕傲”,,所以長期采用打壓教育。 孩子無論做得多好,,都等不來父母的一句夸,。 小時候看《家有兒女》,覺得劉星就是三個孩子中的活寶,,如今重溫卻讓人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每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劉梅就會對劉星冷潮熱諷,,各種對比,。 “才七十八分啊,你能不能不老跟自個兒以前比啊,,你能不能跟人小雪比比,,跟你老媽我比比?!?/span> 那成績好了就沒問題了嗎,? 并不是。 某一次劉星努力復(fù)習(xí)獲得了好成績,,卻被一致懷疑考試作弊,,劉梅還親自到學(xué)校向老師道歉,直接把劉星搞厭學(xué)了,。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對自己充滿懷疑,,而如果不想承認自己的“不優(yōu)秀”,,唯一的辦法就是催促自己不斷努力。 2)假性自體對外界的迎合 在心理治療中,,我們經(jīng)常提到一個概念,,叫做假性自體(False Self): 指個體為了適應(yīng)社會環(huán)境和他人的期望,,而形成的對自己的一種虛假認知和表現(xiàn)。 以婷婷為例,,真實的她其實渴望放松,,但由于從小父母過于強調(diào)她的乖巧和懂事,導(dǎo)致她在“好孩子”的形象面前產(chǎn)生了羞愧心理,。 為了防止自己變成別人口中不優(yōu)秀的人,,她內(nèi)心深處形成了一個“監(jiān)工”,即假性自體,,總是拿著鞭子來抽打自己,。 所以這本質(zhì)上是一種自我攻擊,是假性自體為了迎合外界的期待,,強行掩蓋了真實自體,。 假性自體和真實自體此消彼長,一旦前者過于強大,,后者必將迎來崩潰,。 所以如果想要破局,關(guān)鍵只有一個,,那就是找回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不幸也有上述提到的這些問題,,那應(yīng)該如何改善情況呢,? 1)寫觀察日記,了解最真實的自己 由于假性自體過于強大,,很多人其實并沒有機會很好地了解真實的自我,。 因此我們建議第一步,先通過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了解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 在開始記錄之前,明確你希望記錄的內(nèi)容和目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了解自我,,便可以重點記錄自己的變化,以及從變化中得出的反思,。 比如,,過去你總是想象自己一休息就會擺爛,但現(xiàn)在的你可以嘗試休息一兩天,。 然后每當狀態(tài)和情緒有變化的時候,,就把這種變化記錄下來。 然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會一直沉緬于過于放松的狀態(tài),,有可能在休息一段時間之后,,就想工作以及學(xué)習(xí)了。 這就說明你的天性里是存在愛工作和學(xué)習(xí)的一面的,,并不是一放松就“墮落”了,。 相反,你一直在積極地為生命尋找出路,。這樣的你,,并不需要視休息為洪水猛獸。 2)反駁不合理的動力 為什么有的人會活得很辛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概念本身是不夠準確的。 比如有的人總是逼迫自己上進,,因為他們認為“如果我不夠優(yōu)秀,,就沒有人會愛我”。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真的只有優(yōu)秀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愛嗎,? 你可以回憶過去的經(jīng)歷,用經(jīng)歷來反駁這個說法: 比如以往的你可能犯過錯誤或者發(fā)揮失常,,但其他人對你表示了諒解和鼓勵,,說明優(yōu)秀并非得到愛的唯一途徑。 圖片來源:pexel 一般情況下,對方都是能夠理解的,,甚至有可能因為你的坦誠,,而讓雙方的關(guān)系更進一步。 如此一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哪怕不表現(xiàn)得十全十美,,也可以獲得充足的滋養(yǎng)。 逼迫自己“上進”的動力也自然沒了,。 3)放下假性自體,,找回真實的自己 做完上述2點之后,相信你對自己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觀,,所以最后一步,,就是慢慢放下外界的期待,做回真實的自己。 以往的你可能總是有意無意地尋求他人的認可,,但現(xiàn)在你要嘗試用內(nèi)心驅(qū)動來替代外界驅(qū)動。 你可以列下一個清單,,有什么是你自己希望做,,但礙于外界壓力一直沒有做的? 把你想到的符合這一點的事情全都寫下來,,然后按照實踐的難易程度排個序,。 比如你一共寫了10件事情: 難度一的是“不受外界打擾地休息兩天”,難度十的是“轉(zhuǎn)專業(yè)/跳槽”,。
到了周末就摒除外界干擾,,盡情享受休息時光,。 過后如果有人問起,再向他們解釋,。 如此類推,,如果你完成了愿望一,那就開始計劃愿望二,、愿望三……直至你的真實自體越來越充盈,。 這個過程可能會遇到外界不理解的聲音,但我相信良好的溝通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剩下的小部分就隨它去吧,。 畢竟人生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選項,如果真實自體和假性自體只能二選一,,那請你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 寫在最后: 馬丁·路德·金說過“信心就是走出陰影,踏上光明的第一步',,所以我希望每一個“被動型卷王”,,都能重拾對自己的信心。 把自信心建立在真正的自我上,,而不是一個需要努力維持,,控制的假象上。 愿我們都能活出自己,,以自己的節(jié)奏,,找到生命的出口。 END 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到心理咨詢的作用,,并且通過心理咨詢獲得幫助,,壹點靈針對新用戶不定期推出心理咨詢計劃。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詳情↓,,同時可以領(lǐng)取測量表哦~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
|
來自: 舍得付出 > 《心理學(xu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