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言:《靈憲》是東漢天文學(xué)家張衡所寫的天文學(xué)著作。全文講述的是天地的命名,、天地的結(jié)構(gòu),、日月星辰的本質(zhì)及其運動的規(guī)律。
全文大致可以分為五個內(nèi)容:
一,、天地的命名,,天地時空原本沒有命名,圣賢能者通過仰觀俯察對其進行了命名,,于是有了清濁之氣,,陰陽的命名——清氣所成的天在外,濁氣所成的地在內(nèi),;天氣為陽,,地氣為陰。
二,、宇宙是無限的,,渾天體系界定的天地空間是一個有限的時空,,所以有“八極之維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和“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的闡述。這也就是華夏自古以來的時空觀,,因為無限的時空是無法進行命名和定義的,,只有從無限中確定有限的時空才可以進行命名。
三,、月食的成因,。月亮本身是不會發(fā)光的,我們之所以看到它有光亮,,是它反射了太陽的光,。文中對這一段進行了很形象的描述,太陽的光就像火,,變化在外,。月亮反光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樣,含景,。
四,、天文星象數(shù)目的統(tǒng)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此前沒有,,在后世也沒有這樣的數(shù)量,。今天所承傳的天文星數(shù)1464顆,,僅有《靈憲》記載星數(shù)的一半。
五,、五星的運動,。五星運行有快慢,近天則遲,、遠(yuǎn)天則速,。并將五星分為兩類:水、金二星,,距地近,,運動快,附于月,,屬陰;火,、木、土三星,,距地遠(yuǎn),運動慢,,附于日,屬陽,。
原文:
昔在先王,將步天路,,用之定靈軌,。尋緒本元,先準(zhǔn)之于渾體,,是為正儀立度,而皇極有逌建也,,樞運有逌稽也,。乃建乃稽,,斯經(jīng)天常。圣人無心,,因茲以生心,,故靈憲作興。
釋義:
遠(yuǎn)古圣賢的天子,,推步天文,,確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guī)律。推其本原,,探其根本,,先確立的是渾天體系,端正儀表,,確定出周天度數(shù),因而天地的極心(天極)得以確定,,萬物生化的根本可以考由。確立和考由,,都是綱紀(jì)天體變化的常態(tài)。圣人本來就沒有什么心思,,全由涉及萬民因而心動,因此才有《靈憲》的述論,。
原文:
曰:太素之前,,幽清玄靜,,寂漠冥默,,不可為象,,厥中惟虛,厥外惟無。如是者永久焉,,斯謂溟涬[míng xìng],,蓋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無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氣同色,,渾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其氣體固未可得而形,,其彁速固未可得而紀(jì)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為庬鴻,,蓋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體,,于是,元氣剖判,,剛?cè)崾挤?,清濁異位。天成于外,,地定于?nèi),。天體于陽,故圓以動,;地體于陰,,故平以靜。動以行施,,靜以合化,,堙郁構(gòu)精,,時育庶類,斯謂太元,,蓋乃道之實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萬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紀(jì),。于是人之精者作圣實始紀(jì)綱而經(jīng)緯之,。
釋義:
天地未形成之前是幽清玄靜的虛無的狀態(tài),天地空間內(nèi)部空虛,,外面無景象,。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很久,是天體和先天元氣未形成之前的狀態(tài),,是事物化生的根本,。天地剛開始生成,變化未顯現(xiàn)分明,,氣和質(zhì)地的顏色相同,,都是渾渾沌沌的狀態(tài),因此《道志》說:“氣物渾然一體的混沌體,,在天地沒形成以前就存在,。”氣雖然凝結(jié)但沒有形狀,,運行雖然有遲速卻不能得以進行標(biāo)識和綱紀(jì),,這是元氣混沌而形貌未分,是事物生成的主體,。主體孕育,,有物質(zhì)形成固定的體態(tài),于是元氣開始剖判分離,,剛?cè)岬靡詣澐?,清濁二氣得以確定。清輕的氣發(fā)散上升為天,,重濁的形質(zhì)下降凝聚成地,。天的氣為陽,,明亮而且運動不止,;地體之內(nèi)的氣為陰,,幽暗而且相對靜止(在地體內(nèi)部運化)。陽氣運行以施布,,陰氣以和合化育,,陰氣陽氣相互交接和合形成四時的變化,四時的變化形成了天地萬物變化無窮,。因而在天上有日月星辰運行的懸象,,在地上有動植物隨時節(jié)變化的景象。天有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中央九個方位,地有九個區(qū)域的劃分,;天有日月星三辰,;地有兩極、赤道三形,;如此,,有了天象可以校訂,有了形狀可以測度,。萬物的性情雖然有各種不同的區(qū)別,,但把握其根本,明白天地萬物莫不被陰陽化生化滅的道理,,萬物自然可以被標(biāo)識和綱紀(jì),,于是有賢能的人便以此來綱紀(jì)、經(jīng)天緯地,。
原文:
八極之維,,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廣增千里,。自地至天,半于八極,,則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則是渾已。將覆其數(shù),,用重鉤股,,懸天之景,薄地之義,,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釋義:
八極(四面八方)的空間,直徑是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短減千里,,東西廣增千里。自地至天,,是八極的一半,,地的上下亦與天相同。整體進行測量使用的是渾儀,,運用的是鉤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立竿測影的方法進行實地觀測,全都是移動一千里,,以日影相差一寸而獲得這些數(shù)據(jù),。超過這些之外的空間,即是不可測知的空間,。不可測知的空間被稱為宇宙,,宇是沒有極限空間,它沒有空間的極限,;宙是沒有窮盡的時間,,它的兩端都沒有辦法測量。
原文:
天有兩儀,,以樭道中,。其可鷪,樞星是也,,謂之北極,;在南者不著,故圣人弗之名焉,。其世之遂,,九分而減二,。陽道左回,故天運左行,。有驗于物,,則人氣左羸,形左繚也,。天以陽回,,地以陰淳。是故天致其動,,稟氣舒光;地致其靜,,承施候明,。天以順動,不失其中,,則四序順至,,寒暑不減,致生有節(jié),,故品物用生,。地以靈靜,作合承天,,清化致養(yǎng),,四時而后育,故品物用成,。
釋義:
天有晝夜兩儀,,以圓形天道圈(赤道)為中腰??梢钥吹接^察的天象附于地上,,中樞之星是北極星。在天球南極的天象因看不到,,自古賢能的人都沒有進行命名,。世人所遵循和順應(yīng)的方法是九分減去二。天道向左環(huán)繞旋轉(zhuǎn),,因而天體向左運行,。找一個生活的事物來說明,如人左邊的氣血比右邊的要弱一些,,也如同天體運行向左繞行一樣,。天運行不息稟氣以舒光,地相對靜止承天以施化,。天運行不息不失常,,則四時有序的到來,,寒暑沒有增減,萬物生化有規(guī)律,。地變化以靜(變化好似悄無聲息),,順承于天以化合萬物,萬物變化有所形態(tài),。
原文:
凡至大莫如天,,至厚莫若地。地至質(zhì)者曰地而已,。至多莫若水,,水精為漢,漢用于天而無列焉,,思次質(zhì)也,。地有山岳,以宣其氣,,精種為星,。星也者,體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錯跱,各有逌屬,。紫宮為皇極之居,,太微為五帝之廷。明堂之房,,大角有席,,天巿有坐。蒼龍連蜷于左,,白虎猛據(jù)于右,,朱雀奮翼于前,靈龜圈首于后,,黃神軒轅于中,。六擾既畜,而狼蚖魚鱉罔有不具,。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備矣,。
釋義:
天地之間,最大的大不過天,最厚的厚不過地,。地因有其形體所以被命名為地,。天地間最多的莫過于水,水的精氣稱為汗,,汗在天沒有具體可以看到的分布,,水需要依附有形質(zhì)的大地才可以看到。大地有山川以宣氣,,精氣變化上呈現(xiàn)為星辰的運行,。星形體顯明如地,變化分布錯列于天,,因所分布的位置不同,、所呈現(xiàn)的不同,因而又不同的屬性,。紫微垣為天極所在的地方,,太微垣是五帝的王廷(五帝座位于太微垣),房宿是君主宣明政教的地方,,大角有其席位,天市有其朝向,。蒼龍七宿彎曲于左,,白虎占據(jù)于右,朱雀展翅騰飛于前,,玄武立居于后,,軒轅星立居于中央。六畜有所畜養(yǎng),,狼,、蠑螈、蜥蜴,、魚,、鱉都包含于其中。天象的命名如人間社會一樣,,在野外象動物,,在官府象官員,在人象生活中的事物,,于此天象的命名得以完備,。
原文: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其徑當(dāng)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廣二百四十二分之一。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象烏而有三趾,陽之類,,其數(shù)奇,。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陰之類,,其數(shù)耦,。其后有馮焉者,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其大昌?!瘖鹚焱猩碛谠?,是為蟾蠩。
釋義:
掛于天空的物象,,最大的莫過于太陽和月亮。其直徑是周天的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的廣大是二百四十二分之一,。太陽是陽氣的宗主,陽氣變化生成飛禽,,如三個腳趾的鳥,,陽之屬類都用單數(shù)來表示。月亮是陰氣的宗主,,陰氣變化生成獸,,如兔,,陰之屬類都用雙數(shù)來表示。文獻說,,嫦娥的丈夫羿,,歷經(jīng)千辛萬苦在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仙藥。嫦娥在偷吃仙藥前心懷忐忑,,就去找叫有黃的巫師ト問吉,,有黃占得的結(jié)果是“大吉大利”,并告知!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娘,,她獨自前往遙遠(yuǎn)的西方,,在途中要是遇見天星暗,也不用擔(dān)心不用恐懼,,命中注定往后是大大昌盛,。”嫦娥聽后大為放心,,為求成仙而竊服仙藥,,可沒想到因這一念之差的自私,最終卻化身為丑陋的蟾蜍,。
原文:
夫日譬猶火,,月譬猶水,火則外光,,水則含景,,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當(dāng)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眾星被耀,,因水轉(zhuǎn)光。當(dāng)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于他也,是謂暗虛,。在星星微,,月過則食。日之薄地,,其明也,。繇暗視明,明無所屈,,是以望之若火,,方于中天,天地同明。繇明瞻暗,,暗還自奪,,故望之若水?;甬?dāng)夜而揚光,,在晝則不明也。月之于夜,,與日同而差微,。星則不然,強弱之差也,。
釋義:
日如火,,月如水,火產(chǎn)生光芒于外,,水印萬物的景象于其中,,因而月光的來源是日光所照。月亮本身是不發(fā)光,,而是太陽光照射到月亮上,,月亮才折射出光。太陽光照到的地方是圓的,,太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則出現(xiàn)虧缺,。眾星的光芒被遮擋住,是因為反光,。當(dāng)對著日光時,,星星的光亮就會和平時不同,而這個影響星星亮度的是暗虛,。在星星亮度微弱的地方,,月亮運行到這些位置時就會出現(xiàn)月食。日光微弱的地方,,星星就會很明亮。從暗處看光亮,,光明沒有任何遮蔽,,看起來如同火,。太陽運行于中天,,天地間無處不光明,。從明處看黑,暗就會受影響,,看起來就如同望水中的景象一樣,。火光在晚上很明亮,,在白天看起來就不明了,。月亮運行于黑夜中,跟太陽相同,,只是光亮比太陽弱一些,。星星則不同,光亮強弱的差別比較大,。
原文:
眾星列布,,其以神著,有五列焉,,是為三十五名,。一居中央,謂之北斗,,動變定占,,實司王命。四布于方,,為二十八宿,。日月運行,歷示吉兇,,五緯經(jīng)次,,用告禍福,,則天心于是見矣。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微星之?dāng)?shù),,蓋萬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動,,咸得系命,,不然,何以總而理諸,!夫三光同形,,有似珠玉,神守精存,,麗其職而宣其明,;及其衰,神歇精斁,,于是乎有隕星,,然則奔星之所墜,至地則石矣,。
釋義:
眾星分布于天空中,,顯著著一共有五,總共是三十五個星群命名,。一居于天球中央,,北斗也臨居中央,觀察北斗變化運行,,如同在遵守君王的命令一樣,,一年運行一周。分布于四方的是二十八宿,。太陽月亮運行于天,,說明的是歷法得以制定的大范圍,五星僅次于太陽月亮的運行,,呈現(xiàn)是的時節(jié)變化的恒長與不同,,如此天時的變化可以完全明白了。全天星象,,常年亮度比較明的有一百二十四顆星,。被命名的星名有三百二十,,統(tǒng)領(lǐng)的星數(shù)是兩千五百顆,這樣的一個數(shù)據(jù)只有華夏人命名了,,華夏大地之外的人沒有這樣的觀察和記錄,。亮度不是很亮的星數(shù)是一萬一千五百二十顆。萬物變化,,全都系命于天地時節(jié)的變化,,不然天地間生生化化的理出他的頭緒來。日月星辰都是一樣的形體,,如珠玉一樣,,神守精存,就會有序的運行于天上呈現(xiàn)光亮,。如果神失精,,星就死亡,死亡的星星會散落于空中,,散落于空中落到地上的星體就是隕石,。
原文:
文曜麗乎天,其動者七,,日,、月、五星是也,。周旋右回,。天道者,貴順也,。近天則彁,,遠(yuǎn)天則速,行則屈,,屈則留回,,留回則逆,,逆則彁,迫于天也,。行彁者覿于東,,覿于東屬陽,行速者覿于西,,覿于西屬陰,,日與月此配合也,。攝提,、熒惑、地候見晨,,附于日也,。太白、辰星見昏,,附于月也,。二陰三陽,參天兩地,,故男女取焉,。
釋義:
天象變化,常動不靜的是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它們都旋轉(zhuǎn)向右運行。五星運行有一定的變化規(guī)律,,近天運行的速度慢,,遠(yuǎn)天運行的速度就快。五星運行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逆行,,逆行的速度就慢,,這都是天地變化的恒常。運行速度慢見于東,,見于東屬于陽,;運行速度快就見于西,見于西屬于陰,,這樣的變化跟太陽和月亮運行相同步,。木星、火星,、土星出現(xiàn)于早晨,,與太陽同步。金星,、水星見于黃昏,,與月亮同步。這里用三代表陽,,二代表陰,,是取自天地的變化。
原文:
方星巡鎮(zhèn),,必因常度,,茍或盈縮,不逾于次,。故有列司作使,,曰老子四星,周伯,、王逢、芮各一,,錯乎五緯之閑,,其見無期,。其行無度,實妖經(jīng)星之所,,然后吉兇宣周,,其祥可盡。
釋義:
四方星象(二十八宿)的運行,,有其固定的度數(shù),,隨著時間的變化天象運行的度數(shù)有不同,但依舊是有次序的運行,。因而按照時間變化的不同,,進行形象的主體命名,叫做老子四星(二十八宿),,周伯(周伯星),、王逢(瑞星之一)、芮(瑞星之一),,他們都分布于五星運行之間,,運行無始無終,周而復(fù)始,。運行沒有行度的是妖星出沒的場所,,如此整個天象變化的異常和不異常,便可以全然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