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時隔五年,新的原發(fā)性骨松診療指南《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22版》已在今日發(fā)布,,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多位專家在2017年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的基礎上,,結合近年來國內外循證醫(yī)學研究結果,對指南進行了修訂,,以提高我國醫(yī)務人員對骨質疏松癥規(guī)范化診治的認識和水平,,改善我國骨質疏松癥整體知曉率、診療率以及治療率,。本文章總結了此次指南更新的重點內容,,更多更新內容請見文末附件。 流行病篇 1. “一高三低“的嚴峻挑戰(zhàn) 我國骨質疏松癥面臨著患病率高,,知曉率低,,診斷率低,治療率低“一高三低“的嚴峻挑戰(zhàn),。 根據(jù)流行病學資料估算,,目前我國骨質疏松癥患病人數(shù)約為9千萬,其中女性約為7千萬,。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32.0%(男性10.7%,,女性51.6%)。然而,,公眾對骨質疏松癥的知曉率僅為7.4%,,骨質疏松癥的診斷率僅為6.4%,骨密度檢測率亟待提高,。 2. 脆性骨折的防治男女同等重要 上海社區(qū)人群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篩查研究表明,,60歲以上人群椎體骨折患病率男性為17%,女性為17.3%,。 機制篇 3. 骨質疏松癥及其骨折的發(fā)病機制 在2017年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的基礎上,,增加了國內外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病機制研究的新進展,主要包括細胞衰老,、腸道菌群和骨免疫紊亂,、“骨血管生成-骨吸收-骨形成“三元調控理論等。(見圖1) 圖1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機制 風險評估及臨床表現(xiàn)篇 4. 脆性骨折新增二大危險因素 指南新增了脆性骨折的危險因素:包括低骨密度和既往脆性骨折史,。研究顯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每降低一個標準差,,骨折風險增加1.5-2.0倍,。另有研究顯示,,近期骨折患者再骨折風險增加1.7-4.3倍,。 5. 重視骨質疏松癥風險自我初篩 指南將IOF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更改為10個問題,,用于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初篩 表1 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OF)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 診斷與治療篇 6. 關注高骨折風險與極高骨折風險人群 指南新增了極高骨折風險的判定條件,是2022版指南一大亮點,。診斷骨質疏松癥后需在藥物治療前評估,,把骨質疏松癥病人分為高骨折風險和極高骨折風險兩類進行管理(見圖2) 新版指南中指出,符合骨質疏松癥診斷的患者均屬于高骨折風險人群,;骨質疏松患者如合并以下七條中任意一條危險因素者可被評估為極高骨折風險人群:
圖2 骨質疏松癥診療流程 骨質疏松癥防治目標及臨床關注問題 7. 骨質疏松癥的主要防治目標
8. 新增了多種抗骨質疏松藥物 有效的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質量,顯著降低骨折的發(fā)生風險,,指南指出抗骨質疏松癥藥物如下,。 9. 指南仍推薦首選具有廣譜抗骨折譜的藥物,并更新了根據(jù)骨折風險分層選擇治療藥物 建議首選具有較廣抗骨折譜的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唑來膦酸,、利塞膦酸鈉和地舒單抗) 建議根據(jù)骨折風險分層選擇治療藥物
10. 指南更新了在抗骨質疏松癥藥物治療療程中應注意藥物假期
11. 指南強調了骨質疏松癥屬于慢性疾病,需進行長期的聯(lián)合或序貫治療 -聯(lián)合治療方案
-序貫治療方案
12. 指南更新了關于骨質疏松性骨折圍手術期及再骨折預防的臨床措施
總結 國內專家在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臨床,、基礎研究涵蓋領域廣,、水平高,有些方面的研究已領跑國際,,此次更新的指南廣泛采納了中國專家的研究內容,,極大促進了臨床醫(yī)生規(guī)范診療骨質疏松癥及相關疾病。 附件一:<2022骨松指南完整更新要點> 向上滑動閱覽 參考文獻: 1.2022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 審批編號:SC-CHN-AMG162-01180-0323 資料過期,,視同作廢 |
|
來自: qsls0531 > 《骨質疏松骨病骨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