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闿運寫史,,一派大家風度,,個中細節(jié)趣味需要讀者自行體味。 湘軍志云: 羅澤南之在江西也,,日轉戰(zhàn),。其巡撫恭倨不恒,急則倚之,,緩則厭之,。曾國藩亦自以客寄,,莫能為之主。塔齊布薨,,江西事益疲,。澤南建議曰:“武漢者,東南之樞紐也,,形勢百倍于潯陽,。今兩城久為賊踞,而崇,、通群出沒江西,、湖南,緣邊驛騷,,欲制九江之命,,必由武漢而下,欲解武昌之圍,,必由崇,、通而入?!?/span>乃率所部及塔齊布部將彭三元等,,道義寧,取通城,。義寧,、崇、通間,,寇雖號數(shù)萬眾,,皆烏合脅附,見湘軍輒敗走,。九月乙丑,,復通城。甲戌,,復崇陽,。林翼聞援軍深入,躬往迎導,。,。。(求闕亭注:省略部分是羅澤南在湖北大殺四方),。,。。群帥和輯,,戰(zhàn)士始奮矣,!
曾國藩在江西時候真是艱難困苦,,極不舒展,眼看沒什么搞頭了,,羅澤南認為武漢戰(zhàn)略地位更高請求援鄂,,然后就帶著自己的人和塔齊布舊將去了。這是王闿運的輕描淡寫,,讀史至此不能隨意劃過,,以人之常情和政治險惡揣度之,轉換陣營哪里會云淡風輕,,內里必有可述,。
羅澤南是儒將,學問詩文俱佳,,上馬殺敵下馬讀書的典范,,是湘軍草創(chuàng)領袖之一,彼時曾國藩的核心倚靠(另一倚靠塔齊布不幸戰(zhàn)死),。此前學生王錱與曾國藩鬧掰,,羅曾兩人也已開始離心離德。羅跟隨曾老板出功出力,,個人前途上卻沒有多大奔頭,,職務提升始終沒有什么兌現(xiàn)。困在江西,,大家都非常抑郁,,羅認為武漢重要,是認為湖北有更大的前程,,是認為胡林翼更值得投奔,,這才是正題。 改換門庭是大忌,,有王錱被曾老板廢掉的案例“珠玉在前”,,羅澤南具體與曾國藩是怎么溝通的已沒有具體痕跡可查,,胡林翼與曾國藩有什么聯(lián)系也已無可查證,,真是掩卷興嘆,遺憾,! 曾國藩的心情只能從信件中加以揣測: 八月十五致信李元度:羅山既回義寧,,寶勇愿隨之以行。若強留之在此攻湖口,,未必能與平江勇同心一力,。故聽其隨羅山以去,或可做成事業(yè),。 八月十六再次致信: 羅,、 霞均于十六辰刻起行,, 由崇通進搗武漢。湖口克復,, 有益大局,, 人誰不知? 仆郁郁居此, 何嘗一日忘湖口一關?
可見寶勇隨羅澤南而去,,放行羅澤南都是極不心甘情愿,。
羅澤南的陣營轉換,清廷也插了一手,,八月二十一曾國藩回復上諭的征詢《調派羅澤南一軍取道崇通回剿武漢折》,,此折的內涵是值得分析的。 竊臣前于提臣塔齊布淪逝后,, 即飛函至義寧,, 令羅澤南來營面商大局。,。,。。上而武漢,, 下而湖口,, 皆東南所必爭之地。,。,。武漢破, 則雄據(jù)長江之上游,, 使金陵賊巢百貨皆絕其來源,, 而有日就窮蹙之勢。,。,。而論目前形格勢禁之道, 則必力爭武漢,, 而后可以保全鄰省,。能保全完善之省, 而后可以規(guī)復被陷之區(qū),。,。。羅澤南亦具稟數(shù)千言,, 規(guī)畫詳明,, 慨然以援鄂為己任, 遂決定回剿武漢之計。已于八月十六日自南康起程,, 由義寧進搗崇,、 通一帶, 西上武昌矣,。
首先解釋了自己與羅澤南的商議過程,,展示出羅澤南想去武漢的意圖與自己的想法是相統(tǒng)一的,隱約好像這個安排就是他曾國藩站在大局觀之上犧牲小我做出的,,這是一種政治上的主動,,是曾國藩一貫的變被動為主動,變死棋為活棋的作風,。 惟羅澤南一軍,, 將領多諳練老成, 士卒亦久征慣戰(zhàn),, 回武漢以剿粵匪則可,, 回湖南以剿土匪則不可。方今東南大局,, 即不能遽破金陵,, 犁庭而掃穴, 亦當力爭江面,, 拊背而扼吭,。湖南為臣桑梓之邦, 豈不思所以保全,?特不力挽大局,, 則一鄉(xiāng)一邑, 亦終無獨全之理,。合無仰懇皇上天恩,,飭下兩湖督撫諸臣, 羅澤南一軍不得調回湘省,。,。。
駱秉章以湖南吃緊為由也要參與對羅澤南的爭奪,,曾國藩堅決拒絕,,實際情況來說確實是對的選擇,必然是武漢更為需要羅軍,,從大佬們的博弈來說,,駱已經實際控制王錱,,再掌握羅澤南,,便“竊取”了湘軍三位創(chuàng)始元老之二,駱秉章勢力將極為膨脹,,曾國藩的位置就很飄忽了,,因此必須阻擊駱的企圖,。 羅澤南所統(tǒng)湘勇、訓勇僅三千六百人,,臣又在九江陸營撥參將彭三元,、都司普承堯寶勇一千五百名,足成五千之數(shù),。其餉項由江西酌撥漕折捐輸銀兩,,交該道親行赍帶。臣又咨札編修孟培楨,、主事胡大任,、王柏心等在荊州勸捐,以資接濟,,暫可無虞缺乏,。
人手不夠,湊,;錢,,安排。好好分手,,展示風度,。 一俟湘省北路肅清, 武漢剿辦得手,, 臣仍飛調羅澤南前來會師,, 以圖進取。
約定事情辦完,,羅軍還是回我這邊,。不過這確實是后話了,都換了老板了到時候人家什么情況誰也說不清,。但這個主動性的約定還是要有的,。
九月,曾國藩又奏請讓羅澤南獨立的奏報軍情,。 曾國藩的奏折,,更多的是一種態(tài)度表演,給了羅澤南一個舒服的送別,,給了胡林翼一支強軍,,給予清廷一個大局觀的觀感,給湘軍陣營一個積極團結的氛圍,。隨著羅澤南在胡林翼麾下立功無數(shù),,局面中的各方似乎都比較滿意。但第二年曾國藩在江西遇到了更大的困境,需要羅澤南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