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芳自拍照 昨日,,佛山日報用整版推出了一個“陌生”而震撼的人物——黎芳。 說他陌生,,是因為在大佛山及高明區(qū)的方志史上,,基本上沒有關于他的任何記載,但在中國攝影史乃至世界攝影史上,,他都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的前同事,攝影師張明術在朋友圈這樣介紹黎芳,。 他是一位出生于182年前的廣東佛山人,! 一個從未被挖掘的攝影寶藏名人 ! 中國最早的攝影師之一,; 香港第一個華人攝影師,; 他的作品目前被西方多個國家博物館,,圖書館永久收藏,。 他是一個本應媲美國際知名攝影家約翰湯姆遜和中國照相機之父鄒伯奇的名人。 黎芳作品 但這樣一個享譽世界的知名人物,,為什么被佛山,、被高明遺忘? 黎芳又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能夠成為中國攝影史不可忽略的人物,? 帶著這樣的疑問,佛見君開始大量的歷史書籍中去追尋這位重量級高明人的傳奇,。 2020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約翰遜藝術博物館舉辦《中國攝影巨擘:黎芳(1839-1890)》特展,展示了洛文希爾精選的50張黎芳原版照片,。美國康奈爾大學約翰遜藝術博物館,,是全美一流的大學博物館。 這位在西方知名度極高的攝影巨擘的籍貫引起了佛山攝影師張明術的關注,。 事實上,在中西方大量的歷史書籍上,,都備注了黎芳為“廣東高明人” 黎芳之子黎乙真寫訃告原文 但最終的確認,,是張明術在在香港大學圖書館找到《中國攝影史 中國攝影師1844-1879》,上有黎芳之子黎乙真寫的訃告,,內(nèi)文寫道: “大阿闍梨姓黎氏,,號乙真,,其先端州之高明人,父諱澤田公,,當太平天國時避?至香港,,遂家焉。值英人某剙設攝影館,,以澤田公能英語聘爲佐,,久之傳其術。自設華芳影像肆,,吾華僑之業(yè),,攝影術者實以此爲嚆矢?!?/span> 從香港大學圖書館的資料顯示,,黎芳出生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據(jù)《高明縣志》當年記載:大沙圍獨岡的蘆荻涌基段崩決。大沙圍的明塘角,、白鶴圍的龍灣寨基,、南岸圍的七股基、秀麗圍的小竇下段被洪水沖決,。七股基決口67米,。這段記載告訴我們,黎芳出生當年高明就遭遇天災,,日子不好過,。 黎芳九歲時,也就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九月,颶風,、大水,農(nóng)作物受害,米價暴漲,。看來,,黎芳是出生在清朝民不聊生的年代,,這為他之后去香港埋下了伏筆。 福州兩男子合影,,1860年代,。 另外,還需要解釋的是,,黎芳之子黎乙真在訃告中稱“其先端州之高明人”,,這源于明朝成化十一年(1475年)設立高明縣,屬高要縣地,。黎芳出生時的高明縣在端州屬下,。 黎芳到底是什么時候從高明縣去的香港? 訃告稱:當太平天國時避?至香港。按照佛見君推算,,黎芳應該在咸豐二年(1852年)左右,,在他十三歲時隨父母或者親人逃避戰(zhàn)亂至香港。 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起義,,正號太平天國,。一年之后,在太平天國革命的影響下,各地人民連年風起反清,。是年,清廷為防人民起事,下令高明縣實施聯(lián)堡以聯(lián)防,,戰(zhàn)事頻起。 也正是因為太平天國,,逃避戰(zhàn)亂,,才有可能讓一個高明人在香港這個中西合璧之地學習英文,因為英文接觸到當年被西方人壟斷的攝影術,,成就了一代攝影大師,。 除了黎芳之子黎乙真寫的訃告上透露的點滴信息外,沒有人知道黎芳是如何步入這個在當時“高大上”的行業(yè)的,? 鴉片戰(zhàn)爭后,,外國攝影師紛紛來華。剛開始,,攝影在民眾心中是攝取靈魂的存在,。 為消除民眾對攝影的排斥心理,西方人積極為慈禧,、耆英等上層人士拍攝照片,,逐漸獲得了中國上層社會的認同,而上層社會對攝影的接受無疑也影響了民間社會的態(tài)度,。一時間,,拍照成為王公大臣熱衷的時尚消費方式。 黎芳所拍的清政府官員,。 近代中國攝影師主要來源于與攝影相關的行業(yè)和社會精英階層,,昂貴的攝影器材也讓一般民眾望而卻步。但黎芳卻能夠在整個晚清歷史上,,成為名聲最大,、水平最高的中國攝影師,這一定與他精通英文與極高的藝術造詣有關,。 黎芳到底有多牛,? 我們先來說說國際知名攝影家約翰湯姆遜有多牛! 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1837-1921),,19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先驅(qū)之一,,被譽為“攝影界的馬可·波羅”。湯姆遜是很早最廣泛拍攝遠東地區(qū)的攝影家,,他忠實紀錄了19世紀東方各國的風土人情,尤其他鏡頭下的晚清中國,,異常完整,,成為“中國攝影史”極其重要的組成,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交代一個背景,約翰·湯姆遜與黎芳都共同擁有一個身份——商業(yè)攝影師,,是真正靠賣照片吃飯的,。 1873年,黎芳拍攝年輕的日本女子,。 這位當年就全球知名的西方攝影師,,同時也是黎芳的競爭對手這樣評價:“(黎芳)品位精致,作品水準能在倫敦立足,。中國人對藝術的理解與我們迥異,,但阿芳的作品卻和他的中國同行有很大不同,很容易讓我們接受,?!?/span> 要知道,在晚清,,外國攝影師往往看不起他們的中國同行,。他們認為,中國攝影師拍出來的照片質(zhì)量低劣,,畫面粗糙,。另一方面,他們對中國攝影師的美學取向嗤之以鼻,。 但黎芳成為一個例外,。 黎芳世界知名的成就不僅僅在商業(yè)攝影上,他廣為西方認識是因為影像文獻,,他為西方人打開了了解東方的一扇大門,。因此,他才被攝影史學家泰瑞·貝內(nèi)特推崇為晚清中國攝影先驅(qū),。 從黎芳影像文獻可知,,他的足跡遍及中國大江南北,他尤其擅長風景,、人物題材,。 他的攝影不單單停留在記錄的層面,而是加入了個人的思想及情緒。 他學會了西方的攝影構圖技巧,,所拍攝的作品不僅能讓中國百姓滿意,,也能讓外國人對他另眼相看。 福州小腳女子,,1870年代,。 黎芳有高超的攝影水平,市場眼光也很敏銳,,這讓他成為晚清最優(yōu)秀的攝影師,,讓他的照相館成為晚清最成功的照相館。 阿芳照相館晚清在香港到底有多成功,? 香港的常駐外僑和外國游客,,都不找西方人開設的照相館拍攝,很樂意找他拍照或購買他的照片,。 在這種情況下,,1872年,阿芳照相館竟然將湯姆遜和另一位英國攝影師威廉·普瑞爾·弗洛伊德所開辦的兩家照相館擠垮,。 黎芳還另有高招,,招聘外國攝影師到阿芳照相館打工,比如當年知名的攝影師埃米爾·瑞斯菲爾德,、威廉·倫茨等,。 黎芳也以此作為賣點,吸引外國顧客,。 多年的照相館經(jīng)營,,讓黎芳積累了巨額財富,靠著這些錢他逐漸擴大自己的商業(yè)版圖,,據(jù)史料記載:在晚清,,這位攝影師就炒過地皮、投資汽水廠,、開辦機械制造廠,。 這是一個高明區(qū)最值得挖掘、最接地氣的寶藏人物,。 黎芳拍攝的李鴻章 作為中國早期攝影文化的傳播者,,黎芳以其視角留存了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和歷史記憶。媒體介紹:展覽肖像區(qū)中,,清末重臣李鴻章的人物照是一大亮點,。 黎芳鏡頭里的李鴻章,正襟危坐,,目光斜睨,,官威十足,,秉性氣場躍然相上。拍上流社會人士的時候,,黎芳通常采用仰視的角度從視覺上抬高對方與觀者的相對位置,,體現(xiàn)政客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拍出他們精明和矜持的一面,。 去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約翰遜藝術博物館展出了4個月的《中國攝影巨擘:黎芳 (1839-1890)》特展,,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策展人斯泰西·蘭姆布羅表示:“150多年前,,當黎芳背著笨重的照相設備,通過繁復的過程拍下一張照片時,,他的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簡單記錄,,更充滿對藝術的探索與表達?!?/span> 黎芳風景人物攝影集 人民網(wǎng)報道了此次特展,,評價黎芳:他的藝術理念根植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對后世中國攝影師的文化心理和美學取向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在親歷眾多歷史事件后,,1890年4月19日,攝影巨擘黎芳突發(fā)中風去世,,享年51歲,。 黎芳去世后,照相館由其長子黎乙真,、黎乙真之妻張圓明接管,。1948年1月9日,張圓明去世,。至此,,黎芳家族的攝影故事畫上句號。 《高明縣志》記載:黎芳去世的光緒十六年(1890年),,高明知縣蔡逢恩采納縣紳及前任知縣鄒兆麟的建議,將東洲寺改建為東洲書院,。 七月十五日,午夜,地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