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梅之高潔,,能斗寒而開,,卻不知山茶不僅有高潔之質(zhì),更有恒久之堅,。山茶花從每年有九月初開始綻放,,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方才結(jié)束,,一開便是七月有余,,是所有花中花期最長的花,不用說與百花爭艷,,連梅花都只能甘敗下風,。 山茶花其花瓣厚實,油潤,,未開之時,,藏于葉底,待開之日,于枝頭獨放,,如仙鶴之頂,,紅艷欲滴,其香厚實而清泠,,很多花一遇陣雨便淋落成泥,,而山茶花則在雨中開得更艷,更圓潤飽滿,,于秋霜到來之際,,它能與菊花分庭抗禮,而當飛雪到來之時,,它又與梅花爭寒斗艷,,如果把梅花比作林黛玉,那薛寶釵就是那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下盛開的山茶,。 東北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一生只寫過山茶花一首詩,卻能得山茶花之精髓,,這也是他被囚禁達半個世紀之久,,仍然能夠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的生活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吧。 湖南自古以來就盛產(chǎn)山茶,,在益陽,,有這樣一位青年,他拋家舍業(yè),,只身來到上海,,本著追求“自由”的他,把自己的名字從“紹儀”改成了“立波”,,何謂立波,,即“Liberty”的音譯。從此,,中國文壇上多了一位茶花派的作家,,從他之后,在湖南就了這樣一支專門寫鄉(xiāng)土的作家群,,他們扛起了這位作家的旗幟,,一路走來,如軍旅作家莫應豐,,謝璞,、劉勇、周健民,,肖育軒等,。這些人的作品里,,無不散發(fā)著山茶花的香氣,他們的骨子里,,孕藏著山茶花堅韌的品德,。 山茶花的特點,默然承受,,不張揚,在持久忍耐中完成對生命的詮釋,?;叵胫芰⒉ǖ摹渡洁l(xiāng)巨變》,在益陽鄧石橋的清溪村,,還有百歲老人回憶當年周立波把自己描述成小氣狡詐的形象而與之爭辯時,,周立波說:你能這樣做,我就敢這樣寫,。如今,,這樣秉筆直書的作家應該很少了吧。 《邵伯梵行寺山茶》 東坡此首山茶詩,,似有許多的未盡之意,,道不清也講不明,其實詩意半含就不錯了,,不必歌頌太多,,不知道東坡這首詩寫于何年,其中的“燦紅如火雪中開”其實已經(jīng)把自己的個性展現(xiàn)了出來,,世人皆謂梅之斗雪,,哪知山茶花更是斗雪之先鋒。梅是為斗而斗,,算不得自然之品,,而山茶則是有雪無雪,他本自芳,,這才是山茶花生命最強大之處,,忍受得了嚴寒,也享受得了溫暖,,東坡之品性,,更象山茶。山茶花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純潔無暇,,這也正如東坡自己所說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不也正是茶花的品德嗎,?蘇子瞻與茶花,,正是天生一對。 白居易寫這首《山茶花》,,自比有茶花之品德,,這就有點扯蛋了,,白居易前期有與污濁的官場角斗過,,但不久后便立即消停了,不僅如此,,還主動溶入進去,,成為污濁洪流中的一員,還是最主要的那一員,。歷史就是這樣,,你要靈魂輕松,必得以身體的沉重作為代價,,想欺世盜名只能是掩耳盜鈴,。 將花草畫于屏風之上,,是中國畫師向來的愛好,,有畫梅蘭竹菊的,也有畫荷塘月色的,,而畫山茶花的屏風畢竟不多,,王之道這首詩或可以作為畫山茶花于屏風在古代的一個例證吧。 最早的山茶花是單瓣的,,后來經(jīng)過人工培育,,出現(xiàn)了重瓣山茶花,其最多重瓣的花瓣可達六十多片,,只是這樣的花與原來的野生品種已經(jīng)無法相提并論了,。另外,山茶的另一個作用是用來榨油,,即所謂的“茶子油”,,因茶子油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是植物油中的黃金液體,能與西方的“橄欖油”相提并論,。而茶子油盛產(chǎn)的區(qū)域只有湖南和云南兩處,,湖南盛產(chǎn)的是白茶子油而云南盛產(chǎn)的卻是紅茶子油,這一紅一白便占據(jù)了整個中國,。《山茶花》 宋朝·董嗣杲 山茶于中州之外,,生于山野溪澤,漫天遍地,,而一到中原,,便成了盆卉之景,令多少王侯將相愛之昔之,,吟之詠之,,然而,這還是那株有著天然之美的山茶嗎,?董嗣杲的另一首《山茶花》更有神韻,,亦摘錄如下: 董嗣杲其人生于宋末,,宋亡之后入山隱遁,一生自比茶花,,從他詩中亦能看出其茶花之品德,。 詠山茶花詩最多的朝代當數(shù)有宋一朝,東坡自不必說,,其他如岳珂(岳飛的孫子),,金朋說,,陶弼,郭印等均有上乘之作,,這或許是宋時,,山茶花開始大量培植,特別是南宋皇帝偏安于南方,,一些文人騷客隨之也遷之杭州等地,,于是,這種默然綻放的茶花就成了他們吟詠的對象,,以下隨摘幾首,,以供品評: 岳珂有沒有山茶花的品德已經(jīng)無從考證,,但他給他爺爺加了很多戰(zhàn)功卻是后人所詬病之處,。另外,他爺爺是不是民族英雄其實也難定論,,也罷,,讓歷史的塵埃不再翻滾便是對今人最好的交待。《山茶花》 宋朝·金朋說 嚴寒瑞雪正飄飄,,布滿乾坤似玉澆,。 獨見墻頭傾赤艷,鮮紅幾朵破瓊瑤,。 《詠朱默齋山茶花》 宋朝·金朋說 誰掇孤根墻角栽,,天然秾艷襯瑤臺。 歲寒松柏如相問,,一點丹紅雪里開,。 金朋說,,字希傳,號碧巖,,休寧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初為教官,,后于知鄱陽時值慶元黨禁,,歸隱于碧巖山,時人比之陶潛,。金朋說有隱士之風,,自比山茶花,不俗也,。 《山茶花二首·淺為玉茗深都勝》 宋朝·陶弼 淺為玉茗深都勝,,大曰山茶小樹紅。 名譽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山茶花二首·江南池館厭深紅》 宋朝·陶弼 江南池館厭深紅,零落空山煙雨中,。 卻是北人偏愛惜,數(shù)枝和雪上屏風,。 詩詞網(wǎng)介紹陶弼: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diào)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yǎng),,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 從以上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陶弼是個狠人,,比得上三國周瑜,,而且還活了六十多歲,沒有所謂“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的是慨嘆,。 郭印是宋徽宗政和年間的進士,,與秦檜同窗,但其人卻與秦檜素不相和,,后隱居山林,,其人詠山茶之詩,亦可見其人品,。 如果說唐人偏愛牡丹,,那宋朝的士大夫卻偏忠情于山茶,,宋朝這些士大夫所寫的山花,首首經(jīng)典,字字珠磯,,真是不可多得的詩文,。自宋以后,雖有零星歌頌山茶花的詩,,卻也只是照貓畫虎或鸚鵡學舌,,徒有其形不得其髓,也就不在此錄入了,,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百度,。
PS:在我青年時代,曾求學于蜚英中學,,那是周立波(周紹儀)當年讀書的地方,,蜚英中學背靠蜚英山,山上遍是山茶樹,,而周立波的家在清溪村,,步行約一個小時,可以想見當年周立波求學的場景,。山茶在益陽算是數(shù)量最多,,也最平常的一種樹,這也和益陽的蕓蕓眾生一樣,,默默承受著時代變革所帶來的傷痛,。 如今益陽的山茶樹又恢復起來,原因是因其經(jīng)濟價值,,當然,,除了經(jīng)濟價值,還有一點就是公路兩邊的綠化帶需求,,山茶花的特點是綻放時久,另外,,其葉子也很難凋落,,給搞衛(wèi)生的環(huán)衛(wèi)工帶來了極大便利。
走在益陽新區(qū)的朝陽街道上,,兩邊是綠意濃濃的山茶樹,,開滿了紅白及各種顏色的大山茶花,仿佛進了蜀主孟昶的錦宮城里,,然而,,這還是以前那種能傲雪斗霜的山茶嗎?
寫著寫著,,忽然發(fā)現(xiàn)漏了梅堯臣的詠山茶的名詩《山茶花樹子贈李廷老》,,就補在這吧: 《山茶花樹子贈李廷老》南國有嘉樹,花若赤玉杯,。 曾無冬春改,,常冒霰雪開,。 客從天目來,移比瓊與瑰,。 贈我居大梁,,蓬門方塵埃。 舉武尚有礙,,何地可以栽,。 每游平棘侯,大第夾青槐,。 朱欄植奇卉,,靡碧為壅臺。 於此豈不宜,,亟致勿徘徊,。 將看榮茂時,莫嗤寒園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