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史 會有博爾赫斯式的科幻小說嗎 文 / 李梓遙 摘要: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是阿根廷的文學大師,,也是西班牙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博爾赫斯的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其中常用迷宮,、鏡子,、夢境等意象探討無窮、哲學和語言本身,。作為主流文學作家,,博爾赫斯積極擁抱科幻,、偵探等類型文學,借鑒其中的寫作手法,,博爾赫斯的作品反過來也給后世的諸多科幻作家以啟發(fā),。本文試論博爾赫斯作品中的科幻氣質(zhì),并探討能否有“博爾赫斯式的”科幻小說,。 一,、科幻或是臆想 上個世紀的小說家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小說在探索人物上似乎已經(jīng)竭盡所能,因此諸多作家轉(zhuǎn)向了探討語言本身,,博爾赫斯就是其中一員,。博爾赫斯的短篇常被認為是“元小說”,也即借小說的體裁討論小說理論的形式,,是一種介于小說和散文之間的文體,。博爾赫斯的作品常借助迷宮、鏡子,、夢境等意象探討哲學問題,,這與當今很多科幻作品有相似的氣質(zhì),因此,,博爾赫斯的作品是否是科幻小說成了一個經(jīng)常被提起問題,。 什么是科幻小說?科幻史研究者山姆·莫斯考維奇(Sam Morkowitz)認為“科幻小說是幻想小說的一支,,在對物理學、太空,、時間,、社會科學和哲學進行想象和推測的過程中,通過營造一種可信的科學氛圍,,讓讀者逐步自愿打消疑慮,。”阿瑟·克拉克曾給出過不同的定義:“奇幻小說寫的是不可能發(fā)生但你卻希望它發(fā)生的事情,;科幻小說寫的是可能發(fā)生但你卻不希望它發(fā)生的事情,。” 照上面兩個定義,,博爾赫斯的作品顯然不能算是科幻,,因為其中既沒有對科學的探討,也不含對未來的悲觀設想,。但是一些被讀者認為顯然是科幻小說的作品也不符合上面兩個定義,,如那些以情節(jié)取勝的時間旅行作品,其中的不強調(diào)時間旅行在現(xiàn)實中的可能性,,只將其作為發(fā)展離奇劇情的工具,,同時也不涉及對未來的評價,。讀者們大可以再去找些科幻小說的定義來,無論像莫斯考維奇的那樣細致,,或是像克拉克的那樣精辟,,總會有一些科幻作品拒絕被它們定義(這也是科幻文學讓人沉迷的一個原因)。 博爾赫斯 科幻大師海因萊因曾提出用“臆想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一詞替代“科幻小說”,,因為他覺得科幻小說這個術(shù)語太過狹窄,。今天,許多人將博爾赫斯的作品歸類為臆想小說,,這對于用幻想和語言游戲探討哲學問題的博爾赫斯作品確實是一個恰當?shù)母爬ā?/p> 《小徑分叉的花園》是博爾赫斯的代表作,,也是最能體現(xiàn)他幻想風格的作品。我從這本短篇集中選出兩篇進行分析,。 二,、 虛擬滲透現(xiàn)實 《小徑分叉的花園》中的第一篇名叫《特隆、烏克巴爾,、奧比斯·特蒂烏斯》,。《特隆》全文僅5000余字,,分為兩個章節(jié)和一篇“一九四七年后記”,。故事的主人公是博爾赫斯本人,登場人物也大都是博爾赫斯現(xiàn)實中的朋友,。讓現(xiàn)實中的人出現(xiàn)在幻想故事中是博爾赫斯常用的手法,,特別是后面我們會看到的,《特隆》是一篇關(guān)于虛擬入侵現(xiàn)實的故事,,此種手法更給文章添了一絲余味,,與當今流行作品中的“打破第四面墻”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徑分岔的花園》 正文的第一章,,博爾赫斯和朋友在一套特別的《英美百科全書》找到了一個其他版本沒有的詞條——烏克巴爾,。烏克巴爾是一個中亞國家,詞條中強調(diào)烏克巴爾的文學有幻想特征,,從不談論現(xiàn)實中的事情,,只談兩個幻想中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特隆”,。 在第二章中,,博爾赫斯得到了《特隆第一百科全書》(第11卷),百科全書有條不紊地介紹了特隆這個陌生星球的歷史,、哲學,、數(shù)學等等。在特隆,哲學被認為是幻想的分支,;唯物主義是不可思議的,;語言中只有沒有主體只有動詞;考古研究鼓勵發(fā)明文物,、篡改歷史,。 小說的最后一部分“一九四七年后記”創(chuàng)作于1940年,這又是博爾赫斯的一個元語言游戲,?!昂笥洝钡谝痪涫恰氨酒凑找痪潘末柲辍痘孟胛膶W精選》出版的文字重印”,而阿根廷的讀者在1940年就已經(jīng)從《幻想文學精選》上讀到了完整的《特隆》,,包括這篇來自未來的后記,。“后記”揭示了神秘星球特隆的由來,,一位富豪為了向他不信任的上帝證明凡人也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來,,資助一個秘密團體撰寫了四十卷的《特隆第一百科全書》,其中詳細記載了虛擬宇宙 “奧比斯·特蒂烏斯” 中的星球特隆,?!昂笥洝钡暮蟀攵斡涗浟?940年之后,虛擬世界特隆中的種種事物出現(xiàn)在了現(xiàn)實世界中,,《特隆第一百科全書》被瘋狂地復印,、傳播,人們根據(jù)書中內(nèi)容修改現(xiàn)實世界的歷史,、語言,。 《高堡奇人》 博爾赫斯的《特隆》一文影響了后世無數(shù)的科幻小說,其中的代表便是菲利普·迪克的《高堡奇人》,,兩者都是虛擬世界向現(xiàn)實滲透的故事,。博爾赫斯的虛構(gòu)作品確實影響了現(xiàn)實世界中的創(chuàng)作,正應了《特隆》的主題,。小說中人物創(chuàng)造的虛擬世界影響了現(xiàn)實世界,,博爾赫斯創(chuàng)作的幻想小說又影響了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這里有一點自相似的意味,,也是現(xiàn)代科幻作品中能見到的題材)。在此之上,,博爾赫斯還應用現(xiàn)實人物和元語言游戲模糊了虛擬和現(xiàn)實,、創(chuàng)作和生活的邊界?,F(xiàn)在重讀莫斯考維奇對科幻小說的定義:“科幻小說是幻想小說的一支,在對物理學,、太空,、時間,、社會科學和哲學進行想象和推測的過程中,通過營造一種可信的科學氛圍,,讓讀者逐步自愿打消疑慮?!辈柡账共⒎窍裼部苹米骷乙粯油魄眉夹g(shù)細節(jié),,他所做的并非推測而是創(chuàng)造,他的目的也不是讓讀者打消疑慮,,而是用虛構(gòu)的故事提供一種真實的可能性。在這個意義上,,博爾赫斯從科幻作品中汲取了養(yǎng)分并實現(xiàn)了超越,。 三,、理性攜手神秘 《環(huán)形廢墟》同樣是《小徑分叉的花園》中的一篇,講述了一個夢中之夢的故事,。 在一條從南向北流淌的河流邊,,有一座座古廟早已廢棄,只留下環(huán)形的廢墟,。一名失憶的魔法師從上游抵達了此處,。魔法師的目的是夢見一個人,,使他從夢境變?yōu)楝F(xiàn)實,。 文中說“那些夢境起初是一片混亂,,不久后,有點辯證的味道了”,。在夢境中,,環(huán)形廢墟成了魔法師給學生們講課的劇場,他教授學生們“解剖學,、宇宙結(jié)構(gòu)學和魔法”,。解剖學代表理性,魔法代表神秘,,而宇宙結(jié)構(gòu)學介于兩者之間,,博爾赫斯將這三個毫不相干的名詞并列,形成張力和沖突,。時下的許多幻想作品也會采用混淆科學與魔法的世界觀,,沖突產(chǎn)生的疏離感為此類作品創(chuàng)造了一批擁躉,而這種疏離感正是科幻的重要氣質(zhì)之一,。 然而,,止步于科學與魔法的混淆只能算是“一片混亂”,博爾赫斯在后續(xù)夢境中為我們展示了何為“辯證的味道”,。 魔法師嘗試給學生們因材施教,,然而有一次在毒芹叢中入眠后,學院的夢境變得越來越短暫與模糊,,學生們變形直至消失,。魔法師再也無法進入那個夢境給學生們上課了,。這次失敗讓魔法師明白了“要把紛雜無序的夢境材料塑造成型,,仍是一個人所能從事的最艱巨的工作;比用沙子編繩或用無形的風鑄錢艱難得多”。魔法師之后花費全部精力去夢見一個人,,在那人還沒有臉和性別使,,魔法師首先夢見了他跳動的心臟,大小,、顏色,、脈動,一天天地清晰起來,。魔法師逐漸夢見了他的器官,、骨骼、皮肉和每一根頭發(fā),,終于讓他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少年,,然而夢中的少年只是睡著。 魔法師用唯物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少年有肉體而無精神,,于是他又在夢中求助于廢棄神廟中供奉的火神,。火神“……同時又是一頭公牛,、一朵玫瑰,、一場暴風雨……它在塵世的名字是'火’?!被鹕癖WC“除了'火’本身和那做著夢的人之外,,都認為它是有血有肉的人”。但魔法師必須按照火神的指示,,教授少年種種儀式并把他派往下游的遺跡,。 依照火神的方法,少年有了心智,,他在夢境中的行為可以影響到現(xiàn)實了,。魔法師將少年當做了自己的兒子,在送他前往下游前抹去了他的記憶,,不讓他想起自己是一個幻影,。有一次,魔法師聽說下游有一個會魔法的人能夠踏火而不傷,,讓他想起了只有火神知道少年是個幻影,。再后來,百年前的災難重演,,神廟廢墟燃起了大火,,魔法師想到死亡是一生辛勞的解脫,便走入火海之中,。但“火焰沒有吞噬他的皮肉,,而是不燙不灼地撫慰他,,淹沒了他。他寬慰地,、慚愧地,、害怕地知道他自己也是一個幻影,另一個人夢中的幻影”,。 故事結(jié)束,,讀者終于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夢境嵌套、永恒循環(huán)的故事,,這種手法當今的諸多科幻作品仍在使用,,如《黑客帝國》。標題《環(huán)形廢墟》既是指文中廢棄神廟的造型,,也是文章本身的結(jié)構(gòu),。然而,博爾赫斯并未止步于玩弄形式,,《環(huán)形廢墟》不僅是一個刺激神經(jīng)的奇幻故事,,也是西方文明史的一種改寫。 故事中魔法師的第一個夢境頗有古希臘思辨的意味,,然而這個夢境在毒芹叢中破滅了,,這里毒芹化用了蘇格拉底飲毒芹酒而死的典故,也象征著古希臘式的思辨的終結(jié),。在第二個夢境中,,魔法師用唯物主義,或者說還原論式的方法,,窮盡了夢中人的細節(jié),,卻仍要求助于火神象征的一神論宗教給夢中人以靈魂。這應了科學實在論無法使場域閉合,,需要上帝占據(jù)大他者的位置,,以掩蓋符號系統(tǒng)的漏洞。理性看似取得了勝利,,卻仍受制于神秘,。最終,魔法師認識到自己不過是他人夢境中的幻影,,現(xiàn)實與虛擬,、理性與神秘的差異被懸置。 博爾赫斯用這么一則奇幻故事概括了西方文明史辯證發(fā)展的過程,,其中也有一種重新?lián)肀Х抢硇缘乃枷雰A向,。《環(huán)形廢墟》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40年代,,這也正是維納提出控制論的年代,。人們發(fā)現(xiàn)幾百年來戰(zhàn)無不勝的還原論方法在面對復雜系統(tǒng)時寸步難行,,于是控制論、信息論,、系統(tǒng)論被接連提出。人類重新認識到整體地把握事物也有不可或缺的,,系統(tǒng)論不能被還原論完全替代,。理性與非理性交替發(fā)展,螺旋上升,,正是文中所說的“辯證的味道”,。博爾赫斯此篇小說不曾談及技術(shù)細節(jié),卻蘊含著一種科學精神,,可以供后世的科幻作家參考,。 四、 結(jié)論——偉大的創(chuàng)作為自己創(chuàng)造先驅(qū) 著名科幻編輯安東尼·鮑徹(Anthony Boucher)曾寫道:“和偵探小說一樣,,最早創(chuàng)作和出版科幻小說的人們,,就像說了四十年散文的茹爾丹先生一樣,并不清楚他們發(fā)表的是科幻小說,?!辈柡账乖谖恼隆犊ǚ蚩捌湎闰?qū)者》中也有以下論述:“自從有了卡夫卡,閱讀以前的很多小說都帶上了卡夫卡的意味……在卡夫卡出現(xiàn)之后,,那些從來沒有讀過卡夫卡,,也不可能受到卡夫卡影響的作家,我們把他們當做卡夫卡式的文章來閱讀,,因為卡夫卡構(gòu)建了一種閱讀方式……事實是,,每一位作家創(chuàng)造了他自己的先驅(qū)者。作家的勞動改變了我們對過去的概念,,也必將改變將來,。”我想,,將其中的主語替換為“科幻”,,論述同樣成立,又或者將其替換為“博爾赫斯式的科幻”呢,。 博爾赫斯的作品擁有諸多科幻氣質(zhì),,如令人眼花繚亂的幻想,嚴謹?shù)倪壿嬫湕l,,以及對另一種可能的現(xiàn)實的構(gòu)思,。他從科幻作品中汲取了養(yǎng)分,也反哺了無數(shù)的創(chuàng)作者,。 博爾赫斯的作品非常簡短,,在短篇小說中也算是最短的,。《小徑分叉的花園》一冊七篇作品僅99頁,,5000多字的《特隆》是其中最長的一篇,。這些短篇中每一句話都蘊含著哲思,關(guān)乎作品的主題,。閱讀這些文字,,讀者本人仿佛置身于迷宮之中,為了探尋博爾赫斯埋下的真相必須反復閱讀,。然而在這個探尋的過程中,,讀者往往能發(fā)現(xiàn)作者本人都不曾注意到的寶藏。作品由作者與讀者共同創(chuàng)作,,這也是《小徑分叉的花園》中《<吉訶德>的作者皮埃爾·梅納爾》一篇的主題——身在現(xiàn)代的主人公忘卻幾百年間的歷史重寫《堂吉訶德》,。如今的時代或許不再適合《沙丘》《基地》這樣的鴻篇巨制,博爾赫斯精煉的語言和深邃的思考或許能給科幻小說提供另一條道路,。 博爾赫斯的作品從不設想未來,,反而常常將舞臺設定在古代。但這些故事所探討的世界的另一種可能性卻是科幻式的,。如今的科幻小說也漸漸將注意力由設想未來轉(zhuǎn)移到反思宇宙上,,劉慈欣的一系列短篇幻想了恐龍統(tǒng)治下的地球,特德·姜的短篇《呼吸》在一個機器人生活的世界中探討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日本作家圓城塔在作品《自指引擎》中玩弄的元語言游戲亦有博爾赫斯風范,。正如傳統(tǒng)小說作品在窮盡了人物的刻畫之后轉(zhuǎn)向探討語言本身一樣,科幻作品在窮盡了對未來的想象后也不可避免地要轉(zhuǎn)向更廣闊的領(lǐng)域,。 對中國作家而言,,博爾赫斯的作品還有另一重啟發(fā),那就是處于國際話語邊緣地帶的人也有能力改變世界,。來自拉丁美洲的博爾赫斯本身就是一個例子,,他在《特隆》與《<吉訶德>的作者皮埃爾·梅納爾》中也探討了這個問題。 會有“博爾赫斯式的科幻”嗎,?目前還沒有,,但或許百年之后的在創(chuàng)作自己的偉大作品是,,效仿皮埃爾·梅納爾,,重寫百年前博爾赫斯的作品。屆時,,這些偉大的作品便會為自己創(chuàng)造先驅(qū),,我們今天閱讀的種種科幻小說或許都會帶上博爾赫斯的色彩,。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