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三蘇父子”的故居,。穿越千年,,百畝古祠緣何能夠映照中華文化?先賢智慧怎樣啟迪新時代的哲思,? 觀照古今,答案清晰而堅定,。 這是2022年9月25日拍攝的三蘇祠,。 這段時間,三蘇祠從早上9點開門就是客流滿滿,。 “今年以來,,至少提前一周才能預約到講解員,有時候單日僅學生就超過1000名,,春節(jié)期間更是一天上萬人,,團隊講解都約不過來?!比K祠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徐麗對三蘇祠的新熱度有著切身感受,。 “三蘇文化從來沒有過時,東坡精神更是與當代國人同頻共振,?!被貞洺晒εe辦“高山仰止·回望東坡——蘇軾主題文物特展”的經(jīng)歷,四川博物院副院長謝丹難掩自豪,。 即使受疫情影響,,展覽依然創(chuàng)造了開展不到10天觀展人數(shù)較2021年同期增長約10倍的紀錄。 “高山仰止·回望東坡——蘇軾主題文物特展”現(xiàn)場(四川省博物館學會供圖) 三蘇祠所承載的家國情懷,,如今正被更多的年輕人傳承,。 四川人民藝術(shù)劇院的一群“80后”藝術(shù)家,將話劇《蘇東坡》打造成了劇場版,、文旅駐場版和文博融合版,。 經(jīng)過輕量化的改編,文旅駐場版《蘇東坡》以單元劇的形式串聯(lián)起眾多歷史人物,,觀眾邊看劇,、邊學習,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評論熱潮,,又反過來激發(fā)了主創(chuàng)者的靈感,。 話劇《蘇東坡》劇照。(四川人民藝術(shù)劇院供圖) 可登大雅之堂,,亦可入尋常人家,。以東坡故事命名的眉山美食、衍生的動漫產(chǎn)業(yè)、打造的旅游景點……先人的生活美學與人生志趣,,早已融入街談巷議,、化作人間煙火。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廣場上,,東坡小學的孩子們跳起獨創(chuàng)的東坡詩詞操,,邊誦讀邊放松。教室內(nèi),,同學們正在展陳最新的剪紙作品,,追尋著“學承東坡、道臻至善”的理想,。 三蘇祠的門口,,一棵古榕樹與兩棵銀杏樹相望成景,仿佛“三蘇父子”偉岸佇立,。綠蔭庇護之下,,“德耀眉州”的楷模海報,吸引了游人駐足凝視,。 是對過去的守望,,亦是對未來的奔赴。 有了這種薪火相傳,,三蘇文化將繼續(xù)煥發(fā)強大的生命力,,浩蕩于時代的洪流。 記者:龍泠宇,、胥冰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