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2020級博士研究生) 內容提要:杜甫《進〈雕賦〉表》中的“沉郁頓挫”與“隨時敏捷”是在宮廷語境下的自我評價,,展現(xiàn)了其意欲作賦勸諷的志向和“詞感帝王尊”的敏捷才思,。縱觀杜甫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二者亦是相輔相成,。篤行不怠的杜甫,用其敏捷的才思和充沛的感情,,成功抒寫了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詩圣”杜甫的“隨時敏捷”不僅指才思敏捷,,還包含他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和推己及人的仁愛精神,。內蘊深廣的“隨時敏捷”賦予了杜甫詩歌獨特的魅力,“詩史”“沉郁頓挫”和“集大成”成為其專屬的稱譽,。 關鍵詞:杜甫 隨時敏捷 沉郁頓挫 詩史 詩圣 杜甫在《進〈雕賦〉表》中曾對自己的文學才能作如下評價:“臣之述作,,雖不足以鼓吹六經(jīng),先鳴數(shù)子,,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流,,庶可企及也?!?/span>[1]其中的“沉郁頓挫”被后世文學史家借用來概括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在學界幾成定論,同時圍繞其內涵的討論也成為熱點話題。但是,,在文中不分軒輊的“隨時敏捷”卻遭受了冷遇,,鮮有提及。僅有個別學者,,對這一話題進行過討論,。首次涉及這一話題的是學者王雙啟,他認為:“杜甫把自己當時已經(jīng)寫成的作品大致歸納成了平列的兩類,,'隨時敏捷’是即興創(chuàng)作的作品并近于浪漫主義,,而'沉郁頓挫’則指能顯示其學力且近于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span>[2]后劉明華肯定了前文的首論之功,,并對其中的主要觀點進行了正面商榷。如“杜甫是否把自己的作品化成了兩類,?學力與才情是否對立,?'隨時敏捷’是否能指代一種風格并屬于浪漫主義?”[3]并提出“隨時敏捷”是作為“沉郁頓挫”的補充而不是對立面提出的,。[4]這次爭鳴過后,,學界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響應,直到2014年薛世昌發(fā)表《杜甫“隨時敏捷”本義再探》對“隨時敏捷”的內涵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探討,,認為“隨時敏捷”“除迅速而靈活地對生活做出直接反應之外,,尚有隨物宛轉,、感懷深銳,、緊貼生命等諸多意指。杜甫的詩歌是'沉郁頓挫’與'隨時敏捷’二者缺一不可的詩歌,,不能分而述之,,只宜合而觀之?!?/span>[5]同樣是在五年后,,史紅偉發(fā)表《論杜甫詩歌的隨時敏捷》,從杜甫詩歌的隨事適時,、靈銳之感和效擬其語等三個方面對“隨時敏捷”進行解讀并認為“和沉郁頓挫一樣,,隨時敏捷也同樣是杜甫對自己作品的公允評價,理應受到大家的重視,?!?/span>[6]由此可見,,“隨時敏捷”是一個很少受到關注并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上述觀點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但對“隨時敏捷”的語境鉤沉、杜甫“隨時敏捷”的獨特性以及與“沉郁頓挫”的關系等問題,,尚缺少必要的研究,。筆者認為對這些問題作深入探討有助于對杜甫思想性格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全面評價。 “隨時敏捷”本是杜甫對自我的稱許,這一評價既沒有出現(xiàn)在其干謁達官貴人的作品中,,也沒有出現(xiàn)在他與親友日常往來的詩歌里,,而是出現(xiàn)在對其非常重要且極為莊重的宮廷語境下,即《進〈雕賦〉表》一文,。 在撰此文前,,杜甫曾滿懷政治熱情,自洛陽來到長安尋求出路,,卻因右相李林甫的蒙上欺下而四處碰壁,,不得不困守長安。此后的杜甫又投詩干謁達官顯貴,,以期引薦,,并獻賦朝廷,渴望得到玄宗的青睞,,皆未遂愿,。此時他試圖適當降低自己的政治理想層次,正如余恕誠先生所指出:“杜甫關于仕途功業(yè)的理想是有層次的,,居輔弼之位,,為稷契之臣,,當然是最高層次。但此外如李白之欲為東方朔,,杜甫也一樣有一個較低的層次,,即作為文學侍從之臣?!?/span>[7]為迎接天寶十載(751)正月唐玄宗將祠太清宮,、太廟,、祀南郊大典,,杜甫曾于九載冬預獻三大禮賦(《朝獻太清宮賦》《朝享太廟賦》《有事于南郊賦》),,投“延恩匭”以獻天子,。此舉產(chǎn)生了積極效果,“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8],這一人生輝煌事件在杜甫后來的詩作中屢被提及,,最具代表性的詩句莫過于“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烜赫。集賢學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保ā赌嘁尚小罚┛梢姰敃r的榮寵一時,。其中的“觀我落筆中書堂”句,即是杜甫才思敏捷的體現(xiàn),。雖然此舉最后以失敗而告終,,可是“竊比稷與契”的杜甫并沒有放棄,他于天寶十二載(753),、十三載(754)連續(xù)上《進〈封西岳賦〉表》和《進〈雕賦〉表》。與第一次獻賦時的高蹈不同,,杜甫在第二,、三次獻賦表中更真實地展現(xiàn)了自我,求仕的心態(tài)越發(fā)急切,。其《進〈封西岳賦〉表》曰:“臣本杜陵諸生,,年過四十,經(jīng)術淺陋,,進無補于明時,退嘗困于衣食,,蓋長安一匹夫耳,。”此時的杜甫,,雖然求仕未果,,但依然有文人的清高,“曾聞徹宸極,,一動人主……在臣光榮,雖死萬足,,至于仕進,,非敢望也”。上《進〈雕賦〉表》,,則是杜甫作的最后努力,他準備奮力一擊,,在文中直陳其事,,把自己的優(yōu)異與忠心展現(xiàn)在唐玄宗面前。一是家世的榮光:“自先君恕,、預以降,,奉儒守官,未墜素業(yè)矣,。亡祖故尚書膳部員外郎先臣審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視于藏書之府,故天下學士到于今而師之”,,將先輩作為自己的楷模;二是卓越的才華:“倘使執(zhí)先祖之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能鼓吹六經(jīng),,先鳴數(shù)子,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揚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span> 對于這段自我評價,,學界一般認為杜甫所說的“沉郁頓挫”和“隨時敏捷”是分別對應揚雄和枚皋而加以闡述,,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縱觀整個漢代賦壇,論才思之深,,諷諫意味最為深遠的當屬揚雄。劉勰雖多次批評辭賦家之夸毗,,對于揚雄卻是肯定的:“子云屬意,辭人最深,,觀其涯度幽遠,搜選詭麗,,而竭才以鉆思,,故能理贍而辭堅矣?!?/span>[9]論才思敏捷,枚皋當之無愧,,故劉歆認為:“枚皋文章敏疾,長卿制作淹遲,皆盡一時之譽,。”[10]但進一步探究,,會發(fā)現(xiàn)“沉郁頓挫”和“隨時敏捷”是所有文學侍從之臣必備的兩大要素,缺一不可,。 (—)沉郁頓挫:潤色鴻業(yè)、規(guī)匡君主的使命感 所謂的“沉郁”指的是思慮之深沉,、深刻,,如陸機《思歸賦》的“伊我思之沉郁”[11],,鐘嶸《詩品序》中的“體沉郁之幽思”[12]等。而“頓挫”語出陸機的《文賦》:“箴頓挫而清壯,。”[13]作為一種勸誡文體,,“箴”要寫的抑揚頓挫并清越莊嚴。所以,,成為宮廷文人的第一要素就是思想上要有潤色鴻業(yè)的使命感,,擅長以賦規(guī)匡君主,,賦本身的功用就包含“抒下情而通諷喻”[14],。作賦諷諫的傳統(tǒng),始自宋玉,。“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15]。雖不敢“直諫”,,但會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抓住機會進行諷諫。劉勰對這一點也給予肯定:“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span>[16]可見,宋玉的賦包含著諷諫的意味?!梆J糟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17]的枚皋,,雖然作品沒有流傳下來,但從已知的四篇存目:《平樂館賦》《皇太子生賦》《立皇子禖?!贰蹲嘈l(wèi)皇后戒終賦》來看,這些賦作的選題既嚴肅又莊重,,內容應以歌頌和諷諫為主,不會是詼諧戲笑,、輕浮不雅之作,,最多是曲折委婉,順從“上”意,。再如,,同被看作是“俳優(yōu)”的東方朔也從未放棄盡“天子臣”的義務,只要一有機會,,他都會把握時機積極諷諫,。無論是漢武帝揮淚斬殺昭平君,還是諷諫弄臣董偃,,以及勸諫武帝行節(jié)儉之政等,,都有其努力的身影。規(guī)匡君主,、以賦諷諫是宮廷文人必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隨時敏捷:機智諧趣、“詞感帝王尊”的適時感 “隨時”最早見于《周易·彖》:“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18]有隨從于適宜時機之義,。“敏捷”最早出自《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延年為人短小精悍,,敏捷于事,。”[19]形容一個人做事靈活迅速,。所以“隨時敏捷”不單指文人寫作速度之快,,更重要的是要有靈活面對皇帝的才能,針對現(xiàn)實,,把握時機,,應時應事,進行諷諫,,從而達到有益于國家政教的目的,,完成自己建功立業(yè)的終極目標。作為漢代賦壇成果最多的文學侍臣,,枚皋“從行至甘泉,、雍、河東,,東巡狩,,封泰山,塞決河宣房,,游觀三輔離宮館,臨山澤,,弋獵射馭狗馬蹴鞠刻鏤,,上有所感,輒使賦之”[20],,其應詔成賦的能力可見一斑,,雖然后世對他的評價不高,但班固對他賦作的評價卻是“凡可讀者百二十篇”[21],,其評價的主要標準應是賦作是否具有諷諫意味,,“可讀”是對枚皋的文學才能及其作品價值的肯定。揚雄四大賦的創(chuàng)作,,也是其“隨時敏捷”的體現(xiàn),,《漢書·揚雄傳》提到四賦創(chuàng)作緣起云:“正月,從上甘泉,,還奏《甘泉賦》以風”,;“其三月,,將祭后土,上乃帥群臣橫大河……跡殷周之虛,,眇然以思唐虞之風,。雄以為臨川羨魚不如歸而結網(wǎng),還,,上《河東賦》以勸”,;“雖頗割其三垂以贍齊民,然至羽獵田車戎馬器械儲偫禁御所營,,尚泰奢麗夸詡,,非堯、舜,、成湯,、文王三驅之意也。又恐后世復修前好,,不折中以泉臺,,故聊因《校獵賦》以風”;“明年,,上將大夸胡人以多禽獸,,秋,命右扶風發(fā)民入南山……縱禽獸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觀焉,。是時,,農(nóng)民不得收斂。雄從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為主人,,子墨為客卿以風”[22]。四大賦皆是揚雄針對現(xiàn)實,,據(jù)時事而諷諫,。快樂的游獵或宮廷宴飲時,,往往是臣子勸諫的最好時機,,而幽默的語言也常常是諷諫臣子最好的保護色。在《文心雕龍·諧隱》中就引用了大量的事例“昔齊威酣樂,,而淳于說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及優(yōu)旃之諷漆城,,優(yōu)孟之諫葬馬,并譎辭飾說,,抑止昏暴,。”[23]揚雄也曾以幽默游戲之作,,進行過諷諫,。“先是黃門郎揚雄作《酒箴》以諷諫成帝,,其文為酒客難法度士,,譬之于物?!?/span>[24]可見,,機智諧趣往往是言語侍從之臣必需的重要才能,而這些滑稽幽默的背后也是其補袞心態(tài)的最好呈現(xiàn),。因此,,宮廷語境下的“沉郁頓挫”和“隨時敏捷”是文人奉君左右必備的使命感和才華。在朝堂之上,,君主之旁,,文人既要有“朝夕論思,日月獻納”[25]的勤奮,,還要有詼諧敏捷的才思,,如此方可隨時為君主化重為輕,排憂解難,,最終完成自己潤色鴻業(yè)的使命,。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杜甫以揚雄,、枚皋自比,,將自己的述作以“沉郁頓挫”與“隨時敏捷”作肯定性概括,說明在他心中,,揚,、枚二人是漢代宮廷文人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其在宮廷語境下對自己性情及文學才華深思熟慮的概括,,并非一時興起,,隨意流露,。賦中的“沉郁頓挫”與“隨時敏捷”僅是杜甫在宮廷語境下的自我評價,所提到的“述作”也是指“賦”這一特殊文體,。此時的“沉郁頓挫”還沒有悲慨滿懷,、憂憤深廣等多重內涵,但卻展現(xiàn)了其意欲作賦勸諷的志向和“詞感帝王尊”(《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的敏捷才思,,兩者是缺一不可的宮廷才能,。 杜甫之所以上《進〈雕賦〉表》,是引以為類:“雕者,,鷙鳥之特殊,,搏擊而不可當……臣竊重其有英雄之姿?!鄙n鷹憑其銳利雙眼和強健翅膀搏擊長空,,英姿矯健。杜甫將其引為大臣正色立朝之典范,,認為作為文臣則應集中體現(xiàn)出敏銳的洞察力與無所畏懼的精神,。足見杜甫為自己的文臣之職確立了極高的標準。但從其一生來看,,杜甫只有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短暫地擔任左拾遺時,,極為有限地實現(xiàn)了上述政治理想。脫離宮廷環(huán)境的杜甫,,其政治抱負基本落空,,甚至以悲劇收場,但“隨時敏捷”的才能卻讓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大放異彩,,讓杜甫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也讓“沉郁頓挫”的使命感升華至杜甫的專屬標簽。 仔細分析,,“沉郁頓挫”與“隨時敏捷”的同時提出,,除了杜甫當時求仕的需要,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基礎,?!哆M〈雕賦〉表》創(chuàng)作于天寶十三載,杜甫時年四十三歲,,“自七歲所綴詩筆,,向四十載矣,約千有馀篇,?!敝链耍兄S富的生活閱歷:有過漫游南北的裘馬輕狂,參加了兩次以失敗而告終的科舉考試,,結識了他終生仰慕的“詩仙”李白,,登過泰山且抒發(fā)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的壯志情懷,,嘗過“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辛酸,,有過“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烜赫,。集賢學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莫相疑行》)的輝煌,創(chuàng)作上千首詩,,其中有著名的《飲中八仙歌》《兵車行》《前出塞九首》《麗人行》等,。此時的杜甫,雖然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還沒有達到人生中的頂峰,,但也日趨成熟,并日臻完善,。所以,,這兩句自評同樣適用于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狀態(tài)。面對現(xiàn)實時,,他可以思緒飛揚,,“隨時敏捷”的才能充分展現(xiàn);當面對生活中的黑暗和辛酸時,,他也可以沉下心來作冷靜觀察,,深入思考,展現(xiàn)其“致君堯舜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政治理想,??v觀杜甫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隨時敏捷”與“沉郁頓挫”常常如影隨形,,互為融合,。以隨口而誦的口號詩為例,《全唐詩》收錄杜甫口號詩共22首,,使他成為唐代創(chuàng)作口號詩最多的詩人,。這22首詩分別是:《晚行口號》《紫宸殿退朝口號》《存歿口號二首》《西閣口號》《承聞河北諸道節(jié)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五首》,其中除了《紫宸殿退朝口號》《存歿口號二首》外,,其余19首都是以時事政治為題材,表現(xiàn)詩人關心時政、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隨口成誦卻不流于油滑,,構思快捷卻又飽含深情,“隨時敏捷”和“沉郁頓挫”的完美融合,,讓杜甫成功抒寫了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偶題》)杜甫認為詩文的法則開創(chuàng)于儒家,,他從少年時代就開始鉆研,,樂此不疲。莫礪鋒先生通過對“不意復見比興體制,,微婉頓挫之詞,,感而有詩,增諸卷軸,,簡知我者,,不必寄元?!保ā锻咕┝晷小返慕庾x得出杜甫所理解的儒家詩學思想有兩點精神:“第一,,重視詩歌的思想內容,注重詩歌對現(xiàn)實,、尤其是對民生疾苦等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和批判,,亦即注重詩歌的社會功能。這種精神與我們今天所說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頗有一致之處,。第二,,重視詩歌的藝術形式,注重詩歌表達方式的含蓄以及語言,、音節(jié)的和美,,亦即注重詩歌的審美功能?!?sup>[26]這就要求杜甫首先具有高超的詩歌技藝,,在面對生民疾苦和社會動亂時,能夠隨性而發(fā),,隨時用如椽之筆記錄時事和批判現(xiàn)實,;同時還要求他具有胸懷天下的崇高品格和真摯細膩的情感。所以,,“詩圣”杜甫的“隨時敏捷”不僅有隨時而作,,才思敏捷之義,還含有強烈濃厚的儒家情懷。他堅守本心,,時刻系念國家安危和生民疾苦,,正如清人葉燮《原詩》所言:“詩者,亦必先有詩之基焉,。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載其性情,、智慧、聰明,、才辨以出,,隨遇發(fā)生,隨生即盛,。千古詩人推杜甫,,其詩隨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無處不發(fā)其思君王,、憂禍亂,、悲時日、念友朋,、吊古人,、懷遠道,凡歡愉,、幽愁,、離合、今昔之感,,一一觸類而起,,因遇得題,因題達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以為基?!?/span>[27]杜甫因此戴上了“詩圣”的桂冠,,他的詩也有了“詩史”“沉郁頓挫”和“集大成”等專屬稱譽。 杜詩之所以有“詩史”的贊譽,,是因為其“實錄”的特點,,杜甫并不是第一個以詩寫時事的詩人,但他卻是反應最及時,、政治最敏銳的詩人,?!霸娛贰币辉~最早見于《本事詩》:“杜所贈二十韻,備敘其事,。讀其文,,盡得其故跡。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span>[28]按此說法,杜甫寫時事,,始于“安史之亂”后,,但是我們細讀作品會發(fā)現(xiàn),用詩記錄時事,,是杜甫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方式,,進一步說也是他才思敏捷的體現(xiàn)。杜甫把自己的生活閱歷和情感變化,,都寫進了詩里,,使后世的讀者知其人,知其世,。尤其是一些對社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人物和事件,,在他筆下都作了及時的反映。唐王朝“安史之亂”爆發(fā)前,,在表面歌舞升平之下,,杜甫敏銳地觀察到階級對立所帶來的社會危機,在《麗人行》中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的詩句揭露了楊氏兄妹的驕奢淫逸,。天寶十四載(755)冬“安史之亂”爆發(fā)前夜,他更是從上下層社會尖銳對立的殘酷現(xiàn)實以及君臣在驪山之上過著奢靡的生活之中,,感受到天地的震蕩:“已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預感到唐王朝的大亂來臨,,體現(xiàn)出極強的政治敏感度,。再如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前夕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這里的“諸公”包括岑參,、高適,、儲光羲和薛據(jù)(詩已失傳),,都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詩人。五大詩人同時登塔賦詩,,所寫內容必定與塔有關,,但是杜甫所寫的內容卻不是對塔的贊美和對佛學義理的闡發(fā),也沒有抒發(fā)登高望遠的歡樂之情,。他由旁觀者轉變?yōu)榫哂袕娏覒n患感的切身體驗者,,“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當詩人站上高峻雄偉的塔頂,,感受著迅猛無休的烈風時,,并沒有一般人登高望遠時的“曠士之懷”,有的只是無法排解的“百憂”,。憂從何來,?憂時光消逝,年華遲暮,,自己懷才不遇,;憂政治腐敗,奸佞當?shù)?,君主昏聵,,國運頹敗。雖然此時的唐王朝表面依然繁華,、熱鬧,,但是杜甫卻覺察到了其內在的隱患。正因為他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才寫出比同時代詩人更為深刻的登塔詩,。戰(zhàn)亂爆發(fā)后,他的大部分詩作都是直接描寫戰(zhàn)亂和表現(xiàn)個人的遭遇,,如《彭衙行》《哀王孫》《悲陳陶》《述懷》《洗兵馬》等,,其中充溢著詩人焦慮悲憤的情感,體現(xiàn)了詩人敏于時事的能力,。在戰(zhàn)亂中,,他一邊經(jīng)歷著困頓、恐懼和流離失所,,一邊用筆記錄著自己和百姓的痛苦感受,,如:“大江動我前,洶若溟渤寬,。篙師暗理楫,,歌笑輕波瀾,。霜濃木石滑,風急手足寒,?!h游令人瘦,衰疾慚加餐,?!保ā端畷伞罚靶芰`咆我東,虎豹號我西,。我后鬼長嘯,,我前狨又啼?!保ā妒悺罚@無疑是當時環(huán)境下最生動的記錄,。正因為杜甫及時而又深刻的“時事”書寫,,才讓后世讀者對其所處的時代有著更全面的了解,正如宋人胡宗愈在《成都草堂詩碑序》中所評“先生以詩鳴于唐,,凡出處,、動息勞佚、悲歡憂樂,、忠憤感激,、好賢惡惡,一見于詩,,讀之可以知其世,。學士大夫,謂之'詩史’,?!?/span> [29] 杜甫不僅是時事的記錄者,也是時事的思考者,,更是一位獻計獻策者,。如:“近聞昆戎徒,為退三百里,。蘆關扼兩寇,,深意實在此。誰能叫帝閽,,胡行速如鬼,。”(《塞蘆子》)詩人為防止叛軍西進而提出扼守蘆子關的軍事謀略,。再如“安史之亂”平定后,,但邊患仍在,,將帥無能,詩人便作《諸將五首》以諷時事,,并提出“只在忠臣翊圣朝”(其四)“安危須仗出群材”(其五)來警醒當朝統(tǒng)治者,。這也體現(xiàn)了他的儒者情懷。 除了重大題材之外,,杜甫還用詩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如《見王監(jiān)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羅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為毛骨有異他鷹恐臘后春生騫飛避暖勁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見請余賦詩二首》。詩的題目雖長,,但也可看出是杜甫的敏捷之作,。詩題以記述的方式說出自己作詩的緣由:詩人從王監(jiān)兵馬使口中獲知近山有兩只喜歡秋天的特殊野鷹,王監(jiān)兵馬便擔心春天以后野鷹將遠飛避暖,,再也不見,,所以請杜甫作詩二首。類似這樣的命題詩,,在杜集里屢次出現(xiàn),。對于身邊發(fā)生的一些小事,杜甫也會細致入微地記載,,如:“小子幽園至,,輕籠熟柰香。山風猶滿把,,野露及新嘗,。”(《豎子至》)雖然是一件生活的小事,,詩人卻用生動且形象的語言,,寫出新摘山果的鮮美。握在手里,,能感受到?jīng)鲲L,;吃進嘴里,還有露水,。類似的詩意表達,,在杜詩中也有許多,“隨時敏捷”的才能可謂時時展現(xiàn),。他還以自己的仁愛之心,,推己及人,愛著天下的萬事萬物,。他與自然為友,,感知生活中極易被忽略的細小,如:“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保ā逗笥巍罚按┗ㄍ惖钌钜?,點水蜻蜓款款飛?!保ā肚住菲涠斑t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絕句二首》其一)在歌頌美好的同時,,他也為病馬,、枯樹、病柏,、病橘而哀嘆,。他會因“雞蟲得失無了時”(《縛雞行》)而發(fā)愁;他會有“兒童莫信打慈鴉”(《題桃樹》)的關愛,。他的《又呈吳郎》,質樸感人,。為了一個無依無靠的老婦人,,他專門給親戚寫信,勸吳郎善待這位可憐的鄰居,,不要禁止她撲棗,。他的《負薪行》則記錄了關注度極少的夔州女子的悲慘處境。通過這些日常小事的隨時記錄,,我們可以真切體會到“詩圣”杜甫的細膩情感和仁愛之心,。這不僅體現(xiàn)了詩人對時事的敏銳觀察力,也體現(xiàn)了詩人敏感細微的關愛之情,。 “集大成”最早見于《孟子·萬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30]可見,,在孟子心中,,最了不起的圣人就是孔子,因為他是“圣之時者”,。秦觀在贊美杜甫時,,也說到:“杜子美之于詩,實積眾家之長,,適當其時而已,。”[31]可見,,“時”是“集大成”的關鍵,,孟子認為,孔子的偉大在于他是一個善于按照時事變化不斷調整自己標準的人,。這就好比演奏一首完整且精彩的曲子,,要以鐘發(fā)聲,以磬收韻,,演奏過程中還要八音和諧,、節(jié)奏有序,只有這樣方可“大成”,。有序地開始在于能力,,有序地結束在于道德。音樂如此,,作詩亦然,,需要詩人超高的技能和崇高的道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集大成”的詩人,。清人沈德潛認為:“王維,、李頎、崔曙,、張謂,、高適、岑參諸人,品格既高,,復饒遠韻,,故為正聲。老杜以宏才卓識,,盛氣大力勝之,。讀《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諸將五首》,不廢議論,,不棄藻繢,,籠蓋宇宙,鏗戛韶鈞,,而橫縱出沒中,,復含醞藉微遠之致。目為'大成’,,非虛語也,。”[32]杜甫寫詩時,,就像一個嫻熟高妙的樂手,,熟練地變化著手里的樂器,演奏出美妙,、頓挫的樂曲,,尤其是在他筆下出現(xiàn)大量同題多詠現(xiàn)象,即面對同一對象,,用多首詩從不同角度加以表達,。當他在江畔獨步尋花時,用《江頭五詠》把映入眼簾的植物,、動物一一加以歌詠,通過視覺的轉換,,表達其思想感情的變化,,五首詩表達連貫,一氣呵成,;當他流寓梓州,,游覽牛頭寺時,連續(xù)創(chuàng)作了《上牛頭寺》《望牛頭寺》和《登牛頭山亭子》,,通過空間轉換,,表現(xiàn)自己的憂傷之情;當他抬頭望月時,,從不同角度寫了《月三首》《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對月》,,以記錄月的變化和自己的心情;當他漂泊夔州,遭遇嚴寒時,,他用詩連續(xù)記錄了流寓之地的惡劣天氣,,如《前苦寒行二首》《晚晴》《復陰》《后苦寒行二首》;他也會連續(xù)作詩記錄與朋友的日常交往,,如《嚴鄭公階下新松》《嚴鄭公宅同詠竹》《晚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沲江畫圖十韻》,。而組詩更是其思如泉涌的突出表現(xiàn),杜甫具有極強的隨物賦形的才能,,為把所見到的環(huán)境,、事件和經(jīng)歷記錄下來,他創(chuàng)作了以“紀行”為主題的組詩,,如“發(fā)秦州”十二首,、“發(fā)同谷縣”十二首,兩組詩都以地名為題,,皆隨地成詩,,有感而發(fā)。前后《出塞》,、《詠懷古跡五首》和《秋興八首》更是因內容連貫,、結構嚴密和意境深遠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經(jīng)典。 因其敏銳的思想和敏捷的手筆,,感情豐富,、憂國憫人的杜甫寫有很多“隨時敏捷”和“沉郁頓挫”共同呈現(xiàn)的佳作。如寫于天寶后期的《兵車行》,,因為是揭露唐王朝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戰(zhàn)爭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的危害,,詩人飽含熱淚,不斷掉轉銳利如器的筆頭描寫了咸陽橋邊觸目驚心的征兵慘象,,中原大片無人耕種而荒蕪的土地,,關中像被雞犬一般捉走哀告無門的戰(zhàn)士,朝廷無糧可征導致的國庫空虛,,青海頭戰(zhàn)死的尸骨得不到埋葬等慘狀,,這種穿透如炬的目光、由此及彼涌泉般的思緒,,與博大深沉的思考及憂郁的情感緊緊交織在一起,。再如杜甫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前夕的長篇巨制《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其中蘊含著強烈的憂民精神,、對統(tǒng)治集團奢靡腐敗生活的強烈憤懣以及對國家前途的憂慮,,表達上情感的及時克制與轉換以及語言的正反推進,充分體現(xiàn)其詩作“沉郁頓挫”的風格,;然而,,我們還要顧及另外一些方面,,如杜甫對帶來種種社會問題的癥結一針見血地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加以概括,,氣貫如虹,,撼人心魄,正是其向往的“正色立朝之義”精神在詩中的體現(xiàn),,這種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由己及人的憐憫、由現(xiàn)實到未來的隱憂,,其敏銳的洞察力及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正是“隨時敏捷”的最好體現(xiàn)。又如發(fā)揚了漢魏樂府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杰出詩篇“三吏”“三別”,,是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離開洛陽回華州途經(jīng)新安、潼關,、石壕時所作,。他把所經(jīng)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景象以實錄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它們既連貫又緊密,,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反映了唐王朝動蕩不安的社會現(xiàn)實,,折射出詩人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正如王嗣奭所評:“非親見不能作,他人雖親見亦不能作,。公以事至東都,,目擊成詩,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淚,。”[33]楊倫對此也贊曰:“自六朝以來,,樂府題率多摹擬剽竊,,陳陳相因,最為可厭,。子美出而獨就當時所感觸,上憫國難,,下痛民窮,,隨意立題,盡脫去前人窠白,,《苕華》《草黃》之哀,,不是過也,。”[34]“三吏”“三別”之所以寫得如此深刻與生動,,緣于杜甫精湛高超的作詩技巧和其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梁啟超認為:“他的眼光,常常注視到社會最下層,。這一層的可憐人那些狀況別人看不出,,他都看出;他們的情緒,,別人傳不出,,他都傳出?!?/span>[35]正因如此,,很多學者在論述杜詩成就時,往往把二者合在一起,,如宋代陳正敏所評:“至于甫,,則悲歡窮泰,發(fā)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故其詩有平淡簡易者,;有綺麗精確者,;有嚴重威武,若三軍之帥者,;有奮迅弛驟,,若泛駕之馬者;有淡泊閑靜,,若山谷隱士者,;有風流蘊藉,若貴介公子者,?!?/span>[36] 再如清方東樹所述:“大約飛揚峍兀之氣,崢嶸飛動之勢,,一氣噴薄,,真味盎然,沉郁頓挫,,蒼涼悲壯,,隨意下筆而皆具元氣,讀之而無不感動心脾者,,杜公也,?!?/span>[37]又如“杜甫是一位系念國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詩人。動亂的時代,,個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觸,則悲慨滿懷,?!脑姡N含著一種厚積的感情力量,,每欲噴薄而出時,,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養(yǎng)所形成的中和處世的心態(tài),,便把這噴薄欲出的悲愴抑制住了,,使它變得緩慢、深沉,,變得低回起伏,。”[38] 在杜甫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隨時敏捷”與“沉郁頓挫”如影隨形,,相輔相成,二者既是其情感壯大深厚的呈現(xiàn),,也是其駕馭詩歌能力的體現(xiàn),。 如果說“沉郁頓挫”可以展現(xiàn)出杜甫是一位系念國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詩人,那么“隨時敏捷”同樣可以體現(xiàn)出“詩圣”杜甫的偉大,。在杜甫這里,,“隨時敏捷”的含義不僅僅是才思敏捷,還包含他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和推己及人的仁愛精神,。內蘊如此深廣的“隨時敏捷”賦予了杜甫詩歌獨特的魅力,,也是其初心如磐的最好證明。 莫礪鋒《杜甫評傳》書影 杜甫多次提及自己在寫詩時常常是詩興勃發(fā),,情至援筆,其敏捷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從青壯年一直持續(xù)到晚年,。青壯年時期,他會在探親途中,,在春游時,,在飲酒后,獲得寫詩的靈感,,“醉里從為客,,詩成覺有神?!保ā丢氉贸稍姟罚┲型砟陼r期,,這樣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也會時時涌現(xiàn),甚至更加頻繁,。他會在煩悶時,,回憶時,游覽山水古跡時,,詩興大發(fā):“詩應有神助,,吾得及春游”(《游修覺寺》),“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可惜》),,“文章差底病,回首興滔滔”(《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狂歌遇形勝,,得醉即為家”(《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他在面對小松樹時,,也觸景生情“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保ā端乃伞罚蛩寄詈统類灍o法排遣時感慨“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凄涼?!保ā吨梁蟆罚╇m然救世無力,,他也會在激動時拿起手中的筆“篋中有舊筆,情至時復援,。”(《客居》)他會以極高的興致去記錄時事:“曾為掾吏趨三輔,,憶在潼關詩興多,。”(《峽中覽物》)會把眼前發(fā)生的一切記錄下來:“即事會賦詩,,人生忽如昨,。”(《西閣曝日》)會有感而發(fā),,情之所至:“感而有詩,,增諸卷軸”(《同元使君舂陵行有序》),“賦詩猶落筆,,獻壽更稱觴”(《元日示宗武》),,“老來多涕淚,,情在強詩篇”(《哭韋大夫之晉》),“心事披寫間,,氣酣達所為”(《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等,。即使是臨終之作,杜甫也寫出了“興盡才無悶,,愁來遽不禁”(《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要讓情懷全部吐露,才不會郁悶,,憂愁來了,,完全無法阻攔,唯有書寫,,方可解憂,。 杜甫對于他人才藝的褒獎,也多半突出其才華敏捷,。如“總角草書又神速,,世上兒子徒紛紛”(《醉歌行》),“應對如轉丸,,疏通略文字”(《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草書何太古,詩興不無神”(《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不見》),“閱書百氏盡,,落筆四座驚”(《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賦詩賓客間,揮灑動八垠”(《寄薛三郎中璩》),,“陰何尚清省,,沈宋歘聯(lián)翩”(《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學并盧王敏,,書偕褚薛能”(《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接對明日,憶其涌思雷出,,書篋幾杖之外,,殷殷留金石聲”(《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序》)。上述夸贊的對象,,或是其至親,,或是知心好友。杜甫對于這些親友文學才能的夸贊,是發(fā)自內心的贊嘆,。他們筆下的作品,,在杜甫看來無不是“隨時敏捷”的產(chǎn)物。 作為一名情感豐富且才思敏捷的詩人,,杜甫能迅速地將自己復雜的情感和心態(tài)表達出來,,著名的《解悶》十二首,便是詩人“率爾遣興”的最佳代表作,。這組詩雖然是隨心而作,“但詩人卻能寓深刻的用意于輕松筆墨之中,,不矜才情,、不使氣力地寫了出來?!?/span>[39]又如《即事》《寓目》《偶題》《遣興》《絕句漫興》《漫成二首》《水檻遣心二首》《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目》等,,僅從詩題就可看出是杜甫率然而成之作。杜甫還有大量以“歌”為題的詩作,。自古以來,,“歌”都是詩人自抒懷抱、表情達意較為自由的一種詩歌體式,。杜甫筆下的“歌”詩也同樣是其心態(tài)“第一時間”的體現(xiàn),。即使時隔千年,讀者依然可以感受到詩人當時內心情感的變化,,如《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題壁畫馬歌》《戲題畫山水圖歌》《戲作花卿歌》《李潮八分小篆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經(jīng)典之作,。 以上所舉諸條,都是杜甫“隨時敏捷”的最好呈現(xiàn),,且“隨時敏捷”也是他評價其他詩人及其作品的重要標準,。可以說,,“隨時敏捷”是杜甫追求的文學創(chuàng)作理想之一,。但同時,杜甫還有另一個與之看似矛盾的詩作追求——“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句話出自《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全詩如下: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 這是一首非常特殊的詩,,首先題目本身就非常矛盾,當江上漲潮如海濤洶涌時,,詩人應該觸景生情,,感慨萬端,但詩人卻只是“短述”,。其次,,詩作內容與題目完全不符。最后,,詩作內容前后矛盾,。詩人先說自己“耽佳句”,后又說自己“渾漫與”,,兩個看似完全相反的創(chuàng)作追求,,到底哪一個才是詩人的真正追求呢?歷代詩評家也從不同角度對這首詩進行了解讀,。日本學者津坂孝綽的《杜律詳解》認為:“二句嘆老來詩興不競,,以海勢之難狀,自恥才退之甚也,?;B句,申言漫興,,且與驚人對映,。蓋當時佳句不唯驚人,以狀物精微寫透其形神,,花鳥亦所愁也,。今乃老衰,才力兩落,,率意信口,,平平無奇,只渾漫興而已,,無復著意于驚人,。”[40]清仇兆鰲則評為:“此一時拙于詩思而作也,。少年刻意求工,,老則詩境漸熟,但隨意付與,,不須對花鳥而苦吟愁思矣,。檻外浮槎,代作釣舟,此水勢之盛也,。才非陶謝,,無此述作,聊為短述而已……作詩機神偶有敏鈍,,忽然機到,,則曰'詩應有神助’;忽然機澀,,則曰'老去詩篇渾漫與’,。”[41]兩位學者的表述,,雖側重點不同,,卻有相似之處,他們認為杜甫因年老才退,,而不再“隨時敏捷”,所以才有“老去詩篇渾漫與”的感嘆,。王嗣奭也有類似的看法:“此詩即漫興也,。水勢不易描寫,故止詠水檻浮舟,,此避實擊虛之法,。”[42]這些說法,,如果細細深究,,說服力不大。首先,,杜甫并沒有年老才退,,因為在這之后,杜甫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詩篇,,尤其是上文提到的組詩代表,,《詠懷古跡五首》《秋興八首》等都是其流芳百世的佳作。“采詩倦跋涉,,載筆尚可記,。”(《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是杜甫對自己晚年創(chuàng)作的描述,,雖然因年老疲憊無法到處采詩,,但是拿起筆還可以隨時記錄。其次,,描寫上漲的水勢,,對于杜甫來說并非難事,因為杜甫有兩首以《江漲》為題的詩歌,第一首如下: 江漲柴門外,,兒童報急流,。下床高數(shù)尺,倚杖沒中洲,。細動迎風燕,,輕搖逐浪鷗。漁人縈小楫,,容易拔船頭,。 這首詩作于上元元年(760),詩人閑住在浣花溪邊,,仔細觀察了江水漲潮的情況,,快速地捕捉了周邊的一切,并準確地描述出來,,體現(xiàn)了其“隨時敏捷”的才能,。第二首,與《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作于同一年(761),,只是時間稍后,,全詩如下: 江發(fā)蠻夷漲,山添雨雪流,。大聲吹地轉,,高浪蹴天浮。魚鱉為人得,,蛟龍不自謀,。輕帆好去便,吾道付滄洲,。 這次描寫的“江漲”,,不再像第一首那么充滿生機,而是來勢兇猛,,有如山洪暴發(fā),,讓詩人有了乘風破浪去仙境的想法。杜甫兩年時間就寫了三首有關“江漲”的詩歌,,足以證明詩人并非才思枯竭,,道不得眼前景色。從題目來看,,“值”說明這是一首即興之作,,自從幽居在浣花溪邊,看潮起潮落,,應該是詩人的日常生活,,他除了寫“江漲”還寫過《泛溪》《春水》《春水生》等相關的詩篇,,這些詩都是杜甫“速寫式”的創(chuàng)作。當他面對如海濤洶涌般的“江漲”時,,他的內心有激動,,但是微弱的,因為在這之前,,他已經(jīng)預料到會發(fā)生這樣的景觀“一夜水高二尺強,,數(shù)日不可更禁當?!保ā洞核^》其一)看到奇觀,,他一如既往地以自己高超的詩筆,快速地記錄下來,,正如毛張健在《杜詩譜釋》中所評:“不寫水勢,,已是滿眼空闊,縮景藏鋒,,最為奇筆焉,,得以短述視之?!?sup>[43]這樣的處理方式正是杜甫作詩的高妙之處,。所以,他接下來也頗為自豪地說自己對待寫詩的態(tài)度是認真且精益求精,,必須出語驚人,,這也是他儒家詩學思想的體現(xiàn),,接下來他又說現(xiàn)在人老了,,詩篇常常隨手寫就,但并不是因為他才思枯竭,,而是他現(xiàn)在的生活非常愜意,、舒適,心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不會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現(xiàn)在的他可以憑欄垂釣,,可以泛舟游玩,,但是這樣看似美好的生活,詩人卻是孤獨的,,知音稀少,,無人唱和,于是他想到了自己心中的榜樣,,隨意的陶淵明和悠游的謝靈運,。杜甫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能有如此造詣,首先在于他自覺借鑒歷代詩歌的藝術傳統(tǒng),,廣收博取,。先秦到六朝的優(yōu)秀文人,在他的詩中都有所提及,,足以見出其“轉益多師是汝師”(《戲為六絕句》其六)的借鏡原則,。其中曹植、陶淵明,、謝靈運,、鮑照、庾信提及較多,,從這些優(yōu)秀詩人身上,,杜甫可以學到麗辭佳句、聲律和諧,,同時他也贊美和欣賞前輩詩人“隨時敏捷”的才能,,這些都是杜甫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自覺追求。杜甫曾以“詩看子建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來評價自己的詩才,,說明其詩既有“骨氣奇高,,詞采華茂”[44]的一面,同時自己也擁有七步成詩,、出口成章的敏捷,,可以看出他的自信和對曹植才華的欣賞。“焉得思如陶謝手”他盼望自己的文思如陶淵明和謝靈運,,而不是詩作的藝術風格和意境,。陶淵明作詩的最大妙處是以隨意之筆,寫雋永之作,,如“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45]的《飲酒二十首》,,謝靈運最大的特點是“學多才博,寓目輒書,,內無乏思,,外無遺物,其繁富,, 宜哉,!”[46]杜甫的很多詩歌也都是直寫所感,把寓目所及的事與景,,都付諸筆端,,他隨時記錄時事的超強能力和觀察視角的廣闊,,讓讀者在千百年后讀來,仍覺身臨其境,?!傲钋鲎髋c同游”是詩人最終的愿望?!坝巍笔?span>建立在熱愛生活基礎之上的曠達狂放之思,,其前提是安逸的生活?!皟?yōu)游謝康樂,,放浪陶彭澤。吾衰未自由,,謝爾性所適,。”(《石柜閣》)兩年前,,杜甫在流寓途中就曾想到陶,、謝,羨慕他們寄情山水,、田園,,隨意悠閑的生活。當他安居草堂,,過上理想生活時,,自然又想起這兩位異代知音。所以 “耽佳句”是杜甫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要求,,且一直延續(xù),,與后來提到的“詩律細”(《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異曲同工,,一直未變,。而“渾漫與”則是建立在詩人純熟詩筆的基礎之上,,既是他“隨時敏捷”才能的體現(xiàn),,也是其追求的理想生活。由此可見,,無論是生活困頓還是隨意從容,,杜甫的敏捷才思無處不在,詩筆游刃有余,,從而使情與景,、心與物達到高度的契合。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題》),。杜甫對詩歌創(chuàng)作極為重視,終生以詩歌為己任,,即使在生病時,、饑餓中、逃難時,,他仍吟詠不輟并嚴格要求自我,。煉字煉句是他一生的寫作追求,但由于一生漂泊,,他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推敲”,,他的很多精彩詩句都出現(xiàn)在紀行詩、侍宴詩,、災亂詩等這些需要“快速”創(chuàng)作的詩歌中,。生命的最后時刻,詩人漂泊荊湘,,處處愁苦,,身患數(shù)病,卻在不足三年的時間里,,創(chuàng)作了一百五十余首詩歌,,且多長篇巨制,顯示了其驚人的毅力和始終不減的敏捷詩才,。誠然,,我們也應注意到杜甫為了生計和謀生,不得不隨機寫一些奉和應酬之作,,如《巳上人茅齋》,,就曾被紀曉嵐批為:“淺薄少味,少陵隨筆應酬之作,?!?/span> [47]這些詩雖然在思想內容上無足稱道,但在語言形式上,,也體現(xiàn)了其熟練的作詩技巧,。蕭滌非先生主編的《杜甫全集校注》對于“隨時敏捷”的解釋是“迅捷適宜之才思”[48]。這個解釋頗為精當,,與最初的宮廷語境遙相呼應,,但又遠遠不夠?!俺劣纛D挫”與“隨時敏捷”的同時出現(xiàn),,主要緣于宮廷語境和“賦”文體的特殊性??v觀杜甫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兩者亦是相輔相成,。“他的情感的內容,,是極豐富的,,極真實的,極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極熟練,,能鞭辟到最深處,能將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樣子,,能像電氣一般一振一蕩的打到別人的心弦上”[49],。篤行不怠的杜甫,用其敏捷的才思和充沛的感情,,記錄著時代的變化和王朝的興衰,,他以獨特的神來之筆創(chuàng)作出壯美的詩篇。他是“情圣”,,更是偉大的“詩圣”,。 (原文刊發(fā)于《杜甫研究學刊》2023年第1期,引用請注明出處,。部分照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1]〔唐〕杜甫撰,,〔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本文所引相關詩文均出于此,,為免文煩,后文不一一出注頁碼,。 [2] 王雙啟:《“沉郁頓挫”辨析》,,《草堂》1982年第2期,第42頁,。 [3] 劉明華:《“隨時敏捷”試解》,,《杜甫研究學刊》,1987年第2期,,第18頁,。 [4] 劉明華:《“隨時敏捷”試解》,,《杜甫研究學刊》,,1987年第2期,第20頁,。 [5] 薛世昌:《杜甫“隨時敏捷”本義再探》,,《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第75—78頁,。 [6] 史紅偉:《論杜甫詩歌的隨時敏捷》,,《人文》,2019年第二卷,,第246—258頁,。 [7] 余恕誠:《唐詩風貌》,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01頁,。 [8]〔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卷二〇一,,中華書局 1975年版,,第 5736頁。 [9] 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424頁。 [10]〔漢〕劉歆等撰,,王根林等校點:《西京雜記》(外五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頁,。 [11]〔晉〕陸機著,,劉運好校注整理:《陸士衡文集校注》,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頁,。 [12]〔南朝梁〕鐘嶸注,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頁。 [13]《陸士衡文集校注》,,第23頁,。 [14]〔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文選》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頁。 [15]〔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卷八十四,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491頁,。 [16]《文心雕龍今譯》,第133頁,。 [17]《文心雕龍今譯》,,第133頁。 [18] 黃壽祺,、張善文譯注:《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頁,。 [19]〔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卷六十,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669頁,。 [20]《漢書》卷五十一,第2367頁,。 [21]《漢書》卷五十一,,第2367頁。 [22]《漢書》卷八十七,,第3522,、3535、3541,、3557頁,。 [23]《文心雕龍今譯》,第133頁,。 [24]《漢書》卷九十二,,第3712頁。 [25]《文選》卷一,,第2頁,。 [26] 莫礪鋒著:《杜甫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頁,。 [27]〔清〕葉燮〔清〕沈德潛著,孫之梅,、周芳批注:《原詩·說詩晬語》,,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頁,。 [28]〔唐〕孟啟撰,,董希平,、程艷梅、王思靜評注:《本事詩》,,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111頁,。 [29]〔宋〕魯訔撰,,〔宋〕蔡夢弼會箋:《杜工部草堂詩箋》,《叢書集成初編》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8葉 [30]〔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20頁,。 [31]〔宋〕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卷二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51頁。 [32]《原詩·說詩晬語》,,第108頁,。 [33]〔明〕王嗣奭:《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頁,。 [34]〔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頁。 [35] 童秉國選編:《梁啟超作品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頁。 [36] 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6839—6840頁。 [37]〔清〕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第212—213頁,。 [38]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二卷》(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41頁,。 [39]馬茂元撰:《馬茂元說唐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頁。 [40]《杜甫全集校注》,,第2167—2168頁,。 [41]《杜詩詳注》,第673—674頁,。 [42]《杜臆》,,第146頁。 [43]《杜甫全集校注》,,第2170頁,。 [44]《詩品集注》,第97頁,。 [45]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235頁,。 [46]《詩品集注》,,第160頁。 [47]〔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匯評》卷四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7頁,。 [48]《杜甫全集校注》,,第6274頁。 [49]《梁啟超作品精選》,,第251頁,。 編輯:王 景 審核:黃振新 -安徽師范大學 中國詩學研究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