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每一個體式都需要花時間大量重復的去練習,不斷找到覺知,,感受體式最終的舒適和穩(wěn)定,,比如練習者一開始練習后彎類體式常規(guī)的練習是開肩開胸,進階一點點會加點開髖和穩(wěn)定性練習,,隨著不斷練習對身體的覺知越來越高,,會意識到后彎體式需要髖腰胸肩整體的配合,一環(huán)疊一環(huán),,像搭積木一樣,,真正的后彎類體式做起來會覺得整個脊柱非常的舒適,,又穩(wěn)定又不費力。每日瑜伽練習的意義是讓身體機能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讓情緒越來越穩(wěn)定,,讓心靈越來越平和。 《瑜伽經》說:在不餓的時候進食,,也是一種貪婪,,所以節(jié)制飲食和練習瑜伽體式一樣,也是我們練習的一部分,。貪婪是一個人心失去控制的狀態(tài),,要做到不貪婪需要對身心進行訓練和控制。當人們在不斷的向目標前進時,,如果感覺內心很疲憊了,,就停留一下來檢視自己的心為什么會疲憊。 如何剝離貪婪,,要回到內心的知足和平靜。一個人內在的認知淺了,,自己的學問少了,,貪婪向外物的投射就變多了,認知的豐富,,可賦予一切事物更豐富的解讀,,同時也就會產生更多豐富的意義,一個人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通過自己內在的成長來讓自己感到心滿意足,,每一天都是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一天,。 如果一個人把對身外之物的貪婪,,轉化為對求知的貪婪,這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智慧對于智慧其實也是貪婪的,,不會有人覺得自己的智慧已經足夠了,自己不需要再成長了,,人對新體驗的渴望,,永無止境。 除了每日練習瑜伽體式,,節(jié)制飲食也是練習者每日練習的一部分,,節(jié)制是一種修行,吃飽就好,,不吃撐,,盡量選擇輕加工食物,,不僅因為對身體友好,而且天然食物再好吃,,也不太會吃到停不下來,,經常吃撐的往往是添加劑很多的加工食物,畢竟添加劑的目的就是讓你“多吃”,。 天然食物中營養(yǎng)就很豐富,,吃深加工食品存在熱量超標的同時,還營養(yǎng)不良,,大量吃進高熱量食物,,會讓大腦變得遲鈍,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犯困,。飲食的節(jié)制和電子產品的節(jié)制類似,因為是觸手可得的東西,,所以也是非常難去控制的東西,,所以和每日瑜伽體式練習一樣,也是我們每日練習和修行的一部分,。 人只需要每頓餐飯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人體內的陽氣就可以將這些體內的食物化解掉,變成人體內的氣,,補充人體每日消耗掉的氣,。陽氣一足,人就有精神,,但是如果胃里食物太滿,,陽氣不能將它化掉,反而還消耗了陽氣,,人自然覺得身體疲憊不堪,,陽氣是看不見,摸不著,,是無跡可尋的能量,,陽氣足,人的生命活力強,,生理功能好,,心理承受能力強,五臟安康,,容顏發(fā)光等等,。萬物皆有術數(shù),中國古諺說: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