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 看久了會寫詩的 即事二首(其一) 汪藻 〔宋代〕 燕子將雛語夏深, 綠槐庭院不多陰,。 西窗一雨無人見,, 展盡芭蕉數(shù)尺心。 詩詞賞析 “燕子將雛語夏深,?!?/span> 春已逝,夏正深,。社日前后歸來的燕子,,已經(jīng)添了新的家庭成員。這一天它們聚集在房梁上,,母親一言,,孩子一語,呢呢喃喃,,共享著天倫之樂,,家庭之幸福。 “綠槐庭院不多陰,?!?/span> 庭院里,遍植綠槐,,由于已經(jīng)是“夏深”,,所以枝葉繁茂,綠蔭濃盛,,不過,,打住,詩句中分明用了“不多陰”三字,,而陰往往通“蔭”,,也可以指樹蔭一類,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很顯然,這兒的“陰”不會指天上的陰云,因為全詩沒有任何地方提示這是個陰天,,那么它又指的什么呢,?聯(lián)系后兩句描寫的早晨時光的小院風景,這兒的“不多陰”只能指,,正是由于早晨,,光線基本上是平射,所以光線對綠槐的投影,,還不太多,,感覺也不明顯,是故才用了這三個字,。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shù)尺心?!?/span> 在這樣一個燕語呢喃,、夏意濃濃的清晨,作者的心緒應是很自得,,很自足的,,他在小院里踱著步,感受著清晨,,感受著陽光,,感受著小院的一切。也許不經(jīng)意間,,他眼光一掃,,落到了西窗那兒,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補充一個情節(jié),那就是昨天晚上下了一場夏雨,,但不是雷鳴電閃的那種,,而是有類春雨,前半夜就開始下了,,黎明前已經(jīng)停了,。而且可以想見的一個事實是,當?shù)匾欢ê荛L時間沒有下雨了,,所以這場夏雨,,怎么說呢,正像杜甫所吟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院里立馬生機勃勃的一片,謂予不信,,請往西窗下看: 那兒的幾株芭蕉,,碩大的蕉葉,完全舒展了開來,,隨風搖漾,,綠波流溢,蓬勃盎然,,可不就是“展盡芭蕉數(shù)尺心”嗎,? 錢鐘書先生在解釋三、四兩句時,,認為等于“一雨,,西窗芭蕉展盡數(shù)尺心,無人見”,,并且說這種“按句法和意義說來,,難加標點符號的例子,舊詩里常見,?!北热缣迫送鹾驳摹稕鲋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其實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還有其他很多的例子,。錢先生言之甚是,可能正是這種特殊的結(jié)構(gòu)和句式,,才使得古詩極為集約,,往往短短的幾個字,卻能夠包容極大的信息量,,并且使古詩有一種特殊的粘性,,牢牢的抓住讀者和讀者的心,使人欲罷不能,,欲休而難止,。 關(guān)于描寫雨后芭蕉,韓愈也有一句很傳神的句子,,在他的《山石》詩中,,是這樣寫的:“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很樸素,,但卻寫出了雨后芭蕉和梔子的原生態(tài)之美,,與此詩相比,此詩更擬人化了,,并不是說擬人就一定好,,樸素就一定不好,有些時候,,越樸素的東西,反而越會具有一種穿透心靈的力量,。當然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運用之妙,還是系乎作者“一心”的,。 是為詩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