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晚期的中原北方東部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類形體較大的立體圓雕菩薩,,總體特征是面相圓潤,體型修長,,胸腹間裝飾以不對稱形披帛為典型特征,,時代通常被確認為隋代。本文從六世紀末期鄴城特定的歷史及宗教背景出發(fā),,以有紀年的石窟造像和背屏式造像為標型,,對鄴城、定州,、青州等地出土的該類圓雕菩薩像的時代屬性及源流進行辨析,。 20世紀中葉以來,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先后發(fā)現(xiàn)了大量北朝晚期的佛教造像,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的就有河北曲陽修德寺,、山西沁陽南涅水,、山東青州龍興寺及河北鄴城北吳莊等地的佛像。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時期的造像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形體較大的圓雕菩薩像,,造型精美??傮w特征是面相圓潤,,體型修長,頭戴寶冠,,多有化佛,、寶瓶或寶珠飾。上身半裸,,部分胸飾繁雜,,常以穗狀、串珠形或鏈狀瓔珞纏繞,,下身著裙,。其顯著的特點是肩后披覆寬霞帔,前方帛帶一道從胸腹間橫過,,懸腕下垂,,另一道帛帶從膝下回旋而上,繞臂下垂,,兩道披帛呈不對稱性勾旋,,與北朝晚期菩薩身披交叉對稱的披帛、串珠,、穗狀瓔珞及唐代膝上兩道同心圓回旋的披帛樣式迥然不同,。傳統(tǒng)觀點一直視此類造像為隋代菩薩的典型樣式,近年來考古發(fā)現(xiàn)和研究視角為探索這類菩薩造像的時代和源流提供了新的線索,。一,、不對稱披帛菩薩的主要發(fā)現(xiàn)地點與時代特征 河北是北朝晚期佛教造像出土最為集中的地區(qū)。1954年曲陽修德寺清理出各類造像及殘塊2200余件,,其中紀年像247件,,多數(shù)為東魏北齊時期的中小型背屏式白石造像,題材主要有釋迦,、彌勒,、阿彌陀、觀世音、思惟太子等[1][2][3],。類似的北朝晚期造像在河北藁城,、定州,、蠡縣、靈壽,、正定,、南宮,、黃驊及南部的臨漳,、成安等地普遍有見[4][5][6][7][8][9],。此類以不對稱性披帛為特征的立體圓雕菩薩像最早見于曲陽修德寺遺址,其中保存較好的三件菩薩像分別展陳于河北省博物院和故宮博物院,。河北省院展陳的菩薩身材修長,,頭部及雙臂均殘,上身半裸,,頸懸兩圈珠飾,,下垂鈴形飾。身披對稱的串珠飾,,在腹部交叉,。披帛兩道,一道從左肩斜穿胸腹之間,,懸臂處殘,,另一道從右肩下垂至膝部回旋。下身著裙,,裙腰外翻,,中垂絳帶,,內分格浮雕寶珠,、花卉、獸面,、香爐等,。背面肩披寬霞帔,串珠對稱下垂,,絳帶中部穿環(huán),,跣足立于石榫之上(圖1)。故宮收藏的兩件菩薩像均為等身圓雕像,,姿勢,、服飾、尺寸相近,,頸佩項飾,,兩道串珠飾在腹下交叉,下身著裙,,中垂絳帶,,內分格飾寶珠,、獸面等圖案,唯胸腹間的帛帶勾旋方向相反,,應為組合像中的左右脅侍,。山東中部也是北朝晚期佛教造像集中出土的地點,以青州龍興寺窖藏中的大型背屏式造像及單體圓雕像最具特色[10](P.538ab),,類似造像在青州周邊的諸城,、無棣、惠民,、博興,、臨朐、廣饒,、高青,、昌邑、壽光等地均有發(fā)現(xiàn)[11][12],,題材多見釋迦,、彌勒、盧舍那,、觀世音等,。其中青州和諸城造像中所發(fā)現(xiàn)不對稱披帛為特征的立體圓雕菩薩像,以諸城出土標本SZF:22為例,,菩薩殘高80厘米,,身型略粗壯,頭,、足及雙臂殘,。頸懸繁雜珠飾,披帛兩道分別從胸腹間和膝下勾旋,。上身著僧祇支,,從左肩斜披一道串珠飾,下身著長裙,,中垂絳帶,,內飾蓮蕾、忍冬等圖案(圖2),。2012年鄴城遺址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共計出土編號造像2895件(塊),,時代從北魏至唐代,以東魏北齊時期造像占絕對多數(shù),。造像題材涉及釋迦,、彌勒(交足、倚坐)、阿彌陀(無量壽),、藥師,、盧舍那、釋迦多寶,、思惟太子,、觀世音、大勢至及雙菩薩和雙思惟像等,。北吳莊佛像埋藏坑中發(fā)現(xiàn)10余件身著不對稱披帛的立體圓雕菩薩像,,體型上,有從等身像至30~80厘米的中型像(圖3,、4),。標本2012JYNH1:03,殘高123.5厘米,,白石質,。菩薩通體彩繪貼金,雕琢精美,。頭部殘,,寶繒垂至肘下。上身半裸,,頸懸寶珠項鏈,,下垂鈴飾,雙手前端殘,,殘破處有修補的槽孔,。左臂戴釧,斜披一道串珠飾,,左肩披帛從胸腹間繞過右臂,,右肩披帛從膝下勾旋繞左臂下垂。下身著裙,,裙腰外翻,,中墜寶珠紋絳帶,。背面可見束髻的發(fā)繩,、斜披的串珠飾及波狀的裙紋(圖5)。標本2012JYNTH1:1230,,通高34.6厘米,,白石質,通體彩繪貼金,。菩薩頭戴珠冠,,寶繒垂至肘下,面相橢圓,頸懸項圈,,下垂鈴形飾,,右手持蓮蕾,左手前端殘,。上身半裸,,從右肩斜披一道串珠飾,披帛在胸腹間和膝下勾旋兩道,,繞臂下垂,。下身著長裙,中垂絳帶,,跣足立于錐形石榫上,。標本2012JYNH1:1010,通高67.3厘米,,白石質,。通體彩繪貼金。菩薩頭戴高冠,,面相橢圓,,彎眉細目,直鼻小口,,寶繒垂至肘下,。上身半裸,頸懸項珠,,下垂鈴飾,,雙手前端殘,斜披一道串珠飾,,左肩披帛從胸腹間繞過右臂,,右肩披帛從膝下勾旋繞左臂下垂。下身著裙,,裙腰外翻,,中墜寶珠紋絳帶。背面可見斜披的串珠飾及彩繪的裙紋,,跣足立于錐形石榫之上,。標本2012JYNH1:2669,殘高68.4厘米,,白石質,。菩薩面相圓潤,彎眉瞑目,,頭戴高冠,,冠中似有化佛形象,,寶繒垂至肘部。上身半裸,,頸佩“U”形項飾,,下懸一小鈴形物。右手曲至胸前,,殘斷,,左手在腹下,掌心向外,。披帛兩道,,左肩披帛從胸腹間繞過右臂,右肩披帛從膝下勾旋繞左臂下垂,。從左肩斜披一道串珠飾,。下身著長裙,裙腰外翻,,跣足立于石榫之上,。菩薩身側有榫口,殘見銹蝕的鐵釘痕(圖6),。由于此類以不對稱披帛為特征的圓雕菩薩像均未發(fā)現(xiàn)紀年題刻,,關于其時代需要參照中原北方地區(qū)北朝晚期的石窟造像。現(xiàn)存有明確紀年且雕刻有不對稱披帛菩薩的石窟和摩崖主要有山東青州駝山石窟,、云門山石窟及河南安陽靈泉寺大住圣窟,。駝山石窟位于山東省青州市城東約4公里處,現(xiàn)存5處窟龕,,其中第2,、3窟保留較多的造像題記,主尊均為結跏坐佛,,體軀健壯,,身著薄軟貼體的福田袈裟,雙手作說法印,。李裕群先生根據3號窟主尊像座下“大像主青州總管柱國平桑公,,像主樂安郡沙門都僧蓋”的題銘,推斷大像主為隋初青州總管韋操,,洞窟開鑿于隋開皇元年至三年(公元581-583年)之間,,第2窟時代與之相當或略晚。兩窟正壁造像組合均為一佛二菩薩,,題材為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值得注意的是2號窟主尊兩側菩薩與3號窟主尊左側菩薩均頭戴高化佛冠或花蔓冠,,寶繒垂肩,面相圓潤,體態(tài)豐腴,,頸懸珠飾,,上身斜披一條串珠飾。披帛兩道呈不對稱形勾旋,,一道從腹前斜過,,上繞小臂下垂,另一道從膝部上勾,,以手挽之(圖7),。與之類似的菩薩在駝山對面的云門山第1、2號摩崖龕像中也有見,,造型,、姿勢、裝飾及帛帶披覆方式幾無二致,,其流行時代也為隋代,。鄴城周邊分布著以南、北響堂山石窟為代表的北朝晚期石窟群,,開鑿于東魏北齊時期的河北邯鄲響堂山,、水浴寺石窟及河南安陽小南海石窟始鑿造像中并未發(fā)現(xiàn)有身披不對稱披帛的菩薩造像,而在時代較晚的大住圣窟中則發(fā)現(xiàn)了此類菩薩像,。大住圣窟位于河南安陽靈泉寺西寶山南麓,,根據文獻記載該窟為北齊至隋代高僧靈裕所建“金剛性力住持那羅延窟”,窟內前壁上方有明確的開窟題記:“大隋開皇九年己酉歲敬/造窟用功一千六百廿四/像世尊用功九百/盧舍那世尊一龕/阿彌陀世尊/一龕彌勒世尊一龕/三十五佛世尊三十五龕/七佛世尊七龕/傳法圣大法師廿四人……”根據開窟題記可知主室三壁分別雕造盧舍那,、阿彌陀和彌勒三尊主像,,其中洞窟主室北壁(正壁)和西壁各有一身脅侍菩薩,頭戴矮冠,,面相圓潤,,寶繒垂肘。上身半裸,,頸懸珠飾,,身著不對稱式披帛,斜披一道串珠,。下身著長裙,,中垂絳帶(圖8、9),。此外在南,、北響堂山石窟內外壁面上,發(fā)現(xiàn)有大量隋唐時期補刻的小龕像,,部分菩薩身上的裝飾亦可見到這種不對稱帛帶披覆方式,。另在河北鄴城,、定州出土有隋代紀年的小型背屏造像上也時常有見。圖8 河南安陽大住圣窟主室北壁菩薩 圖9 河南安陽大住圣窟主室西壁菩薩 從類型學角度分析,,這類以不對稱披帛為典型特征的菩薩像流行于隋代初年,,但其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及源頭尚不明確。為探討以不對稱披帛為主要特征的菩薩造型淵源,,需要簡要回顧北齊以來菩薩披覆方式的發(fā)展脈絡,。 北齊國祚雖短,,但在佛教史及造像藝術方面成就殊為不凡,。造像樣式在上承北魏晚期全面漢化的基礎上,吸收印度笈多王朝新一輪傳入的藝術風格,,開創(chuàng)了北齊造像的新樣式并在中原北方東部地區(qū)影響至深,。這一時期菩薩帔巾的披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A型:菩薩體型較瘦,,下身著長裙,。絲帶狀披帛交叉對稱,從雙肩下垂,,在腹部交匯,,或穿環(huán)(璧)或紐結,至膝下上挽,。該型菩薩裝飾常見于公元6世紀中葉的北齊初年,,為中原漢式審美情趣的體現(xiàn)。這種對稱交叉的披覆方式與犍陀羅及龜茲地區(qū)造像中菩薩斜披寬巾或披帛纏肩繞臂下垂樣式截然不同,,是北魏太和改制后,,模仿南朝衣冠服飾后出現(xiàn)的中國化造型,在山西大同云岡三期石窟和洛陽龍門北朝石窟造像中普遍出現(xiàn),,是北魏晚期菩薩裝飾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東魏遷都鄴城后,中原北方東部地區(qū)的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東魏造像普遍繼承了北魏晚期的漢化傳統(tǒng),,菩薩帛帶均以此類對稱交叉的披覆方式為主,,北齊天保年間(550-559)仍有部分延續(xù),至北齊中后期基本不見,。圖11 河北邯鄲北響堂北洞中心柱左壁菩薩 圖12 山東諸城出土菩薩像 B型:菩薩上身半裸,,下身著禪裙。絲帶狀披帛纏肩繞臂,,緊貼身體兩側下垂,,部分從肩部斜披一條串珠飾,。鄴城地區(qū)該型菩薩的披覆方式始見于北齊初年,在北吳莊出土造像和北響堂山北洞,、中洞中均有發(fā)現(xiàn)(圖10,、11),,從鄴城至晉陽交通路線上的小石窟群中時常有見,,山東青州、諸城等地北齊造像也偶見此類菩薩(圖12),,晚至山西太原天龍山8號,、濟南玉函山23號隋代窟龕中仍有發(fā)現(xiàn)。此類服飾的披覆方式原型不見于中原本土,,而多見于犍陀羅和新疆龜茲地區(qū),,應是北齊初年受西域佛教文化影響而流傳的式樣。圖13 河北鄴城遺址出土彌勒七尊 圖14 河北鄴城北吳莊出土菩薩像 圖15 河北鄴城北吳莊出土菩薩像 C型:菩薩體型較為健碩,,上身裝飾較為繁雜,,以交叉對稱的串珠飾、穗狀或鏈條狀瓔珞纏繞為突出特征,,是北齊菩薩最典型的披覆樣式,。鄴城出土較大的北齊立體圓雕像和背屏式造像中多見此類菩薩像(圖13、14,、15),。而山東地區(qū)此類裝飾的菩薩像出現(xiàn)甚早,北魏晚期至東魏時期就有較多數(shù)量的發(fā)現(xiàn),,北齊更為普及,,部分菩薩項飾、胸飾繁雜,,對稱的穗狀瓔珞下部時常還有交叉的披帛,。穗狀或串珠式瓔珞在貴霜王朝時期的犍陀羅藝術常見的裝飾,成都出土南朝蕭梁時期普通年間(公元520-527年)菩薩造像上就已發(fā)現(xiàn)這種對稱交叉的穗狀瓔珞,,從青州地區(qū)長期歸屬南朝管轄分析,,可能是受到了南方造像的影響。另在關中地區(qū)的北周至隋代造像中也極為常見這類對稱交叉穗狀瓔珞,。D型:即上述以不對稱式披帛為特征的菩薩造型,。除在河北鄴城、定州,,山東青州,、諸城等地出土造像和石窟中有較多發(fā)現(xiàn)之外,關中地區(qū)隋代金銅像和石質造像中也偶有所見,,近年隴東涇川大云寺也出土了一定數(shù)量的該型菩薩,,與傳統(tǒng)認知的西魏北周菩薩披覆方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此類裝飾方法不見于犍陀羅、龜茲及南朝造像,,應是中原北方地區(qū)新出現(xiàn)的一種披覆樣式,。上述四類菩薩服飾造型體現(xiàn)出華北地區(qū)北朝末年菩薩帛帶和瓔珞的披覆樣式,,從宏觀趨勢上也基本反映了從北魏中晚期,、東魏北齊至隋初,佛教造像由太和改制后的全面漢化到北齊初年胡化因素的回潮,,再到隋初中,、西文化因素融合形成新的風格,。就現(xiàn)有資料來看,,最早有明確紀年的身著不對稱式披帛的菩薩造像題銘均出自隋開皇年間,,因而將其視為隋代菩薩造型中最具特色且流行甚廣的一種服飾無可置疑。而關于此類造像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和地域則難以確認,,鄴城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系統(tǒng)發(fā)掘和修復過程中的一些跡象,,為我們探討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位于河北省臨漳縣習文鄉(xiāng)北吳莊村北漳河河道內,,地處東魏北齊鄴南城的東郭城區(qū),。清初改道的漳河流經此地,因此在上部形成了近4米厚的沙土淤積層,。埋藏坑平面呈不規(guī)則方形,,除東南部為斜壁坡底外,其余坑壁均較陡直,,坑底部較平整,。坑邊長約3.3米,、深約1.5米,,開口打破北朝文化層。從地層疊壓關系和出土遺物確認埋藏的時代應為唐代,??觾仍煜窬鶜垞p破碎,擺放雜亂無序,,顯然是在唐代某次重要的事件中遭受人為破壞而作為廢棄物集中掩埋,。出土佛像的修復工作迄今已進行了10年。經初步統(tǒng)計,此次發(fā)掘出土佛像個體總數(shù)在1000尊左右,,造像時代以東魏北齊為主,,另有北魏造像20件左右,隋代造像10余件,,唐代造像不超過5件,。其中題記造像300余件,最早的紀年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最晚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為構建北朝晚期至隋唐時期佛教造像的時代序列提供了重要的標尺。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這批造像都經過人為破壞,,許多造像上可以辨識出明顯的打擊點,,較大的造像頭部,、手臂甚至軀干均經外力打擊而斷折,而大量北齊鏤孔透雕的龍樹背龕式造像往往碎成斷數(shù)十塊,。其次,,這批造像上有清晰的古代修補痕跡,特別是在體形較大的立體圓雕像上尤其明顯,。修復方法是在頭頸,、軀干和手臂斷裂處磨平,然后鑿出方形或圓形的槽孔,,內嵌鐵質鉚桿,,空隙填補類似白石膏的粘接物。北魏和東魏北齊大型造像普遍可以見到這種修補痕跡,,但在時代明確的隋代和唐代造像上均未見到古代修補跡象,。結合鄴城佛教發(fā)展特殊的歷史背景,這可以作為區(qū)別北齊和隋代造像的一項重要依據,。鄴下佛教于北齊達到頂峰,近年發(fā)掘的規(guī)模宏大的彭城東魏北齊皇家寺院,、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及鄴城周邊星羅棋布的石窟寺和蔚為大觀的刻經遺跡,都說明北朝晚期中原北方地區(qū)佛教文化中心,。而北周武帝宇文邕則以釋老之學悖逆不孝,,虛耗國力,于建德三年(574)斷佛,、道二教,,這是中國佛教史上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后的第二次全國范圍的滅佛運動,。建德六年(577),北周滅北齊,,遂將滅佛令推廣到齊境,。鄴下佛教受到沉重打擊,,寺塔造像盡數(shù)毀棄,僧徒流徙。北周武帝平齊次年即病故,,隋國公楊堅逐漸掌握政權。大象二年(580),,相州總管尉遲迥因不滿楊堅擅權而據鄴起兵,,旋被討平,楊堅為防止鄴城的故都地位再被利用,,除徹底撤毀鄴城的宮室官署民居外,,還將州縣治所及居民悉數(shù)遷移到南面的安陽城,史載“隋文輔政,,相州刺史尉遲迥舉兵不順,,楊堅令韋孝寬討迥,平之,。乃焚燒鄴城,,徙其居人,南遷四十五里,,以安陽城為相州理所,,仍為鄴縣。”[8]六朝古都經此一劫終成廢墟,。隋文帝楊堅雖然通過毀城移民徹底摧毀了鄴城,,但作為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在位期間在全國范圍內恢復和推廣佛教,,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就是修復建德法難時破壞的寺院和造像,。初唐法琳《辯正論》明確記載:“自開皇之初終于仁壽之末,所度僧尼二十三萬人,。海內諸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凡寫經論四十六藏,一十三萬二千八十六卷,,修治故經三千八百五十三部,。造金銅檀香夾纻牙石像等,大小一十萬六千五百八十軀,,修治故像一百五十萬八千九百四十許軀,。宮內常造刺繡織成像及畫像,五色珠旛五彩畫旛等不可稱計,。二十四年營造功德,,弘羊莫能紀,?!彼鍩蹢顝V追其父后塵,“修治故像一十萬一千軀,。鑄刻新像三千八百五十軀,。所度僧尼一萬六千二百人?!?/span>綜合以上文獻記載的鄴城佛教歷史背景,,結合考古發(fā)掘的層位關系和佛像修復過程中所見跡象,可以得出以下推論:華北地區(qū)大量的北朝造像是北齊佛教興盛的歷史見證,,這批造像在北周武帝滅佛時期經歷了大規(guī)模的人為破壞,,隋代對建德法難時摧毀的寺院和造像進行了全面修復并重新投入使用,唐代某個特殊時期再度發(fā)生毀佛事件,,這批經隋代修復使用的前代造像和隋唐新刻造像再次被摧毀后掩埋在坑中,,直至近年經考古發(fā)掘才重見天日。故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的千余件造像,,北魏至北齊造像上常見修復的槽孔,、鉚釘和粘接物殘痕(圖14-15),而隋唐造像雖也經人為破壞,,但卻未見到修補痕跡,。據此而論,北周武帝建德法難及隋文帝楊堅恢復佛法修治故像是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鄴城在北齊滅亡后就已失去昔日的國都和佛教中心地位,,已不具備創(chuàng)造新樣式的條件,。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的多件以不對稱披帛為特征的菩薩像,從其身部,、頸部和手臂處的修補殘痕來看(圖3-6),,其出現(xiàn)年代應該早于隋代,很可能是北齊中后期融合東,、西方文化因素而蘊育出的新式樣,,并成為隋代流行的菩薩披覆方式。[1]羅福頤.河北曲陽縣出土石像清理工作簡報[J].考古通訊,,1955(3).[2]李錫經.河北曲陽縣修德寺遺址發(fā)掘記[J].考古通訊,,1955(3).[3]楊伯達.曲陽修德寺出土紀年造象的藝術風格與特征[J].故宮博物院院刊,1960(2).[4]程紀中.河北藁城縣發(fā)現(xiàn)一批北齊石造像[J].考古,,1980(3).[5]河北省文物局編.河北文物精華·定州文物藏珍[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6]劉建華.北齊趙郡王高睿造像及相關文物遺存[J].文物,1999(8).[7]趙永平,,陳銀鳳.東魏大通智勝漢白玉佛[J].文物春秋,,1995(1).[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臺市文物管理處,,南宮市文物保管所.河北南宮后底閣遺址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2(1).[9]河北臨漳縣文物保管所.河北鄴南城附近出土北朝石造像[J].文物,1980(9).[10][日]松原三郎.中國仏教彫刻史論·圖版編[M].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11]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清理簡報[J].文物,,1998(2).[12]夏名采,王瑞霞.青州龍興寺出土背屏式佛教石造像分期初探[J].文物,,2000(5).[13](唐)令狐德棻等.周書·靜帝紀[M].北京:中華書局,,1971.(作者:何利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2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