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羅岸先 《桃花鱖魚圖》 江西省博物館供圖 張志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人。原先名龜齡,。父張游朝,,精通莊、列二子著作,,做《象罔》,、《白馬證》諸篇來輔助推廣他們的學(xué)說。其母夢見楓樹生于腹上而生下志和,。十六歲即登明經(jīng)榜,,以策論上肅宗,特別受到賞識器重,,命為翰林待詔,,并授予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職務(wù),因而賜名為志和,。后來因事獲罪貶降為南浦縣尉,,遇赦而回,以父母去世,,不再做官,,居江湖間,自號為“煙波釣徒”,。著《玄真子》,,也以書名為自己的別號。有一個叫韋詣的人,,為他撰寫了《內(nèi)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有三百六十五卦,。 孔小瑜(1899-1984) 志和之兄鶴齡恐怕他隱逸逃世而不回家,,替他在越州東郭內(nèi)修建居室,用新割的青草蓋頂,,椽棟都是未經(jīng)砍削的原木,。志和以豹皮為席,棕草為履,,釣時不用魚餌,,其意并不在于釣到魚,。縣令讓他疏浚渠道,,他手執(zhí)畚箕而無抵觸表情,。 志和曾想用粗布制皮衣,嫂嫂親自為他紡織縫制,,做好后穿上,,雖暑熱天也不脫。 張書旂(1900—1957) 觀察使陳少游訪問他,,停留了一整天,,名其居處為玄真坊。以其門狹窄,,為他買地擴大門楣,,名為回軒巷。以往門前為流水所阻,,無橋,,陳少游為他建橋,人稱大夫橋,?;噬显n給他一奴一婢,志和將他們配為夫婦,,一名漁童,、一名樵青。 陸抑非(1908年-1997年)
張大壯(1903—1980)
王夢白(1888~1934) 錢松巖(1899-1985) 周煉霞 (1908-2000) 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云(1910—1993) 張世簡(1926~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