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戲中,,相信大家會常常見到一根像馬桶搋子一樣的武器,,人送雅號:昭和快樂棒,詮釋了什么叫用生命來反坦克,。鬼子為何會開發(fā)出如此尖端的單兵反坦克武器,?那除了刺雷,日軍還有沒有其他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呢,? 自30年代中期,,日本同世界各國一樣,都在規(guī)劃為單兵所攜帶的反坦克武器,。首先想到和可模仿的東西應該就是反坦克槍了,,早在一戰(zhàn)就有了這玩意,像13.2毫米的毛瑟M1918,,XXXL號的G98,。 后來呢各國都有了自己的發(fā)展思路,,德國的,、英國的,、波蘭的、蘇聯(lián)的,,口徑重量呢都不相同 德國PzB39 英國博伊斯 波蘭Wz35 蘇聯(lián)PTRD-41 而日本敲定了自己反坦克槍的口徑為20毫米,!1937年正式采用了小倉兵工廠的設計,定名為97式自動炮,,這小倉兵工廠真是造了不少缺德玩意 97式可發(fā)射20×125毫米穿甲曳光彈和高爆曳光彈,,據(jù)美國人測試可在250米范圍內(nèi)穿透30毫米的裝甲 九七式的20×125mm彈 擁有7發(fā)頂置彈匣,半自動發(fā)射,,可在槍管上安裝一個8毫米的防護盾 防護盾后視角 97式反坦克槍真是一點沒糟踐以炮之名啊,,除了20毫米的口徑之外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重,空槍重52.2公斤,,整個就是一個人的重量了,。這抱起來多沉啊,于是呢就給他加了一套支架和提手,,槍管是可以快拆的,,方便搬運,。加上這些之后重量來到了68公斤,抬著它跟抬個傷員沒啥區(qū)別,。 看著九七式感到迷惑的美國大兵 那么相對應的人員配置:得有4個人搬吧,,再來4個背彈藥的,一個小隊長,,這就得有9個人來伺候這一玩意,,還不加上配送的馬匹啊等等,。 一旦到達位置要迅速的弄好支架,,副射手要靠蠻力拉開拉機柄,裝上彈匣,,用雙手固定住兩條前腿,。射手抵肩射擊,有一個皮革的托“臉”板(托腮板實在是太大了),,覘孔式照門 刀片準星射在了左側(cè),,打響他不容易啊 九七式戰(zhàn)斗示意圖 九七式的拉機柄 很快97式反坦克槍迎來了首戰(zhàn),1939年的諾門罕戰(zhàn)役,。面對蘇聯(lián)的鋼鐵洪流,,九七式未能大展拳腳,戰(zhàn)績平平,,談不上什么大殺器,。后來呢也來到了中國戰(zhàn)場,戰(zhàn)績呢依然平平,。1941年就停產(chǎn)了,,后面就把九七式降格為防御陣地的固定武器了。 蘇聯(lián)繳獲的九七式 那么到了太平洋戰(zhàn)場,,日軍單兵該怎么反坦克呢,。有單兵投擲類的99式磁性手榴彈,三式空心裝藥手榴彈,。 99式磁性手榴彈 三式空心裝藥手榴彈 手榴彈這東西再好他扔不準也不行啊,,最好呢就是貼著坦克炸。99式倒是能吸上去,,但不是空心裝藥戰(zhàn)斗部,,三式呢是空心裝藥的,但不能吸上去......你看人漢斯的HHL-3磁性反坦克雷 但這類手榴彈不好的一點就是要人無限的接近坦克,,危險很大,,這對于日軍來說那不叫事啊,賤命一條給天蝗得了,。于是呢就在三式的基礎上有了四式刺雷 隨著反坦克技術(shù)的發(fā)展,,日軍也見識到了美軍的巴祖卡,,也聽說了德國的坦克殺手和鐵拳,就舔著臉從德國人那要來技術(shù)援助,。德國陸軍武器部派保羅尼穆勒上校和沃爾特默克爾少校親臨指導,,通過日本人的技術(shù)攻關,開發(fā)出了試制四式七糎噴進炮,,也就是四式70毫米火箭筒,,倒是生產(chǎn)了一些,但是呢都在國內(nèi)連村都沒出過,。 四式的70mm炮彈 據(jù)說啊這個四式跟咱們中國還有點關系,,抗美援朝時,咱們國家想仿制美國的M20火箭筒,,在技術(shù)方面就拿來了沈陽留存的日軍火箭筒資料參考,,就是這個四式火箭筒啊,仿制的稱為51式火箭筒 在無后座力炮方面日軍呢也攻關成功,,先后有試制一式81毫米無反動炮,、試制二式無反動炮、試制三式十糎半也就是105毫米無反動炮,,又是帶架子又是帶輪子的,,沒法給單兵用啊 所以呢最后定型了一款試制5式45毫米簡易無反動炮,那為什么叫簡易呢,,因為它就是光禿禿的一根筒子,,連個瞄準具都沒有,全憑感覺,。 德國人的鐵拳是一次性的,,到了日本人這那肯定不行啊,五式是可以多發(fā)射擊的,。最后五式是沒有量產(chǎn),,五式嘛都1945年了 日本在反坦克上沒有啥建樹,一方面呢是技術(shù),,另一方面則是中國戰(zhàn)場上不太需要這種火力,,也就是欺負欺負那個時候的中國了。現(xiàn)在看來,,他們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人,,呃也不能叫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