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鮮為人知的寧夏明朝歷史,,講述你不熟悉的寧夏明朝金戈鐵馬的歷史,,我是威叔!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寧夏風(fēng)情,!
前言 前段時間《滿江紅》的熱映,讓同名的詩詞《滿江紅·寄懷》也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人們的爭論中心是這首詩詞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岳飛所作,?賀蘭山是指寧夏的賀蘭山還是河北的磁縣賀蘭山,。 反正各路專家各種舉證和解讀,整得是精彩紛呈,。 不管如何,,要說在《滿江紅·寄懷》中,岳飛沒有做到的“踏破賀蘭山缺”的壯舉,,有個人卻做到了,,那就是明朝第一任西北三邊總制的王越。 1 明朝時期,,明朝廷北境主要的敵人就是瓦剌和韃靼,,他們是由北元殘部分裂演變而來。明朝廷和他們的主要戰(zhàn)場就是在長城一線,,為此,,出于防御目的,從山海關(guān)到嘉峪關(guān)長長的防線上,,設(shè)置了“九邊重鎮(zhèn)”,。 而賀蘭山一帶就是“寧夏鎮(zhèn)”的防御范圍。一代又一代的明朝將士前赴后繼戍邊來到寧夏鎮(zhèn),,用熱血和生命澆筑著血肉長城,,拱衛(wèi)著大明江山的穩(wěn)固。這其中涌現(xiàn)出諸多杰出將領(lǐng),,王越也是其中一員,。 和明初那些如雷貫耳的猛將不同,比如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等等,,王越是妥妥的文人士大夫出身,,但最終卻是以武功而聞名,封威寧伯,。人稱“王威寧”,。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匯來說,他是一名“儒將”,。 2 王越的崛起有其時代背景和因素,。 他是明朝中期的名將代表。明朝中期,,由于軍功集團的覆滅(始于朱元璋殺功臣)與文官團體的異軍突起,幾乎所有的封疆大吏都由士大夫擔(dān)任,,武將基本沒有了出頭的機會,。這些文人士大夫在科舉體系中,,對于具體軍務(wù)的理解普遍不高,但卻能夠掌握相當(dāng)?shù)馁Y源,。 這也是為什么明初時期明朝廷那么能打,,到了中期顯得羸弱很多的原因。想想明初太宗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一生致力北伐,,基本都是勝多負(fù)少,打得北元滿地找牙,,到了后來卻發(fā)生“土木堡之變”,,這就是“抑武”的慘痛后果。 如果不是北元也相對孱弱,,就不只是皇帝被擄走這么簡單了,。這也可以看出來明軍的戰(zhàn)斗力下滑到什么地步。 公元1449年發(fā)生的“土木堡之變”也是明朝文官集團正式上位,,以中流砥柱的形象走上前臺的開始,。 也正是因為這樣,作為文官士大夫的王越就脫穎而出了,,公元1451年,,他科舉考試高中進士,正式出道,,一生跌宕,,后來因三場所謂的大捷而為人稱贊。其中,,又以發(fā)生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的賀蘭山之戰(zhàn)最具代表性,。 3 王越生于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到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時候,,已經(jīng)是七十二歲了,。名副其實的老臣,老將,。 這個時候,,虜寇已經(jīng)復(fù)飲馬河套地,賀蘭山是明朝廷的屏障,,而對于北元殘部來說同樣也是這樣,。明孝宗朱祐樘(弘治皇帝)敕諭王越,命其速攻賀蘭山,,以防止韃靼長期占據(jù)此地,,侵?jǐn)_邊關(guān)。王越掛帥,,名義上是老將出征一頂三,,但是也反映出明朝名將后繼乏人,。
史書上稱“賀蘭山之戰(zhàn)”,,但是,在志書上卻更為具體,,稱之為“蒲草溝之戰(zhàn)”,。 這一戰(zhàn)也是王越軍旅生涯的最后一戰(zhàn)。 此戰(zhàn)前,,王越兵聚寧夏鎮(zhèn)(銀川城),。他登上北門樓(德勝門),望著瀟瀟雨歇,,回顧一生戎馬和虜寇的廝殺,,壯懷激烈,寫下了千古不朽名篇《滿江紅·寄懷》,。 至于說這首詞為什么會冠以岳飛名下,,這就有得說了,這里不展開說,。 4 志書載:“弘治十一年,,總制都御史王越率兵出賀蘭山后,至蒲草溝虜巢斬首四十余級,,獲牛馬羊器仗甚眾,。” 其實“蒲草溝之捷”是一場夜襲戰(zhàn)(偷襲),這也是王越的強項,。因為王越沉穩(wěn)謹(jǐn)慎,,謀略過人,并且知己知彼,。他一方面知道自己麾下軍士們的戰(zhàn)斗力情況,,更知道虜寇的戰(zhàn)斗力情況。一生和虜寇作戰(zhàn)無數(shù),,他當(dāng)然不會作無謂的犧牲,。 得勝回師銀川城后,他還做了首詩以紀(jì)念: 《大捷詩》 王越 兵事驅(qū)人老未聞,銜枚夜度幾重關(guān),。 地空虎穴藏勍椋,,天運神機破大奸。 殺氣平吞四海水,,威名高壓賀蘭山。 凱歌齊唱紅旗舞,,報道元戎得勝還,。 也有很多人會疑惑,一場大捷,,竟然只斬首四十余級(斬首是可以記軍功的),,這未免少得太夸張了吧?其實這跟王越和同時期的官宦們的矛盾有關(guān),。換句話來說,,王越在歷史上的爭議很大,要展開說真是一匹布那么長,。 5 縱觀王越的一生,,他的表現(xiàn)也算是明朝儒將群體的巔峰了。接韓雍的班,,讓后來的王守仁和汪鋐敬仰和模仿,。承前啟后是做到了,但是卻沒能成為楷模,。以至于讓明朝廷的“抑武揚文”沒能走在正軌上,。 其實明朝廷“抑武揚文”,如果能保持讓王越這樣的文人士大夫有出頭和繼承的傳統(tǒng),,也不至于讓后來的女真崛起能有這么快了,。 不過當(dāng)時世界格局已經(jīng)開始發(fā)生變化,這一切不過是回光返照罷了,。 總之,,賀蘭山見證了王越的跨越,踏破賀蘭山缺,,他做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