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克(生于安妮莉絲·瑪麗·弗蘭克;1929 年 6 月 12 日至 1945 年 3 月)是一名猶太少年,,她在二戰(zhàn)期間躲藏在納粹占領(lǐng)的阿姆斯特丹的秘密附樓中兩年,。 當(dāng)她 15 歲死在卑爾根-貝爾森集中營時,她的父親幸存下來并找到并出版了安妮的日記,。她的日記自此被數(shù)百萬人閱讀,,并將安妮·弗蘭克變成了在大屠殺期間被殺害的兒童的象征。
安妮弗蘭克出生于德國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是奧托和伊迪絲弗蘭克的第二個孩子,。安妮的姐姐瑪格特貝蒂弗蘭克比她大三歲。 法蘭克人是一個中產(chǎn)階級,、自由派的猶太家庭,,他們的祖先在德國生活了幾個世紀(jì)。 法蘭克人認(rèn)為德國是他們的家,,因此他們在1933年離開德國并在荷蘭開始新生活,,遠(yuǎn)離新掌權(quán)的納粹的反猶太主義,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在那個年代的孩子們,,都受盡了苦難,很少有存活下來的,。 在與伊迪絲的母親一起搬到德國亞琛后,,奧托弗蘭克于 1933 年夏天搬到荷蘭阿姆斯特丹,以便他可以建立荷蘭的佩克塔公司,,這是一家生產(chǎn)和銷售果膠(一種用于制作果凍的產(chǎn)品)的公司),。 弗蘭克家族的其他成員緊隨其后,安妮是最后一個于 1934 年 2 月抵達(dá)阿姆斯特丹的,。 法蘭克一家很快就適應(yīng)了阿姆斯特丹的生活,。當(dāng)奧托·弗蘭克專注于建立自己的事業(yè)時,安妮和瑪格特開始了他們的新學(xué)校,,并結(jié)交了一大群猶太人和非猶太人朋友,。 1939 年,安妮的外祖母也逃離了德國,,與法蘭克一家生活在一起,,直到 1942 年 1 月去世。 1940 年 5 月 10 日,,德國進(jìn)攻荷蘭,。五天后,該國正式投降,。 現(xiàn)在控制了荷蘭,,納粹很快開始頒布反猶太人的法律和法令。除了不能再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去公共游泳池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安妮也不能再去非猶太人的學(xué)校上學(xué)。 納粹的到來讓猶太人面臨絕望,。 1941年9月,,安妮不得不離開她的蒙特梭利學(xué)校去上猶太中學(xué)。1942 年 5 月,一項新法令強(qiáng)制所有 6 歲以上的猶太人在衣服上佩戴黃色的大衛(wèi)之星,。 由于荷蘭對猶太人的迫害與德國早期對猶太人的迫害極為相似,,法蘭克人可以預(yù)見他們的生活只會變得更糟。法蘭克人意識到他們需要找到逃跑的方法,。 由于邊境關(guān)閉,,弗蘭克一家無法離開荷蘭,他們決定躲避納粹的唯一方法就是躲藏起來,。在安妮收到她的日記前將近一年,,弗蘭克夫婦已經(jīng)開始組織一個藏身之處。 對猶太人的單方面制裁,,只能被迫找能藏身的地方,,開始了貓捉老鼠。 躲起來在安妮13歲生日(1942 年 6 月 12 日)時,,她收到了一本紅白格子的親筆簽名冊,,她決定將其用作日記。 在她躲起來之前,,安妮在她的日記中寫下了她的日常生活,比如她的朋友,、她在學(xué)校的成績,,甚至打乒乓球。 弗蘭克夫婦原計劃于 1942 年 7 月 16 日搬到他們的藏身之處,,但當(dāng)瑪戈特于 1942 年 7 月 5 日收到征召通知,,將她傳喚到德國的勞改營時,他們的計劃發(fā)生了變化,。 收拾好最后的物品后,,弗蘭克一家于第二天離開了他們的公寓。 他們的藏身處位于王子運(yùn)河 263 號 Otto Frank 公司的后上部,,安妮稱之為“秘密附樓”,。梅普·吉斯、她的丈夫和其他三名員工都幫助養(yǎng)活和保護(hù)躲藏起來的家庭,。 那個年代的猶太人,,整體過得東躲西藏的生活,沒有一天是安慰的,。 附件中的生活1942 年 7 月 13 日(弗蘭克一家抵達(dá)附樓后 7 天),,范佩爾斯一家(在安妮出版的日記中稱為范丹恩一家)抵達(dá)秘密附樓居住。 范佩爾斯家族包括奧古斯特范佩爾斯 (Petronella van Daan),、赫爾曼范佩爾斯 (Herman van Daan) 和他們的兒子彼得范佩爾斯 (Peter van Daan),。 躲在秘密附樓中的第八個人是牙醫(yī)弗里德里希·“弗里茨·普費弗(在日記中稱為阿爾伯特·杜塞爾),他于 1942 年 11 月 16 日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安妮從 1942 年 6 月 12 日 13 歲生日開始一直寫日記,,一直寫到 1944 年 8 月 1 日。日記的大部分內(nèi)容是關(guān)于狹窄和令人窒息的生活條件,,以及躲藏在一起的八個人之間的性格沖突,。 安妮還寫了她與成為青少年的斗爭,。在安妮住在密室的兩年零一個月里,她定期寫下她的恐懼、希望和性格,。她覺得自己被周圍的人誤解了,并不斷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一個13歲的孩子,,長年在這種環(huán)境下,經(jīng)歷了哪些恐懼,? 被發(fā)現(xiàn)和逮捕安妮躲藏時13歲,,被捕時15歲。1944年8月4日上午,,一名黨衛(wèi)軍軍官和幾名荷蘭安全警察在上午10點或10:30左右將車停在王子運(yùn)河 263 號,。 住在密室的八個人全部被捕并被帶到荷蘭的韋斯特博克集中營。安妮的日記躺在地上,,當(dāng)天晚些時候被米普·吉斯收集并妥善保管,。 1944 年 9 月 3 日,安妮和所有躲藏起來的人都被送上了離開韋斯特博克前往奧斯維辛 集中營的最后一班火車,。 奧斯威辛集中營,,到底恐怖到什么什么程度。 被捕的生活猶太人,、吉普賽人(羅姆人),、同性戀者、反社會者,、罪犯和戰(zhàn)俘被聚集起來,,塞進(jìn)火車上的牛車廂,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 當(dāng)火車停在奧斯威辛二號:比克瑙時,,新來的人被告知將所有物品留在車上,然后被迫下車并聚集在被稱為“坡道”的鐵路月臺上,。 一起下船的家庭很快被殘忍地分開,,因為一名黨衛(wèi)軍軍官,通常是一名納粹醫(yī)生,,命令每個人排成兩列,。 大多數(shù)婦女,、兒童、老人和那些看起來身體不適或不健康的人都被送到了左邊,;而大多數(shù)年輕人和其他看起來足夠強(qiáng)壯可以做苦工的人則被派往右翼,。 兩條線的人不知道,左邊的線意味著立即死在毒氣室,,右邊的意味著他們將成為集中營的囚犯,。(大多數(shù)囚犯后來會死于饑餓、暴曬,、強(qiáng)迫勞動和/或酷刑,。) 一旦選擇結(jié)束,一組經(jīng)過挑選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囚犯(“加拿大”的一部分)收集了留在火車上的所有物品,,并將它們分類成大堆,,然后存放在倉庫中。 這些物品(包括衣服,、眼鏡,、藥品、鞋子,、書籍,、圖片、珠寶和祈禱披巾)會定期打包運(yùn)回德國,。 戰(zhàn)爭時期的俘虜,,每天盼著能活下來就行,看著讓人心疼,。 被派往左翼的人,也就是到達(dá)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多數(shù)人,,從未被告知他們已被選中處死,。 整個大屠殺系統(tǒng)都依賴于對受害者保密。如果受害者知道他們將走向死亡,,他們肯定會反擊,。 但他們不知道,所以受害者抓住了納粹希望他們相信的希望,。被告知要被送去上班,,當(dāng)被告知首先需要消毒和淋浴時,廣大受害者相信了,。 受害人被帶到一間接待室,,在那里他們被告知脫掉所有衣服。這些男人,、女人和孩子們赤身裸體,,然后被帶到一個看起來像大淋浴間的大房間(墻上什至有假淋浴噴頭),。 當(dāng)門關(guān)閉時,納粹分子會將旋風(fēng)分離器B顆粒倒入一個開口(在屋頂或通過窗戶),。一旦接觸空氣,,顆粒就會變成毒氣。 毒氣殺得很快,,但不是瞬間的,。受害者們終于意識到這不是淋浴間,他們互相攀爬,,試圖找到一塊可以呼吸的空氣,。其他人會用手抓門,直到他們的手指流血,。 一旦房間里的每個人都死了,,分配了這項可怕任務(wù)的特殊囚犯 (Sonderkommandos) 就會讓房間通風(fēng),然后移走尸體,。尸體將被搜查以尋找黃金,,然后放入火葬場。 盡管奧斯威辛一號集中營確實有一個毒氣室,,但大部分大屠殺都發(fā)生在奧斯威辛二號集中營:比克瑙的四個主要毒氣室,,每個毒氣室都有自己的火葬場。 這些毒氣室中的每一個每天都可以殺死大約 6,000 人,。 那些在斜坡上的選拔過程中被送到右邊的人經(jīng)歷了一個非人化的過程,,把他們變成了集中營的囚犯。 他們所有的衣服和任何剩余的個人物品都被拿走了,,頭發(fā)也被完全剪掉了,。他們得到了條紋監(jiān)獄服和一雙鞋子,但通常都是尺碼不對的,。 然后他們被登記,,在他們的手臂上紋上一個數(shù)字,然后被轉(zhuǎn)移到奧斯威辛集中營的一個集中營進(jìn)行強(qiáng)制勞動,。 新來的人隨后被扔進(jìn)了殘酷,、艱苦、不公平,、可怕的集中營生活世界,。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第一周內(nèi),大多數(shù)新囚犯發(fā)現(xiàn)了他們被送到左翼的親人的命運(yùn),。一些新囚犯再也沒有從這個消息中恢復(fù)過來,。 在營房里,囚犯擠在一起睡覺,,每個木鋪三名囚犯,。營房里的廁所由一個水桶組成,,通常在早上就溢出來了。 早上,,所有囚犯將在外面集合,,進(jìn)行點名。在點名時在室外站幾個小時,,無論是在酷熱還是冰點以下,,本身就是一種折磨。 點名后,,囚犯將被帶到他們當(dāng)天工作的地方,。一些囚犯在工廠里工作,而另一些囚犯則在外面做苦工,。經(jīng)過數(shù)小時的艱苦工作,,囚犯將被送回營地進(jìn)行另一次點名。 食物很少,,通常只有一碗湯和一些面包,。有限的食物和極其艱苦的勞動是故意讓囚犯工作和餓死的。 1944 年 10 月底,,安妮和瑪格特被送往卑爾根-貝爾森集中營,。次年 2 月底或 3 月初,瑪格特死于斑疹傷寒,,幾天后安妮也死于斑疹傷寒,。 卑爾根貝爾森于1945年4月12日獲得解放。 安妮的家人被捕后,,米普·吉斯 (Miep Gies) 保存了她的日記,,并在奧托·弗蘭克 (Otto Frank) 戰(zhàn)后返回阿姆斯特丹時將其歸還給了他。“這是你女兒安妮的遺產(chǎn),,”她邊說邊把文件遞給他,。 奧托認(rèn)識到日記作為見證納粹迫害第一手經(jīng)驗的文件的文學(xué)力量和重要性。該書于 1947 年出版,,已被翻譯成 70 種語言,被認(rèn)為是世界經(jīng)典,。該書已被成功改編成舞臺劇和電影,。 《安妮·弗蘭克日記》(又名《安妮·弗蘭克:一個少女的日記》)被歷史學(xué)家理解為特別重要,因為它通過一個年輕女孩的眼睛展示了納粹占領(lǐng)下的恐怖,。 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蘭克之家博物館是一個主要的旅游景點,,它讓全球游客更接近了解這段歷史。 作者觀點根據(jù)猶太人的慘狀,,可以看出他們的卑微,,活生生一條條人命就這樣犧牲,,他們?nèi)ツ恼f理。不由讓我想起日本對我們國家的傷害,,想到這里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的留下來,,愿“以后只有和平?jīng)]有戰(zhàn)爭?!?/div> 《安妮·弗蘭克:少女日記》
|
|
來自: 歷史探奇 > 《歷史文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