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角】 幾十年來,,眾多校長和教師一直都在“應試”和“提升學生素質”間糾結。一方面,,社會各方極其看重中考,、高考成績,另一方面,,學校要下大力氣開展素質教育特別是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育,。這個看上去難以解決的兩難問題,實際上隱含著破解之道,。 首先,,從理論上看,考試重點關注的知識和技能是人的素質特別是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品德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上,學生掌握知識與提升素質并無根本性矛盾,。兩者的差異在于,,應試教育僅僅停留在為應對考試而進行知識教育,而素質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知識教育只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次,,從實踐上看,升學率較高的學校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緊緊盯著考試所指向的范圍,,要求學生用“刷題”“熬夜”的方式進行針對性練習,這類學校有可能培養(yǎng)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學生,;另一類學校不僅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素質教育也開展得有聲有色,這類學校能培養(yǎng)出更多“高分高能”的學生,。 這就給了人們一個重要啟示:只要改革思路和舉措得當,,學校完全有可能在保證學生考試成績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這個兩難問題,。 顯然,,改革的關鍵是如何找到這個平衡點,進而引導考試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都向著這個方向積極探索,。 從中考,、高考改革看,要統(tǒng)籌兼顧為高一級學校選拔合格學生和引導基礎教育向素質教育方向發(fā)展的雙重任務,。近些年,,各地積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精神,,考試和錄取方式的改革已經(jīng)取得初步成效,。例如,有些省市提高了體育與健康的分數(shù)占比,,有些省市采取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高校招生多元錄取機制,。 從學校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看,要引導學校平衡好知識教育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系,,并把其作為持續(xù)深耕的重要改革領域,。 一要引領校長和教師真正樹立起正確的教育目的觀,堅持五育并舉,,切實把立德樹人落實到教育工作各個方面和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并將其作為解決培養(yǎng)什么人、為誰培養(yǎng)人,、怎樣培養(yǎng)人問題的關鍵舉措,。 二要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綜合效益水平作為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課堂教學質量和綜合教育效益高有兩個基本標準:一個是教師善于利用學科教學中的各類教育資源,,在一個教學過程中能同時達成多個教育目標,。這就要求教師把學科知識體系看成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線索,不斷提高課堂教學五育融合的水平,,在努力完成學科知識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在內容拓展,、過程設計、方法選擇,、作業(yè)安排和成績評價等多個方面深入挖掘各種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預設的和課堂教學中隨機生成的各種小的切入點,順勢在一個或幾個方面推進思想政治,、道德規(guī)范,、思維能力、藝術修養(yǎng)以及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育,。從這個意義上看,,校長和教師不僅要形成學科德育的理念,還應當將其拓展到學科智育,、學科體育,、學科美育和學科勞動教育等諸多方面,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綜合效益,。另一個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遵循教育規(guī)律,,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每個教學目標點上,,教師都應盡最大可能采用適合學生的最佳方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用較短的時間,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從而為學生讓出更多時間,,推動他們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實現(xiàn)思想道德,、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個性化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的良好發(fā)展,。 達成上述目標是教育改革向高階邁進的重要標志,,這對校長和教師的改革決心、教育智慧和整體專業(yè)素養(yǎng)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新的時代,黨和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校長,、教師的定向培訓,,不斷引領他們實現(xiàn)與此相適應的高階發(fā)展。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負擔才能真正減下來,,保證考試成績和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雙重目標才有可能同時高品質達成。 |
|
來自: 云哥7tz6c7y122 > 《五育并舉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