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是人創(chuàng)造的,是人在生產(chǎn)過程中用來制造產(chǎn)品的器具,。方法,,是人在社會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并以此巧妙辦事,,或有效辦事應(yīng)遵循的條理,、途徑、線路或路線,。工具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方法,,而正確的方法則能很好地發(fā)揮工具的作用,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并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而不斷地改進(jìn)、發(fā)展和提高,。硯的制作工具與使用方法也是一樣的,,就硯的制作程序而言,分為兩個步驟:一是硯坯的制作,,一是硯的雕刻,。硯坯,,指通過人工制作成形的硯石,,如圓形、方形,、長方形,、箕形、瓜形,、瓦形,、蟬形、鵝形等等,。硯坯的制作,,過去全靠手工,現(xiàn)在用上了機器,,所使用的工具有:鋼鑿,,鐵錘,鋼尺,,鐵筆,鋼鋸(包括電動的),砂石(包括砂輪和電動的磨石機)等,。1,,鋼鑿,有兩種形式:一種尖口的,,一種平口的,,尖口的鑿子用于切取硯石的橫斷面、鑿出硯石的面而成型,。平口的鑿子,,主要用于整平面,即在尖口鑿子鑿出成型硯石的基礎(chǔ)上,,鑿去尖口鑿的鑿痕,,從而達(dá)到硯石表面平整的效果。 2,,鐵錘,,多為扁方形,配有木柄(如木工的斧子),。使用時,,一般是左手握鑿子,右手握錘子,,鑿子對準(zhǔn)硯石,,錘子敲打鑿子的上端,一錘一鑿,,一起一落,,相互配合,相互作用,。 3,,鋼尺,有直尺,、曲尺等,,于硯石上畫線所用。 4,,圓規(guī),,鐵質(zhì)如剪刀式(兩頭尖),主要用于畫圓,。鑿與錘,,是古人制作硯坯的主要工具,。這一工具的使用方法,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并非那么容易,。方法也可以說是技術(shù),而在鑿后硯石上所留下的鑿痕,,則是制作者技術(shù)水平的體現(xiàn),。雖然我們沒有見過古人具體的操作,但許多古硯在造型中所反映出來的中規(guī)中矩,,曲折有度,,棱角分明的形式,無不體現(xiàn)出當(dāng)時制硯藝人扎實過硬的鑿石技藝,。在遺留下來的一些硯石和未完工的硯中,,也可見一斑。還有今天我們見到的一些古徽州石雕,,其紋飾雕刻暫且不論,,就其鑿工而言,無不令人折服,。 6,,鋼鋸,用鋸子鋸硯石是現(xiàn)代的事,,其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手動的,,一種是電動的。手動的為弓形小鋼鋸,。用這種鋸鋸石,,具體方法是:先將硯石的兩面用鑿子鑿平,用臺鉗將鑿平的硯石固定穩(wěn)當(dāng),,然后開始鋸,。鋸石也是有講究的,一是姿勢:一手握著弓柄一手按住弓的前端,,兩腳邁開成丁字步,,腰直雙手用力來回推拉。二是手法:重推輕拉,,用力均勻,,垂直向下,不偏不倚,。這種鋼鋸的鋸條不耐用,,更換鋸條是經(jīng)常的事,而且這種鋸用起來既費力,,又效率低,,不是人們理想中的工具,。電動的鋸,有臺式的,,也有手提式的,,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與手動鋸相比,既省時省力,,又減少了石塵對人體的侵害?,F(xiàn)在硯石的切割基本上都用臺式電動鋸。臺式電動鋸的臺面高度一般與人腰平齊,,上有一個軌道運行平臺,,使用時進(jìn)退靈活。這種電動鋸的具體操作方法與鋸木的電鋸相似,,一是姿勢:機器開動后,,將所要鋸的硯石平放在平臺上,一手按住硯石,,一手掌握著運行的臺板,,把所鋸硯石的起點、鋸片和硯石所鋸的終點形成一線,,即三點一線,,雙腳成丁字形,眼視前方,,穩(wěn)步推進(jìn),;二是手法:慢進(jìn)慢退,進(jìn)速均勻,,不可太快,,否則鋸片發(fā)熱,對硯石對鋸片都有損壞,。當(dāng)代機器鋸石7,,砂石,用于打磨硯石,。砂石為天然的石頭,,是早期人們所用的打磨工具。后來有了人工合成的砂輪,,砂輪中的鋒芒有粗有細(xì),,磨硯石的效果優(yōu)于天然砂石,所以人們普遍用之,。而后又有了電動的砂輪機,,這種砂輪機用起來不僅效果好,,而且速度快,由此代替了手工打磨,。打磨使硯石平整光潔,,是鋸的補充,無論是鑿出來的硯坯,,還是鋸出來的硯坯,,都需要通過打磨,才能達(dá)到理想的效果,。磨石如刨木一樣,,刨木是一門技術(shù)活,磨石也是一門技術(shù)活,,也是有講究的,。一是平整,即每個面的平整,,面與面的轉(zhuǎn)折處需垂直成九十度,,上下左右的長寬度要求一直,尤其是幾何形,。二是光滑,,在硯石的每個面中不能留下鑿痕和鋸痕,或粗的砂石,、砂輪的磨痕,。硯坯的制作,從人工鑿石到人工鋸石,、從人工鋸石到機器鋸石,,從人工磨石到機器磨石,其工具與方法也就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變化,,無疑是我國制硯業(yè)中的一種創(chuàng)新、一種進(jìn)步,、一種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