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國會圖書館 美國國會圖書館位于華盛頓,,建于1800年。該圖書館以1億2800萬冊的館藏量成為圖書館歷史上的巨無霸,,其中0.29億書籍,、0.12億照片,、0.58億件手稿,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書籍是以多媒體形式存放的,。 包括很多稀有圖書,、特色收藏、世界上最大的地圖,、電影膠片和電視片等,。 根據(jù)該館中文部的統(tǒng)計,到目前為止,,它共藏有中國古代的善本書籍5萬多冊,。其中,有一卷叫《一切如來》的書,,是公元975年北宋早期佛經(jīng)的木版印刷品,。 美國國會圖書館由三座以總統(tǒng)名字命名的建筑物構(gòu)成,分別為1897年落成的杰斐遜大廈,、1939年落成的亞當(dāng)斯大廈和1983年落成的麥迪遜大廈,,總面積為34.2萬平方米。 二,、俄羅斯國立圖書館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是歐洲第一大圖書館,,藏書總量僅次于美國國會圖書館,居世界第二位,。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的前身是1862年7月1日由皇帝簽字批準(zhǔn)成立的莫斯科公共和魯米采夫博物館,。 1862年魯緬采夫博物館由彼得堡遷往莫斯科,1925年改名為蘇聯(lián)國立列寧圖書館,,1992年在蘇聯(lián)國立列寧圖書館的基礎(chǔ)上建立了俄羅斯國立圖書館,。 截止到2000年底,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共藏有249種語言的4280萬件藏書,。 三,、法國國家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是法國最大的圖書館,其歷史可上溯至查理五世為收藏歷代王室藏書而建立的國王圖書館,,后經(jīng)弗朗索瓦一世在楓丹白露重建,稱皇家圖書館,,1792年更名為國家圖書館,,以后又幾度更名。 1981年密特朗總統(tǒng)提出要建一座“世界第一圖書館”,,1990年末奠基,,1995年3月建成,密特朗總統(tǒng)參加了新館的落成典禮,。 1993年7月21日,,法國部長會議決定,,將原國立圖書館和新建的法蘭西圖書館合并,重新命名為法國國家圖書館,。 新的法國國家圖書館在希拉克總統(tǒng)的主持下于1996年12月20日正式開館,,并被命名為密特朗圖書館。 現(xiàn)在,,圖書館有1300萬冊藏書,,與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書相差無幾。其中60萬冊是開架書,。 此外還有35萬種雜志,,25萬件名人手稿,100多萬種視聽材料,,另有多種紀(jì)念章,、貨幣等文物80多萬件。視聽材料數(shù)量和名人手稿數(shù)量位居世界之首,。 四,、大英圖書館 大英圖書館,于1973年7月1日建立,,位于倫敦和西約克郡,。它是由前大英博物館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外借科技圖書館以及英國全國書目出版社等單位所組成,。 該館的參考部就收藏1,000萬余冊印刷本圖書,、12萬冊手寫本圖書,、10萬件印璽及3,000余冊紙莎草紙上的抄寫本和其他資料,。 外借部約有圖書1300萬冊,,現(xiàn)有期刊、報紙92,,000種和縮微膠卷文件350萬件,,以及300萬份錄音資料。 圖書館擁有英國出版的每一冊書,,每一份報紙,;期刊以及樂譜都必須有一份考貝存放在該圖書館。人文及社會科學(xué)部有一千三百萬卷藏書,,包括東方以及印度室的收藏,、國家音聲檔案、手稿,、音樂,、地圖,、報紙以及郵票。 五,、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1987年落成,,占地7.24公頃,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白石橋南長河畔,,紫竹院公園旁。 地上書庫19層,,地下書庫3層,,書庫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1909年9月9日,,清政府批準(zhǔn)籌建京師圖書館,,百年來,京師圖書館陸續(xù)更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北京圖書館,,1998年12月12日改稱國家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亞洲規(guī)模最大的圖書館,,截至到2005年,,藏書容量達(dá)2500多萬冊,其中價值連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萬冊,。 著名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舉不勝舉。其中尤以“四大專藏”即“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和“文津閣四庫全書”最受矚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