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1903) 大多數(shù)電影史都將《火車大劫案》列為西部片的開山之作,這一類型的影片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風(fēng)靡了整個美國的影院,。在美國電影的前格里菲斯(pre-Griffith)時期,,這部由愛迪生公司于 1903 年 11 月拍攝的《火車大劫案》是商業(yè)方面最成功的電影,并引來了眾多效仿者,。 在早期電影時代,,復(fù)雜的敘事方式令埃德溫·波特(Edwin S.Porter)的這部作品顯得不同凡響。片中出現(xiàn)了幾十個獨立的場景,,每一個都能推動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在開篇場景中,兩個蒙面劫匪迫使電報員發(fā)送一條錯誤消息,,令火車臨時??俊5诙粓鼍皠t是盜匪登上了火車,,進(jìn)入郵車,,進(jìn)行了一段打斗之后打開了保險箱。下一幕中,,兩個劫匪制服了火車司機(jī)和司爐工,并把其中一人丟下了火車,。隨后劫匪停下火車,,劫持乘客,并射殺了一名試圖逃離的乘客,。接下來匪徒從車頭處逃走,,在下一幕我們看到他們策馬離去,與此同時車上的電報員發(fā)出了求援信息,。鏡頭轉(zhuǎn)到酒吧,,一名外來移民正在槍口的逼迫下跳舞,但當(dāng)接收到求援信息后,,所有人都拿起槍走出門外,。鏡頭再度切換至一隊人追蹤劫匪,雙方進(jìn)行槍戰(zhàn),,最后劫匪被射殺,。 影片中有一個特別的射擊鏡頭,也是這部影片最廣為人知的一幕——一名劫匪向著銀幕外射擊,。這一鏡頭在片頭和片尾都不時出現(xiàn),。但無論何時,,它都會給觀眾帶來的一種被槍迎面直擊的震撼感覺。 演員安德森(G.M.Anderson,,真名 Max Aronson)在《火車大劫案》的一個場景里扮演了被槍擊的乘客,。他在不久之后成為第一位西部片明星,從 1907 年起,,他飾演的布朗克·比利(Bronco Billy)這一角色出現(xiàn)在上百部電影中,。 多年以后,一些人對《火車大劫案》西部片開山鼻祖的身份發(fā)起質(zhì)疑,,焦點集中在它是否是第一部此類影片,,或者能否歸入“西部片”這一類別。確實,,在此之前也有一些電影涉及了西部主題,,例如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瘸印第安人在酒吧)(Cripple Creek Bar-Room Scene,1899)等,。但是它們并不像波特這部作品一樣,,是一個完整而成熟的故事。 必須承認(rèn),,這部影片的靈感不僅來源于那些混合了恢宏鐵路場景的舞臺劇,,還源自于一些非西部電影中出現(xiàn)的驚天劫案。而這部電影之所以被歸入真正的西部片也不是因為它的拍攝地點,,因為實際上的拍攝地在新澤西州的特拉華與拉克萬那鐵路線上(Delaware and Lackawanna Railroad),。但是自杰西·詹姆斯(Jesse James)時代起,火車劫匪就成了西部片中必不可少的形象,,而其他的典型元素,,如左輪手槍、牛仔帽和駿馬也都被運用到電影中去,,給觀眾帶來真正的“西部感”,。 |
|
來自: 黃之中 > 《藝術(shù)與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