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場 整個西行團隊里,雖然唐僧是大家的師父,,妖怪的中心目標,,引導(dǎo)所有人向善,但也僅此原因,,唐僧才會展示一下他那微弱的存在感,。 如果按功勞劃分的話,,悟空才是整個團隊的老大,他火眼金睛,、七十二變,,一身無人能敵的本領(lǐng),帶著整個團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八戒算是個看似大智若愚,實則也是半癡半傻的胖子,。外人眼里他精通天罡三十六變,,但真正西行路上卻并沒有發(fā)揮什么真正的作用,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他那好吃懶做的性格,。 這個團隊里,,只有沙僧才算得上功勞不多但苦勞無人能比的狠人。大家有目共睹他肩上的重擔,,卻始終沒人真正了解那擔子里東西究竟是什么,,到底有多重。 還需要強調(diào)一下的是,,這個團隊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白龍馬,也就是小白龍,。整個西行傳記里,,他的文筆最少,因此他也理所當然的不被人惦記,。 ● 禪訓 “師父,,我本是法力通天,素有齊天大圣的美稱,,一路除妖降魔戰(zhàn)功赫赫,,最后卻只封了一個斗戰(zhàn)勝佛,著實有些委屈啊…” “佛無大小,,亦無法相,,如來是佛,彌勒是佛,,你我皆為佛,,何來委屈一說?” “如若沒有大小法相,,那怎么去定義尊卑,,又怎么去教化萬千法眾?” “法眾有緣者,自會分清你我尊卑,。那些恃才傲物之徒,,即使自詡為神通廣大,高人一等,,卻做些不可為的行當,,自有天道懲戒,我們只需釋然待之,?!?/p> “大師兄,眾生皆迷,,為何我們還要執(zhí)意故作清醒,?不如隨波逐流,倒也落得清凈…” “沙師弟所言差矣…人生哲理一言難盡,,豈容眾生隨意駕馭,?更何況每個人對事物理解頗有偏差,如果一味強求眾生平等,,反倒顯得自己小氣了,。” “那究竟世間百態(tài)該如何區(qū)分孰是孰非,?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世上本無好壞,,絕對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萬物之事,做了便是最好…” ● 品相 以西游為題材的故事,,小到評書相聲小品,,大到電影電視劇,各種正題,、外傳,,乃至無厘頭不勝枚舉,而大家對里面人物的形象認知各有不同,。 其實拋開所有版本,,單看唐僧的個人,那也只能說是這個故事給了他主線光環(huán)而已,。他約束悟空,、馴服八戒、招降沙僧,、感化小白龍,,究其原因,都是經(jīng)高人幕后指點。 三打白骨精中,,悟空暴露了他那愛憎分明的性格,,惹得唐僧把他折騰的死去活來,最后還是免不了把他趕走,。小白龍不說話,,八戒添油加醋,只有沙僧旁觀者清,,但他一個人的建議在唐僧的大是大非面前根本無濟于事,。 如果說悟空是個直腸子,那八戒絕對就屬于那種比較有心機的人了,,只是他的心機做的悄無聲息,,不仔細琢磨一番根本體會不到。沙僧和小白龍則屬于默默無聞型的,,整個西行團隊他倆就是活生生的苦行僧代名詞,。 ● 亂彈 “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沙師弟,,我們做徒弟的要堅持各自為戰(zhàn),,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根本到不了西天也取不了真經(jīng),?!?/p> “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沙師弟,,你除了這句話,,還有沒有其他更經(jīng)典的臺詞了?” “沙師弟,,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我的媽呀,,你怎么開口說話了?” “師父,,你把大師兄趕走了,,那讓沙僧做我們的大師兄吧?” “難道你就不想做嗎,?” “我只是一頭豬,,算了吧…” “哎?我說老沙和小白同志,,大師兄被師父趕走了,,師父也被妖怪抓去了,剩下咱們仨就散了吧…我回高老莊,,老沙回流沙河,,小白重歸大海,,簡直不要太爽啊…” 一行五人,各懷鬼胎,,令不同的人品出完全異樣的人生體驗,。 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