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邪內陷之寒邪直傳少陰(急性心肌炎)的理論闡釋與治療實踐 摘要:近期網上出現(xiàn)了許多新冠之后引發(fā)心肌炎的討論,,本文認為應依據于疾病本身病證的傳變規(guī)律,按照古中醫(yī)的經典范疇,,依據《傷寒論》六經辨證體系,,見病知源,這樣就能厘定診治方案,,進而正確診治,。本文認為急性心肌炎屬于表邪內陷之寒邪直傳少陰范疇,依據這一范疇提出診療方法,,并付諸實踐,,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筆者將自己的診治心肌炎實踐過程發(fā)布,,以期能夠供專業(yè)人士參考實踐,,本文中所列方劑是作者診療實踐所得,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 提示:在品讀本篇之前,,讀者需認真閱讀上一篇《邪氣直中三陽(新冠肺炎)的理論闡釋與三陽除瘟方的應用》(點擊文字可閱讀),方可以以中醫(yī)的思維對本篇的內容有所領悟,。 下期預告:表邪內陷之寒邪直傳太陰(白肺)的理論闡釋與治療思路(下期探討白肺,,敬請期待) 近期網上出現(xiàn)了許多新冠之后引發(fā)心肌炎的討論。癥狀的出現(xiàn)是果,,其致病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現(xiàn)今的西方醫(yī)學理論給出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目前還無法真正解釋清楚疾病產生的原因本文認為要想見病知源,,還是那句:回歸古中醫(yī)思維,,堅持六經辨證,任何病邪無所遁形,! 一,、表邪內陷之寒邪直傳少陰(心肌炎)的 致病原因分析 新冠感染后如何診治,我們在《邪氣直中三陽(新冠肺炎)的理論闡釋與三陽除瘟方的應用》一文中,針對持續(xù)三年的新冠疫情已經從中醫(yī)的思維角度做了全面的理論闡釋,,并提出了完整的治療,、善后、調養(yǎng)的方案,。針對目前新冠之后引發(fā)的心肌炎的治療,,我認為依舊不出六經辨證的范疇,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古中醫(yī)六經辨證體系,,中醫(yī)將急性心肌炎歸為太陽表邪內陷,寒邪直傳少陰,。寒邪直傳少陰包括了感冒后出現(xiàn)的急性心肌炎和急性腎炎兩種主要疾病,。急性心肌炎是寒邪直傳手少陰心經,急性腎炎是寒邪直傳足少陰腎經,。如患者平素陽明積熱則邪氣易上行如手少陰心經而形成急性心肌炎,;如患者平素脾土寒濕則邪氣易下行足少陰腎經而形成急性腎炎。只有堅持古中醫(yī)思維方式,,清楚這個疾病的來源于傳變路徑,,就可以在《傷寒論》中找到明確的理論依據,依據六經辨證掌握正確的治療方法,。 為何會寒邪邪氣直傳少陰,?三陽病在恢復的階段,邪氣由陽明退回太陽,,這本是邪氣之來路也是邪氣之去路的正確路徑,,此時只要根據《傷寒論》六經辨證依法調理即可完全恢復。但是,,一方面由于現(xiàn)代醫(yī)學尤其是西方醫(yī)學僅僅依靠細胞病毒論,,在診治三陽病的時候僅僅著眼于發(fā)汗和寒涼藥物消炎,而現(xiàn)代有些中醫(yī)摒棄六經辨證體系忽視人體六經圓運動循環(huán)之根本,,一味的使用清熱解表之法,,忽略了人體本氣自病和陰陽互根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由于患者處于恐慌心理而胡亂服藥,,只求速效,,完全忽略了疾病痊愈轉歸的過程而導致疾病纏綿不愈或變生它證。 邪氣在太陽經,,營衛(wèi)之氣再次取得平衡,,只要調理得當,則陰平陽秘病邪自去,。一旦邪氣在太陽層面,,由于過度服用寒涼藥物,或者再次感受風寒,加上患者平素內虛,,則會導致寒邪由太陽表邪內陷直傳少陰而致病,。這是寒邪直傳少陰的原因所在,大家只要明晰《傷寒論》六經辨證體系,,深入研究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就能夠很清晰的明確上述內容。 其實中醫(yī)的學習并不復雜,,只要回歸中國文化,,樹立古中醫(yī)思維天人一體的思維模式,抓住傷寒六經辨證的根本,,堅定不移的認定六經辨證是經過5000多年中醫(yī)的治療實踐的結晶,,也就明晰在疾病根源上一定是一個大道至簡的學問,。 是否存在邪氣直中三陰,?任何邪氣侵犯人體,必經三陽而入,,因為我們人體有強大的免疫系統(tǒng)和防御系統(tǒng),,將三陽看做是我們防御系統(tǒng),三陰則是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防御系統(tǒng)與免疫系統(tǒng)相扶相助,,保證了人體機能健康運行,陰平陽秘則百病難生,。人體是個智能高效運行的小宇宙,,一個有機的個體,有著三陽系統(tǒng)衛(wèi)外功能,,邪氣絕無可能直入三陰,,如有邪氣直中三陰則生命必然終結。因此,,邪氣直中三陰是一個偽命題,。邪在三陽,拖透為主,,邪在三陰,,攻補兼用,此為大法,?!秱摗匪鶆?chuàng)立的六經辨證體系是一個立體的辨證體系,六經中的每一經都是一個完整立體體系,,而不是一個平面的辨證體系,。只有熟讀《傷寒論》,理解其立體思維與辨證,才能對任何疾病的發(fā)生做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才能不被西醫(yī)的名稱所迷惑,,才能從中醫(yī)思維的角度去判斷當前疫情所出現(xiàn)的心肌炎、白肺等現(xiàn)代醫(yī)學提出的疾病名稱,,才能夠見病知源,、見病知法、法行而病消,! 二,、 表邪內陷之寒邪直傳少陰的治療方案 與案例分享 明晰急性心肌炎證型病機,也就明晰了診療思路,。近十年來,,我在臨床將這一思路付諸實踐,治愈急慢性心肌炎數百例,,以30歲以下青年人尤其是以兒童居多,,明白了其發(fā)病根源與傳變路徑,治療方法也就清晰了,。拙著《李可學術思想臨證實踐》一書中之“表邪內陷(心肌炎)”案例中有完整的治療方案和治療思路,,讀者可自行品讀。下面我將按照表邪內陷之寒邪直傳少陰(心肌炎)不同階段的治療方案做一詳細介紹,。 (一)急癥期的治療 在這個階段,,太陽表邪仍為主要癥狀,由于患者平素內虛,,使用寒涼藥物過多,,太陽表證未解,部分邪氣直傳入少陰,,因太陽少陰為一圓運動,,因此太陽邪氣可直傳少陰。這個時期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頭痛,、發(fā)熱,、口干渴卻不欲飲、心煩難耐,、偶感胸口發(fā)悶,、后背肩胛骨酸痛,部分患者出現(xiàn)喘促,,雙脈細數,、滑晃,舌少苔,、舌尖及舌邊緣瘀紅,。此時治療需按照太陽與少陰同病之法來立方,,以大青龍湯加附子來治療。 注意:大青龍加附子湯中麻黃用量較大,,千萬不可減量,,邪氣在少陰,但其出路仍在太陽,,保持麻黃的用量開太陽而給邪氣留出外逃之路,,否則病重藥輕,激惹邪氣而導致邪氣快速傳變而變生它證,。加入附子則是增加少陰氣化之力促進邪氣從太陽外逃的速度和阻斷邪氣侵犯少陰的力度,。此時《傷寒論》方劑是按照李可老中醫(yī)用藥法度,而不是其它,,這個要首先明白,。 服藥需遵大青龍湯之法,如果服用大青龍湯汗出過多傷陽,,病瘥后仍汗出過多,,心悸頭暈,腳下發(fā)飄,,為寒水上犯,,以真武湯善后,一劑而止,。如出現(xiàn)煩躁難眠,以黃連阿膠雞子黃湯解之,。 案例1:李某,,30歲,五龍口人,,感冒后2日,,服多種退燒藥,仍發(fā)熱近39℃,,咳喘胸悶,,心中恐懼,腰酸困,,脈細數,,舌淡白少苔,舌尖鮮紅,。 診為寒邪直傳少陰,,制方如下: 麻黃45g(先煎去沫),桂枝15g,炙甘草15g,,杏仁12g,,生石膏125g,,炮附子30g,蟬衣10g,,生姜30g,,大棗6枚。 如法煎煮,,一服熱退,,咳喘大減,一劑而愈,,追訪無復發(fā),。方中蟬衣可中和麻黃發(fā)汗過多之虞,且有助麻黃開表之力,。 (二)輕癥期的治療 這個階段,,太陽表證已經退去,部分邪氣已被清除,,剩余邪氣集結于少陰,。輕者胸口有壓痛感,呼吸有阻滯感,,脈沉細,。較重者則會感覺心中痛連胛背,心情憂郁,,有較強的煩躁感,,脈浮大弦數或澀。此時是手少陰心經與手厥陰心包經同時感受邪氣而病,,邪氣流連不去,,結于心臟陰體,主要特點就是痛處不移,,其治療需按臟結的思路來治療,,主要應用方劑包括小陷胸湯、瓜蔞薤白半夏白酒湯,、黃連阿膠半夏桃仁湯,、連翹阿膠半夏赤小豆湯,辨證施治,,勿使邪氣流連不去,。 案例2:尹某,女,,7歲,,學生。一年前感冒后出現(xiàn)長出氣,,經常呼叫胸口痛,,稍動即喘促不止,,在學校無法參加體育運動,家人多次赴外地求醫(yī)無果,??淘\患者飲食不佳,大便2~3日一行,,神情憂郁,。 制方如下:瓜蔞12g,薤白9g(兩味藥白酒浸15分鐘入煎),黃連5g,半夏6g,黨參5g,炙甘草4g,生姜3片,每劑服2天,每日2次,。 上方連服7劑,,歷半月,諸癥均消,,遂停藥,,以健脾散調理脾胃善后。 案例3:曹某,,男,,18歲,鞏義人,。曾因感冒后胸口按壓疼痛來我處診治,。 制方:黃連9g,半夏12g,,瓜蔞15g,生姜3片,,3劑而愈。 特別說明:曹某1個月前亦是因為感冒后出現(xiàn)咳嗽不止,,入院檢查為肺大泡,,抗生素、激素輸液治療多日,,病情反重,于右肋下插管排氣,,在省某大醫(yī)院等待手術治療,,在家屬簽字的最后時刻,其父放棄手術,,攜子來濟求治,。制方如下: 麻黃5g,制附片30g,細辛15g,干姜15g,半夏30g,五味子15g,黨參15g,茯苓15g,桂枝15g,白芍15g,厚樸30g,杏仁12g,炙紫菀,、炙冬花各15g,甘草15g,地龍10g,,生姜4片,大棗6枚,5劑,每劑服2天,。 患者服完藥已是臘月二十八,,諸癥痊愈,,到醫(yī)院檢查,病灶全消,,后以小劑黃芪建中湯調理善后,。正是有了這次轉危為安的經歷,患者在感冒出現(xiàn)癥狀后即刻趕來濟源,,效如桴鼓,,可謂明智之舉。經此劫難,,患者全家已經成了中醫(yī)鐵粉,,并廣為宣傳。本例患者屬寒邪直傳太陰而病,,與目前網上熱議的白肺有極深的關聯(lián),,下篇文章將有詳細論述。 案例4:李某,,女,,68歲,多年來胸中疼痛牽扯后背,,多年治療效果不明顯,,后入院放入支架2個,癥狀亦無改善,,行心臟瓣膜置換,,癥狀依舊,終日疼痛,,苦不堪言,,遇天氣變化及節(jié)氣轉換,癥狀加重,,嘗嘗恐懼不已,。細詢患者,知其在五十歲時曾因風雨受寒,,感冒發(fā)燒月余后逐漸出現(xiàn)如此癥狀,,由輕而重。明其病因,,知其病為寒邪直傳少陰而致邪氣結于心臟所致,,制方如下: 瓜蔞45g,薤白30g(兩味藥白酒浸20分鐘后入煎),半夏65g,,黃連30g,,桃仁30g,茯苓45g,,阿膠30g(烊化),5劑,。 患者連服上方14劑,,疼痛癥狀基本消失,但是遇節(jié)氣和天氣變化仍有反復,,當屬手術誤治之后遺癥,。 三、纏綿不愈危重癥期治療 寒邪在少陰流連不去,,耗損本氣,,累及三陰,已經不能按照單純的寒邪直傳少陰的方法來治療,,此時多種癥狀交織在一起,,寒熱錯雜,使人難以明確的辨別,,但是不管癥狀如何變化,,病機不變,仍需要堅持六經辨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颊哂捎陂L期的治療而不能痊愈,,心理上較為脆弱,需要加以溫情引導來使患者重新樹立信心,;多年的治療而不得法,,肯定存在藥誤而產生的各種變證,去除藥誤為治療首法,,其基礎方法就是以快速地恢復患者的脾胃功能為主,。 在治療上以破格救心湯加減為主,謹守病機,,適時的以麻附細拖透為輔,。寒邪深伏三陰,陰證化陽為疾病將愈的基礎,,治療中如出現(xiàn)手足厥陰經循行線路上出紅疹,,奇癢不止,可不必驚慌,,這是寒邪從厥陰而化外逃征象,一日左右可自行消退,,或者突然出現(xiàn)暴泄奇臭稀黃水,,持續(xù)1-2次自止,這是寒邪從太陰而化外逃征象,,或者連續(xù)排出腥臊味極大的小便且有灼熱感,,這是寒邪從少陰而化外逃征象,,切不可見病治病,使得邪氣回轉而功虧一旦,。不管病癥變化萬千,,緊抓根本不放松,大癥去后,,需注意調養(yǎng)身體,,勞逸適中,呵護脾胃,,有條件的需以固本散長期調理,,直至身體徹底恢復。 特別提示:病情發(fā)展至這個階段,,治療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患者堅持服藥,醫(yī)者認真辨證,,合理處方,,行霹靂手段,不給邪氣以喘息之機,,醫(yī)患需緊密配合,,互相信任,及時溝通,,齊心協(xié)力方可驅病邪外出而恢復健康之體,! 案例5、田某,,男,,12歲,甘肅人,。2020年7月20日一診,。 患者母親于2008年農歷四月二十五下午五點剖宮產剩下患者,一歲時患者感冒后出現(xiàn)心臟病相關癥狀,,入院行心臟修復手術至今未能痊愈,,其父十二年來帶孩子到處求醫(yī),苦不堪言,,現(xiàn)在每日上午十點左右,,下午五點發(fā)病,發(fā)病時患者幾乎無法呼吸,,向一側扭頭,,眼睛上翻,神志清楚。來診時突然發(fā)病,,癥狀如上所述,,其父立即按摩強刺激肺俞、大椎穴,,拍打百會穴后解困,,孩子體胖,神癡,,言語極少,,面色萎靡,其頭大如斗,,舌尖紅,,大便少。按其父所述發(fā)病經歷可斷為太陽傷寒后誤治而導致表邪內陷,,直傳少陰,,現(xiàn)畏冷、畏風,,納差,,極易感冒,即使是冬天晚上亦汗出如洗,,每晚都要更換被褥內衣1-2次,,多年藥誤導致陽氣大傷,內寒積聚導致陽氣外越攜津液外溢而汗出如洗,,特別是夜晚陽氣不能歸巢癥狀更是明顯,,亦先去除藥誤為主。 其父自述孩子治療經過:田某,,2008年生,,十個多月時第一次感冒,本地輸液一周無效,。去天水市某醫(yī)院院治療到第五天發(fā)現(xiàn)心臟雜音,。第二天到西安某醫(yī)院兒科重癥監(jiān)護室治療一段時間,控制住重癥肺炎后轉心外科手術,。手術后結論是房缺,、室缺、無頂冠狀靜脈竇,、肺動脈導管未閉,。術后身體較差。五歲時去心內科做介入術修補殘余漏,。術后3個多月發(fā)現(xiàn)清嗓子狀咳嗽,。醫(yī)院兒科判斷是咳嗽變異性哮喘,,服用舒利迭等藥物幾年。七八歲時又發(fā)現(xiàn)擠眉弄眼等癥狀,,醫(yī)院兒科判斷是抽動障礙。服西藥剛開始有效時間不長又反復,,且不良反應大,,于是停服,改服中藥,。記得中藥中有三四樣蟲藥是祛風類的,。有時有效有時無效,斷斷續(xù)續(xù)三四年,。孩子身體也很不好,,后來癥狀嚴重到扭脖翻眼摔跤。渾身冒汗,。直到找到你治療,。第一次藥吃上孩子能踏實睡覺了。繼而開始肚子疼拉黑便或拉黏便黑便多數且極臭,。疼的位置由上腹下移至肚臍下后持續(xù)了半年未變化,,往往整天整夜地疼下午五時左右和晚上九點左右較厲害。后期白天不疼晚上疼的時間由九點左右逐漸后移,。至今年大概3月份又下移一段,。大概5月底疼痛范圍又縮小至拳頭大一點。5月底某一天孩子告訴我感覺左右往里收了一下,,下面向上收了一下然后就不疼了,。到目前再未疼過,偶爾還拉黑便或黏便,。孩子身體好多了,,也長高了。 診:表邪內陷,,逆?zhèn)餍陌?。制方?/p> 1、制附片30g,,干姜30g,,炙甘草30g,三石各30g,,山萸肉45g,,生嗮參15g,五靈脂15g,,桂枝23g,,白芍23g,,茯苓30g,半夏30g,,腎四味各10g,,白術30g,肉桂6g (后下),,砂仁15g (后下) 瓜蔞30g,,薤白15g,(酒浸) 生姜5片,大棗6枚,,麝香0.1g(頓服),,14劑,旬7,。 2,、黃芪30g,前胡15g,,茯苓15g,,桂心15g,白芍15g,,當歸15g,,生嗮參10g,半夏10g,,白糖50g,,生姜60g,6劑,。 先服一方7劑,,再服二方3劑,循環(huán)服藥 2020年8月20日二診:服藥后諸證大減,,晚上睡眠完好,,精神好,呼吸已經順暢,,大便量增大,,胸悶、呼吸暫停自服藥后已經沒有再發(fā)作,,體重減輕2-3斤,,眨眼和嘴角抽動減輕,收效守原意,。 1,、制附片45g,干姜30g,,炙甘草45g,,三石各30g,,山萸肉45g,生嗮參15g,,五靈脂15g,,桂枝23g,白芍23g,,茯苓30g,,半夏30g,腎四味各10g,,白術30g,肉桂6g(后下),,砂仁15g(后下),瓜蔞30g,薤白15g(酒浸), 生姜5片,大棗6枚,麝香0.1g(頓服),14劑 ,旬7,。 2、黃芪30g,,前胡15g,,茯苓15g,桂心15g,,白芍15g,,當歸15g,生曬參10g,,半夏10g,,白糖50g,生姜60g,,6劑,。先服一方7劑,再服二方3劑,,循環(huán)服藥,。 患者前后九診,斷續(xù)服藥至2021年6月,,共計服藥一百余劑,,附子逐日累加至90克。諸證基本痊愈,,面色紅潤,,身高增加,以理中固本散善后,。 按語:本案例以破格救心湯為基礎加減,,使得伏邪逐步從太陽透出而達到治愈的效果,遵從“病之來路即是病之去路”之理,,藥量逐步累加,,正氣漸足而邪去,。在治療的過程中,考慮孩子十余年來飽受藥誤之苦,,脾胃功能衰敗,,一直在使用破格救心湯的過程中參以前胡建中湯來呵護脾胃功能,促進藥物的運化而達到最佳療效,。我對本案例的治療對我印象極為深刻,,一個父親十余年如一日帶著孩子四處求醫(yī),其歷程艱辛,,常人不可想象,,人間真情,無外乎如此,。對于本案例詳細的治療過程均詳細記錄留存,,合適的機會將奉于讀者品之。 四,、表邪內陷之寒邪直傳少陰(急性腎炎)淺析 寒邪直傳少陰的另一種情況是出現(xiàn)急性腎炎的癥狀,,初發(fā)病患者出現(xiàn)血尿,此時應用抵當湯(丸)急治,,錯失良機,,則會是邪氣結于少陰腎臟,表現(xiàn)為小腹硬滿,、隱痛,,且痛處不移,小便數,、急,,色深黃,雙脈沉細有結代象,,以桂枝湯加茯苓,、枳實解之。如果再使用寒涼消殺藥物和大劑量激素,,必然會累及三陰,,病情逐步加重成為虛勞重癥,最終導致腎衰竭而處于危急關頭,。其治療思路與方案另有專述,,此不多言。 多年來治療此類心臟疾病達數百例,,均取得較好效果,。至此,不由得令人感嘆,,病邪直傳少陰本是這一疾病的共同原因,,誤治釀成大病,,致使出現(xiàn)病邪直傳少陰。同時認為單單認識到病邪直傳少陰這一層還不能夠根治疾病,,唯有將人體六經的運行體系看作一個圓運動,,牢記“病之來路即是病之去路”之理,培補正氣,,從太陽經將邪氣托透而出才是根本,。每到此時不得不感嘆古中醫(yī)的偉大,不得不更加思念師父李可老中醫(yī),,不得不更加珍惜李可老中醫(yī)所創(chuàng)立的古中醫(yī)法度,,他老人家直到去世還念念不忘復興中醫(yī),恢復中醫(yī)的六經辨證根本,。我唯有做好自己,,精研醫(yī)術,更好的繼承和完善李可老中醫(yī)的古中醫(yī)學術思想,,解除病人痛苦! 結語:病證變化千端,,表現(xiàn)各有不同,,如何辨析疾病根源,是診治疾病的根本所在,?!秱摗匪鶆?chuàng)立的六經辨證體系是一個以極其簡便的方法來辨析疾病。疾病縱然有萬千變化,,運用六經辨證就可以做到見病知源,,把握病機證型,自然也就找到診療的法門,?!秱摗返牧洷孀C體系歷經五千年淬煉磨礪,始終是打開診治一切重大疑難疾病的金鑰匙,,也是統(tǒng)馭萬病的指南?,F(xiàn)代醫(yī)學在治療上以對抗消除法,不能根植于人體自身的六經的圓運動體系,。而現(xiàn)代中醫(yī)很多人既丟棄《傷寒論》所創(chuàng)立的六經辨證體系,,又丟棄《傷寒論》的中藥劑量,造成中醫(yī)的療效不盡如人意,,十分可惜,。因此,筆者依然認為依據《傷寒論》六經辨證體系,,按照李可老中醫(yī)所實踐的法度,,就能尋找到最佳治療方法,,這是我們抗擊一切疾病包括疫病的不二法門。 張宗祥 本文由張宗祥撰寫,,已獲得作者授權,。 特別提醒:文中所涉及各類藥方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一切遵醫(y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杏林墨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