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食貨典》記載:
按《通典》的記載,,三國時期,魏國的人口在443萬左右,,蜀漢人口在94萬左右,,東吳人口在230萬左右,蜀漢和東吳的人口總和也遠不及曹魏,,由于戰(zhàn)亂三國時期的總人口尚不足千萬,。 史載曹操征徐州時:
由于戰(zhàn)亂,,逃亡人口增加,,現在學者們估計三國時期的人口應該在2000-3000萬之間,但這依然與東漢時期6000萬的人口數量相差甚遠,,可見戰(zhàn)爭的危害之大,。 以東漢十三州為準,蜀漢占據益州,,東吳占據揚州,、荊州、交州三州,,其余九州皆在曹魏治下,。 古代農業(yè)文明時期,地盤和人口便是最大的生產力,,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看曹魏都遠勝蜀漢和東吳,,這也是吳蜀必須結盟才能與曹魏鼎足而立的原因所在。 三國鼎立之勢形成后,,蜀漢和東吳都進行了北伐,,由于《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諸葛亮六出祁山世人皆知,,但其實孫權也在此時進行了五次北伐,且目標都是合肥,。 1,、諸葛亮的北伐究竟有幾次? “六出祁山”是《三國演義》的說法,,如今已經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但諸葛亮北伐也并非每次都出祁山。 我們先看一下諸葛亮總共出兵了幾次:
這是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此戰(zhàn)諸葛亮以趙云設疑兵于斜谷道,,吸引曹真重兵,然后親率大軍攻祁山,。最終由于張郃大破馬謖于街亭,,諸葛亮無奈退兵漢中。
諸葛亮率軍出散關圍陳倉,,由于糧盡而退兵漢中。此戰(zhàn)魏將王雙在追擊蜀軍過程中被魏延所斬,。
諸葛亮派陳式攻今甘肅地區(qū)的武都,、陰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率軍救援,被諸葛亮所敗,。此戰(zhàn)蜀漢占領了這兩郡之地,。
此戰(zhàn)是曹魏出兵伐蜀,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于陜西城固、赤坂,,后由于大雨連綿30多天,,最終司馬懿撤軍。
司馬懿撤兵后,,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陽溪,。
這是諸葛亮二出祁山,此戰(zhàn)司馬懿取守勢不出戰(zhàn),,被譏笑為“畏蜀如畏虎”,,但最后蜀漢負責后勤的李嚴運糧不濟,諸葛亮只能退兵,,并在退兵途中用連弩射殺魏名將張郃,。
此戰(zhàn),,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司馬懿依然據守不出。234年8月,,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楊儀等率大軍返回漢中,魏延因與楊儀不和,,被以謀反罪誅殺。 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魏國和蜀漢共有七次戰(zhàn)事,,諸葛亮出祁山其實只有兩次,;第四次是魏進攻蜀漢防守,,兩國并未真正交戰(zhàn),;第五次諸葛亮只出了偏師,并未親自北伐,。 所以,,諸葛亮其實總共進行了五次北伐,,其中兩出祁山,。 2、孫權的北伐 歷史往往有許多的巧合,,當諸葛亮五次北伐之時,東吳孫權也進行了五次北伐,,目標都是合肥,。如果說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并非都是出祁山的話,那么孫權就是真正的一根筋了,,非要攻下合肥不可。
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大敗曹操,于是孫權的“御駕親征”,,北伐合肥,。 此戰(zhàn),孫權圍攻合肥的時間超過了1個月,,但始終不能攻克,,當在赤壁新敗的曹操派來援軍后,孫權便立即退兵了,。這是孫權的第一次北伐,,想要利用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擴大戰(zhàn)果,但并沒有成功,。
公元215年,,曹操和劉備開始爭奪漢中,孫權認為曹魏后方空虛,,且合肥只有張遼7000人鎮(zhèn)守,,便出兵攻打合肥。 然而,,這一戰(zhàn)孫權不但沒有達到目的,還使此戰(zhàn)成為了張遼最著名的一戰(zhàn),。逍遙津一戰(zhàn),,若非凌統(tǒng)親率三百近兵沖入重圍,甘寧引弓掩護,,孫權怕是要葬身合肥了,。 此戰(zhàn)之后,,張遼威震東吳,,東吳之人包括孫權聽到張遼之名便懼怕不已。
公元229年,,孫權終于稱帝了,,曹魏以漢獻帝禪讓自認正統(tǒng),蜀漢劉備以皇叔之名自認正統(tǒng),,分別在220年和221年稱帝,,但孫權名不正言不順,直到229年才正式稱帝,。 這一年,,諸葛亮開始第三次北伐,稱帝后的孫權也想要通過北伐立威,,這便是第三次合肥之戰(zhàn),。 然而此時的合肥,張遼雖然已經去世,,但又換上了名將滿寵,,滿寵多次識破孫權的誘敵之計,,孫權始終不能攻破合肥,也無法擊敗滿寵,。
公元232年,孫權為報三年敗于滿寵之辱,,再次親率大軍北伐合肥,, 此戰(zhàn)前,滿寵將合肥城遷至雞鳴山附近,,于是原本的水戰(zhàn)變成了陸戰(zhàn),,陸戰(zhàn)原本就是孫吳的弱項,最終孫權又被滿寵擊敗,。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孫權同時親率十萬大軍直指合肥,。此戰(zhàn),孫權有備而來,,同時派陸遜,、諸葛瑾攻襄陽,孫韶,、張承攻廣陵,、淮陰,三路大軍同時北伐,。 眼看合肥指日可破之際,,魏明帝曹睿親帥大軍南下增援,孫權恐懼,,只能撤軍,。 合肥城,,最終成了是孫權一生的“噩夢”,。此后,孫權再無北伐之舉,。 所以,,三國鼎立時期,曹魏的實力遠勝吳蜀,,諸葛亮五次北伐也好,,孫權五次攻打合肥也罷,,始終都是無功而返。 此時的北方,,仍然處于世家大族的內部整合時期,,按史學家陳寅恪的說法,河內司馬氏為地方上的豪族,,是儒家的信徒,;魏皇室曹氏出身非儒家的寒族,最終北方的儒家士族選擇了司馬氏,,司馬氏取代曹魏,,完成了北方的整合,之后便是天下一統(tǒ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