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耀千秋 文/石峰 編輯/落英小橋 深秋,,我又一次來到了洛陽龍門,。 此時的龍門,山間泉水氤氳的輕霧朦朦著太陽,;西山土黃色的大小佛窟像鑲嵌在凹凸的石壁上,,掩映著青青的松柏。東山西山之間流過的伊水,,此時更加沉靜與從容,,悄然增加了幾分美麗,,幾分神秘。只見她,,橙波化碧,,沒有了春夏時的濁浪滔滔,碧波無聲地向北流淌,,生怕驚擾了游人的遐想,。伊闕處那座高聳的大橋,恰到好處地橫亙在江面上,,把所有的風景都鎖在伊闕之南東山與西山的懷抱里,。兩岸青山對峙,一脈流水碧波蕩漾,,行舟如梭,,人在畫中游。如此景色,,比美麗的畫屏還增色十分,。此時,我面前的伊水,,那流淌的一江碧波,,仿佛不是流溢于天地間,而是漫溢在我的心頭,。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洛陽南郊12公里處伊河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上,,是中國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洛陽石窟)之首,也是世界上佛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 據說,古代的工匠們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xù)營造長達1400余年時間,,在一公里的山上鑿刻出11萬余尊佛像,堪稱世界之最,。遺憾的是,,經過歷代戰(zhàn)火洗劫,至今僅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3600余個,,多在伊水西岸。僅這殘缺部分,,就已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了,,并早就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其中“龍門二十品”是中華書法魏碑之精華,,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流光溢彩的歷史文化,,把景區(qū)滋潤得蔚為壯觀。 龍門又稱伊闕,。據《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水河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兩岸皆斷山絕壁,,相對如門,,惟神龍可越,故曰龍門”,。 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遂對他的侍從們說:“這不是真龍?zhí)熳拥拈T戶嗎,?古人為什么不在此建都”?一位大臣獻媚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煬帝聽后龍顏大悅,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京城,,把皇宮紫微城的正門則天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習慣地稱之龍門了,。 傳說,,龍門是由大禹治水時所開鑿,魚躍龍門的故事亦發(fā)生于此,。在大禹鑿龍門之前,,龍門山是一個相連的整體,,不分東西兩山。洛水和伊水因受阻形成一片汪洋,,類似于現在的說法“堰塞湖”,。“堰塞湖”不疏浚,,積水愈多,,災害愈甚。因此大禹鑿開龍門山,,使龍門山分為東西兩半,,洛水伊水得以匯合一起注入黃河,從而解決了這里的水患,。 魚躍龍門的傳說和故事,,便發(fā)生在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相傳,,禹辟伊闕以后,,水流湍急,游棲于孟津黃河中的鯉魚,,順著洛,、伊之水逆流而上,當游到闕龍門時,,遇滔天波浪,,便紛紛跳躍,意欲一舉躥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則碰得頭破血流,額頭上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御》詩曰:“黃河三尺鯉,,本在孟律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詩中的“孟津”即今洛陽下轄縣,北臨黃河,。魚躍龍門又稱鯉魚跳龍門,、魚躍龍門等,比喻中舉,、升遷等飛黃騰達之意,,也比喻逆流奮發(fā)向上,事業(yè)成功或地位高升。 龍門石窟佛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造,,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名氣大的主要有武則天根據自己容貌雕刻的盧舍那大佛,孝文帝為馮太后鑿古陽洞,,蘭陵王孫于萬佛洞造像,,李泰為長孫皇后造賓陽南洞,韋貴妃鑿敬善寺,,高力士為唐玄宗造無量壽佛等,。石窟藝術不僅呈現中國化趨勢,成為中國百窟藝術里程碑,,后經天竺,、新羅、吐火羅,、康國等外國人開窟造像,,還向國際化邁出了一大步。現發(fā)現的歐州紋樣,、古希臘石柱等,堪稱全世界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石窟,。因此,,龍門石窟不僅對國內其它石窟的開鑿產生重要影響,如香港天壇大佛,,甚至遠及東亞朝鮮,、韓國、日本等國,,如日本奈良東大寺,、韓國石窟庵等均受其影響。 過去人們認為,,洛陽龍門石窟的營造自北魏至宋,,實則不然。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盛于唐,,終于清未。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個朝代,傳承延續(xù)營造長達1400余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 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占10%左右。北魏代表洞窟主要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普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以上兩洞的洞窟頂裝飾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等,。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伊洞,、惠簡洞,、凈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是龍門石窟的鼎盛時期所建。藥方洞中五尊佛像是北齊造像的特征,。宋代分布有陳摶老祖“十字卷碑”,、宋真宗“龍門銘牌”。宋朝還在龍門石窟新鑿了一些洞龕,,并為保護盧舍那雕刻,,以陰線刻出五個方形及半園形題記,時代均為萬歷13年,,為捐資修路的題記,。清乾隆皇帝1750年游幸洛陽龍門,在龍門香山寺留下御碑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西逃,回京途經龍門參觀古陽洞,下令把洞中主佛釋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為“老君洞”,。 “洛水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唐詩人白居易贊嘆不已。龍門石窟佛光山色,,風景秀麗,,恰如宋代蘇軾所描繪:“崢嶸兩山門,共挹一水秀”,。龍門山隔著伊水與香山相望,,兩山環(huán)抱伊水,大有雙龍戲水之勢,,龍門石窟便是這雙龍的點睛之處了,。 我曾先后兩次到過洛陽龍門石窟,漫步在伊水兩岸,,一邊觀景,,一邊細細品咂龍門那滄桑歷史,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龍門二十品,、香山寺、奉先寺等一顆顆華夏文明的明星高懸在龍門石窟這星盤之上,,分外耀眼。我漫步江邊,,循著那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壁畫,,欣賞著那一座座巧奪天工的雕塑,心潮難平,。當見到那令人神住的盧舍那大佛時,,心兒簡直陶醉了。 大盧舍那像龕佛共九尊,,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是武則太根據自己的容貌儀態(tài)雕刻的。其右側為大弟子迦葉,,左側為小弟阿難,,繼而為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tài)質感的美術群體形像。此窟由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開鑿,,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畢。 此佛窟長寬各30余米,。主佛盧舍那是抱身佛,,意為光明遍照,身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以神秘微笑著稱,。佛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發(fā)紋,雙眉彎如新月,,附一雙秀目微微凝視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睿智而慈祥的女神,,被國外游客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世界最美雕像”,令人肅然起敬,。雖然千年光陰已逝,,但那種端莊大氣之美一如既往,并沒有隨著歲月消逝而消逝,,這是一種穿越時空之美,! 盧舍那是武則天的形象,不是演繹,,這是有依據的,。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在洛陽稱帝,,建立了武周王朝,。據《大盧舍那佛龕記》載:“實賴我皇,圖慈麗質”,。大盧那舍佛像龕峻工之日,,武則天親率文武百官參加開光儀式,并在伊水東岸禮佛擊鼓奏樂,,至今這里尚留擂鼓臺,。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是龍門石窟規(guī)模最大,、藝術最精湛的一組摩型群雕,,以雍容氣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組極富情態(tài)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組雕像,,以大型藝術群雕體現其宏大規(guī)模,,精湛的雕刻高據于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中國石刻藝術的典范之作,,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一種象征,。 洛陽龍門石窟不愧是一處巍巍壯觀的世界文化遺產,。 大名鼎鼎的萬佛洞,雕刻著一萬五千多尊精美絕倫的佛像,。這些佛像小的只有三,、四厘米高,大的卻有兩米多高,,不論大小,,其共同特點是構造精致。她們都美若天仙,,猶如一個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坐在一朵朵嬌艷欲滴的蓮花上,雙手合十,,正在為人們祈福,。那些慈眉善目的菩薩,有的手持蓮花站立,,有的雙腿交叉盤坐在蓮花上,,聚精會神地誦經。萬佛洞內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于雙層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簡潔流暢的衣紋運用了唐代渾圓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無畏印”,,表示一任天地之間無所畏懼,,唯我獨尊。其端坐蓮花寶座的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wěn)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更加襯托出主佛的慈善安詳。主佛背后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著一位供養(yǎng)菩薩,,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態(tài)各異,像極不同窈窕少女的群體像,。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示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境界,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洞口南側還有一尊菩薩像,她是龍門石窟唐代眾多菩薩像的精美范例,。菩薩通高85厘米,,頭部向右傾鈄,身體成“S”形曲線,,姿態(tài)優(yōu)美端莊,。據說我國京劇大師梅蘭芳早年參觀龍門吋,被她那優(yōu)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贊賞,,此后經過藝術加工,,成功地運用到他的藝術表演中。 位于龍門南的古陽洞,,是龍門石窟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它由一個天然石灰?guī)r溶洞鑿成,,洞內四壁及窟頂佛龕琳瑯滿目,龕楣,、背光等處的雕刻堪稱精美,,所表現的禮佛場面、建筑式樣及龕楣裝飾等圖案紋樣極富變化,,完美地展現了當時繪畫和雕刻的高超水平,。洞窟主佛像釋迦牟尼,身通高7.82米,,頭作高肉髻,,體軀較瘦削,著雙領下垂式袈裟,,眼含笑意,,安詳地端坐在方臺上面,。侍立在主佛左側的是手提寶瓶的觀音菩薩,右邊是拿摩尼寶珠的大勢菩薩,,她們表情文靜,,儀態(tài)從容。 古陽洞大小佛龕多達數百,,雕造裝飾十分華麗,,特別是在龕的外形、龕楣和龕額的設計上更是豐富多彩,,變化多端,。其中在龕楣上建造的佛傳故事,實在耐人尋味,。如古陽洞南壁釋迦牟尼多寶龕上,,有樹下誕生、步步生蓮,、九龍灌頂等,,講述的是悉達多從母親摩耶的右腋下誕生,剛剛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腳印都生出一朵蓮花,,這叫步步生蓮。他站在方臺上,,天空中有九條龍為他噴水沐浴,。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fā)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這些達官貴人不惜花費巨資開鑿窟龕,,以求廣植功德,,祈福免災。古陽洞內碑刻題記近千品,,是中國石窟保存像銘最多的一座石窟,,聞名宇內的魏碑作品“龍門二十品”有十九品出于古陽洞,另一品在慈香窯中,。 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分別記載著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點是字型端莊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清代學者康有為評價二十品有十美:“魄力雄強,、氣勢渾穆,、筆法跳躍、點畫峻厚,、意態(tài)奇逸,、精神飛動、興趣酣足,、骨法洞達,、結構天成、血肉豐美”,。在給予極高評價的同時,,康有為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用魏碑體。龍門二十品現仍有無窮的藝術魅力,,每年無數海內外友人,,不遠萬里漂洋過海到龍門,為的就是親眼目睹這一書法奇珍,。 兩次洛陽龍門之行,,我還特意觀看了香山寺和白園。香山寺位于龍門東山山腰上,,是唐687年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遣身而建的塔院,,武周時期擴建為寺并敕名“香山寺”。當時的香山寺“危樓切漢,,飛閣凌霄,,石像七龕,浮圖八角”,。武則天常駕親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樓坐朝,留下了“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將給密友元稹寫墓志銘的潤筆費六七十萬貫捐出重修香山寺,并撰寫了《修香山寺記》,。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香山寺從此更加名聲大振,。白居易還將自己在洛陽12年所寫的八百首詩,,編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經堂內,。白居易曾常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與胡杲,、吉玫,、鄭據、劉貞,、盧慎,、張渾、李元爽,、禪僧如滿等結為“香山九老會”,。 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陽18年,在龍門俢香山寺,,開八節(jié)灘,,對龍門的山水十分眷戀,死后遵囑葬于此,。 白園位于洛陽城南龍門東山琵笆峰上,,是全國唯一紀念白居易的園林。白園占地44畝,,屬于龍門石窟景區(qū)內的人文自然勝景,。園內建筑古樸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徑通幽。園內主要景點有青谷區(qū),、樂天堂,、詩廊、墓體區(qū),、道詩書屋等10余處,。青谷區(qū)位于兩山之間,有白池,、聽伊亭,、石板橋、松竹,、白蓮等,。進入青谷區(qū),只見瀑布飛瀉,,池水蕩漾,,竹林青青,白蓮飄香,,使人心曠神怡,。從聽伊亭進門直行,但見路轉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極,。拾級而上,山腰有亭名曰“聽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與其好友元稹,、劉禹錫等對弈、飲酒,、品茗,、論詩之處。由聽伊亭而上,,在危巖翠柏中有一古樸典雅之閣廬,,題額“樂天堂”。這里依山傍水,,面對青山,,是詩人作詩會友之處,室內自然山石裸露,。站在樂天堂前,,不禁回味起詩人原作“門前常流水,墻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回百余步”的內涵。堂內漢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鳩杖,,栩栩如生,有飄飄然欲仙之態(tài),。出樂天堂朝右拾級而上,,即琵笆峰頂,墓體區(qū)便位于琵琶峰頂上,。這里有白居易墓,、臥石碑、烏頭門及中外仰慕白居易客人族裔的立石,。墓前型石鋪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圍翠柏環(huán)抱,,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這里的紀念物與蒼柏牡丹相映襯,肅穆之外更有一份雅趣。在翠柏叢中,,有磚砌短墻圍成圓形墓丘,,即白居易長眠之地。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塊,,其中一塊上刻“唐少傅白公墓”六個字,。登高望墓,形似琵笆,。白墓所在之丘為“琴箱”,,其東南是長長的芳草墓道,四周圍以齊整的冬青,,翠綠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見,此即為琵笆的“曲頸”,。詩人精通韻律,,又作千古之頌的《琵笆行》,以此示懷念之意,。此山,、此墓、此龍門之地,,是他長眠的最佳之處了,!明山秀水,花木樹石,,亭臺樓閣,,碑碣廊廡,無不體現出詩人的性情和得體于自然的完美特色,。園內石刻,、楹聯含義雋永,尤其是白居易詩廊集古今中外百家之長,,與龍門石窟二十品等雕刻藝術隔河相望,,相映生輝,更增添了中國四大石刻藝術寶庫之首的奪目光彩,! 舟行伊水最空靈,,兩岸青山作畫屏。我未成名已先老,,且將逸志付閑情,。欣賞著龍門伊水的獨特風情,面對一代詩圣白居易終生隱居的這片浸漬著詩香的土地,,我的思緒如打開的閘門一泄千里:當初唐代詩人陳子昂“悵然涕下”那一刻,,大概不會想到這淚水會澆灌出盛唐怎樣的花朵,。名留青史的洛陽文士們,終使得洛陽的每一寸土地都漾溢著淡淡墨香,。我曾為洛陽這十三朝故都而驕傲,,但如今,在這伊水河畔的龍門石窟,,我為歷經浩劫的寶貴文物倍感惋惜的同時,,對現存佛洞、樓臺樓閣,,畫棟雕梁,,更覺彌足珍貴。因為我知道,,在這片土地上,當年的那些工匠大師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為失去的和現存的石窟文化,進行著怎樣辛勤的開鑿,?正是由于他們的付出,,龍門的伊水,龍門的一切,,才有今天的美麗而神秘,。 最難忘,伊水旁青春的笑臉與佛陀的面厐,;最難忘,,世界最瑰麗的石窟雕刻藝術殿堂!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日 作者簡介:石峰,,男,,1945年4月生,山東莒縣人,。中共黨員,,齊魯石化公司退休干部。系中國作協山東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企業(yè)家聯誼會理事,;淄博市職工文藝創(chuàng)作協會理事;齊魯石化公司作協理事,。當過兵,,做過工,從事過記者編輯工作。業(yè)余創(chuàng)作50多年來,,在全國報刊發(fā)表新聞及文學作品4000余篇,,近1000萬字,其中發(fā)表450萬字的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影視劇,、文學評論等,。出版報告文學集《一代天驕》、《一代風流》,、《太陽神》,;中短篇小說文集《清清的玉女河》、散文集《清明祭》等,。作品在全國省市60多次獲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