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 癌癥晚期,,肝硬化、腹水 主方: 炙鱉甲80克(先煮一個小時取汁備用,,渣再煮),、黃芪50克、柴胡36克,、牡丹皮30克,、桃仁20克(打)、白芍40克,、桂枝30克,、當(dāng)歸30克、黨參30克,、茯苓4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紫草30克、甘草15克 化裁: ①若無痛去乳香,、沒藥,; ②若疼痛劇烈且服藥后無緩解,可將乳香,、沒藥增至15克,; ③若發(fā)熱不退加地骨皮30克; ④若無食欲可加白術(shù)30克,、厚樸20克,; ⑤若便秘加枳殼20克。 上藥同煮二次,,每次30分鐘取汁,,再與炙鱉甲汁相合慢火煮10分鐘,。 長期咳喘胸悶痰壅,;(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大泡 主方: 全瓜蔞40克、杏仁20克,、厚樸30克,、陳皮20克、生姜20克,、半夏20克,、茯苓50克、澤瀉25克,、薏米150克,、地龍20克、西洋參10克(研粉加入藥液) 化裁: ①若咳嗽不嚴(yán)重可去地龍,。 辨證: 膽結(jié)石、膽囊炎,、急性黃疸(甲肝) 主方: 柴胡30克,、枳殼20克、白芍30克,、甘草13克,、梔子30克、茵陳40克,、郁金30克,、牡丹皮30克、大黃9克(后下) 化裁: ①便秘加芒硝5克,; ②發(fā)燒加黃芩30克,、黃柏20克; ③腹脹加枳殼20克,、厚樸20克,; ④急性黃疸(甲肝)加豬苓30克、茯苓30克,、澤瀉30克,; ⑤發(fā)熱惡寒加銀花30克、連翹30克,、牛蒡子30克,。 辨證: 關(guān)節(jié)腫疼,風(fēng)濕疼,,無熱 主方: 柴胡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蒼術(shù)40克、茯苓40克,、干姜10克,、澤瀉30克、炮附子10克,,薏米100克單煮,,用薏米湯煎藥。 化裁: ①如發(fā)熱,,則去澤瀉,、附子,加知母20克,。 ②若手足逆冷腫疼嚴(yán)重,,可配合外洗方煮水浸泡或擦洗。外洗方:白術(shù)50克,、當(dāng)歸50克,、桂枝100克、黃芪100克,、白芍50克,、細(xì)辛30克、茯苓50克,,以上藥材煮水泡手腿腳,,可重復(fù)使用。 辨證: 無熱腹疼,,下利或溏 處方: 柴胡30克、黨參30克,、白術(shù)30克,、茯苓40克、甘草15克,、黃芪40克、桂枝30克,、黃連25克(搗),、干姜13克、白芍30克 辨證: 原因不名發(fā)燒 主方: 柴胡36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黃芩20克,、甘草13克,、生姜15克、大棗12個(破開) 化裁: ①長期發(fā)熱去姜棗,,加地骨皮50克,、黃芪40克、牡丹皮30克,、炙鱉甲50克,; ②渴加花粉40克; ③嘔加半夏20克,; ④不大便加知母30克,; ⑤煩躁不能眠加梔子30克; ⑥小便不利加茯苓40克,、澤瀉30克,。 辨證: 目瞑倦臥怕冷,,體溫正常,。 處方: 柴胡36克、桂枝30克,、黨參40克,、甘草15克、生姜20克,、大棗12枚,、炮附子10克 辨證: 處方: 辨證: 瀕死衰竭,,真寒假熱。老人突發(fā)高熱不退,。 處方: 炮附子40克,、干姜20克、甘草15克,、西洋參10克,、黨參30克、肉桂20克 提示:給真寒假熱的重癥老人喂藥,,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喂,,吃一勺休息一會兒,再吃,。切不可一次性服藥太多,! 辨證: 睡眠障礙,,頭部充血,,虛煩 處方: 酸棗仁40克、梔子30克,、柴胡36克,、百合30克、黃芪45克,、川芎30克,、淡豆豉30克、厚樸15克,、陳皮15克 提示:缺血性失眠可視情況用“附子湯”或“柴胡湯”,。 中藥飲片先用溫水浸泡1小時,浸泡1小時后應(yīng)保持水量稍高于飲片(水偏少可再加),,中藥煎兩次分別取液,,每次先用大火燒開煮沸再改用文火煎25分鐘,兩次煎藥所得藥液混合在一起備用,,總共藥液量控制在500毫升左右(可靈活),。 所有處方里面,大黃均應(yīng)“后下”,,即在第二次煎藥結(jié)束前5分鐘內(nèi)放入大黃,。 |
|
來自: 一元堂中醫(yī)張 > 《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