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辦理喪事:?“從請"大了"到"圓墳"”,是件非常隆重的儀式,單準備工作就很繁瑣,,人一咽氣,,喪家馬上找到親屬,商討舉辦葬禮儀式,,接下來一起看一下,,天津人辦喪葬習俗。 【大了】 “大了”就是人們常說的“白事知賓”,,在天津習慣稱之為: “大了”,。按照傳統(tǒng)習俗,天津人的喪葬儀式極其繁瑣,。尋常百姓要么不清楚,,要么當局者迷,生怕組織不好逝者的葬禮,,讓親友挑理,,所以天津人家遇到喪事,通常都要請“大了”,。 【小殮】 小殮時,,逝者的親屬立在兩旁,由子女為其舉行小殮儀式,,諸如為老人理發(fā),、刮臉、凈身,、女性要梳頭,,凈身完畢要為逝者穿壽衣,穿壽衣時家屬的眼淚不能滴到逝者的壽衣上,。 【倒頭】 壽衣穿好待老人即將咽氣時,,將其從床上抬到吉祥板上,腳要頂墻,,墻上要掛紗簾,。如果趕上夏季,,可以租賃冷藏棺停放尸體,避免尸體腐爛,。然后由大了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金錢,,為的是讓逝者順利地渡過冥河。 【孝服】 逝者去世,,兒女親友要穿孝服,。孝子戴孝冒(帽子上有金錢及麻繩)、孝褲,、褲袋,、腰帶、腿帶子,、黑紗,;女婿佩戴白紗;女性要帶頭帶子(包裹在前額上,,后面兩根帶子要過腰),;未婚女性佩戴短頭帶,頭帶上要有花楞等,。 【門前布置】 請杠房師傅在門前搭棚,,棚內(nèi)要點長明燈,長明燈不可滅,,此外還可以擺放整打的燒紙及紙牛(女),、紙馬(男)。如果死者年齡超過60歲,,棚內(nèi)還要擺放一抬紙轎(四個轎夫,、一個童子)還有一對童男童女。 大門兩旁擺放旁系親屬和其他親朋好友敬獻的花籃和花圈,,門前立挑錢紙,,大門旁邊的墻上要貼門報,上書“恕報不周x宅之喪”字樣,,以通知別人家中正在辦喪事,,意思是請寬恕我們沒有及時通知您,事情沒有考慮周全,,多擔待的意思,。門前也要點長明燈,現(xiàn)在多為普通燈泡,,但也不可關閉,。 【燒紙】 燒紙為長方形草紙,上面以橫七豎五的排列方式刻上錢印,,錢印的輪廓要清晰可見,,橫著將每張燒紙卷起時,,錢印要鼓起。老人咽氣的時候由兒女在火盆內(nèi)燒幾張燒紙打路,,使亡靈能夠順利通過鬼門關,,然后每六小時燒一次。 【念經(jīng)】 有條件的家庭多數(shù)請四棚經(jīng),,由僧道禪尼來念,,沒有條件的可以請師傅經(jīng),多數(shù)為杠房師傅代念,,不過念的絕對是正經(jīng)經(jīng)文并非相聲版本,。 【行禮】 在亡靈頭前行禮,所有直系,、旁系晚輩行大禮,,磕四個頭。同時杠房師傅叫號“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再叩首”,,直系晚輩行禮后,需跪在亡靈旁陪禮,。旁系晚輩給亡靈叩首時,,兩旁的所有直系晚輩應陪叩四個頭,小輩給亡靈叩頭時候,,只有直系小輩陪叩,。 【吃飯】 天津喪事中,吃飯也是有講究的,,不可吃餅類(烙餅,、餡餅、煎餅等),,也不可吃條狀食物(面條,、粉絲等),只能吃饅頭或米飯,,多數(shù)以饅頭為主,,然后燉一鍋肉,供大家吃,。三天亡靈火化后,,喪主應大擺宴席宴請所有吊唁者。 【送路】 倒頭的轉(zhuǎn)天晚上九點或十點舉行送路儀式,。儀式分兩步,,第一項為開光,,第二項為送路。 第一項開光: 多有杠房師傅代理,,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死者的眼睛,、耳朵、嘴巴,;接下來開全光(九竅),,開光時杠房師傅要念吉祥話,開光結(jié)束后杠房師傅會詢問親屬是否滿意,,然后用一面小鏡子由亡靈頭部照到腳部,,讓亡靈自己“看”一遍,最后把小鏡子摔碎,。 第二項是送路: 由親朋好友搭著紙牛,、紙馬、紙轎子,、童男童女和一部分花籃,、花圈,其他人拿著一只點燃的香,,同時還要念經(jīng),,一起浩浩蕩蕩來到十字路口或大路上,然后點燃所有紙活和花圈,,全晚輩按照輩分跪列兩個縱向,,面向火堆磕四個頭,然后從另一條路回到靈堂,,送路的時候天上最好有星光和月光,,那么亡靈可以順利的通過望鄉(xiāng)臺。 【辭靈出殯】 出殯安排在送路的轉(zhuǎn)天早上,,出殯前所有參與人員手中都要拿一個小饅頭和一枚硬幣,。然后亡靈的長子(女)扛幡,兒媳(女婿)雙手托骨灰盒,,長孫(女)雙手捧亡靈遺像,,次子(女)要手持哭喪棒,所有參加出殯的晚輩在跟在后面走出門外,,在出門之后有親朋好友在靈堂燃放鞭炮,,其他留守在門前按照輩分面對面跪為兩個縱向,男女各一個縱向,,長子面前放一個用紅紙包裹的磚頭,,手里拿一個泥碗或普通飯碗,當杠房師傅們將亡靈抬出大門時候,,長子將泥碗摔碎在磚頭上,,直系親屬跟隨著棺材一起上靈車,。其他親朋好友上其他車輛,一同開往殯儀館,,途中過地道,、過路口、上橋下橋的時候,,坐在靈車里面的親屬要撒買路錢,。 到了殯儀館,長子持《居民死亡殯葬證》辦理火化手續(xù),,然后所有親屬來到悼念大廳進行悼念儀式,,奏響哀樂全體人員默哀,默哀完畢后緩緩圍繞亡靈一圈告別,。最后所有人員來到殯儀館的焚化園焚化剩下的花圈花籃,,同時所有晚輩下跪磕四個頭,全體人員將手中的小饅頭和硬幣以及胸前的白花擲向焚化園,,所有不參加圓墳的人員斯扯自己身上的孝服也投向焚化園,。所有人回到家后,有人在門前點起火盆,,所有人邁過火盆,,然后拿一個小的糖饅頭和一塊冰糖吃掉。 【圓墳】 火化的第三天,,參加"圓墳"的親友依然著孝服去殯儀館取骨灰,殯儀館一般都有"圓墳"的場地,,也有專業(yè)人員或非專業(yè)人員指點,,一般家屬都會給這些人員一些錢和香煙,親友們把骨灰盒放好,,要點燃整股的香,,還要燒紙錢、上供品,,所有晚輩按照備份磕四個頭(或鞠躬),,然后燒掉死者的遺物,并由死者未婚的孫子和孫女繞墳正轉(zhuǎn)三圈,,反轉(zhuǎn)三圈進行“開財門”,,人們認為開門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敘述衷腸,,死者也可接到晚輩們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錢,、食物等,在陰間生活富足,,不愁錢花,,最后燃放鞭炮,。圓墳后,將骨灰暫存在殯儀館的骨灰存放處,,至此葬禮基本結(jié)束,。 最后是燒期紙: 從倒頭算,每7天為一期,。 燒期紙時中間隔1期,。 (一般都是燒到5期) 最后一期去火葬場燒。 (上供,、焚香,、燒紙扎活) 燒完期紙這場喪事就算圓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