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人滿懷失望地來到寺院,對住持方丈和尚說:“我一心一意想學(xué)丹青,,但至今都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滿意的老師,,為此我非常苦惱,?!?/span> 釋圓和尚笑了笑說道:“你走南闖北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真的就沒能找到一個令你佩服的老師嗎,?” 年輕人重重地嘆了口氣,,說:“這十幾年里,我訪遍了很多的名師大家,,但是他們幾乎都是徒有虛名之徒,,我親眼見過他們的畫,畫技實在是不敢恭維啊,,有些甚至還不如我,,你說讓我怎么拜他們?yōu)閹熌兀俊?/span> 釋圓和尚聽了,,淡淡一笑,,說:“老衲雖然對丹青一竅不通,但是平時頗愛收集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畫技比那些名家要略高一籌,,那么煩請施主不吝賜教,為老衲留下一幅墨寶吧,!” 說著便吩咐旁邊的小和尚取來了筆墨紙硯,。釋圓和尚繼續(xù)說道:“老衲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茶,對那些造型流暢古樸的茶具情有獨鐘,。施主可否畫一個茶杯和一個茶壺,,以滿足老衲的喜好呢?” 年輕人聽了傲慢地說:“這有何難,,對我來說猶如探囊取物,。” 說罷,,年輕人調(diào)了一硯濃墨,,鋪開宣紙,寥寥數(shù)筆,,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便躍然紙上,而且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著一縷茶水,,緩緩的注入茶杯之中,。 年輕人畫完后,問釋圓和尚:“大師,,你覺得這幅畫如何,,還滿意嗎?” 釋圓和尚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道:“施主的畫確實作得不錯,但是施主卻把茶壺和茶杯的位置顛倒了,,茶杯應(yīng)該是在上面,,茶壺應(yīng)該在下面才對呀!” 年輕人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大師為何如此糊涂,?要是茶壺放在茶杯的下面,如何能將茶水注入茶杯呢,?” 釋圓聽了,,說道:“原來施主并不糊涂,懂得這個道理??!你渴望丹青高手的茶注入自己的杯子,但你卻總是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壺還要高,,你想想看,,這樣一來茶怎么可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流水,;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放的低一些,,才能從別人那里吸納到智慧和經(jīng)驗?!蹦贻p人頓悟,。 如果一個人老是盯著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不放,那么他的眼里看到的只能是令他不滿的現(xiàn)象,。有了偏見,,又怎么會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呢?因此,,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中,,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放正自己的位置,,要謙虛誠懇地向別人請教,,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和不足,,才會真正的了解自己,,檢討自己,改正缺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