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大師是被大多數(shù)人公認的天生圣人,,他的經(jīng)歷非常曲折、富于傳奇,。其中有兩個經(jīng)歷,,被吳承恩寫進了《西游記》。一個是五祖弘忍大師夜傳惠能心法,,密授認缽,。二是惠能砍柴養(yǎng)母。
讓我們細細品來,。
惠能的這兩段經(jīng)歷,,在其留給后人的《壇經(jīng)》中說的很清楚。父親早亡,,惠能便上山砍柴,,換些米面,贍養(yǎng)母親,。這段生活的時間很長,,有十多年。直到聽人誦經(jīng)而悟,,便安頓好母親后,,前去黃梅尋五祖弘忍大師去了,。另一段經(jīng)歷就是在見到弘忍大師后,深受五祖賞識,。因弘忍大師知有人為六祖之位而會加害惠能,,便不動聲色地安排惠能去槽廠碓米。八個月后,,踱步到槽廠去見惠能,。
有段對話,再溫習(xí)一下,。 次日,,祖潛到碓房,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dāng)如是乎,?!蹦藛栐唬骸懊资煲参矗俊?br>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菽芗磿嬉猓娜胧?。
惠能三更見了五祖后,,五祖用衣?lián)踝艄猓苁谛姆??;菽墚?dāng)晚大悟,得衣缽,,成為六祖,。
那么,,《西游記》中與此相對應(yīng)的兩段經(jīng)歷,,就比較吻合。
一是悟空到了靈臺方寸山前,,遇見一位樵夫,。這位樵夫也是早年喪父,獨自贍養(yǎng)老母,,同樣也是單純地以砍柴為生,。與惠能的經(jīng)歷不同的是,,《西游記》中的樵夫堅決讓悟空自去,自己要回家贍養(yǎng)老母,。而惠能則在安頓好母親后,,去黃梅尋五祖了。這里就體現(xiàn)了儒家與釋家的不同,。儒家認為:“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比寮艺J為孝為百善之先,孝道第一,。不論多大的官,,父母故去,都要回家守孝三年,,稱為“丁憂”,。
二是菩提祖師半夜密傳悟空長生不老之妙道。先看一下小說里的描述,。
祖師聞言,,咄的一聲,跳下高臺,,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xué),,那般不學(xué),,卻待怎么?”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里面,,將中門關(guān)了,,撇下大眾而去。
這段文字在我們讀來,,與上面惠能的故事,,是多么地神似。都是擊三下,,都是半夜三更時分,,都是密傳。在此我們必然要思考:為什么要借用這個故事放在這里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二者都是直指自心,,講求自覺自悟。
悟空尋到靈臺方寸山,,經(jīng)指點到了三星斜月洞,。洞里住著菩提祖師。這里面有玄妙,。靈臺,、方寸,就是“人身”,;三星,、斜月,就是“人心”,?!捌刑帷倍质遣磥碚Z,意思是“覺悟”,。至此,,意思便明了:悟空在那么久的尋道過程中,最后卻在自己的心里,,尋找到了“覺悟”,。這便是自我覺悟、覺醒,。人,,只有在覺悟、覺醒之后,,才能開始走上正確的修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