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錢糧胡同到隆福寺街,,大概有300米距離,這就是原來隆福寺的長度,。對于舊時北京的百姓而言,隆福寺,、護(hù)國寺,,一個東廟、一個西廟,,不亞于紫禁城,、頤和園,因為這倆地界兒是普羅大眾們歡樂的殿堂,。 隆福寺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利用元代所建的東崇國寺舊址,是擁有6座大殿,、眾多配殿的大寺廟,。最初時為京城唯一的番、禪同駐的寺院,,也即喇嘛,、和尚同修于一廟。 《日下舊聞考》記載:“景泰三年六月,,命建大隆福寺,,役夫萬人。逾歲而畢工,?!笨梢姡?dāng)年這是皇帝下詔并親自督辦的重點(diǎn)工程,,僅用1年時間就建成了,。而之所以能如此之快,也是拆東墻補(bǔ)西墻,。 《野獲編》描述:“大隆福寺為景帝所建,,至撤英宗南內(nèi)木石助之?!鼻懊娼o您介紹過,,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放回后,軟禁在東華門外一處宮殿中,,此次就是拆了那里翔鳳殿等建筑的石木料用于隆福寺的建造,。 如果說護(hù)國寺是殘垣斷壁,僅留有金剛殿和幾間配殿,,500年隆福寺則比護(hù)國寺更慘,,現(xiàn)已蹤跡全無,。 根據(jù)史料記載,隆福寺在東四牌樓西大街(當(dāng)時叫馬市大街)正北,,其山門南側(cè)有神路街,,街口一座石橋,過石橋一座琉璃牌坊,,坊額“第一叢林”,。據(jù)說牌坊建成后不久,有說不和風(fēng)水,,隨即被拆除,。山門外左右兩側(cè),在隆福寺街上建有兩座木制牌坊,,牌坊外側(cè)分別立有下馬石碑,。 隆福寺山門內(nèi),建有鐘樓,、鼓樓,、韋馱殿、大雄寶殿,、萬善正覺殿,、毗盧殿、碑亭,、法堂,、金剛殿及后樓閣,殿宇軒昂,、精美壯觀,。《帝京景物略》描述:“白石臺欄,,周圍殿堂,,上下階陛,旋繞窗隴,,踐不籍地,,曙不因天?!憋@示出皇帝敕建廟宇的氣勢,。 清雍正元年(1723)對隆福寺進(jìn)行大規(guī)模重修。乾隆九年(1744)雍和宮成為喇嘛廟,,隆福寺被定為雍和宮的下院,,成為完全的藏傳佛教寺院。《菽園雜記》有云:“京師巨剎,,大興隆,、大隆福二寺,為朝廷香火院,?!?明清兩代,隆福寺的香火興隆日盛,。 京城百姓對隆福寺的熟知主要在于其熱鬧的廟會,。明代時北京最著名的廟會是位于今天金融街的都城隍廟廟會?!堆喽加斡[志》記載:“廟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亙?nèi)镌S,,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敝撩髂┣宄酰悄系膱髧聫R會逐漸替代都城隍廟會,。 清康熙,、乾隆年間,京城廟會日益興盛,,計有東岳廟,、北藥王廟、都土地廟,、花市,、白塔寺、護(hù)國寺,、隆福寺廟會等等,,后來逐漸以護(hù)國、隆福東西二廟為最盛,?!短偈a雜記》描寫道:“廟市,惟東城隆福,、西城護(hù)國二寺,,百貨俱陳,目迷五色,王公亦復(fù)步行評玩,?!?/span> 隆福寺位于京城東部,由南方來京的客商在辦完差事后大多愿意來廟市轉(zhuǎn)轉(zhuǎn),,一是買些心儀的東西,,有時也賣些帶來的稀罕玩意兒;還有,,明清時期的貢院在南邊不遠(yuǎn)的東單附近,,全國各地進(jìn)京趕考的才子一般選擇考場附近居住,加上北邊不遠(yuǎn)的國子監(jiān),、府學(xué),,以及清末民初設(shè)在沙灘的京師大學(xué)堂(北京大學(xué))簡直就是近在咫尺;再有,,清代王公大臣們每天上下朝進(jìn)出東華門,,東郊民巷外國人扎堆兒,隆福寺廟市也是一撇腿就到,。 光緒二十七年(1901),,因值夜的喇嘛熟睡中碰倒油燈,引燃幔帳形成大火,,燒毀了鐘樓,、鼓樓、韋馱殿,、大雄寶殿等建筑,。而此時清王朝已是強(qiáng)弩之末,無錢無心再重修隆福寺了,。這以后,,隆福寺雖然廟宇殘缺、廢墟一片,,可廟會的地界兒反而寬敞了,,廟市較以前更興旺了。 逛廟會,,買家常日用是少數(shù),,更多可能是捎帶手兒;吃吃玩玩,、享受閑逛的是大多數(shù),,故而隆福寺廟會里除了日用所需,更多人氣的是小吃,、雜耍,。而此處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古董文玩、中外藝術(shù)品,、古舊書籍很多,,甚至不乏珍品、孤品,,因而也被稱為“文廟會”,。就連胡適先生也對北大的學(xué)生們說,沒事兒到隆福寺走走,,那里的書肆掌柜不一定比你們知道得少呢,。 著名學(xué)者張中行先生回憶隆福寺廟會:“一進(jìn)寺門是古玩攤,珠光寶氣,,不懂,,不敢問價。往前走,,是賣各種用物的,,即使不買,可以看看買東西的男女老少,,幾乎是清一色的老北京。再往前走,,是可吃可看的,,即各種小吃,各種雜耍,。記得總要在豆汁攤上坐一會兒,,喝一兩碗,以享受自己也成為老北京的優(yōu)越感,;喝完算賬,,一個人不過幾分錢?!?/span> 自康乾以后,,隆福寺廟會一般每月逢九、十開廟,,1929年起變成每月逢九,、十、一,、二日4天開廟,。一是廟市興旺,擺攤兒的賣家不愿跑來跑去,;二是西城原來以旗人居多,,民國后收入來源減少,消費(fèi)能力下降,外人僑居漸多的東城廟會越來越紅火,,因而增加開廟時長,。這樣,加上其它日子口的廟會,,茲您有錢有閑,,見天兒轉(zhuǎn)著圈的都有廟會可逛,京城老百姓形象地稱作“圈廟”,。 未完待續(xù),,回見! (保護(hù)原創(chuàng),,尊重知識產(chǎn)權(qu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