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0 17:57:57
64點贊
174收藏
29評論
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家縣級一級博物館,,整個博物館館藏文物雖然僅5萬多件,,但國家珍貴文物就達到3千多件,,它還同同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重量級博物館,入選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為何這樣一座地方博物館能有如此殊榮,?故事還得從1996年一次偶然的發(fā)現說起。 1996年10月的一天,時任青州市博物館館長的王華慶晨練時,,經過博物館對面的益都師范學校新操場擴建工地,,發(fā)現施工推土機挖開的土質與周圍完全不同,還有一個洞口暴露在外,。職業(yè)的敏感驅使他迅速制止施工,,找來考古專家夏名采。 兩人動手挖開浮土,,赫然發(fā)現洞里露出的佛像,,緩緩撣落身上的塵土,露出了佛像的尊容,。 經考古發(fā)掘,在這里發(fā)現了呈三層堆放的佛像,。窖藏坑位于龍興寺寺院遺址最北部,,坑內有規(guī)律地埋藏了北魏、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的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巖、陶,、鐵,、木及泥塑等各類佛教造像數百尊。其中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僅高20厘米,。 這批造像數量大,、種類繁、雕造精美,、彩繪富麗,。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轟動,受到海內外新聞媒體廣泛關注,,引起學術,、宗教、藝術與社會各界的高度興趣,,并被評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fā)現之一,。一段塵封的歷史就此揭開,也是這次重大考古發(fā)現,,讓青州一夜之間聲名遠播,。 窖藏坑被發(fā)現之前,當地人只知道這里曾有過一處延續(xù)800多年的著名佛教寺院,,史書上記載叫龍興寺,。龍興寺始建于北魏時期,宋元時都有佛殿重修的記載,,但到了明初,,為了修建齊王府,龍興寺地面建筑被拆毀,,一座輝煌古剎,,就此湮沒,此后幾百年間竟無人知其蹤跡,。 令人遺憾的是,,發(fā)掘出的佛像,竟沒有一尊是完整的,。一位參與發(fā)掘整理的學者回憶,,這些造像的殘塊有數千件之多,。在這里,表現完美的肉體,、精細的雕刻工藝,,以及鮮艷華美的敷彩貼金,,皆與無情地斷裂、生硬地破碎形成強烈的沖突,,觸目驚心,! 這批造像發(fā)掘之后,,被運到青州市博物館庫房初步 整理,。大部分造像被破壞得十分零碎,,體量不等的殘塊鋪滿了數百平方米的庫房地面,,大的碎片超過一米,小的只有幾厘米,。工作人員初步拼合的一件佛像身軀,由大大小小近百塊碎片組成,,修復難度可想而知。到目前為止,,藏于青州博物館的龍興寺窖藏佛像總數達到400多尊,已復原粘接的約200尊,。 如此精美的石刻造像,為什么件件殘缺,?又是什么原因導致呢,? 《宋史》載:宋政和元年(1111年)正月,毀東京祠廟,。宋徽宗篤信道教,在民間開啟了一輪“滅佛”運動,,因為,,有學者認為,正是受此影響,導致龍興寺毀佛藏經,。 從發(fā)掘現場看,,窖藏的造像排列有序,整齊地分上下三層,,最上層的造像上還有席紋,,并有祭燒過的痕跡。窖坑東側還有運送佛像到掩埋現場的坡道,。這些跡象表明,,龍興寺窖藏是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的行動,。虔誠的佛教信徒擔心已被破壞的佛像再遭厄運,悄悄地掩埋了這些殘碎的佛像,。 在我國歷史上,,北周武帝和唐武宗都舉行過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破壞造像不僅是對于一種眩人耳目的形象的攻擊,,也意味著對于其宗教力量的毀滅,。在其對立面,佛教徒則以其特有的方式,,對這場災難加以補救和轉化,。 龍興寺窖藏出土的造像,,雖受到嚴重破壞,但從保存下來的看,,雕刻技術高超,,集圓雕、浮雕,、高浮雕,、透雕、線刻,、貼金,、彩繪等多種技法于一身,表情手勢各異,,顯示出雍容華貴的藝術效果,。 比如,,其中一件東魏貼金彩繪菩薩像,高兩米,菩薩頭戴寶冠,,黑發(fā)順肩部下垂。面相豐滿圓潤,,柳眉高鼻,,杏眼長目,嘴唇上翹,,呈微笑狀,,神態(tài)莊重寧靜。遺憾的是,,菩薩兩臂已失,,卻散發(fā)出東方的含蓄寧靜之美,面帶耐人尋味的神秘微笑,,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更極為 珍貴的是,,佛像多數保存了表面的彩繪貼金,,使今人得睹當時雕刻作品均有富麗彩繪的真實面貌。興寺遺址窖藏,,成批作品保留著彩色與金箔,,彌足珍貴。“秀骨清像,,褒衣博帶”是青州龍興寺出土造像的主要特點,,這是北魏佛教信仰融入中國地域性審美,參照當地藝術形象再創(chuàng)作的表現。 青州造像人物衣著的刻畫,,宛若剛從水中而出,,薄如蟬翼的衣服,緊貼著人物的身體,。這種身體緊致之美,,透過服飾微妙地映射出來,又多了一層含蓄朦朧美,,靜穆而莊重,。這不正是藝術史中所載的“曹衣出水”式樣嗎? 龍興寺佛像中的盧舍那法界之像,在佛身上不是裝繪袈裟膚色,,而是施以繪畫,,有精美細妙的說法、飛天,、胡人,、地獄類圖像,是將繪畫,、雕造兩大藝術形式結合于一身了,。這種特殊造像,體現了佛教中“法界”現于佛身之觀念,,又在藝術形態(tài)上出新創(chuàng)異,,非常值得尊拜與欣賞。 龍興寺的菩薩造像亦極豐麗,,北齊至隋貼金彩繪石雕菩薩立像,,通高165厘米 ,菩薩頭戴透雕花鬘高冠,,面相清秀,,頸佩項圈,綠色披帛在腹下相交貼體上卷,,左側帛帶上揚被左手提起,,瓔珞沿披帛繞向身后結于一圓璧,裝飾繁多,,瓔珠懸掛,,環(huán)帶佩飾,,亭亭玉立。這些佛像造型獨特,,神態(tài)逼真,,身上的彩繪鮮艷如新,這些以青州為中心出土的佛教造像,,因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被學界譽為“青州風格”。 北齊貼金彩繪石雕思惟菩薩像,,面相圓潤,,貼金花冠上施紅彩,鑲金邊綠彩寶繒垂直耳下,,袒上身,,頸佩項圈,著紅色披帛,,下身著束腰長裙,,半跏趺坐于束腰座上,左手下垂扶膝,,右手上舉支頤,,形態(tài)優(yōu)雅端莊。 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國發(fā)現的,、數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這些佛像帶著慈祥的面孔,,雖然出土佛像帶著殘缺的遺憾,,卻驚艷了世界,被譽為“改寫東方及世界藝術史的重大發(fā)現”,,向后人講述了1500年前北朝的故事,。 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國發(fā)現的,、數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為研究中國佛教美術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的實物資料,。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時期中國佛教藝術的杰出成就,,為研究佛教在我國的傳播及雕塑、繪畫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珍貴資料,,這批神秘的窖藏佛像,,也成為了青州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其中的佛像精品,先后在美國,、日本,、德國、瑞士,、英國,、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舉辦了精品展或大型專題展,。當人們看到那些面帶微笑的佛像,、衣著雍容華貴的菩薩、呼之欲出的飛天,、生動活潑的護法和多姿多彩 的荷蓮時,,無不被其深深折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