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分為全身性水腫和局部性水腫,,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有些人全身腫腫的,,有的則是某個部位腫。如何才能消腫呢,?國醫(yī)大師李振華總結(jié)了4個好用的方子—— 組成:白術(shù)9g,,茯苓30g,澤瀉12g,,生薏苡仁30g,,防己15g,黃柏9g,,石韋30g,,檳榔15g,白蔻仁9g,,赤小豆30g,,滑石18g,白茅根30g,。 功效:健脾利濕,,清熱解毒。 主治:水腫(濕熱互結(jié)證),。 癥見全身水腫,,腫勢較劇,腹部脹滿,,胸悶氣短,,干嘔食少,口渴不欲多飲,,腰痛肢沉,,小便短赤,或見皮膚瘡毒,。舌苔黃膩,,質(zhì)淡紅、體肥大,,脈滑或滑數(shù),。 方解:本證系脾虛失運,濕郁化熱,,濕熱互結(jié),,三焦氣化失宣,,水濕泛溢肌膚所致。方中白術(shù),、茯苓,、澤瀉、生薏苡仁健脾利濕:防己,、黃柏,、石韋、滑石,、白茅根燥濕清熱利水,;檳榔、白蔻仁行氣化濁消脹,。 配伍加減:肌膚潰瘍?nèi)ボ蜍撸咏疸y花,、蒲公英,、土茯苓;便秘腹脹加二丑,、大黃,。 組成:白術(shù)9g,茯苓30g,,澤瀉15g,,桂枝9g,廣木香,、砂仁各6g,,干姜9g,川椒目6g,,薏苡仁30g,,川續(xù)斷21g。 功效:溫中健脾,,通陽利水,。 主治:水腫(寒濕困脾證)。 癥見全身浮腫,,時輕時重,,腰以下腫甚,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口泛清水,四肢沉重,,精神困倦,,腰涼重痛,,面色萎黃,小便量少,,色清或微黃,,大便溏。舌苔白膩,,質(zhì)淡,、體肥大,脈沉濡,。 方解:本證系脾陽不振,,水濕內(nèi)聚,濕從寒化,,寒濕困脾,,水泛濫肌膚所致。方中以桂枝,、干姜,、川椒目等大辛大熱之藥溫中祛寒、振奮脾陽,;桂枝配白術(shù),、茯苓、澤瀉健脾利水,,且助膀胱之氣化,;廣木香、砂仁行氣消脹,,芳香燥濕,;川續(xù)斷固腎通絡(luò),以治腰疼,。脾陽復(fù)得,,水濕能運,則腫自消,,胃納自愈,。 配伍加減:心慌氣短,上午頭面腫甚,,下午腿足腫甚,,尿量不少者去澤瀉,茯苓減為12g,,加黃芪,、黨參。 組成:白術(shù)9g,茯苓皮30g,,澤瀉12g,,川椒目9g,制附子12g,,肉桂6g,,干姜9g,砂仁6g,。 功效:健脾溫腎,,通陽利水。 主治:水腫(脾腎陽虛證),。 癥見水腫嚴重,,兩足跗尤甚,面色?白,,食少腹脹,,腰酸腿軟,四肢不溫,,形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色清量少,。舌苔白微膩,,質(zhì)淡,、體肥大,,脈沉細弱。 方解:本證系脾腎陽虛證,,水濕不能蒸化,,水聚為腫。本方在祛濕消腫湯的基礎(chǔ)上,,加附子,、肉桂,以增強溫腎之力,。陽氣得復(fù),,寒水自化,腫自消失,。唯在用藥上注意脾腎偏虛,,區(qū)別主次。 配伍加減:面色灰暗,、祛寒冷甚,、神疲倦怠、脈細無力可減分利之藥,加黃芪,、黨參,。 組成:蒸首烏21g,川牛膝,、白芍各15g,,枸杞子12g,炒杜仲15g,,山藥30g,,茯苓12g,牡丹皮9g,,車前子12g,,珍珠母30g,菊花12g,,鉤藤15g,。 功效:滋陰補腎,平肝潛陽,。 主治:水腫(陰虛陽亢證),。 癥見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視力減退,,心悸失眠,煩躁,,腰酸遺泄,,或有微腫,唇紅口干,。舌苔薄白,,質(zhì)紅,脈弦細數(shù),。 方解:本證系腎陽不足,,陽虛及陰,或平素腎陰虧虛,。多見于腎炎發(fā)病后水腫不嚴重或水腫消退之后,,自覺上述癥狀不減(多伴有高血壓癥)。方中蒸首烏,、川牛膝,、白芍、枸杞子,、炒杜仲滋陰補腎,;白芍配珍珠母,、菊花、鉤藤斂肝平肝潛陽,;山藥,、茯苓、車前子益腎健脾利濕,。 配伍加減:血壓高甚加生石膏,;失眠甚加琥珀、酸棗仁,。 名醫(yī)經(jīng)驗集 李振華老師為國醫(yī)大師,,治病救人70余載,教書育人60余年,,將一生奉獻給了中醫(yī),,本書詳細總結(jié)其在治療內(nèi)科疑難雜癥方面的經(jīng)驗。 《李振華論治內(nèi)科疑難雜癥》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yī)家·中醫(y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