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 河 宜城歷史悠久,。夏為邔國。西周為邔,、羅之地,。春秋時并于楚,為邔,、鄢,、鄀三邑。戰(zhàn)國時,,楚在此置鄢郢,。鄢郢的轄域應(yīng)涵蓋今南漳縣以東的大部分地區(qū),而熊繹被周成王所封的“子男之田”夷屯就在這一區(qū)域,。 在楚國的歷史上,,夷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楚人走向漢水的第一步,。在熊繹之前的羋姓祖先都是循規(guī)蹈矩,,衷心侍奉周王室的,據(jù)《楚世家》記載鬻熊曾為“文王之師(按:師,,軍隊(duì))”,。“鬻熊子事文王,,蚤(早)卒(按:鬻熊子,,即鬻熊。幼名穴熊,,字季連,。在成為酓氏大宗族長之后,更氏曰酓,,更名曰鬻,。楚簡文稱穴酓、鬻酓。史記作鬻熊),。其子曰熊麗,?!笔聦?shí)上熊繹正是沾了鬻酓,、酓麗、酓狂的光,,才被封爵賜田的,。周成王(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21年在位)“舉文、武勤勞之后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span>(《史記·楚世家》) 熊繹,,即酓繹。酓繹見封,,楚始建國,。 “楚蠻”是酓繹的封地,是屬于楚人自己的地盤,,自此羋姓部族成為楚國人,。楚蠻,即荊蠻,。荊,,指荊山,位于湖北省西部,,長約150公里,,海拔在1200~1800米之間。荊山主峰聚龍山,,位于襄陽市??悼h境內(nèi),海拔1852米,。長江支流沮河,、漳河以及漢江支流蠻河皆發(fā)源于此山。蠻,,即蠻地,,指蠻河流域?!白幽兄铩奔捶庥诖?。 需要說明的是“楚蠻”并不是楚人的祖居地。按《楚居》穴酓,、酓麗,、酓狂皆住京宗,。京宗,即西周豐京和鎬京,,并稱豐鎬,,史稱宗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灃河兩岸,。周文王滅崇后,,在灃水西岸營建豐京,將都城從岐周遷至豐京,;周武王滅商,,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自酆徙都于此,?!睹跏兰o(jì)》:“武王自酆居鎬,諸侯宗之,,是為宗周,。”《詩地理考》:“宗周,,鎬京也,。”據(jù)考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 《楚居》系后人追記,京宗的含義前后不盡相同,。季連(即穴酓,,詳見后文)所處為周文王之時,此時的“京宗”指豐京,。酓麗,、酓狂所處為周武王之時,此時的“京宗”當(dāng)指鎬京,。但在《楚居》中,,其地一也。有意思的是楚子酓繹既不住京宗,,也不住封地“楚蠻”,,而是“居丹陽(《楚世家》)”。 丹淅之地,,實(shí)為酓繹之前楚先的祖居地,,即是說穴酓、酓麗、酓狂為周王之師,,他們都居住豐鎬,,而羋姓楚族人,則群居在丹淅,。 傳世文獻(xiàn)將荊楚混為一談,,實(shí)際在西周之前,荊是荊,,楚是楚,。荊山在漢水以南,,楚山在漢水以北,。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丹水》:“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縣西南楚山,。昔四皓隱于楚山,,即此山也?!?/p> 《楚居》:“麗不從(縱)行,,潰自脅出,妣列賓于天,,巫烖賅其脅以楚,,抵今曰楚人?!薄墩f文》楚,,叢木。一名荊也,。有人考證為“牡荊”,。不管是哪種植物,顯然“楚”產(chǎn)自楚山,?!拔诪W其脅以楚”,巫烖,,同巫咸,。賅,從貝,,亥聲,,本義完備,這里作“合”意,。這句話的意思是巫咸用楚條將妣列的脅肋捆扎合并起來(行安葬之事),。據(jù)此判斷麗季的出生為難產(chǎn),古人對妣列實(shí)施了類似今天的剖腹產(chǎn)手術(shù),術(shù)后妣列死亡,。為了紀(jì)念妣列,,遂稱楚人。 《楚居》簡文局部 穴酓遲徙于京宗,,爰得妣列,,逆流哉水,厥狀聶耳,,乃妻之,,生侸叔、麗季,。麗不從行,,潰自脅出,妣列賓于天,,巫烖賅其脅以楚,,抵今曰楚人。 自丹淅進(jìn)入荊山(蠻地)之后,,楚人謂之荊人,,荊蠻亦稱楚蠻,荊楚概念始亂,,至春秋戰(zhàn)國時,,“荊”“楚”二字,以致通用,?!俄n非子》一書,既言“楚人,、楚靈王,、楚兵”,又言“荊人,、荊莊王,、荊師”,可證,。 《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有楚右尹子革回答楚靈王的一段話:“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lán)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供王事”。辟,,有始封之意,,但熊繹“以供王事”卻在丹陽,。司馬遷所言“封熊繹于楚蠻”,實(shí)封于荊蠻,?!度龂尽ぶ荑鳌放崴芍⒁督韨鳌匪浿荑ぞ驮f過:“昔者楚國初封于荊山之側(cè),不滿百里之地”,?!扒G山之側(cè)”,即荊蠻,。 酓繹為什么居住在丹陽,,而不住在自己的封地內(nèi)呢?這與周朝的制度有關(guān),。西周初期,,周始建國,為避免各諸侯國不聽王命,,規(guī)定各諸侯當(dāng)權(quán)者或者至親男子留在天子都城鎬京任職,,實(shí)為“人質(zhì)”,。如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誦即位,周公和召公在鎬京輔佐天子,,令長子留封地守國,。太公姜子牙更甚,留其第三子丘穆公鎮(zhèn)守齊國,,其與長子呂伋一起在京輔助周成王,。 《楚世家》載:“楚子熊繹與魯公伯禽、衛(wèi)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濒敼?、衛(wèi)康叔、晉侯,、呂伋,,皆周重臣,為王近臣,,留在王的身邊是可以理解的,。酓繹身為楚子,顯然身份不夠尊貴,,不是周成王近臣,,不能象其父輩一樣居京宗,。 丹陽在哪里呢?從概念判斷,,丹陽必在丹水之北,。上世紀(jì)80年代初,石泉先生在實(shí)地考察的基礎(chǔ)上,,率先提出“熊繹所居丹陽城當(dāng)在丹江河谷”的新觀點(diǎn),,并進(jìn)一步考證古丹陽位置在今陜西省商縣。這個觀點(diǎn)是從楚山的地理位置考證的,,已非常接近于事實(shí),,但是仍然不是。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有兩個地方最為可疑,,一是“漢王城”,一是人們所言的“丹陽故城遺址”,,二者以“漢王城”的可能性更大,。 “漢王城”位于淅川縣大石橋鄉(xiāng)的丹江北岸,遺址面積約50萬平方米,。從地面采集的陶片看,,有西周時期的鬲、盆,、罐,,以及戰(zhàn)國、漢代的陶片等,,遺址的時代從周至漢,。由于未進(jìn)行發(fā)掘,城的規(guī)模,、年代尚不清楚,。 “丹陽故城遺址”位于“漢王城”的下游約15公里處。據(jù)史學(xué)家白壽彝考證,,“(丹陽)位于今陜西,、河南和湖北三省交界之處。丹水與淅水合流,,進(jìn)入漢江上游,,與荊山山脈連成一片”,這個丹淅交匯的地方隸屬淅川縣老城鎮(zhèn)楊山村,,已經(jīng)在1971年修建丹江口水庫時淹沒,。楚懷王時期的丹陽大戰(zhàn)即發(fā)生于此。 荊蠻與丹陽并不相連,,丹陽位于丹水與析水的交匯處,,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熊繹世襲前輩之職,為成王之師,,在丹陽據(jù)守“商於古道”,,統(tǒng)兵守護(hù)周都安全,防御來自南邦及淮夷的威脅,。酓繹事成王必靠近鎬京,,這就是酓繹居丹陽,沒有居封地荊蠻的原因,。 周成王即位之年(公元前1042年),,亦是酓繹被封楚子之年(按:一說在三監(jiān)平息之后)。 在酓繹封爵后,,楚人實(shí)際擁有兩塊領(lǐng)地:一是祖居地丹淅,,一是新封“子男之田”蠻地。 封地建國,,始有楚國,,國都必建在封地之內(nèi)。從酓繹之后,,“至酓只(熊艾),、酓觛(熊亶)、酓樊(熊勝)及酓賜(熊楊),、酓巨(熊渠),,盡居夷屯(《楚居》)”,因此建于蠻地的夷屯,,才是楚國的第一個都城。 因蠻水和夷水之故,,楚人自稱蠻夷,。武王三十五年,熊通曰:“我蠻夷也,?!蔽渫跞吣辏芡ㄅ唬骸拔嵯儒餍?,文王之師也,,蚤(早)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薄熬映保淳拥り?。武王的話也道出了酓繹居丹陽的真實(shí)原因,,“令居楚”,是聽命于周成王,。 《楚世家》:“(熊繹)居丹陽”,。《楚居》則表明酓繹沒有居夷屯,,而是交與屈紃代替自己,,并讓若嗌占卜擇地遷居。將清華簡《楚居》和《史記·楚世家》對照,,二者的記載是相符的,。 夷屯在哪里呢?目前夷屯尚待考,。大致范圍當(dāng)不出南漳縣城以東,,蠻河(夷水)以北(今南漳縣境內(nèi))這一區(qū)域。有兩種可能: 其一,,我認(rèn)為夷屯與夷溪相關(guān)聯(lián),。 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沔水》:“沔水(漢水)又南過宜城縣東,夷水出自房陵,,東流注之,。夷水,蠻水也,?;笢馗该模脑恍U水,。夷水導(dǎo)源中廬縣界康狼山,,山與荊山相鄰。其水東南流,,歷宜城西山,,謂之夷溪。又東南徑羅卅城,,古羅國也,。又謂之鄢水,《春秋》所謂楚人伐羅渡鄢者也,?!?/p> 康狼山在今湖北南漳縣西八十里,山溪匯合后,,入三道河水庫,,繼南漳縣城駐地流入蠻河,。按酈道元所說自南漳縣城至武安鎮(zhèn)西的謝家臺這段河流,即是夷溪,,我認(rèn)為并不是,,夷溪實(shí)際是指今天南漳縣的清涼河。 夷水與蠻水是不同時期的稱謂,,即今天的蠻河,。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夷溪”,夷溪不是夷水,,而是蠻河上游的支流,。蠻河在古時是由三段河流構(gòu)成,下游為蠻水,,中游為鄢水,,而上游為夷水。夷水由多水匯集,,最主要水系是夷水和夷溪,。溪,即小河,,顯然是與夷水來對比,。在夷水與夷溪之間相夾的是一條東南走向的山嶺——馬梢?guī)X。酈道元所指的“宜城西山”,,即馬梢?guī)X,。 “宜城”一名首次現(xiàn)于史籍《漢書》?!稘h書·地理志》載:“南郡宜城故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更名?!睗h宜城縣治所在朱市北湖崗(今山河村申家灣一帶),,后又遷回鄢(今楚皇城遺址)。南北朝宋大明元年(457年)僑立華山郡,,改宜城縣為華山縣,郡治大堤(今小河鎮(zhèn)東),。西魏,、北周和隋朝改為漢南縣。 酈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在世)為北魏時人,。彼時宜城治所在今小河鎮(zhèn)東,。自小河鎮(zhèn)西望大約25公里處,所對的正是馬梢?guī)X,。如果夷溪在馬梢?guī)X西側(cè),,酈道元就不會說“歷宜城西山”,,因此夷溪在馬梢?guī)X東側(cè)無疑。 馬梢?guī)X東側(cè)的河流,,即今清涼河,。《水道提綱》載:“《禹貢》荊州之荊山,,在(南漳)縣西北八十里,,漳水所出,即今清涼河也,?!鼻鍥龊釉闯龊笔∧险目h西北,源流有北河和南河,,多水系在龍門集村北匯合后下注,,流進(jìn)蠻河,此段長約30公里,,全長92公里,。 夷屯當(dāng)在宜城西山的夷溪一帶,可在南漳縣舊涌泉鎮(zhèn)一帶探查,。今涌泉?dú)w南漳縣九集鎮(zhèn)轄屬,,清涼河與S305省道縱橫其間。在3000多年前,,此地當(dāng)位于盧(今南漳縣),、邔、若三國的交界處,,按山川地理界限劃分,,夷屯歸屬東部邔國的可能性更大。 馬梢?guī)X系荊山余脈,,夷屯位于荊山西簏,。《左傳·昭公十二年》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lán)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供王事,。”此處正合其意,,惜尚無證據(jù),。 其二,夷屯的所在地,在夷溪與夷水的交匯處,,今南漳縣武安鎮(zhèn)一帶,。夷屯從字面意思上符合這種可能性?!墩f文》:屯,,難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玉篇》:萬物始生也,。又《廣韻》屯,,聚也。因此,,夷屯即山水匯聚始生成夷水的地方,,但仍需進(jìn)一步考證,故作存疑,。 夷屯位置示意圖 在酓繹封爵賜田之后,,楚人走出祖居地丹淅,來到夷屯,,視野就不同了,。當(dāng)初屈紃為“楩室”。(按:楩室,,李家浩先生認(rèn)為猶“世室”之類,,是“夷屯”的祭祀場所?!赌印す敗罚骸扒G有長松,、文梓、楩柟,、豫章,。”“楩室”即用“楩柟”做的“室”,。注:柟,,即楠。楩柟,,楠木的一種,。)建成后,無以祭祀,,不得不在夜晚去偷若人的小牛(犝)。他為了紀(jì)念這件事,,還把夷屯的“楩室”稱作“夕室”,?!耙苟鴥?nèi)(納)尸,抵今曰夕,。(《楚居》)” 自此之后,,由于有了楚蠻之地,楚國的國力漸增,。丹淅之地多為山地,,耕作空間有限,食物相對匱乏,,而蠻地土地肥沃,,適宜耕種,可提供較多的糧食等生活所需,。但是由于受地域面積所限,,其實(shí)力仍難以與周邊方國如鄧、羅,、中,、邔、若等相抗衡,,尤其是近鄰若國,。 “至酓繹與屈紃,使若嗌卜徙于夷屯……,。至酓只,、酓觛、酓樊及酓賜,、酓巨,,盡居夷屯。(《楚居》)自公元前1042年熊繹立國,,至公元前886年酓巨(熊渠)徙出,,楚人在夷屯凡156年,該地應(yīng)有較多的歷史文化遺存,。 注:為了閱讀順暢,,參考文獻(xiàn)具略。下篇預(yù)告:昭王伐楚 作者簡介: 景廣海,,男,,1965年5月出生,筆名溪河子,,山東省鄒平市人,。先秦姓氏名學(xué)愛好者,著有《景氏源起與楚史若干問題考辨》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9?!独献悠淙伺c宋國歷史若干問題考辨》著作權(quán)登記號:魯作登字2022—A—00769184 景廣海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19年12月 本書主要看點(diǎn): 1,、首次揭示先秦“姓氏學(xué)”根本要義,,提出“分族命氏”原則及模型。 2,、首次全面破解景氏,、昭氏、莊氏,、悼氏,、黃氏..........源起及世系傳承,對于研究其他楚貴族具有借鑒指導(dǎo)意義,。 3,、首次厘清楚惠王封君制的內(nèi)涵與實(shí)質(zhì),其不同于傳統(tǒng)學(xué)術(shù)認(rèn)知,。 4,、首次破解“楚都丹陽”之惑,將徹底結(jié)束千余年來尋找楚都丹陽,,而至今仍一無所獲的尷尬局面,。 5、首次解決了困惑學(xué)界的“郢,、郢都,、郢城”的問題,解決了“楚都”到底在哪里,,及其變遷的問題,。 6、首次提出楚國的政權(quán)體制“都”與“邦”的建制問題(即“一都一邦”制),;另楚有□,,而無郡;郡為秦所首創(chuàng),。 7,、首次破解“若,上鄀,、下蠚”之謎,,拿到了破解眾多謎團(tuán)的鑰匙,而這一問題大家仍在苦苦探索之中,。 8,、首次提出“顓頊故里在襄陽”,、“襄水即若水”這一命題。 9,、首次揭示楚國歷史發(fā)展的路徑:立國(酓繹)——亡國(酓咢)——稱王(酓達(dá))——滅國(負(fù)芻),,此觀點(diǎn)顛覆了傳統(tǒng)學(xué)術(shù)認(rèn)知。 10,、首次揭示了楚君的遷徙路線圖:夷屯(酓繹)——發(fā)漸(酓巨)——若(酓義)——宵(酓達(dá))——福丘、疆郢(文王)——陳郢(頃襄王)——壽郢(考烈王),。 11,、首次揭示楚先的源起之謎(三楚先)。對楚先“得姓(嬭)”“得氏(酓)”問題,,以及“楚先人的遷徙路線”提出了新看法,。 12、首次破解在傳世文獻(xiàn)中,,楚王為何被稱“熊”氏之謎,。 13、首次提出“屈氏源起猜想”,、“屈氏故里”命題,,對“莫敖”、“左徒”進(jìn)行了釋考,。 14,、首次破解《楚居》中隈山、穴窮,、發(fā)漸,、喬多、旁屽,、宵,、夷屯......等罕見地名及其地理位置。 15,、首次破解《楚居》中疆郢,、為郢、樊郢,、若郢,、鄢郢、湫郢........等十余座郢城的地理位置,,對于暫無證據(jù)的提出芻論,。 16、首次提出宜昌市博物館藏的“秦王卑命鐘”與信陽長臺關(guān)楚墓出土編鐘中“有銘,、最大的那枚”原為一套,,并對銘文進(jìn)行了釋讀,。 17、首次發(fā)現(xiàn)在青銅器銘文中有“左右合文”的情況(《大市銅量》),。 18,、首次論證《大招》為景差所作,并提出《哀郢》《九辯》亦為景差所作的觀點(diǎn),。 19,、首次論證了錢穆宗師關(guān)于春申君黃歇是“羋姓黃氏”,而非“嬴姓黃氏”的觀點(diǎn)(錢氏提出而沒有證明),,同時否定了他關(guān)于“楚莊王即頃襄王”的看法,。提出了“楚宣王”即“楚莊宣王”的新發(fā)現(xiàn)。 20,、首次論證“春申君故里”在常德,。 21、首次提出“春申□的猜想”這一命題,。 22,、首次破解春申君黃歇家族覆亡之惑(黃歇之后還有一代春申君)。 23,、首次系統(tǒng)地考證了戰(zhàn)國景氏家族人物,,對他們的“身世、爵位,、官秩,、作為”等進(jìn)行了論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