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30及結(jié)束篇

 老街味道 2022-10-01 發(fā)布于山東

前言

今天繼續(xù)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第30首,這也是最后一首:

撼樹蜉蝣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

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

再最后一首詩中,,元好問沒有再評價他人,而是評價了自己,。

一,、撼樹蜉蝣自覺狂

蜉蝣,是一種小蟲,,其幼蟲生活在水中1-6年,,成蟲有四翅,生存期極短,,只有幾個小時至一周左右,。

詩經(jīng)中《曹風·蜉蝣》寫道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蜉蝣穿著華麗的衣裳,,我的心卻很憂傷,哪里是我的歸宿呢,?蜉蝣這個意象,,代表著弱小和時光短暫。

撼樹蜉蝣,,出自唐朝韓愈 《調(diào)張籍》詩: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韓愈諷刺那些瞧不上李白杜甫的人,像蚍蜉搖撼大樹一樣可笑,。

蚍蜉,,指一種大蟻,這個意象與蜉蝣都代表這一種弱小力量的生物,。

元好問借用這個典故,,自謙說我點評這些詩人,也像蚍蜉撼樹,、螳臂擋車一樣有點狂妄和不自量力,。

二、書生技癢愛論量

唐吳兢 《貞觀政要·論任賢》:“至于論量人物,,直道而言,。”論量,,即評論之意,。

在《論詩三十首》第一首中,,元好問寫道:

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

元好問提出了一個問題:誰是那個可以令涇渭分明的疏鑿手呢,?

最后一首詩又說:書生技癢愛論量,,可見,他自己就嘗試了一把,,作了一次疏鑿手,。當然,文人雖然行動上不那么謙虛,,三十首寫下來縱橫裨闔,但是言語上還是要自謙一下的,,所以說“撼樹蜉蝣自覺狂”,。

可見,他認為自己一首有點狂的書生,,對于當時的詩風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要做一個撼樹的蜉蝣 。

撼樹的蜉蝣也好,,令涇渭分明的疏鑿手也好,,都是指自己。

三,、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

長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今人點評舊人,多年以后,,自己也會被后人點評,。

南宋詩僧釋文珦《過苕溪》云:

祗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來往舟航謾如識,,到頭若個曾知津。

來來往往的行舟,,到底哪一個才能走到過正確的方向呢,?

元好問對于前輩詩人們的點評,自然也存在很多爭議,。他堅持自己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理解,,并且也創(chuàng)作并傳世了不少詩篇,,不知道他的作品,將來又有什么人來褒貶呢,?

結(jié)束語

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中,,可以看出,元好問非常的自信,。他評價了漢魏到宋代的許多著名的詩人,、詩歌流派、詩壇現(xiàn)象:

第二首曹植,、劉楨,、劉琨;其三張華,、溫庭筠,、李商隱;其四陶淵明,;其五阮籍,;其六潘岳;其七北朝民歌,;其八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其九陸機,;其十杜甫、元??;十二李商隱、西昆體,;十三盧仝,;十四、假隱士,;十五李白,;十七元結(jié);十八孟郊,、韓愈,;十九陸龜蒙;二十謝靈運,、柳宗元,;二十一次韻唱和之風;二十二蘇黃與追隨者,;二十三,、俳諧怒罵之風,;二十四秦觀、韓愈,;二十五劉禹錫,;二十六蘇軾及后學;二十八江西詩派,;二十九陳師道,。

可以看出,元好問推崇建安詩人,、陶淵明,、杜甫、李白,、柳宗元等人,,他們作詩自然雄渾、不事雕琢,、敦厚溫柔,,或關(guān)注社會或真正的隱逸。批評的潘岳,、陸龜蒙、孟郊,、陳師道等人,,則虛偽、逃避現(xiàn)實,、苦吟雕琢,、譏刺過度。

對于蘇軾以及蘇門的追隨者,,則有褒有貶,。應(yīng)該是對應(yīng)當時金國詩壇的一些現(xiàn)象,婉轉(zhuǎn)地提出批評,。

@老街味道

另,,昨天偶發(fā)一片文章,今日合在一起發(fā)布,。下面,,從第一首開始,簡單回顧一下,。

第一首

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

元好問在第一首提出了他所認為的正體:漢樂府與建安詩歌,。并且指出如今正體詩歌被很多人所遺棄,所以呼喚一個詩中疏鑿手,,能夠撥亂反正,。

那么,誰是這個人呢,?當然是他自己了,。

第二首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這首詩中贊揚了以曹植劉楨為代表的建安詩人,,并且也指出聞雞起舞的西晉詩人劉琨,,也是這一類人。

第三首

鄴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

風云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若何,。

鄴下風流,,也是指建安詩歌,表示在晉朝仍舊被人傳唱(缺壺歌,,是王敦吟唱曹操的龜雖壽),。至于西晉的詩人么,張華“兒女情多,,風云氣少”(鐘嶸評張華詩語),,但是比溫庭筠、李商隱還好一點,。

第四首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這一首,贊揚了東晉詩人陶淵明,,他的詩自然清新,、不假修飾

第五首

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塊壘平,?

老阮不狂誰會得?出門一笑大江橫,。

這首詩贊揚西晉阮籍反映高潔的情操,,其《詠懷詩》通過種隱晦曲折的形式,,宣泄內(nèi)心痛苦與憤懣,是真實情感的映照,。

第六首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fù)見為人。

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前兩首反映陶淵明的自然天成和阮籍的真實情感,這一首批判潘岳的虛偽,?!稌x書·潘岳傳》中寫道:

岳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 

第七首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這一首沒有提到具體的詩人,而是通過一首《敕勒歌》對于這種天然渾成的氣魄提出了贊許,。

第八首

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這一首提到初唐時期齊梁體華麗而空洞的影響,,對于提出革新的陳子昂,,表示了贊許。新唐書·陳子昂傳》中,,評價說:

唐興,,文章承徐庾之風,天下尚祖,,子昂始變雅正,。

沈宋,初唐推廣大力推廣律詩的沈佺期,、宋之問,。

第九首

斗靡夸多費覽觀,陸文猶恨冗于潘,。

心聲只要傳心了,,布谷瀾翻可是難,。

陸機還不如潘岳,作詩廢話太多篇幅太長,。布谷瀾翻出自蘇軾 《戲用晁補之韻》 :

知君忍饑空誦詩,,口頰瀾翻如布谷。

只需要寫出真實心聲即可,,作詩不必太多太長,。

第十首

排比鋪張?zhí)匾煌荆h如此亦區(qū)區(qū),。

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

元好問說,,杜甫真正的價值,,元稹沒有看到(少陵自有連城璧),只是把石頭看作寶玉而已(爭奈微之識碔砆),。這是對于元稹為杜甫作墓志銘中的言語進行評價 :

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shù)百,,詞氣豪邁而風調(diào)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

第十一首

眼處心聲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元好問曾經(jīng)為范寬《秦川圖》作題畫詩,,但是這首詩并非評價范寬,,而是評價一些喜歡不作實地觀摩,之事憑空想象而創(chuàng)作的詩人,。

可以看出,,元好問前面很多首詩,其實都是推崇一個“真”字,。

不過,,范仲淹也沒有去過岳陽樓呀。

第十二首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對于學習李商隱的西昆體詩人提出了批評,,賣弄學問和華麗辭藻,,但是讀者卻讀不懂。

第十三首

萬古文章有坦途,,縱橫誰似玉川盧,?

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

盧仝屬于韓孟詩派,,其作品奇譎險怪,南宋嚴羽作《滄浪詩話》時,,特地用以“盧仝體”名之,。

正體不學,去學險怪的盧仝體,,就如果不學真書,,結(jié)果寫出來都像鬼畫符一樣。

第十四首

出處殊涂聽所安,,山林何得賤衣冠,。

華歆一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

隱逸山林的詩人,,未必高于入世求官的人。像華歆那樣的“假隱士”,,也是一個虛偽的人,。華歆擲金出自《世說新語》: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 ,。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 ,。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第十五首

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前。

世間東抹西涂手,,枉著書生待魯連,。

李白豪邁灑脫、自然奔放,不想杜甫那樣作詩太苦,。李白《戲贈杜甫》詩中寫道: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可惜李白最終也沒有,實現(xiàn)魯仲連那樣功成拂衣去的理想,。

這首詩還是在入世,、出世對比,元好問推崇入世,,反映真實情感,、真實社會的詩人。

第十六首

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

鑒湖春好無人賦,岸夾桃花錦浪生,。

“燈前山鬼'的形象,,更像出自杜甫的這首《山館》詩云:

南國晝多霧,北風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遠宿云端。

【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

雞鳴問前館,世亂敢求安

喜歡使用”淚縱橫“三個字的,,也是杜甫,,例如:收汝淚縱橫、四座淚縱橫,、回首淚縱橫,。

不過,這首詩一般會令人想起李賀,、孟郊這類凄清哀苦的詩歌風格,。

元好問喜歡自然明朗的詩風,例如李白“岸夾桃花錦浪生”境界,,是正體詩歌應(yīng)該有的面貌,。

第十七首

切響浮聲發(fā)巧深,研摩雖苦果何心,?

浪翁水樂無宮徵,,自是云山韶頀音。

這首詩意思是,不必講究格律,,也能寫出好詩,。

切響浮聲,最早出自《宋書·謝靈運傳》:

欲使宮羽相變,,低昂舛節(jié),。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nèi),,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

表示拘束于聲律要求,。元好問這首詩前兩句批評拘忌聲病的詩人。

元結(jié)(浪翁,、漫浪翁)《水樂說》中寫道:

  元子於山中尤所耽愛者,,有水樂?!舅畼肥悄洗屩畱宜?,淙淙然,聞之多久,,於耳尤便,。不至南磳,即【懸庭前之水】,,取欹曲竇缺之石,,高下承之,水聲少似,,聽之亦便,。

云山韶頀音,出自元結(jié)《欸乃曲五首》第三首: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猿吟,。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欸乃曲五首》除了第三首,,都有使用古體句的情況??梢?,元結(jié)并不是一個拘忌于律詩聲病的詩人。

第十八首

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樓,。

孟郊,、韓愈,是韓孟詩派的兩位代表詩人,,但是二人詩歌中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面貌卻不同,,因此元好問一褒一貶,褒揚韓愈,,批評窮愁凄苦的孟郊,。

詩囚,原本有兩個,,出自元好問《放言》:

韓非死孤憤,,虞卿著窮愁,長沙一湘累,,郊島兩詩囚....略

潮陽筆,,韓愈因為反對迎佛骨,所以被貶謫至廣東潮陽,。途中,,韓愈曾經(jīng)作詩《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陽)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元龍百尺樓,,典故出自《三國志》,說的是陳登(字元龍)瞧不上許汜的故事:

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箓湓唬骸妇袊恐?,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第十九首

萬古幽人在澗阿,,百年孤憤竟如何?

無人說與天隨子,,春草輸贏較幾多,?

百年孤憤竟如何?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三《韓非列傳》中說到韓非子:

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

春草輸贏,化用的是陸龜蒙《自遣詩》第24首:

無多藥圃近南榮,,合有新苗次第生,。

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隨春草斗輸贏,。

這是批評天隨子陸龜蒙,,在國家興亡之際,躲在山林之中過著自己幸福的小日子,,完全沒有匹夫有責的意識,?;乇墁F(xiàn)實,,能寫出什么好詩呢?

陶淵明則不同,東晉滅亡以后,,他寧可作東晉的遺民也不肯出山為劉宋效力,。而晚唐還沒有滅亡呢,,作為大唐的人才,卻紛紛躲避,,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第二十首

謝客風容映古今,發(fā)源誰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這一首贊揚柳宗元繼承了謝靈運的優(yōu)點,都有一個寂寞心,。表面淡泊寂寞,,其實內(nèi)心不甘平凡。

兩個人都有理想抱負,,可惜為當權(quán)者所不容,。想入世,,卻無路可去,。只好寄情山水了。

第二十一首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無復(fù)見前賢,。

縱橫自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

這首詩主要諷刺次韻唱和的作詩陋習,。

次韻,指用相同的字押韻,,且次序不變,。最早的次韻詩,據(jù)說出自南齊王肅與妻謝氏(公主代作)的兩首詩:

本為薄上蠶,今作機上絲,。得絡(luò)逐勝去,頗憶纏綿時,。

針是貫線物,目中恒任絲。得帛縫新去,何能納故時,。

早先唱和,,對押韻不作要求,后來元稹白居易把次韻當作了唱和的主要形式,,晚唐皮日休,、陸龜蒙的次韻唱和也對后世起到很大影響。

到了宋朝這種次韻的方式,,不僅出現(xiàn)在作詩,,也體現(xiàn)在填詞唱和上。

南宋時期,,邵浩為了趕時髦學習次韻作詩,,專門收集編撰了《坡門酬唱集》二十三卷,收東坡,、蘇轍及門下士黃庭堅,、秦觀、張耒,、陳師道等次韻詩作數(shù)百首,。

第二十二首

奇外無奇更出奇,,一波才動萬波隨。

只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

一波才動萬波隨,出自船子和尚"偈"語 《撥棹歌》 :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元好問推崇蘇軾,、黃庭堅,但是對于二人喜歡出奇求險的特點有些異議,。

因為二人影響太大,,所以后人喜歡學習他們(一波才動萬波隨)。然而其他人又沒有二人的才學,,所以邯鄲學步,,墮入魔道,偏離了雅正之途,。

第二十三首

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

這首詩沒有點出具體的人名,但是可以看作上一首的續(xù)作,。

今人不要笑話古人太笨(拙,,古板),除了雅正就不知道其他形式了,。

其他什么形式呢,,就是元好問批判的前兩句: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 見識短淺,、虛妄荒誕的言語,或者詼諧不莊重,,動輒怒罵,,都不是雅正之體。

嚴羽《滄浪詩話·詩辯》稱宋詩中的不正之風:

其末流甚者,,叫囂怒張,,殊乖忠厚之風,殆以罵詈為詩 ,。詩而至此可謂一厄也,。

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批評蘇軾的缺點:

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

不過蘇軾卻不在乎,,《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

軾與弟轍,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于天,。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闺m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

第二十四首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

前兩句出自秦觀的《春日五首 其二》: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差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

《王直方詩話》中提到:

“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文潛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對曰:'少游詩似小詞,先生小詞似詩,。’

元好問借韓愈的《山石》詩作對比,,批評秦觀的詠花詩過于陰柔,。

不過,這個觀點,,并不是出自元好問,,《中州集·擬栩先生王中立傳》中寫道:

“予嘗從先生學,問作詩究竟當如何?先生舉少游《春雨》詩云:'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此詩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葉大梔子肥’之句較之,,則《春雨》為婦人語矣,。破卻工夫,何至學婦人,!”

因為元好問有點以偏概全,,所以引起不少爭議,。

袁枚《隨園詩話》卷五,為秦觀打抱不平:

“元遺山譏秦少游詩云......此論大謬,。芍藥,、薔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而并論。詩題各有境界,各有宜稱,。

后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用一首詩來反駁元好問, 王敬之《小言集·愛日堂詩·讀秦太虛淮海集》云:

“異代雌黃借退之,,偏拈芍藥女郎詩,。詩心花樣殊今古,肯有香奩(五代韓偓的《香奩集》)知不知?

薛雪(1681-1770年)《一瓢詩話》中也寫道:

先生休訕女郎詩,,山石拈來壓晚枝,。千古杜陵佳句在,云鬟玉臂亦堪師,。

千古杜陵佳句在,,指杜甫《月夜》詩云: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第二十五首

亂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詩在只堪悲。

劉郎也是人間客,,枉向春風怨兔葵,。

劉禹錫寫了兩首玄都觀絕句,譏諷當權(quán)者,。元好問批評他諷刺過度,、直露刻薄,有失溫柔敦厚的雅正之風,。

劉禹錫被貶十年,,回到長安后,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結(jié)果又被趕出了長安: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十年后,劉禹錫再次回到長安,,仍舊戰(zhàn)斗精神不息,,又作了一首《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而且這首詩還有一個小序 ,里面寫道:

今十有四年,,復(fù)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觀,蕩然無復(fù)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 

第二十六首

金入洪爐不厭頻,,精真那計受纖塵,。

蘇門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詩百態(tài)新,?

黃金放在洪爐之中鍛煉,,不怕次數(shù)多 。 好的黃金精粹純真,,本來就是不受一點塵埃的,。

關(guān)于蘇門忠臣眾說紛紜。

一種說法是,,蘇門弟子不真誠,,不肯直言蘇軾,,以至于蘇軾“百態(tài)新”,。百態(tài)新,是一個貶義,,表示良莠不齊 ,。例如前面提到的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批評蘇軾 :

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

也有一種說法,元好問另有所指,。王若虛《滹南遺老集》中,,提出當時金國詩壇,有人以蘇門忠臣自居:

前人以杜預(yù),、顏師古為丘明,、孟堅忠臣,近世趙堯卿,、文伯起之于東坡,,亦以此自任。

元好問認為文伯起收錄的蘇軾作品中,摻雜有不少是“他人所作”的詩詞,。因此元好問批評他不加糾正,,任由“百態(tài)新”,所以算不得蘇門忠臣:

野店雞號一篇極害義理,,不知誰所作,。世人誤為東坡,而小說家又以神宗之言實之,。

后來,,元好問自己出馬編撰了蘇詩“雅本(《東坡詩雅》)”

第二十七首

百年才覺古風回,元祐諸人次第來,。

諱學金陵猶有說,,竟將何罪廢歐梅?

宋朝建立以來100年,,古代作詩的傳統(tǒng)風格才漸漸回復(fù),。

早期北宋詩壇,西昆體影響最大,。歐陽修梅堯臣等人崛起,,西昆體漸漸衰歇。

元祐(1086年-1094年)是宋哲宗趙煦的年號,。“元祐諸人”就是指蘇軾及黃庭堅,、陳師道、秦觀等人,。廣義來說,,還應(yīng)該包括很多學習蘇軾作詩的人。

“諱學金陵”,,元祐時期,,朝廷不但禁王安石新法,連他的一些著作也禁止,。當年以出其門下而為榮的人,,避之猶恐不及,諱稱其門人,。

王安石去世以后,,張舜民為之作挽詞《哀王荊公》云:

去來夫子本無情,奇字新經(jīng)志不成,。

今日江湖從學者,,人人諱道是門生。

雖然大家都去學蘇軾黃庭堅,,拋棄了王安石,,但是為何連歐陽修與梅堯臣也被廢棄不用了呢,?

劉克莊在《后村詩話》中提到:

元祐后,詩人迭起,。一種則波瀾富而句律疏,,一種則煅煉精而性情遠。要之不出蘇黃二體.....

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第20首中說:

只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

元佑以后的詩人,,只知道學習蘇軾、黃庭堅,,但是他們大多沒有二人得本是,,結(jié)果畫虎不成反類犬,造成了滄海橫流(波瀾富而句律疏)的詩壇亂象,,偏離古雅的正體,。

第二十八首

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nèi)Яx山真,。

論詩寧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古雅比不了杜甫,,精純比不了李商隱,。

后兩句也有兩種完全矛盾的說法。錢鐘書認為,,雖然如此,,但是我寧可學習黃庭堅,也不和其他江西詩派的人為伍,。意思是,,江西詩派中,只有黃庭堅可取,。

另一種說法是,,既然“古雅比不了杜甫,精純比不了李商隱,。”我豈肯學習黃庭堅呢?當然也不會與江西詩派的人為伍,。

第二十九首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這一首諷刺以陳師道為代表的的詩人,苦心雕琢,,卻學不到謝靈運的自然天成,,白耽誤功夫。

第三十首

撼樹蜉蝣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

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

這一首是結(jié)束語了,。

雖然第一首問: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

但是自己技癢難耐,,還是出手寫了這一長串七絕,,褒貶前人與詩壇各種現(xiàn)象。

元好問說,,我自己也留下了不少作品,,不知道將來被何人點評呢?

結(jié)束語

關(guān)于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學習到此結(jié)束,??梢钥闯鲈脝栕罱K推崇的,就是勇于擔當,、并關(guān)注社會現(xiàn)實,,能夠反映真實情感、自然天成的詩歌,。對于過分雕琢,、講究形式,偏重于華麗辭藻,,反映虛情假意的作品,,提出了異議。

老街這些文章中大多利用拿來主義,,參考了很多前人的點評,。其中有一點點自己的理解。歡迎大家指正,。

@老街味道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30,,撼樹蜉蝣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