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出臺對我國語文教育的可持續(xù)縱深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新舊課標在前言、核心素養(yǎng),、課程內容,、學業(yè)評價建議等部分均體現(xiàn)出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在寫作教學方面,,“新課標”在學段要求中將“寫作”與“口語交際”合并成為“表達與交流”,。這樣一來,部分教師就產(chǎn)生了對“新課標”背景下如何開展寫作教學的問題,,如“新課標里寫作板塊沒有了,,寫作教學不再重要了嗎?”針對這一現(xiàn)狀,,本文擬探討寫作教學在“新課標”中的內容表現(xiàn),,并對比新舊課標在寫作教學方面的顯著變化,提出“新課標”背景下中小學寫作教學的三個基本原則,。 一,、“新課標”中寫作教學消失了嗎 “新課標”隱去了單獨的寫作教學板塊,將寫作教學納入了“表達與交流”這個內容更加統(tǒng)整的教學板塊之中,。解讀“新課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寫作教學不但沒有從課標中消失,反而更加全面地滲入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 在學段要求中,,“新課標”在“表達與交流”板塊分別對四個學段提出了具體的寫作要求。例如第一學段(1~2 年級)要求學生“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其余三個學段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對學生寫作能力更為高階的要求,。 “新課標”對語文課程內容進行了重大革新,,新增了六個貫穿四個學段的語文學習任務群。無論是基礎型、發(fā)展型還是拓展型學習任務群都將寫作作為了其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以“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為例,,它在第二學段(3~4 年級)要求學生“學習用口頭語和書面的方式,客觀地表述生活中的見聞片段,。學習寫留言條,、請假條、短信息,、簡單書信等日常應用文”“學習用日記、觀察手記等,,展示自己觀察自然,、探索科學世界的收獲”。 學業(yè)質量是“新課標”的新增內容,,依據(jù)義務教育的四個學段,,整合“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類語文實踐活動,描述學生語文學業(yè)成就的關鍵表現(xiàn),,其中包含對學生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發(fā)展的具體要求,,為評價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提供了基本依據(jù)。例如在第三學段(5~6)年級的學業(yè)質量描述中就明確提出學生“能主動梳理,、記錄可供借鑒的語言運用實例,,比較其異同,積極運用于不同類型的寫作實踐中,;寫簡單的記事作文,;寫想象作文;能寫讀書筆記,、常見應用文”“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撰寫活動計劃、實施方案或活動總結”,。 “新課標”除了在以上三個部分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寫作教學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之外,,還在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評價建議等部分多處涉及與寫作教學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寫作教學在整個“新課標”中體現(xiàn)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二,、中小學寫作類型的新變化 “新課標”在學段要求和學習任務群寫作方面呈現(xiàn)出了中小學寫作類型的新變化。 (一)學段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2011 年版課標”)在學段目標中明確要求學生通過四個學段的學習,,掌握“三大文類”即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寫作技法,同時也重視培養(yǎng)學生撰寫日常應用文即實用文的能力,。除了對具體的寫作文體類型有規(guī)定以外,,“新課標”還要求學生“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jù)文章的基本內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將新舊課標進行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新課標”保留并延續(xù)了“2011 年版課標”對寫作文體類型以及縮寫,、擴寫,、改寫的要求,兩者在這方面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二)學習任務群寫作 “新課標”首次實現(xiàn)了在義務教育階段以學習任務群的形式組織并呈現(xiàn)語文課程內容,,中小學寫作教學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也在任務群中體現(xiàn)出了新的變化。我們可將學習任務群寫作大致劃分為“學習性寫作”“實用性寫作”“思辨性寫作”以及“創(chuàng)意性寫作”四種不同類型,。 “學習性寫作”即“認知性寫作”或“學術性寫作”,,是指以知識的學習探索和技能訓練為目的,為了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而進行的寫作,。這一類型的寫作涵蓋眾多常見的寫作形態(tài),,例如:圈點勾畫、做筆記,、寫摘要,、寫讀書筆記、寫研究報告,、制作 PPT,、完成闡述題與論述題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撰寫學術小論文,、學位論文、綜述和評述等具有一定學術性的寫作也是學習性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新課標”中“整本書閱讀”任務群為例,,該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根據(jù)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定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并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學習內容中,,該任務群要求學生在不同學段學會用書面的方式分享自己閱讀整本書的經(jīng)歷、啟示和閱讀方法并且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進度完成讀書筆記;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借助多種媒介(如制作 PPT 等)講述,、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在教學提示中,,該任務群注意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提供寫作及展示交流的平臺;在考查閱讀整本書的全過程時,,以學生的讀書筆記,、閱讀方法等為依據(jù)進行評價。除此之外,,“跨學科學習”任務群也涵蓋學習性寫作的相關要求,。例如在學習內容中要求學生“進行調查研討,嘗試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開展校園調查,學習設計問卷,、訪談,、統(tǒng)計、分析,,撰寫并發(fā)布調查報告”,。 “實用性寫作”是指為了滿足生活和工作需要而進行的寫作。比如寫通知,、新聞,、報告、計劃以及說明書,、建議書,、倡議書等等。以“新課標”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為例,,該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傾聽、觀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根據(jù)具體交際情境和對象,,清楚得體表達,,傳遞有效信息,滿足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的交流與溝通需要,。在學習內容中,,該任務群要求學生“在不同學段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短信息,、簡單書信等日常應用文,;學會寫日記、觀察手記等等”,。在教學提示中,,該任務群注重緊扣“實用性”并結合真實情境進行寫作教學,以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進行寫作的實際表現(xiàn)作為評價依據(jù),,注意應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規(guī)范,。 “思辨性寫作”是一種涉及諸多觀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秩序,需要運用概念,、判斷,、實證、推理,、批判,、分析、評價等能力,,思維具有較強邏輯性的寫作類型,。它既類似于以往的議論文寫作但又與其存在本質上的不同,國內關于這方面的研究較少,,在國外這種寫作又叫作“思辨性寫作”“分析性寫作”“基于證據(jù)的寫作”等,。以“新課標”中“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為例,該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討論等方式,,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三者間的關系,,辨析態(tài)度與立場,,負責任、重證據(jù)地表達,,培養(yǎng)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在學習內容中,該任務群要求學生“有理有據(jù)地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運用畫思維導圖,、列提綱等方式表述科學家發(fā)現(xiàn)、發(fā)明的過程,,體會猜想,、驗證,、推理等思維方法;圍繞問題的提出,、探究過程,、解決方法等進行專題式寫作”。在教學提示中,,該任務群強調“鼓勵學生自由,、充分表達;立足證據(jù),,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評價要關注學生在問題研究中生成的文字、圖表等學習成果”,。 “創(chuàng)意性寫作”是指運用語言文字或其他技術手段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它具有“創(chuàng)意優(yōu)先、注重實踐操作,、綜合融通”等基本特點,。中小學寫作教學改革重視創(chuàng)意性寫作有助于改變陳舊僵化的寫作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以“新課標”中“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任務群為例,,該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在學習內容中,,該任務群要求學生“用文學語言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學習聯(lián)想與想象,,嘗試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學習運用細節(jié)描寫等文學表現(xiàn)手法,,描述自己成長中的故事,;嘗試寫詩歌、小小說等”,。在教學提示中,,該任務群鼓勵學生“在書面創(chuàng)作中,運用多樣的形式呈現(xiàn)作品,,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成長為主動的閱讀者、積極的分享者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者”,。 將“新課標”的六個學習任務群按照其主要涉及的寫作類型進行分類,,可得到如下表格: 通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在“新課標”中四種類型的寫作基本呈現(xiàn)倒三角分布(見下圖),,即:“學習性寫作”的要求最多,“實用性寫作”次之,,“思辨性寫作”和“創(chuàng)意性寫作”再次之,。這樣的分布形態(tài)符合我國語文課標的理念及內容設計,也與國際上多數(shù)國家類似,具有“與國際接軌”的屬性。 同時,,“新課標”對寫作類型的劃分也基本宣告了以往只注重“三大文體”寫作的破產(chǎn),中小學寫作教學需要新的寫作類型,?!皯囆詫懽鳌辈辉俜蠈W生的學業(yè)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性寫作”“實用性寫作”“思辨性寫作”以及“創(chuàng)意性寫作”,。當然,,在圖 1 中,,“實用性寫作”和“思辨性寫作”甚至廣義上的“創(chuàng)意性寫作”或有某種交叉。比如說,。筆記,、摘要、學術性小論文既可能被看作“學習性寫作”,,也可能被人看作“實用性寫作”,,而“學習性寫作”“實用性寫作”中也可能會含有“思辨性寫作”寫作的成分,而在最近的“創(chuàng)意性寫作”中也把文化創(chuàng)意廣告,、文案等形態(tài)的寫作包含其中,,可是這些原本屬于“實用性寫作”的。鑒于這些情況,,上圖用虛線標示其類型劃分的非嚴格性,。 三、新型中小學寫作教學怎么教 (一)基于具體的情境任務,,真實地教 “新課標”在課程理念部分提出要“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在教學建議部分提出要“創(chuàng)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落實到寫作層面就是要求中小學寫作教學要從學生的語文生活實際出發(fā),,建立語文學習,、社會生活與學生經(jīng)驗之間的關聯(lián),,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下”或“真實且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下”進行服務于解決現(xiàn)實生活真實問題的寫作,,指向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新課標”對情境的強調啟發(fā)中小學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基于具體的情境任務,展開真情實感的教學。要達到這一效果需要中小學教師做到以下三點:1. 教師要引導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觀察,到具體的真實情境中去感受,,將寫作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當學生處于真實的情境中時,他們可以調動自身的各種感官,,去視、聽,、聞,、觸,親身獲得最為具體豐富,、生動形象的信息和知識;2. 教師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情感效能,。學生作為富有真情實感的獨立個體,,有其自身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充滿情感的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帶著豐富的情感進行寫作學習,,從而形成飽含情感,、質量較高的寫作成果;3. 教師要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做到以境促情,。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因境生情,調動其進行寫作的積極性,,真正做到有感而發(fā)。 (二)區(qū)分不同的寫作類型,,規(guī)范地教 “新課標”采用學習任務群的形式對語文課程內容進行了重組和呈現(xiàn),,其中任務群寫作可以大致劃分為“學習性寫作”“實用性寫作”“思辨性寫作”以及“創(chuàng)意性寫作”四種不同類型,。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能夠區(qū)分不同的寫作類型,開展更加規(guī)范的寫作教學,。 中小學教師能夠區(qū)分不同的寫作類型并開展規(guī)范教學的前提是準確掌握四種寫作類型的定義及特點(這部分內容已在前文中具體闡述),。根據(jù)四種寫作類型的不同定義,教師要迅速且準確地完成對具體寫作任務的類型劃分,,如做筆記,、做摘要、寫讀書筆記,、寫研究報告等就屬于“學習性寫作”,;寫留言條、請假條,、短信息,、簡單書信、日記等日常應用文就屬于“實用性寫作”,;寫詩歌,、小小說等就屬于“創(chuàng)意性寫作”。在完成寫作類型劃分之后,,教師需要按照這一類型寫作所固有的寫作格式和要求展開具有規(guī)范性的教學,,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對不同寫作類型的系統(tǒng)性認知并掌握每一種類型下具體的寫作格式和規(guī)范,。以“實用性寫作”為例,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判斷什么樣的寫作屬于“實用性寫作”,,進行“實用性寫作”是用來達成何種目標和需要的;留言條,、請假條,、短信息、書信,、日記等具體的日常應用文分別具有怎樣的寫作格式要求,。 (三)充分使用教材資源,靈活地教 “新課標”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yè)質量和課程實施等部分都體現(xiàn)出了要讓學生依據(jù)教材所提供的各種資源,包括學習情境,、學習主題和學習活動等,,在具體實踐中進行寫作的教學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使用教材資源,,從而更加靈活地展開寫作教學活動。 “隨課微寫”作為依托教材資源且極具靈活性的一種寫作教學模式與“新課標”背景下對新型寫作教學所提出的要求高度契合,?!半S課微寫”是隨著教材或課堂進行微型寫作訓練的簡稱,即在教材或課堂學習過程中選取有價值的練寫點,,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不特別強調篇章結構的完整性,,而著重于一種非完整性,、片斷性的練筆。它不同于以往中小學語文教師采用的“隨堂練筆”或“微寫作”,,而更加具有聚點成面,、積微成著、隨文性,、隨堂性等顯著特點,,是能夠真正實現(xiàn)“讀寫緊密結合”的教學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隨課微寫”與普通的小練筆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這就要求中小學語文教師在使用這一寫作教學方式時必須做到以下五點: 1. 立足教材資源,不脫離課堂進行教學,; 2. 選取能夠為單元大作文做鋪墊的單項寫作技能點進行訓練,; 3. 引導學生把閱讀課文所獲得的寫作知識和技能實際運用在寫作練習中,; 4.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選擇恰當?shù)臅r機展開; 5. 不拘泥于某一種類型的寫作訓練,,展現(xiàn)其靈活性,。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