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將黃河流域視為中國的“龍興之地”,那么印度河流域就是印度的“象興之地”,。如今,,我們還完整個擁有著黃河流域,但是印度卻丟掉了文明起源的印度河流域,,這恐怕是印度最大的悲哀了吧,。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自此失去了印度河,。但是,印度河的失去卻不是近代的殖民歷史所能決定的,,而是印度次大陸的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演化造成的,。 一,印度人為何守不住開伯爾山口看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中國還有幾分相似,,那就是相對封閉。印度的北邊是難以逾越的喜馬拉雅山,,東邊是瘴癘未開的熱帶雨林,,南邊是浩渺無際的印度洋,而西邊則有蘇萊曼山脈,。如此地形,,看起來真是眾星拱月,無比安全,。 然而印度卻未能實現(xiàn)決定的封閉,。印度西邊的蘇萊曼山脈并非不可逾越,使得印度能夠和西亞文明直接交流,、沖突,。在印度的西北,開伯爾山口向阿富汗高原敞開,,阿富汗居高臨下,,這里也就成為了眾多游牧民族征服印度的跳板。他們的騎兵可以從阿富汗俯沖,,橫掃印度河平原,,甚至推進到恒河流域。 印度次大陸和外族入侵路線 而中國則整個北方都向游牧民族敞開,,中原王朝面臨的威脅,,應(yīng)該比印度更加嚴重。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多個王朝修建了堪稱世界奇跡的工程—長城,。而印度只需要在開伯爾山口修建幾公里的城墻,,配合以碉樓、陷阱就能夠阻擋游牧民族的南下,。然而,,印度從未在此修建長城??v觀印度歷史,,也沒有留下什么巨型的建筑。 印度次大陸,,絕大部分是熱帶季風氣候,,這里森林密布,物資豐富,。如此環(huán)境下的民族就產(chǎn)生了樂天知命,,小富即安的性格,他們對外界的世界不感興趣,。他們寧遠花費巨資來修建寺廟,,也不愿意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和軍事工程。 另外,,修建大型的公共工程,需要統(tǒng)一的集權(quán)國家來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而印度的內(nèi)部卻很難整合,。整個印度次大陸可以分為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三部分,,三個地區(qū)的民族各個相同,,離心力很大。歷史上,,印度的諸多王朝都無法在德干高原建立有效的統(tǒng)治,。如今印度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族只占據(jù)30%,,就算將整個印度-雅利安語民族算上,,那也只有72%。 因此,,印度很難建立大一統(tǒng)的王朝,,沒有大一統(tǒng)的王朝,是很難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的,。即使印度出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那也會將主要的精力用于內(nèi)耗,而不是對外擴張,,控制阿富汗高地或者伊朗高原,。印度歷史上出現(xiàn)了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臥兒三個大帝國,,但是統(tǒng)一的時間加起來也不超過300年,。 二,印度河和恒河有何不同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fā)源地,,但是印度文明的重心很快就轉(zhuǎn)移到了恒河流域,。印度河好比是中國的黃河,恒河好比是中國的長江,。不過,,印度河和恒河的差別遠大于黃河和長江的差異。 恒河流域,,是廣闊的恒河平原,,總面積達到了7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7大平原,,是華北平原的兩倍,。因為地形平坦,其開發(fā)的難度就遠遠小于長江流域,。而恒河平原又是熱帶季風性氣候,,降雨量非常豐富,十分適合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因此,,恒河流域是整個南亞地區(qū)人口密布最大的地區(qū),其總?cè)丝谀壳耙呀?jīng)達到了7億,。 南亞地形圖 而印度河平原則差了很多,。印度河平原的面積為26萬平方公里,氣候為熱帶沙漠,、草原氣候,。因此,這里長期是炎熱干燥的,,其自然環(huán)境和兩河流域,、尼羅河下游類似。在早期,,印度河兩岸比較容易開發(fā),,因而能夠產(chǎn)生早期文明。不過,,印度河流域的人口承載力是不如恒河平原的,,因此印度文明起源后,重心就轉(zhuǎn)移到了恒河平原。 南亞氣候分布 印度河平原在地形,、氣候上更接近中亞,、西亞,許多從阿富汗侵入印度的游牧民族也更喜歡定居于此,。歷史上,,有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貴霜人、嚈噠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等從開伯爾山口侵入印度河,,他們長期在印度河平原居住,,逐漸改變著印度的民族分布狀況。 長期以來,,印度都能夠利用自己先進的文化去同化這些游牧民族,,使之成為印度民族的一部分,讓他們信仰佛教,、印度教等,。可是,,這畢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印度的西邊就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西亞文明,一旦西亞文明侵略印度,,印度文明就會面臨毀滅的危險。 三,,印巴分治的來源963年,,阿富汗的伽色尼王朝建立,,從此阿富汗正式進入了伊斯蘭時代,。后來,從阿富汗侵入印度的游牧民族都是穆斯林,,印度的危機正式到來,。最初,,伽色尼王朝只是占領(lǐng)了西北的旁遮普,他們在這里大肆屠殺,、洗劫,,破壞佛教和印度教遺跡,這可不是簡單的民族入侵,而是文明的入侵,。 此后,,古爾王朝繼續(xù)向印度擴張,它不僅占領(lǐng)了印度河,,還攻占了恒河平原,,德里正式成為了首都。古爾王朝滅亡后,,在德里建立起來的五個伊斯蘭王朝被稱之為“德里蘇丹國”,。 古爾王朝的侵入 德里蘇丹國滅亡后,從阿富汗來的蒙古人巴布爾又侵入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莫臥兒帝國依然是一個伊斯蘭帝國。從古爾王朝到莫臥兒帝國,,印度幾乎被伊斯蘭文明統(tǒng)治了1000年,。在這個1000年中,印度的民族分布早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這1000年中,,印度的兩大宗教并未發(fā)生有效的融合,而是矛盾越演越烈,,導(dǎo)致隔閡越來越深,,甚至是水火不容。 南亞宗教分布 到18世紀初期,,莫臥兒帝國分裂,,而阿富汗的杜蘭尼王朝還想重演歷史,繼續(xù)向印度河發(fā)動進攻,。不過,,英國人來了,馬克思說:“大莫臥兒的無限權(quán)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的權(quán)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quán)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zhàn)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nèi)空鞣恕,!弊罱K印度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印度在之前的1000年中未能解決宗教問題,英國人更不可能幫助印度解決這個問題了,。相反,,英國人還利用印度的宗教矛盾實行“分而治之”,,使其相互牽制和消耗。 真納和甘地 在印度的民族獨立運動中,,兩大勢力也是各干各的,。1885年,印度成立了“國民大會黨”,,開始領(lǐng)導(dǎo)印度的獨立運動,,而穆斯林則在1906年成立了“全印度穆斯林聯(lián)盟”。1920年,,真納宣布脫離國大黨,。 當時,印度的穆斯林主要生活在印度河流域,,以及孟加拉,,一東一西。1930年,,穆罕默德·伊克巴爾在全印穆斯林聯(lián)盟年會上公開反對國大黨建立統(tǒng)一印度的方案,,而是主張印度河平原的旁遮普、西北邊省,、信德和俾路支斯坦要單獨建立一個國家,,此方案被真納接受。后來,,穆斯林又給這幾個地方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到1947年,,英國最終放棄印度,,承認印度獨立。英國在撤走之前,,實行了“印巴分治”,,這不過是承認印度的現(xiàn)狀罷了。不過,,英國并沒有劃分克什米爾的邊界線,,為南亞次大陸埋下了一個火藥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