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能夠合希臘之力東征,是因為他的父親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對希臘的成功征服,。這次征服結束了希臘的“城邦時代”,,幾乎與此同時,印度的列國時代也開啟了統(tǒng)一進程,。完成這一進程的,,是北印度雅利安十六國中,興起位于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一帶),。公元前4世紀中葉,,這個北印度國家內部完成了一次王朝更迭,新上位的王朝被稱之為“難陀王朝”,。隨后難陀王朝統(tǒng)治下的摩揭陀國建立了強大的軍隊,,并逐步吞并其它恒河平原的印度雅利安國家。當亞歷山大的大軍進入印度河平原,,準備繼承波斯帝國遺產之時,,難陀王朝也完成了北印度的統(tǒng)一,并試圖向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及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qū)擴張,。 在亞歷山大開始東征之時,,波斯帝國仍然在印度河流域保有一定統(tǒng)治力,。大流士三世從全國各地征調的大軍中,,就有來自印度的軍隊,。當然,,這種統(tǒng)治更多是采用一種不觸及當?shù)卦猩鐣Y構的羈縻方式,,以帝國派駐的總督做為統(tǒng)治紐帶,。應該說如果沒有亞歷山大的東征,,難陀王朝將很有希望幫助印度雅利安人,,拿回被波斯羈縻統(tǒng)治的旁遮普地區(qū)的。畢竟此時的波斯帝國已經開始沒落,,數(shù)百年來所累積的矛盾,,將使之無暇顧及帝國邊緣的印度河流域。換句話說,,一個處在“分久必合”階段的北印度,,相對“合久必分”的波斯時將會更占據優(yōu)勢。事態(tài)如果照這樣發(fā)展下去,,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完成統(tǒng)一(相對)的大帝國,,將會被稱之為“難陀帝國”。然而雖然完成了這一開創(chuàng)性事業(yè)的政治勢力,,的確來源于摩揭陀國,,但王朝的名稱卻變成了“孔雀王朝”。在印度歷史上取得堪與亞歷山大帝國,、秦帝國比肩成就的開創(chuàng)性帝國,,也被烙上了孔雀的標簽。 孔雀帝國的開創(chuàng)者“旃陀羅笈多”原為摩揭陀國貴族,,他在印度河流域擊敗亞歷山大留在印度的軍隊后,,攜收復“失地”之功,回軍僭越上位成功(其實難陀王朝當初也是如此),。這個故事與宋通過“陳橋兵變”代周建宋的典故頗有些類似,。二者之間的不同點在于:北上抗擊契丹入侵的趙匡胤并沒有真的抵達前線(只是借抗敵之由拿到領兵權),便能夠黃袍加身,;旃陀羅笈多則是自己看到了機會,,在旁遮普的“反馬其頓戰(zhàn)爭”中壯大了自身,再回到母國奪取政權的,。類似故事,,在東西方歷史中比比皆是,我們更關注的此類故事背后的地緣軌跡,。 盡管“旃陀羅笈多”的起點不如趙匡胤高(后者本身為領兵將領,,前者則是被放逐的貴族),但他所面臨的機遇卻要好得多,。在征服干燥的印度河流域之后,,恒河流域濕熱氣候環(huán)境,嚴重影響了馬其頓軍團的橫掃全印度的決心,;另一個影響士氣的因素,是馬其頓軍團出征十年以來,,所擴張的領土已經達到了空前的規(guī)模,。無論是亞歷山大還是軍團成員,都希望能夠享受一下勝利果實了。 從地緣角度看,,將南亞擴張線暫時止步于印度河流域,,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決定。之前的波斯帝國,,以及之后的很多入侵者都曾經這樣做過,。雅利安人本身也是在印度河流域盤亙了幾個世紀,才繼向續(xù)恒河平原擴張的,。不出意外的話,,代表印度-雅利安文明整合了恒河平原的“摩揭陀國”,將與亞歷山大帝國在旁遮普地區(qū),,展開長期的對抗狀態(tài),。然而意外總是無處不在,離開印度的亞歷山大很快便因病去世,,這使得他所開創(chuàng)的帝國事業(yè),,沒有能度過最初的危險期,便進入了權力斗爭的高峰期,。亞歷山大留駐于印度河平原帝總督將領們,,首先要考慮是的如何在新的政權格局中站隊,而不是如何管理這片土地,。這種紛亂的局面,,也為印度雅利安人重新拿回印度河流域的主控權提供了契機。 正是借助亞歷山大離世所造成的混亂,,被放逐的摩揭陀貴族迅速抓住機會,,在印度河平原的“反馬”戰(zhàn)爭中做大自己,取代難陀王朝建立 “孔雀王朝”,。當亞歷山大手下的將領通過“繼業(yè)者戰(zhàn)爭”(公元前322-前301年),,將大帝留下的政治遺產大致按亞、非,、歐的地緣屬性瓜分為三塊之時,,孔雀王朝也已完成了北印度的政治重塑,并有足夠的實力對抗前來印度河平原接收亞歷山大遺產的希臘人,。 公元前305年,,孔雀王朝與繼承亞歷山大帝國亞洲部分的“塞琉古王朝”的戰(zhàn)爭開啟。不過這場戰(zhàn)爭并沒有發(fā)展成一場全面戰(zhàn)爭,,而是很快以雙方締結和平條約(并聯(lián)姻),,塞琉古王朝退出印度河平原的結果收場。這也是印度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印度本土政權成功抵御外部入侵的案例,。除了北印度正處在統(tǒng)一之后的高峰期以外,,這一成就這很大程度還因為對于塞琉古王朝來說,印度并非勢在必得的核心區(qū),?;谠凇跋ED化”世界中爭霸的需要,塞琉古王朝的關注點一直在東地中海,,王朝的首都也因此設在地中海東北角的安條克,。如果此時的印度仍然處在一盤散沙的狀態(tài),那么接收曾經被波斯長期經營,,并見識過馬其頓軍團威力的印度河平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而就現(xiàn)在情況來看,,塞琉古王朝如果一定要“拿回”并固守印度河平原的話,,顯然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退出印度河平原的塞琉古王朝也并非一無所獲,。印度豐富的物產,,使之在進入文明期后,一直是東西方貿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當雙方決定不再以戰(zhàn)爭形式解決矛盾時,,隨之而來的必將是貿易的繁榮。對于骨子里浸透商業(yè)基因的希臘人來說,,對土地的直接占有從來不是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徑,。這其中所帶來的好處,甚至直接反映在了軍事層面,。從印度引入的戰(zhàn)象(最初500頭是在締結條約時由孔雀王朝贈送的),,在接下來塞琉古王朝的西方爭霸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以至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在苦于得不到印度戰(zhàn)象的情況下,,不得不謀求訓練非洲森林象來抵消塞琉古王朝的這一技術優(yōu)勢(結果并不理想)。 如果說塞琉古王朝的野心是在東地中海,,那么孔雀王朝想做的,,無疑是統(tǒng)一整個南亞次大陸了。這一愿望在孔雀王朝更迭到第三位君主時得以實現(xiàn),,堪稱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向南征服了德干高原腹地、向西擴張至興都庫什山脈,,基本完成了南亞次大陸的統(tǒng)一工作(除了最南端的泰米爾納德邦,、喀拉拉邦一帶以外)。然而表面的政治統(tǒng)一,,并不能掩蓋孔雀帝國所面臨的內部矛盾問題,。要知道政治統(tǒng)一的基礎是民族與文化的認同,,而對于地緣結構復雜的南亞次大陸來說,這卻又是最大的問題,。 整合印度所遇到的障礙,具體來說就是婆羅門階層對信仰的壟斷權,;以及種姓制度在吸收外來民族時,,所遇到的結構性障礙。首先來談談婆羅門階層和信仰問題,。大多數(shù)資料介紹印度教時,,往往只是簡單用印度教源自古代的“婆羅門教”一筆帶過,以至于大多數(shù)人并不清楚二者之間是否有區(qū)別,,又是否只是一個宗教在不同時期的叫法,。事實上,二者之間還是有顯著區(qū)別的,。簡單點說,,印度教是婆羅門教的升級版。也正是在升級之后,,印度教才成為不僅限于印度雅利安人,,通行南亞不同民族集團的宗教。 從技術上看,,婆羅門教與印度教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后者進入了偶像化、人格神時代,,而婆羅門教時代則有更多原始宗教的成分,。在婆羅門教時代,掌握祭祀權的婆羅門階層,,是人與神明溝通的唯一途徑,。信仰的基礎就是由婆羅門設定的各種復雜宗教儀式,以及身為祭司的婆羅門階層(想象一下原始宗教里的“巫師”),。為了維護自身的統(tǒng)治地位,,婆羅門階層更傾向于用宗教之力,徹底固化社會階層,。參考西歐中世紀時期,,羅馬天教教廷與諸天主教政治集團之間的復雜關系,身為世俗統(tǒng)治者的剎帝利階層,,顯然不會都對婆羅門階層的這種權力壟斷感到滿意,。 15世紀末,西歐社會及世俗統(tǒng)治者與羅馬教庭之間的矛盾,,觸發(fā)了一場轟轟列列的宗教改革運動,。此后,,以基督新教或“新教”為名的教派,成為了與天主教,、東正教并立的,,廣義基督教(因為在中國,新教很多時候以“基督教”為名)三大教派,。新教與天主教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理解的圣經之意,直接與上帝對話,。由此將原天主教羅馬教廷所主導的祭司階層,,置于了可有可無的境地。對于無法從羅馬教廷那里利益最大化的國家和地區(qū)來說,,新教思想的產生也有助于自己擺脫羅馬教廷的掣肘,,建立有利于世俗統(tǒng)治者的秩序。 |
|
來自: 昵稱37701268 > 《待分類》